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邨Jump!】沙角環擊擺脫英雄主義 從失敗中悟團結真諦

【體路專訪】沙角環擊由一班互不相識的小伙子組成,他們因《邨JUMP!》屋邨籃球聯賽走在一起,建軍初期用「烏合之眾」來形容他們亦絕不為過,隊伍間缺乏合作,球員經常希望透過英雄主義來獲取勝利。然而體驗過未能晉級金盃的滋味,球隊從落敗中領悟到團結的真諦,令沙角環擊從「一盤散沙」蛻變成講求團體的球隊,並在銀盃賽中力爭上游。

籃球, 邨Jump, 沙角環擊

沙角環擊的隊名很特別,不說還以為是錯別字。原來球隊本來名為沙角還擊,意思是無論遭逢到多大的重擊,都必定會振作起來並狠狠的還以顏色!後來因為得知球隊的冠名贊助商太古可口可樂近年大力推動環境保育,因此球隊便將「還」改成「環」,藉此宣揚環保的理念。球隊的英文名為「Rebound」,除了解作反彈,也有「籃板」的意思,其中的「Re」亦代表著「Recycle」,是一個別具心思和意義的隊名!

籃球, 邨Jump, 沙角環擊
沙角環擊教練余明峯。

每個踏上賽場的球員,對勝利都有一份執著,沙角環擊這群小伙子同樣渴望勝利,但隊中各人互不相識,最初甚至不能用「團隊」來形容他們。憶起球隊首次訓練,球隊教練余明峯(Bryant)苦笑道:「以前他們是『一盤散沙』,個個都以為自己球技了得,練習時每個人都很靜,不想與大家溝通,結果在比賽場上就知道與對手差很遠。」除了欠缺默契,隊中許多球員都不懂得面對逆境,每每落後就會一沉不起。沙角環擊在小組賽首4輪錄得1勝3負,即使最後兩場經調整後取得勝利,然而3勝3負的戰績只能讓他們在小組名列第3,未能晉級金盃賽,只能轉戰次一級的銀盃賽。回望沙角的3場敗仗,都是以幾分之微告負,或許這幾分,就是敗在他們的「英雄主義」之上。

籃球, 邨Jump, 沙角環擊

籃球, 邨Jump, 沙角環擊
何勁衡是沙角環擊隊中年紀最輕的球員。

憶起在小組賽的挫敗,隊中主力之一的譚焯橋臉上顯得有點失落,「當知道跌到銀盃賽的時候,全隊都很失望,感覺之前的付出都白費掉,我們很想打金盃賽,成為最強的12條邨之一。」談到小組賽的經歷,隊中年紀最輕、比較安靜的何勁衡亦忍不住道:「初初打小組賽的時候全隊都欠缺鬥心,體會過落敗的感覺,的確不好受。」雖說是一盤散沙,各人欠缺溝通,但心裡面大家都很清楚全隊上下都對勝利有渴求,未能晉級固然心有不甘。本以為沙角環擊在經歷失敗後會繼續沉淪,然而這次「降班」卻意外令這盤散沙凝聚起來,Bryant更見證著這支球隊的轉變:「自從上不到金盃賽開始,球員的態度有很大轉變,練習比以往更集中,因為他們明白到落敗是自己的問題,不改變就難以取得勝利。」

籃球, 邨Jump, 沙角環擊

籃球, 邨Jump, 沙角環擊

來到銀盃賽,沙角環擊顯然已經脫胎換骨,首3輪賽事錄得全勝,雖然第4場不敵彩盈武士,但他們仍在第2小組暫列榜首。現在回想起小組賽的失利,球隊副隊長王少龍反而認為這段經歷對球隊是好事:「體驗過落敗後才真正變成一支球隊,大家開始團結起來,互相溝通、勉勵,令每個人成長。」除了球技上進步,更重要是心態上的成長,沙角環擊體會過小組賽的慘痛經歷,令他們決心在銀盃賽走得更遠,王少龍更直言以決賽為目標:「大家都不想被人看低,所以每個人在銀盃賽都很努力,證明沙角是有能力。希望可以與大家一起進步,一起入決賽甚至贏得冠軍。」

籃球, 邨Jump, 沙角環擊
沙角環擊副隊長王少龍。

籃球, 邨Jump, 沙角環擊

訪問當日正是沙角環擊在銀賽盃首嘗敗績的日子,在面對彩盈武士的賽事中,作為主力的王少龍縱使腳部受傷患困擾,但他仍堅持上場,「因為想贏!即使做到的不多,但都盡量上場,為球隊貢獻。」惜王少龍未能為球隊扭轉劣勢,在比賽中後段更一度落後近20分,然而譚焯橋仍未有放棄,不斷積極進攻,將分差收窄,「因為我們嘗過太多落敗的經歷,看到大家都垂頭喪氣,就想盡力得分,『追得幾多得幾多』,讓大家重拾士氣。」雖然最終仍以8分告負,但這種在劣勢依然堅持,力拼到最後一刻的精神,相信是沙角環擊成軍初期不會看到的畫面。

籃球, 邨Jump, 沙角環擊

籃球, 邨Jump, 沙角環擊
石翹銘的學校沒有籃球隊,因此他更珍惜《邨Jump》的舞台。

從去年底成軍至今近半年,沙角環擊已經從一盤散沙蛻變成一支講求團體的球隊,在譚焯橋眼中,沙角環擊甚至已經成為一個「歡樂大家庭」,「大家一起經歷、一起成長,慢慢變得有講有笑,而且有副隊長這個開心果,沙角環擊絕對是歡樂大家庭!」

籃球, 邨Jump, 沙角環擊

在球場上的一點一滴都是這群小伙子青春的足印,無論結果是勝是負,都印證著他們成長的過程,因此各人都十分珍惜《邨JUMP!》這舞台,特別是學校沒有籃球隊的石翹銘,「以前經常不開心,很多負面情緒,幸好在《邨JUMP!》有大家鼓勵,令自己心態上有所成長。可能因為學校沒有籃球隊,所以會更珍惜《邨JUMP!》每次比賽的機會!」

籃球, 邨Jump, 沙角環擊
左至右:王少龍、石翹銘、何勁衡、譚焯橋

《邨JUMP!》除了提供一個機會讓年輕人表現自己外,還希望透過籃球培育未來一代。沙角環擊正正利用這個機會,讓球隊從失敗中汲取教訓,並重新振作、繼續揮灑青春熱血,將隊中的每個「我」連結起來,形成一支頑強的球隊,在球場上用行動,證明每個人的成長。

如欲緊貼《邨JUMP!》最新戰況,歡迎瀏覽welldunk.inspiringhk.org或追蹤凝動Instagram(@IHKSports)。

圖、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邨Jump!】沙角環擊擺脫英雄主義 從失敗中悟團結真諦

Posted on

越野跑教練分享上山心得:水帶逾2公升會變負擔

【體路專訊】香港首個大型網上策略行山賽「香港百峯行2021」將於6月12日至7月11日舉行,為了讓參賽者在安全的情況下參賽,大會在賽前請來專業越野跑及體能教練陸卓廷講解攀升的技巧,並提醒行山「新手」一些應注意的事項。

香港百峯行

在疫情下,很多香港人選擇上山遠離人多的鬧市,但卻不時傳出行山人士遇險的新聞。陸卓廷指出在行山熱潮下,很多人都忽略不少行山細節,行山鞋就是其中之一:「行麥理浩徑著波鞋都可以,但如果行一些講求技巧的山路,行山鞋就很重要,它可以增強抓地力,減少滑倒的機會。」陸卓廷認為香港人愛「課金」,感覺會有安全感,而哨子就是較好的裝備,讓行山人士受傷時可以找途人協助。

香港百峯行

香港百峯行

無論任何時候,水都是行山人士必備的用品,特別是炎炎夏日,水除了可以補充身體流失的水份,更可以讓身體降溫,不過不是帶得越多越好,陸卓廷指:「水最多帶兩公升就足夠,最多會變負擔。在行山前應規劃好路線,找一些補給站,補充水或食物。」不過陸卓廷強調,流汗時除了帶走水份,還有其他身體所需的元素,因此相比起清水,一些合適的運動飲料更能補充身體運動時所需的元素。

香港百峯行
陸卓廷指上斜時上身要向前傾,並要跨大步。
香港百峯行
上樓梯時盡量斜行利用樓梯的闊度,有助減少體力消耗。

至於技巧方面,陸卓廷指在上斜路段要注意步履盡量跨大步,而且要用腳跟落地,同時上身向前傾,有助減少上斜時保持平衡及減少體力消耗。陸卓廷強調在上山時盡量避免用小腿發力,如果能用髖關節協助效果會更好:「大部分香港人在辦公室坐得多,不懂得用髖關節,只顧用四頭肌發力,容易出現抽筋的情況。如果可以用髖關節協助上山,有助減輕四頭肌的負擔,而且應要盡量避免讓小腿參與上山的過程。」

香港百峯行

香港百峯行
落山時踩在石與石之間的平路會較安全。

與一般鬥快的越野跑賽事不同,「香港百峯行2021」的參賽者只要在賽事期間攀升各自組別的高度(百峯精英組4000米、繽紛組602米、親子組同員合共344米),即可完成,而攀升高度最多的前12名亦有額外獎勵。由於賽事沒指地路線、時間等限制,因此陸卓廷認為此賽事講求計劃及策略:「由於這個賽事是鬥攀升而不是鬥距離,所以在運動場不斷繞圈的成績都只是零,反而運動場看台的樓梯卻是不錯的選擇。在路線的選擇上,最好不要選技巧太高的路段,多樓梯會是比較好的路線。」在累積攀升的前題下,陸卓廷會推薦青山及沈雲山兩條路線,前者在2.2公里的距離能夠有500米攀升,而後者則位於主區中,方便之餘亦有不錯的攀升高度。

圖、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越野跑教練分享上山心得:水帶逾2公升會變負擔

Posted on

三人籃球慈善賽籌逾五萬元盡捐香港傷殘青年協會

星光三人籃球慈善賽,籃球

【體路專訊】星光大道扶輪社致力青年發展積極健康人生。過去一年,種種因素令大家缺少運動,藉着國際扶輪社 「扶輪打開機會」的主題,星光大道扶輪社周日(16日)假香港科學園舉辦第一屆星光三人籃球慈善賽,三項賽事冠軍已名花有主,是次活動更籌得款項五萬二千元,將全數捐予香港傷殘青年協會。 

星光三人籃球慈善賽,籃球

今次賽事場地設施達世界巡迴賽標準,分「打開機會盃」, 「改善人生盃」及 「扶青冠軍盃」共三項賽事,經過一整天的龍爭虎鬥後,分別由太平山隊、香港海景隊、旭日扶青隊摘下桂冠。除了三人籃球活動,主辦單位更邀得香港甲組籃球員進行入樽表演,將現場氣氛推至高峰,甲組籃球員表演之餘,更接受現場觀眾挑戰,比拚三分投籃技術。

星光三人籃球慈善賽,籃球

星光三人籃球慈善賽,籃球

同場還有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香港輪椅籃球代表隊,聯同香港傷殘青年協會進行輪椅籃球表演賽,各健兒突破身體限制、透過籃球運動展現挑戰自我的精神,讓現場觀眾讚嘆不已。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三人籃球慈善賽籌逾五萬元盡捐香港傷殘青年協會

Posted on

【場地單車國家盃】李慧詩談爭議聲中舉辦東奧:體育精神不是錢能夠衡量

【體路專訊】一連4日的場地單車國家盃香港站周日(16日)落幕,香港單車隊在「牛下女車神」李慧詩(Sarah)奪得1金1銀下收官。賽後Sarah談及國外不少人士反對疫情嚴峻下舉辦東京奧運,她指奧運除了爭逐獎牌,亦能夠體現運動員的體育精神,更認為這並不是金錢能夠衡量的東西。

李慧詩

在新型肺炎全球大流行下,東京奧運延期1年至今夏舉行,惟現時疫情仍未受控,不少頂尖運動員反對東奧繼續舉行,然而Sarah卻有不一樣的看法:「奧運不單是為了贏獎牌,就如這次國家盃賽事,有其他隊的運動員問道,若果參賽隊伍很少的話,會不會繼續舉行,我覺得應該要繼續,這個除了是負責外,在運動上可以體現很多不同的東西,特別是體育精神,這不是金錢能夠衡量。」

這次國家盃賽事採用「安全氣泡」形式舉行,雖然規模及對手的實力不如奧運,但Sarah不擔心在奧運會上面對如德國勁敵艾瑪軒絲(Emma Hinze)等頂級車手:「即使很長時間沒有比賽,但這次自己發揮都很穩定,而且可以在比賽中看到不同對手的水平。」Sarah坦言因太長時間未有比賽,這次上場時確感緊張,但也正好透過國家盃釋放壓力,並發掘可以改善的地方。

距離奧運開幕尚餘2個多月,李慧詩表示現時心情平穩,沒特別為奧運多想:「今年太多事發生,疫情好像令大家都沒有脾氣。現時大家都認為奧運很大機會能夠順利舉行,自己能夠參與這麼特別的奧運已經是奇蹟,不需要再多想成績,能夠用最好狀態參與其中已經很感恩。」根據賽程安排,Sarah在奧運會需要連續5日上場作賽,中間沒有休息日,因此她在接下來的訓練都會模擬奧運,從而習慣這種高強度的模式。

港隊總教練沈金康。

今屆國家盃李慧詩在爭先賽及凱林賽分別取得1金1銀,在凱林賽大熱倒灶不敵日本好手小林優香,不少觀眾對此感到可惜,但Sarah認為自己「輸好過贏」,港隊總教練沈金康亦有同樣見解:「今天對她而言收穫很大,可能大家對於她贏不到冠軍感到遺憾,但我很開心,這次比賽讓她重新記起凱林賽的感覺,讓她回到鬥凱林賽時的比賽狀態,今天的結果對她奧運出戰凱林賽有很大幫助。」除了Sarah本身,這次賽事亦讓教練團有更好的參考,在接下來的日子研究凱林賽的戰術。

雖然其餘車手未能踏上頒獎台,但沈金康對於楊礎搖及杜棹熙兩位小將的表現甚為滿意:「楊礎搖在500米計時賽踩進36秒,雖然名次不是特別高,但從她進短組4年的時間而言,能夠進入這樣的狀態,我們對她很滿意;另外杜棹熙也是進短組1年,他除了要準備自己的比賽項目,還有當女子運動員出戰奧運的陪練員,他的進步也很快。」

圖:彭淬祺、何子淵

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場地單車國家盃】李慧詩談爭議聲中舉辦東奧:體育精神不是錢能夠衡量

Posted on

【單車】國家盃「安全氣泡」獲UCI肯定 港計劃明年再辦Six Day

場地單車國家盃,梁志華

【體路專訊】場地單車國家盃香港站今日(16日)落幕,賽事籌委會主席梁志華下午訪問中提到,賽事的「安全氣泡」獲得國際單車聯會(UCI)肯定,惟香港單車總會暫不會再以氣泡形式舉辦賽事,2022年亦暫不會主辦國家盃等UCI比賽,反而有計劃再辦Six Day(六日賽)比賽。

今次國家盃以「安全氣泡」形式閉門舉行,劃出僅運動員及車隊出入的「氣泡範圍」,賽事籌委會主席梁志華指整個計劃是與香港政府、新冠肺炎相關專家醫生及多方面討論後定出,獲得UCI及訪港車隊肯定:「運動員看到我們的措施嚴謹,故對整個防疫系統都好放心,惟規定抵步後第一天不能離開酒店房間,是他們唯一感覺不太好的地方。UCI亦給予高度評緊,會議中反應正面。」

場地單車國家盃,梁志華
賽事籌委會主席梁志華

雖然今次舉辦比賽成功,惟梁志華亦坦言暫時不會再舉辦「氣泡」比賽,開支、與各部門洽商協調及配合入境政策等均是考慮因素,故今次是為港隊熟習及預演東京奧運閉門作賽情況而舉辦的「特例」。梁志華亦提到,UCI口頭上提及有意再與香港合作舉辦比賽,但暫時香港只簽約舉辦今次國家盃,可以確定2022年將不會舉辦同類型UCI賽事,「我們會希望2022年後再舉辦賽事,稍後會再與UCI討論。」他指舉辦國家盃,甚至世界錦標賽都會在考慮之列。

雖然2022年不會舉辦UCI國際比賽,但梁志華亦預告將會舉辦其他單車比賽,包括Six Day:「2022年我們會有其他國際合作,Six Day是其中一項,亦有其他項目正在商討,暫時未能透露。」Six Day是場地單車結合Disco音樂及燈光的單車派對,2019年3月首次在香港舉辦,不過賽期從一般的6日濃縮為3日。賽事原定2020年亦會再度於香港上演,惟最終因疫情而未能舉行。梁志華指現階段尚未能落實Six Day的比賽日期,但就指規模不會如今次國家盃大型。

場地單車國家盃
UCI代表Gilles Peruzzi(大會相片)

另外,UCI將於6月3至6日在哥倫比亞舉辦另一站國家盃賽事,場地、殘疾及室內單車部門主管Gilles Peruzzi今日接受傳媒線上採訪時亦提到,是次香港站的「安全氣泡」安排出色,認為難以有其他比賽組織能夠與之相比,往後的比賽將以今站賽事作為參考。

圖、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單車】國家盃「安全氣泡」獲UCI肯定 港計劃明年再辦Six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