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跟著小編遊東奧】我們都是從「忽然體育」開始

2020東京奧運,tokyo2020,跟著小編遊東奧

【體路日本直擊】香港運動員在東京奧運取得史無前例的佳績,過去17天於香港掀起熱潮,我們身在東京感受沒有觀眾的現場,隔著螢幕感受香港市民在商場看直播的熾熱氣氛。這次奧運或許讓很多平時沒有接觸和關心運動的人「忽然體育」起來,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好像有人頗不齒這種行徑,小編原本也覺得不是味兒,但換個角度想一想,又會不會是一個好現象?

過去17天打開社交媒體,人人都在談論奧運與香港運動員,平日不多留意運動的朋友也會收看直播,在Whatsapp群組討論。平日少談運動的網絡KOL專頁也多分享奧運消息、相片,一時之間奧運資訊鋪天蓋地,Mirror與Error終於遇到對手。一些久未聯絡的舊同學和朋友,得悉我有份採訪今次奧運後都會傳訊息來交流,拍下張家朗奪得金牌的相片後,手機就收到他們一個又一個表情符號訊息,問我在現場有沒有激動得叫出來,問我現場見證歷史到底有多震撼。

人人談論之時,有人不齒大家平時對香港運動員不聞不問,奧運時卻「忽然體育」起來。小編起初也是帶點抱怨,每天走遍各個場館努力採訪,把香港運動員的成績與故事記錄下來,用心寫成了報道,得到的讚好與關注卻可能遠不及一些平日不談論體育,如今卻突然每天從外電取來照片、加上一些文字來發布「呃like」的KOL專頁,更別談看到自己辛苦拍下的照片被裁去水印後「偷」走使用時有多沮喪了。

難過後再細想,大概這就是奧運會的魅力(或者價值),大概運動能夠凝聚人心就是這樣的一回事,讓運動員能夠如當紅男團歌手一樣受到關注。

2020東京奧運,tokyo2020

「忽然體育」似乎是在行內待久了的我們 ,可以用自己的資歷來批判別人。可是回想以前,其實我也是這樣「忽然體育」,或者說是「忽然球迷」起來。原本沒有留意體育的我,在2004年因為看了一場阿仙奴的比賽,忽然被不敗皇朝的華麗進攻吸引而成為了「槍迷」,每天從報紙雜誌關心阿仙奴的資訊,加入網路上的大小討論區和留言版與人討論一番,買來一堆阿仙奴的相關商品,突然熱衷於足球的一切,生活所有都圍繞著阿仙奴與足球。17年過去,我仍是「阿迷」,卻沒有如以往般的著迷,生活裡有很多美好的東西,阿仙奴從以前的「唯一」變成了「其中之一」。

當上體育記者之前,其實我對香港體壇也沒有太多認識。我知道李麗珊奪得奧運金牌而說出名句「香港運動員唔係垃圾」;我好像在電視直播看過李靜和高禮澤坐銀望金;我記得李慧詩贏得單車銅牌,但說不出是甚麼項目。回想起來入行時也不敢說自己是因為對體育有很大的興趣或熱誠,反算是誤打誤撞地成為了體育記者,我才半推半就「忽然體育」起來,然後慢慢從工作中感受到每項運動的獨特吸引力。現在香港體壇已經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有時就算放假不用寫稿,只要香港運動員在海外比賽有直播,我都會抽時間來看。我想如果有天我不再當體記,應該仍然會留意本地體育吧。

運動就是有一種吸引力,讓人「忽然體育」起來。個人覺得如果不是「忽然專家」、勝利運動迷、大放厥詞惡言相向、借奧運熱潮消費香港運動員來撈點油水的話,從平日對本地體壇零興趣到突然關注香港運動員這事,其實沒有甚麼可恥或需要批評。也許港人在東京奧運期間「忽然體育」之後,也許那些網路上忽然每天分享運動資訊的KOL專頁經過這17天狂熱之後,對運動的熱情能夠延續,時間久了就不再是忽然,而是香港多了一班願意持續關心香港體壇的人了。

2020東京奧運,tokyo2020
閉幕禮上播放2024巴黎奧運的宣傳片段,在接來下的3年,我們能夠見證撐起港隊的熱潮延續嗎?

如果今次「忽然體育」過後熱情未能延續,其實也不要緊,畢竟每人興趣與嚐好不同,我們也應該互相尊重。說不定下次再「忽然體育」時,有哪場比賽、哪個瞬間、哪個運動員的熱血故事感動了、吸引了他們,讓忽然成為了持續。如果今次奧運沒有喚起你的興趣,那也不要緊,但小編想鼓勵你試試「忽然體育」,不是因為香港運動員成績亮麗所以我們就要關注,而是運動真的很好看,你會被吸引的。

東京奧運完結,東京殘疾人奧運之後上演,讓我們一起繼續「忽然體育」,撐起港隊,好嘛?

2020東京奧運,tokyo2020

2020東京奧運,tokyo2020
多謝東京奧運,多謝香港運動員,多謝支持香港運動員的市民,多謝一直收看《跟著小編遊東奧》的大家

圖、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跟著小編遊東奧】我們都是從「忽然體育」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