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體路專欄】放棄或許是比堅持更艱難的抉擇

【體路專欄】東京奧運雖然已經落幕,但港隊猛將們在賽場上揮灑汗水的激情仍然熾熱,一幕幕贏取獎牌、創造歷史的畫面仍然激動人心。記得港隊乒乓球選手李皓晴在勝出女子團體賽銅牌戰後的一場專訪中提到,由學生轉成全職運動員是很艱難的抉擇,慶幸自己當初堅持,更鼓勵年青人勇敢追夢。每個香港運動員獎牌背後都有他們一路走來的故事,選擇踏上全職運動員這條路的決心令人敬佩,同時令筆者感慨香港排球人,何時有機會在運動生涯作出抉擇呢?

在香港,遑論要成為全職運動員,想「認真」打排球,感覺都需要經歷一番抉擇。這種感受在開始成為教練後有更深體會。一星期兩至三天的恆常練習,久不久就有球員以不同理由缺席練習,理由可能是兼職、家庭聚會或最常見的參加課後活動或補課等。每年更總有一兩位文憑試考生因需要專注學業而停操一年半載,當中不乏對球隊及排球充滿熱誠的球員,是球隊的靈魂人物或中堅份子。她們並非不想出席訓練,但往往在抉擇之中,總有其他因素令排球去到第二、或更低順位。

回想筆者的經驗之中,在面對排球這項運動,亦時常需要作出抉擇。與大部分人一樣,在學生時期要考慮如何兼顧學業和訓練,每逢考試,都會在是否出席練習中掙扎,一來珍惜每星期僅僅一至兩個晚上的訓練,二來又擔心溫習時間不足影響成績,兩難的局面下想要魚與熊掌兼得,唯有犧牲睡眠時間,練習後通宵溫習。到現在投身社會,繁重工作後,放棄僅有的休息時間趕去岀席練習,完結後拖着疲倦的身體迎接第二天的工作。不時會有家人同事問「咁辛苦為咩?」

近年,球隊中同屆的隊友都開始投身社會,筆者亦見證著愈來愈多球員的來來去去,有的因為工作實行輪班制,騰不出時間出席練習;有的則因為組織家庭、照顧子女。由於不同生活上的理由,最終唯有無奈選擇放棄排球,突然感悟到,原來無論曾多麼的刻苦努力,多麼的堅定不移地追尋夢想,到最後我們仍會受到許多現實生活中的制肘,曾經的夢想就只能留在夢裏。

常說運動員的生涯很短,但香港排球運動員的生涯可能更短。香港現時沒有職業排球隊,也不是香港體育學院的資助及精英項目,打排球不能「當飯食」,支撐著許多排球人一直堅持下去的原因,亦是旁人口中「咁辛苦為咩?」的最大理由,就僅僅是興趣和夢想。有些人咬緊牙關堅持,但同時間亦有人最終要為生活而要放棄排球。排球人的一生中屢屢面對抉擇時可能都需要妥協,使人生充斥著很多很多的無可奈何和遺憾。不過,路是人走出來的,近年開始有香港球員旅外加盟海外職業球隊,成為職業球員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而香港排壇名將蕭昌鴻則開辦首間排球學校,推動本地排球發展,讓更多人有機會把排球變成事業。不同的人以自己的方式為排球付出,但願不久將來的一天,更多更多的香港人,在人生的抉擇中,可以把排球放在更高順位。

文:Victory Volleyball Club 教練 鄺景新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放棄或許是比堅持更艱難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