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本地小球手、特奧隊粉嶺球場齊揮桿

年僅12歲的楊渝恆在「Beat the Pro慈善挑戰賽」中與國際級高球手同場較技。(Credit: 公關提供)

【體路專訊】第61屆「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周六(11日)踏入第三天賽事,場內高手雲集、戰況激烈;場外一班同樣熱愛高球的本地年青球手則以不同方式參與這場年度高球界盛事,當中有本地小球手在「Beat the Pro慈善挑戰賽」與國際球星同場較技;亦有特殊奧運會成員在高爾夫球教室中接受職業球員指導。

今年12歲、就讀風采中學一年級的楊渝恆,8歲時因為一次無心插柳的抽籤,成功加入香港哥爾夫球會為北區學校提供的高球訓練班,憑着不懈的苦練和毅力去年終於更成為香港高爾夫球總會青訓計劃的一分子。而在今屆「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中,渝恆更獲得一次難能可貴的機會參與「Beat the Pro慈善挑戰賽」。

香港哥爾夫球會在今屆賽事首次增添「Beat the Pro慈善挑戰賽」,安排了本港20名業餘高爾夫球員在第十二洞賽事中,與同組的三位國際球手比試,高球打至最接近洞口者為勝。渝恆有幸成為當中選手之一,與Suradit Yongcharoenchai、Kosuke Hamamoto及Naoki Sekito同場比拼。雖然未能成功挑戰國際球手,但渝恆在賽後仍難掩一臉興奮,他表示能夠近距離看到球手的揮捍動作,學習如何在緊張氣氛下保持冷靜,這是他今仗賽事中的最大收穫,期望有朝能與師姐陳芷澄看齊,代表香港出戰奧運。

楊家一門三傑都是高球愛好者,全程投入這項運動後,性格上都有明顯改變。(Credit: 公關提供)

渝恆對高球的熱愛還感染了分別10歲和7歲的弟弟。兄弟三人組不惜放棄玩電子遊戲機的時間,都要往球場揮桿磨練球技,高球已成為聯繫三兄弟的首選運動,更是楊家的最佳親子活動。他們不時落場鬥智鬥力 (腦力及耐力),與側重體力的球類活動相比,畢竟高球運動力求的精準和耐力,能更有效提升兒童的自理能力及情緒管理。

另外,香港哥爾夫球會亦為香港特殊奧運會舉辦高爾夫球教室,16位年齡介乎12至25歲的特殊奧運會高球隊成員和5名融合伙伴齊參與由國際職業球手及澳洲Adam Blyth主持的高球教室,進一步提升高球技術。今年17歲的黃嘉彥是其中一位香港特殊奧運會高球隊成員,學習高球已有數年。黃嘉彥表示:「我十分喜歡打高球。雖然面對那麼多陌生人,感到壓力,但有機會接受Adam Blyth的指導,感到非常開心和興奮。」

香港特殊奧運會高球隊成員及融合伙伴一行約20人,參加由來自澳洲的國際球手Adam Blyth主持的高爾夫球教室,進一步提升高球技術。(Credit: 公關提供)

擔任特奧隊融合伙伴球手2年、在2019特奧夏季世界賽高爾夫球擊球隊國際賽取得金牌的郭鎮水,今天與特奧運動員一同參與高爾夫球教室。融合伙伴會因應傷健運動員的情況提供適切的協助,例如協助計算桿數、適應球場、安排作息時間、及安撫情緒等。郭鎮水說,融合伙伴亦要了解每位運動員的獨特性格及需要,與他們保持溝通,同時保持開心正面的情緒,因為正能量的氣氛都會感染到運動員。他舉例說,有時運動員來到練習場會因不同原因鬧脾氣或心情沮喪,他不會直接去開解他們,反而會跟其他運動員說笑,緩和氣氛,令他們可以鬆弛下來,當大夥兒都開心時,心情欠佳的運動員便會慢慢忘記剛才困擾他們的事情,然後再投入訓練。

郭鎮水認為高爾夫球運動不但可以為這批有特殊需要的球員強身健體,更可以提升其自理能力、專注力、控制微肌肉的能力,以及更願意與陌生人溝通,對運動員身心有莫大益處。

香港特殊奧運會高球隊成員向高爾夫球教室主持Adam Blyth索取簽名留念。(Credit: 公關提供)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