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運動心理學淺談(27):運動專一的謎思

Credit : sportas.ktu.edu

【體路專欄】「升中後功課繁重,我們每星期打四天網球已經夠忙了,加上還要補習,根本沒有時間做其他運動。」

「我想女兒投放更多時間打劍擊,如果表現好的話,說不定排名高的大學會因此而取錄她。」

「田徑教練不鼓勵他去打籃球,怕他受傷影響日常訓練;他雖然喜歡跟朋友打籃球,但又怕得罪教練,所以不敢去。」

以上是筆者聽過無數本地家長的心聲,這些說法反映了家長替子女選擇運動的趨勢:小朋友普遍到了一定年紀,就會只專注於一項運動發展。家長大多認為:
(1)這有助提升小朋友該項運動水平,尤其小朋友開始有進步、有成績,自然認為小朋友有潛質,因而投放更多時間及資源栽培小朋友於該項目的發展,同時放棄其他運動,達至「贏在起跑線」的效果;
(2)這能教會小朋友堅持做好一件事、永不放棄的道理;
(3)小朋友越早熟習一項運動,越容易成為該項精英;
(4)小朋友可用運動成績報讀更高水平的中學、大學。長遠來說,運動員會因為高學歷而有退役後的工作保障。

以上原因造就了「早期運動專項化」(early specialization in sport)。這個現象於西方國家很常見。究竟它是否一定能帶來好成績?過早的專項化會帶來什麼後果?在個人發展層面上,什麼年紀才算早,或適合「專項化」?它一直是運動科學界別極具爭議性的議題。

「運動專項化」,顧名思義是只集中於一項運動的培訓,在該項運動追求卓越,希望達到更高的運動表現。根據國際奧委會2015年有關青年體育發展的聲明,12歲或以下的小朋友如於一年內超過8個月專注訓練一項運動,就可算是「早期運動專項化」。這個定義包含了小朋友所投放的時間及參與運動的多樣性。例如,小朋友每週花6-8小時接觸一項運動,屬於「高度專項化」;但如果花每週10小時接觸兩項運動,只屬「中度專項化」等。

專家指出,早期運動專項化雖然整體有上升的趨勢,但差不多70% 從小專項化的小朋友會於13歲前退出運動;只有3.3% 到11.3% 的高中運動員於升讀大學後能參與美國大學體育協會(NCAA)級別的比賽,而當中只有1% 的學生獲得運動獎學金。此外,只有0.03% 至0.5% 的高中運動員能夠成為全職運動員。這些數據顯示,就算提早讓小朋友投入專項運動,也不一定保證後期能成為精英運動員。

以下是一些早期專項化帶來的不同心理和生理上的風險:
減少社交體驗:由於小朋友把時間都投放到一種運動去,小朋友會跟同班同學或同齡的小朋友接觸減少,減低參加其他活動的機會和社交體驗。
減少其他運動體驗:小朋友被限制參與其他運動,會減低他接觸其他運動的機會,讓他無法真正體驗其他運動的樂趣,抹殺他們參與擅長或喜愛運動的機會。
增加倦態 (psychological burnout) 的機會:日復日的訓練變得沉悶,只專注於一項運動會增加小朋友渴望成功的壓力,導致小朋友身心疲累,無法尋回動力繼續訓練,因此選擇提前退役。
增加受傷機會:過度訓練相同動作會增加肌肉勞損,影響訓練和比賽。受傷次數增加,亦會增加小朋友提前退役的機會。

轉投另一項運動機會減低:由於小時候沒有機會接受其他運動體驗,青春期時一旦發現專項化的運動不適合,想轉投第二種項目會有一定困難,加上其他同齡的小朋友已對該項運動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小朋友於技術層面上難免覺得「輸在起跑線」而抗拒轉投新環境。

為了正視小朋友早期專項化的問題及正面灌輸運動發展和後期專項化的好處,美國奧委會與不同國家理事機構於90年代期間共同創立了長遠發展模型 (Long Term Development Model),並於2014年推出「美國發展模型」(American Development Model)(即長遠發展模型的改良版)。他們建議的5個運動學習階段包括:
探索、學習和自由玩耍(0-12歲)
發展與挑戰(10-16歲)
訓練與競爭(13-19歲)
參與競賽與吸取經驗(≥15歲)
有指導後輩的能力、展現自己最高水平的一面(終身)

兒科醫生建議,12歲以下的小朋友應集中提升基本運動技能和協調,到15-16歲才開始專項化,可大幅降低以上心理及生理風險,有效提升表現。他們亦指出,已專項化或準備專項化的運動員,每週應至少休息1至2天,減低受傷的機會;全年亦應脫離專項運動約3個月(而每次休息可達至1個月),能讓運動員的身心恢復得較理想。 於休息期間,運動員仍可繼續參加其他活動,例如美國游泳隊奧運過後停止3個月的訓練,會鼓勵運動員打高爾夫球、練瑜珈、打泰拳,保持一定的體能水平。

所以,當大家考慮應否投入專項訓練時,要先了解專項化的潛在風險,明白早期專業化未必是長遠成功之道; 如運動員已開始接受專項化的訓練,切記保持每週1-2天的休息、及參與其他活動的時間,對減低傷患、提升專項表現和整體的身心健康都會有幫助。如果要精英運動員,專項化是必須的,不過過早的專項化就會帶了種種問題了。

參考文獻:
Brenner, J. S. (2016). Sports Specialization and Intensive Training in Young Athletes.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138(3), e3-e8.
Cheatham, S. A., Little, B. A. (2015). Early Sports Specialization: Helpful or Harmful? Orthopedics. 38(12), 724-725. DOI:10.3928/01477447-20151119-03
Fletcher, D., Hanton, S., & Mellalieu, S. (2006). An organizational stress review: Conceptual and theoretical issues in competitive sport. In: Hanton S, Mellalieu SD, (Eds). Literature reviews in sport psychology. New York: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Knight, C. J., Harwood, C. G. & Gould, D. (2017). Sport Psychology for young athletes.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Smith, A. D., Alleyne, J. M.K., Pitsiladis, Y., Schneider, C., Kenihan M., Constantinou, D., & Webborn, N., (2017). Early Sports Specialization: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16(6), 439-442.


作者:盧綽蘅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副主席(活動與課程)
美國應用運動心理學會(AASP)註冊顧問、Inner Edge 運動心理學公司 (www.inneredge.com.hk) 顧問、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運動員表現提升小組委員會委員。於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教育大學擔任客席講師、兼職講師。現為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研究生。最新書籍:《運動心理學 – 建立自信,盡展所長》(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HKSSEP)作為本地唯一的專業學會,致力推廣具科學論証的運動心理知識及結合應用經驗,亦希望成為學術及前線同行的溝通平台,共同發展運動心理專業。HKSSEP由在本地大學中從事科研的運動心理學學者,及在不同前線機構(如香港體育學院等)的運動心理專家成立及主理。今後我們希望透過體路的平台,繼續跟廣大讀者交流,歡迎在我們的Facebook專頁留言。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運動心理學淺談(27):運動專一的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