Posted on

【港超聯】大埔再戰港超目標前八 鍾偉強冀重拾狀態再披港足戰衣

【體路專訊】兩支港超聯升班馬今日(8日)先後會見傳媒,當中甲組聯賽盃冠軍和富大埔早上率先在廣福公園拜神。大埔今季有逾10名新球員,亦坐擁七名2019年港超冠軍成員,不過新主帥李恒匯形容實力難與當年相比,今季目標為第八名或以上。當年功臣之一鍾偉強就希望,在大埔重拾重傷前的狀態爭取再入港足;時隔七年再戰港超的多年忠臣史建威就期望用表現換取一席後備位置。

王力威、鍾偉強、保連奴、加比爾、利馬、鄭子森、謝家榮(後排左二起)、黃子俊、羅振庭、李家豪、馮冠鳴及翁煦濤(前排左起)

上季奪得甲組聯賽盃冠軍的大埔今季有至少12名新球員加入,當中謝家榮、鍾偉強、王力威、鄭子森、利馬及李家豪等均有港超經驗。主教練就換上曾任東方及理文助教的李恒匯,這名37歲教頭與鍾偉強、鄭子森、利馬、李家豪、黃祖心、李瀚灝及趙少維亦是大埔2019年奪得港超聯冠軍的功臣。外援方面,除了利馬之外,大埔暫時再有兩名巴西籍球員,分別是司職中堅的加比爾及前鋒保連奴。至於老將安基斯及安達就仍未歸隊,惟李恒匯透露兩人會在球隊計劃之中。

陳曉鋒將出任大埔隊長。
保連奴、加比爾及利馬(左起)
李恒匯

李恒匯指球隊已大致完成組軍,但強調即使擁有數名港超冠軍功臣,大埔現時的實力難與當年相比:「那時候伊高、勞高及辛祖等,但現時我們只有兩名巴西外援,華人亦有些停了好多年職業。所以我的要求首要是要盡力踢及有紀律性,成績就希望至少有第八名。」他預計理文及傑志將是爭冠大熱,形容兩隊處於另一水平,東方龍獅、冠忠南區及標準流浪則緊隨其後,其餘五隊就位於中下游。

今次是李恒匯掛靴七年後首次出任主教練,他透露自己曾考慮一段時間,與家人商量後決定是時候放手一試:「其實我都預備好幾年了,要感謝李志堅及陳曉明兩位教練過去的幫忙。」

鍾偉強

新球員中最具級數的或數鍾偉強。這名26歲翼鋒過往曾九次代表港足上陣,不過上兩季因傷患困擾久未上陣。鍾偉強透露現時左膝半月板經歷兩次手術後已經痊癒:「這數年的確是傷患比比賽多,新一季最重要是身體健康,最重要幫大埔取得好成績。」他指球隊與自己上次效力相比已有大不同,但與陣中的年青球員相處得頗融洽,希望用經驗感染隊友。

鍾偉強因傷錯過港足亞盃外及東亞盃比賽,坦言樂見一眾港足隊友在安達臣帶領下進步:「自己希望在未來比賽提升狀態,可以再入選,始終亞洲盃是大比賽,自己都非常期待。」李恒𠥔亦直言冀助他重新入選港足,惟認為一切要視乎鍾偉強自己的心態。

史建威

今年是大埔創會20周年,如今陣中亦為球員的只剩防守中場史建威。這名37歲老將坦言,當去季知道有機會升班時已立下決心隨隊征戰,惟因仍有全職工作而將以半職身分效力:「有時候操練未必能完全跟足,不過有機會另外再隨丙組球會操練。幸好老闆本身亦喜歡踢波,所以很支持我的,周末的聯賽可以在陣。」不過年齡加上半職關係,史建威亦坦言不會以正選作目標,但有信心體能足以應付半場:「我自己會再操體能,今季希望讓教練覺得我能應付港超,值得一個後備席位、能入選出場名單。」

由創會到升上頂級聯賽,亮相過亞洲賽又降落乙組,史建威形容這20年非常奇幻:「我們做過兩年升降機,自己亦踢過亞協盃,之後斷腳遠離職業足球六、七年,到現在發現自己原來還有這個毅力及體力,希望可以帶領年青球員在港超聯立足。」

李恒匯形容李瀚灝(後排左)及謝家榮(後排右)實力不相伯仲,預計會輪換門將。
大埔主席林奕權
會長李宗德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大埔再戰港超目標前八 鍾偉強冀重拾狀態再披港足戰衣

Posted on

【男排亞洲盃】港隊小組賽兩度告負 轉戰周四名次賽

【體路專訊】香港排球代表隊今日(8日)繼續出戰在泰國舉行的男排亞洲盃小組賽,惟港隊以直落3局不敵韓國隊,在小組錄得2連敗後,未能以小組前2名出線下一階段小組賽,最終在首圈止步,並將於周四(11日)起出戰第9至11名名次賽。

(圖:亞洲排球總會)
(圖:亞洲排球總會)
(圖:亞洲排球總會)

繼香港女排早前在泰國勇奪亞洲女排挑戰盃冠軍後,男子隊亦赴泰國出戰亞洲盃。今屆賽事共有11隊參加,其中港隊與泰國及韓國並列A組,並以小組前2出線下一階段小組賽為目標。今屆以年青成員作骨幹的港隊,昨日(7日)在首場小組賽先遇上東道主泰國隊,即使譚竣顥攻下全場最高的17分,惟港隊仍以局數0:3(22:25、28:30、23:25)不敵泰國隊。

(圖:亞洲排球總會)
(圖:亞洲排球總會)

首戰嚐敗的港隊今日亦與韓國交手,需以取勝力保晉級希望,韓國在首局率先打出91的攻勢佔優,並以2511先拔頭籌。港隊在次局表現有所改善,在早段與對手互有進帳,但其後仍然失守下再負1325。第3局港隊表現繼續有提升,一度追至落後912,惟遇上技高一籌的韓國始終未能逆轉得手,逐以1625告負。港隊在錄得小組賽2連敗後遺憾出局,但將於周四(11日)起與C、D組第3名出戰第9至11名名次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男排亞洲盃】港隊小組賽兩度告負 轉戰周四名次賽

Posted on

【空手道・專訪】盡做的領悟 蔡韻瑜震盪中重生

【體路 X Junior】「我覺得自己是廢物。」很多人遇到挫折,也總有這樣想過、說過。今次的故事主角是一名國際賽獎牌得主,卻同樣與你我一樣會質疑自己,甚至獲得成績後會擔心剎那光輝不代表永恆。聽到蔡韻瑜的名字,你未必會立即想起她是來自哪項運動,但其實她也是上屆亞運空手道港隊的獎牌成員。只是一次訓練意外讓她「消失」於大眾目光足足三年,直到6月的世界一級空手道A級賽,她首次在成人國際賽奪得金牌,再次向世人以至她自己說,「其實蔡韻瑜仲打得。」

若非這次在埃及的世界一級空手道A級賽封后,大家也未必知道,原來蔡韻瑜曾遇上令其遠離賽場兩年多的傷患,甚至連她Instagram亦少有提到這次受傷的確實情況。

2018年亞運後不久,一次正常不過的對練出現了一個不尋常的後果。「那是一次與隊友打反應的練習,當下我上前進攻,但剛好他又出拳。兩個動作同時發生令力度更加穿透,我的頭就被重擊了一下。」這次重擊後,蔡韻瑜往後三年的生活自此改變。先說睡眠,她每天甫起床便已覺頭暈,要不停休息,甚至活動個多小時就需要睡覺「叉電」。頭痛等各種症狀接著陸續浮現,特別困擾的是記憶力差得誇張,「例如約教練明天開會,我一行出他辦公室就已經會忘記,到明天再約另一日又會再忘記一次。如果我不立即寫下來,我真的會完全像沒事發生一樣。」

連日常生活都被影響如此,更遑論要重返體院訓練。其實,蔡韻瑜並非沒有求醫,她曾拜訪過腦科、耳鼻喉科等專科醫生,亦照過磁力共振和電腦斷層掃描,甚至是她形容為「明知呃錢的神醫」都試過,然而一直找不到治療方法,「腦科醫生直接說不予置評,他們只叫我休息,到不再頭暈就可以再練習。但我就是一直休息都感不適,每個月再和醫生討論還是未可以。」最後,蔡韻瑜得到的只是簡單的三個字:腦震盪。

腦科醫生直接說不予置評,他們只叫我休息,到不再頭暈就可以再練習。

亞運過後,運動員稍作休息便投入預備下屆奧運的積分賽。由2018年底開始,空手道界近乎每個月都有奧運積分賽,若選手能早早儲夠排名積分,自然能更好備戰。蔡韻瑜的身體一直未見好轉,但奧運空手道機會只此一次,到2019年4月她嘗試復出參加集訓。「當時情況真的轉差很多,因為在未完全康復下再被人打了很多拳。有次練習甚至被踢到頭後整個人『熄機』,到醒過來才發現趴了在對方身上。」

蔡韻瑜(後排右四)2019年一度復出。(李嘉維fb圖片)

「不過說了想試,就要繼續。」赴哈薩克集訓期間在一項本地賽摘銀後,蔡韻瑜與隊友轉到烏茲別克出戰亞錦賽。負傷之下,她仍奮戰獲得第五名。以為與腦震盪的故事會就此走向大團圓結局,卻原來只是另一個痛楚的開端。「亞錦賽真的好辛苦、好辛苦,我要再跟教練說不行了。到年尾又試練了一陣子,但仍然是沒辦法。」結果教練連比賽都再沒有為她安排,一直蹉跎到再見不到出戰奧運的希望,反覆的傷疲甚至令她懷疑往後應如何生活,「假設我做不了運動員,可能連生活都成了問題,試問哪有工作能讓你每個多小時去睡一睡?」每年4月均是體院運動員續約的時機,蔡韻瑜曾為約滿後的第二人生鋪路,嘗試過沖咖啡、做美容,卻感覺興趣不足以大得發展成事業,「當時是完全沒有方向。」

試問哪有工作能讓你每個多小時去睡一睡?

身體變虛 不敢講出心聲卻滿肚苦水

面對失意,不同人都有自己的處理方法,有人會選擇迎難而上,也有人會像鴕鳥般逃避。蔡韻瑜選擇的是向現實低頭,卻同時狠狠地關上自己的心房,連家人的關心亦以發脾氣來回應。「那時我真的對自己好失望,教練、隊友、家人等全部都被我推開,簡直覺得沒資格說自己是運動員,更不說在亞運拿過獎牌,因為我已經好像一個廢人。」迷失方向、自怨自艾,身體又持續不適,她每天要面對的身心打擊從未停止,更甚者是,開始聽到外間很多反對她的聲音。

(圖:體路資料庫)

「有人覺得我有獎牌、『上了岸』就話自己頭暈,拖時間不想練習。我真的很無奈,已經每日不適了,還要被人質疑。」腦震盪跟骨折、扭傷撞傷或斷韌帶等傷勢不同,從外表看來其實與正常人無甚分別,但其實啞子食黃蓮,有苦自己知,何況連醫生都說不出蔡韻瑜的傷是所為何事。她沒有透露提出這些質疑的人是誰,但說著的聲線仍帶點激動。

有人覺得我有獎牌、「上了岸」就話自己頭暈。

我好奇問,她有否曾經遷怒於那打傷她的隊友。「我冇嬲啊。」蔡韻瑜答得頗為堅定。雖說自由組手的練習部分會有預設動作,但拳腳無眼,稍不留神就易生意外,只是今次這意外來得比較嚴重。「我知這個練習是有機會出錯,也知道他是不小心的,所以我理解,沒想過怪任何人,反而會望著天空問:為甚麼要這樣玩弄我。」也許天意弄人就是這意思。亞運前,她經歷過差不多一整年的低潮,終於在雅加達與教練成功磨合,尋回自信,卻又遭遇橫禍。「我努力了8、9年,終於想通了很多事,但一下子甚麼都沒有還不特止,連生活都可以影響到這個程度。我真的很不開心,哭了很多晚。」

一下子甚麼都沒有還不特止,連生活都可以影響到這個程度。

無語問蒼天,唯有淚千行。苦痛說了無人懂,亦開始對自我產生懷疑,蔡韻瑜當時每星期總有幾天會獨自到欣澳散心、思考、看書、冥想,嘗試舒緩情緒,讓自己好過一點。「因為實在好覺得自己是廢物,要逼自己出去走走,不能再獨自屈在房間,搞唔掂。」或許上天關上了一道門,真的仍會為人開回一扇窗。她的傷勢到去年年底突然好轉,頭暈的次數及程度減少,記憶力亦開始重返正常水平,醫生也沒法解釋這情況。於是她慢慢重回訓練場,與教練逐步提高強度,到今年3月終於再全面回復訓練,亦隨隊去過杜拜集訓。

已不經意白過這數年 很想改變

我都好擔心,如果再撞一次又休息幾年,我的人生是否就如此白過了。我想了很久,自己究竟是喜歡空手道還是不甘心,直到有人反問我若要立刻放棄空手道會如何。當刻我語塞了,然後狂哭,我才知道自己真的捨不得、放不下,是很鍾意空手道。於是就決定試一次,即使上不到以前的水平也好,我都想給自己一個交代,證明自己克服到這件事,甚至覺得做回一個正常人其實已經贏了。

 

(圖:港協暨奧委會)

這段說話,其實蔡韻瑜分了兩個場合跟我說,但兩次均感受到同樣的掙扎、鬱結、堅定。老實說,基本上已停訓兩年,身體又遭遇過如此內傷,擔心自己不能再上高峰亦正常不過。何況重返訓練後的她又再次碰上樽頸,更令她出發前一度不斷自我質疑、不斷添加壓力。不過,正是在這兩年空窗期學懂了平常心,簡單的「放下」就令蔡韻瑜在埃及的世界一級空手道A級賽打出連自己也感驚喜的表現 。「比賽前沒有再質疑自己,沒有再想落敗會怎樣、其他人會否覺得我好廢。總之不要當它是個很重要的比賽,盡做,到落場時就真的很平靜。」

(受訪者提供)

這站世界一級空手道A級賽,蔡韻瑜再次在自由組手55公斤以下級別亮相,連勝兩名非洲對手後,再輕取法國及印度代表,四強險勝殺入決賽。「我上次入決賽已經是2017年亞錦賽,今次不斷提醒自己當年就是太緊張而錯過機會。」結果在決賽最後兩秒,勝利女神向她拍了一拍翅膀,蔡韻瑜反勝4:3,就這樣得到運動生涯裡成人賽的首面金牌。「就好像對自己說『喂,你仲得喎,仲打到喎』,自己並非想像中般差。」

不過有時候贏了比賽,我都不夠膽太開心,因為我驚又會再輸。

「不過有時候贏了比賽,我都不夠膽太開心,因為我驚又會再輸。」勝負乃兵家常事,世上本無長勝之師,但蔡韻瑜在空手道場的經歷卻令她將成功看得十分悲觀:2016年遇上壓力性骨折休養大半年,翌年在亞錦賽拿下銀牌,隨後又遇上技術上的低潮,即使2018年又能在亞運摘銅,然後卻被重擊頭部。「我很羨慕那些十分正面的人,但我就是一開始就會向差的方向想,或許就是這個性格令我不相信自己,連教練都話我悲觀,要人『點醒』才可返回正面。」在埃及時,有教練在出賽前「摑醒」她;在香港的這兩、三年,也有身邊的朋友一直支持,用最老套但最重要的「盡力而為」鼓勵她。

劉慕裳在社交平台祝賀蔡韻瑜奪金。(Instagram @gracelaukarate)

一切苦澀將你蛻變更好

這段腦震盪的日子,蔡韻瑜有二人特別感激,其中體院運動醫學名譽顧問醫生容樹恒被她形容為「唯一相信的醫生」。「當所有人都覺得我在拖時間,他是唯一一個走出來說信我的,單是這句話已經是很大安慰。」另一人,就是當她在埃及比賽獲獎後,第一時間在社交平台公開消息的港隊隊友劉慕裳。「那陣子跟她說了很多事,她不是走出來話信我那種,但會私底下聽我講,相信我。有時候是他們的支持,才令我可以走到今日。」

說起劉慕裳(Grace),現時香港空手道的 Icon 毫無疑問是這名奧運銅牌得主。然後再說下去,大多會想到李嘉維、李振豪,很少人會提起與Grace同樣在亞運奪獎的蔡韻瑜。「我也曾經有種感覺,『咦,好像有冇亞運獎牌也是一樣』。我以為有些成績就會被認識,但事實原來不是,仍是個小薯仔。」小薯的程度是,曾經因社交平台追蹤人數不夠多而失去贊助機會。

我以為有些成績就會被認識,但事實原來不是,仍是個小薯仔。

(圖:港協暨奧委會)

說來慚愧,她在亞運奪銅那天,我和同事們亦身處雅加達,但因同日上演壁球決賽、羽毛球四強、女子跨欄決賽而分身乏術。亞運後,我曾打算找她專訪,又因種種原因沒有成事(我已向她懺悔)。「我理解的,但我會不開心,會嬲自己沒有更多好成績。你們當日沒有留下來都很正常,新聞或贊助都會找比較出名的運動員才會多人看。」結果贏得銅牌那天,只有港隊隨隊攝影師 Panda為她拍下歷史性的照片。

到了今屆亞運,相信蔡韻瑜再也不會備受傳媒冷落,亞運新賽期已落實於明年9月在杭州舉行。四年間歷盡如過山車般的生活,蔡韻瑜希望讀畢她這故事的你也有些得著,「希望大家找到對自己最重要的人、事、物,我就找到空手道,亦好慶幸臨門一腳、差點放棄時選擇堅持,先找到這突破。」

後記:考電單車牌全因「型」

在養傷與疫情期間,蔡韻瑜考獲電單車牌成為鐵騎士,今次訪問就正好讓她展示一下入手半年的Ducati戰車。「學電單車主要是因為型,當然也有少少享受被風吹來的感覺,但主要都真的是型。至於購入這輛鐵騎就是有點受舊男友影響,開始喜歡這種復古街車的味道,覺得很有感覺。」雖然電單車確有一定危險性,但她笑說運動員的協調性及肌力也較普通人好,所以未有太擔心。

圖、文:麥景智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Issue#60

Sportsroad Junior

Sportsroad Junior》為全港首本月刊學界體育報,創刊號於2016年1月隆重出版,內容涵蓋全港各區學界體育賽事,現時派發據點超過全港200間中、小學。我們正陸續增加免費派發的學校數目,如學校有興趣訂閱本刊,請電郵至 junior@sportsroad.hk,或填寫網上訂閱表格,並留下負責老師、班級數目、所需訂閱數量等資料,我們會盡快回覆及安排,謝謝你對《Sportsroad Junior》的支持。

我們目前亦設有以下公眾派發點: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太子閱讀時代書店尖沙咀YMCA會員服務部修頓室內場館票務處麥花臣室內場館九龍灣Mega Ice元朗區體育會沙田體育會大埔體育會北區體育會荃灣球星羽毛球專門店,數量有限,派完即止。另外,我們亦有個人訂閱服務,詳情可按此瀏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空手道・專訪】盡做的領悟 蔡韻瑜震盪中重生

Posted on

李慧詩設計圖案成港鐵車廂裝飾 主題車廂火炭站展出

【體路專訊】港鐵公司與香港青年藝術協會合作,與兩名本地藝術家鄭健業先生及黃鼎豐先生攜手創作「東鐵綫‧Fun 紛藝術」列車,用大型藝術作品展現東鐵綫沿綫文化特色。東京奧運場地單車爭先賽銅牌得主李慧詩亦有份參與這次創作,以東奧獎牌上的勝利女神為靈感,設計出熱氣球圖案。

「東鐵綫‧Fun 紛藝術」列車總面積超過九百平方米,超過兩個標準籃球場,讓乘客於旅程中探索各區魅力,為旅程增添樂趣。當「東鐵綫‧Fun 紛藝術」列車駛進月台時,乘客將會欣賞到由黃鼎豐先生以東鐵綫各車站中文名稱筆劃及顏色為設計靈感的列車外貌,並配以奪目的「East Rail Line 東鐵綫」大型中英文鐵路綫名稱。至於車廂設計,則由鄭健業先生透過插畫及就讀東鐵綫沿綫中小學學生所設計的熱氣球圖案,呈現了東鐵綫十六個車站所屬社區的地標及獨特景緻。讓乘客在東鐵綫的旅程中彷如親身到訪了港九新界沿綫各個社區,發掘區內獨特文化及生活特色。東京二零二零奧運女子場地單車爭先賽銅牌得主李慧詩小姐亦參與是次藝術創作,設計了一款熱氣球圖案,靈感啟發自東奧獎牌上的勝利女神,於火炭站主題車廂展出。

港鐵公司企業事務及品牌總監蔡少綿小姐與張敬軒先生、香港青年藝術協會總監曾慧敏女士以及兩位藝術家今天於港鐵馬場站一同慶祝「東鐵綫‧Fun 紛藝術」列車啟航。「東鐵綫‧Fun 紛藝術」列車今天亦於港鐵大埔墟站展出,讓公眾欣賞其繽紛外貌及特色車廂設計,與藝術列車「打卡」留念。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李慧詩設計圖案成港鐵車廂裝飾 主題車廂火炭站展出

Posted on

保齡球無緣杭州亞運憂被降格 胡兆康冀世界賽奪佳績保A級精英項目

【體路專訊】一連兩日的「2022全港學界保齡球公開賽」周日(7日)於荃灣迪高保齡球館上演次日賽事,這日大會邀請香港保齡球首席球手胡兆康擔任頒獎嘉賓,這位「保齡天王」對於保齡球未有被列入杭州亞運比賽項目感到失望,擔心會被降格至B級精英項目,又指現時只能做好自己,盼於世界賽取得成績力保A級精英項目資格。

今年全港學界保齡球公開賽一共吸引73間學校,合共352個中、小學及大專學生參加。這日早上上演雙人賽及三人賽決賽,前者由曹誠之(拔萃男書院)夥馬嘉言(陳瑞祺(喇沙)書院)奪冠,三人賽則由林諾謙(德信中學)、張善瑜(東華三院吳祥川紀念中學)與謝樂生(基督教崇真中學)的組合掄元。至於學校團體獎方面,則由有曾文泳、張可澄及張思澄包攬初中女子組三甲的香港培道中學奪得冠軍。

香港保齡球首席球手胡兆康受邀擔任次日賽事的頒獎嘉賓,他指自己學生時期曾參加過這項學界賽事,認為這項賽事是香港保齡球運動發展的關鍵:「年青運動員要靠這些賽事累積經驗,而且總會可以藉這些比賽挑選有潛質運動員,加入香港梯隊在未來接班。」

早年杭州亞運賽會以杭州沒有合場館為由,未有將保齡球列入杭州亞運比賽項目當中。胡兆康對保齡球無緣亞運感到失望,他指:「由於保齡球不是奧運項目,因此亞運會是最大的舞台,港隊最重視的比賽。知道杭州亞運沒保齡球項目後自己都很失望,始終我們是靠亞運及世界賽的獎牌才保持到A級精英項目的資格。」胡兆康坦言擔心保齡球會步桌球「後塵」被降格,惟他指現時只能做好自己,在接下來4年的世界賽爭取佳績,並期望保齡球能列入2026名古屋亞運的比賽項目當中。

除了在國際賽爭取好成績外,胡兆康同時希望本地能舉辦更多青少年賽事,讓保齡球在青少年層面推廣,他又指能在小朋友身上得到反思,他指:「看小朋友打保齡球會不斷思考自己打波的原動力,畢竟已經打了30年,會想自己是真的喜歡還是當是一個工作,當身體出現不適時更會反思這個問題,不過現時自己還是很享受比賽。」胡兆康透露9月初將出發前往泰國參戰泰國公開賽,惟過去兩年在疫情下都未有出外比賽,他希望藉這次賽事,能夠重新習慣比賽的感覺。

圖、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保齡球無緣杭州亞運憂被降格 胡兆康冀世界賽奪佳績保A級精英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