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三項鐵人亞洲盃】 奧斯卡主場名列第6 陳睿浲青年組奪季

【體路專訊】由香港三項鐵人總會舉辦的國際盛事「2023三項鐵人亞洲盃」周六(25日)在大美督舉行。賽事吸引近2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三鐵高手參賽,是次賽事獲得世界三項鐵人聯盟(World Triathlon)及亞洲三項鐵人聯盟(Asia Triathlon)認可,也是2024巴黎奧運計分賽之一。港隊派出共20男7女主場出戰精英組別,冀為九月亞運做好準備,最終本港首席鐵人奧斯卡名列第6,成為名次最高的香港代表。

男子精英公開組中,奧地利選手Lukas Pertl率先衝過終點。

精英賽事今早以半奧運距離方式舉行,運動員先進行750米游泳,緊接20公里單車,最後5公里跑步衝線。男子精英公開組共50人參賽,競爭激烈,奧地利代表Lukas Pertl率先衝過終點,以57分13秒奪得金牌,中國選手Nanhe Wang 及Yunxiang Ma接近同時衝線,分別取得銀牌及銅牌。港隊代表奧斯卡做出57分28秒取得第6名,成為名次最高的香港選手,伍泰龍、黃子圖及Robin Elg則分別取得第10、12及13名。剛於上年十一月亞錦賽奪冠的16歲新星陳睿浲則以58分53秒取得青年組季軍,位列公開組23名。

男子精英青年組得獎者,左起: 亞軍 Takuto Oshima(日本)、冠軍 Amu Omuro(日本)、季軍 陳睿浲(香港)。
女子精英青年組得獎者,左起: 亞軍 Siyi Zhang(中國)、冠軍 Manami Hayashi(日本)、季軍 Pauline Courret(香港)。

女子精英公開組方面,34名參賽者中的頭兩位亦由中國選手包辦,Xinyu Lin 以1小時02分28秒奪冠,力壓僅落後2秒的Meiyi Liu,來自奧地利的Therese Feuersinger則以1小時03分04秒得第3名。港隊的彭詩雅做出1小時04分40秒成績取得第13名,而蔡欣妍及賀思樂則分別名列15及16位,小將Pauline Courret衝線時間為1小時05分33秒,於公開組位列第18名,亦取得青年組第3名。

部份港隊女子組隊員完賽後合照,左起:蔡欣妍、賀思樂、彭詩雅、Zoe Metais、Pauline Courret。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三項鐵人亞洲盃】 奧斯卡主場名列第6 陳睿浲青年組奪季

Posted on

【田徑系列賽】三女飛人齊跑入12秒內破PB 陳一樂刷新U18紀錄

圖:香港田徑總會

【體路專訊】「香港田徑系列賽2023 – 系列賽一」今日(25日)於灣仔運動場上演首日賽事,港隊女飛人分途於100米賽事創出佳績,江俊淇以11秒69膺百米飛人之餘,亦與跑出11秒76的陳佩琦及11秒81的梁筠宜齊齊打破個人最佳時間(PB)。男子100米就由李康傑在超風速下跑出10秒36掄元,小將陳一樂則在初賽順風+2.0米/秒下跑出10秒54,刷新香港U18紀錄。

江俊淇(圖:香港田徑總會)

港隊成員江俊淇、陳佩琦及梁筠宜在女子100米公開組初賽超風速(+2.3米/秒)下已齊齊跑入12秒內,其中陳佩琦以11秒76首名晉級,梁筠宜及江俊淇分別以11秒85及11秒88緊隨其後。3人隨後於決賽順風+1.6米/秒下分途打破個人最佳時間,江俊淇以11秒69率先衝過終點,時間僅較林安琪2019年創下的香港紀錄慢0.07秒。至於陳佩琦及梁筠宜就分別跑出11秒76及11秒81,是兩人繼2016年後再次於100米突破PB。

李康傑(圖:香港田徑總會)

男子100米公開組方面,李康傑於初賽順風+2.0米/秒下跑出10秒46首名晉級,決賽超風速(+2.7米/秒)下跑出10秒36封王。另一亮點為小將陳一樂,2月初於港九中學校際田徑比賽D3A3以10秒63的時間連續第二年打破學界B Grade 100米紀錄,且時間快過10秒70的香港U18紀錄(待香港田徑總會核實)後,今日於初賽順風+2.0米/秒下跑出10秒54次名晉級,同樣刷新香港U18紀錄。陳一樂決賽在超風速下跑出10秒47奪得亞軍,季軍為10秒53的何偉倫。

陳一樂(左)(圖:香港田徑總會)
俞雅欣(圖:香港田徑總會)

跳項方面,女子公開組跳遠由香港紀錄保持者俞雅欣以6米03奪冠,第二及第三名由賈慧妍及陳彥霖以5米90及5米85奪得。男子公開組跳遠由兩度超風速下躍出7米80的高澔塱奪得冠軍,林銘夫及馬嘉豪分別以7米60及7米55列第二及第三位。

資料來源:香港田徑總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田徑系列賽】三女飛人齊跑入12秒內破PB 陳一樂刷新U18紀錄

Posted on

【籃球亞盃外】港隊慘遭林泰樂射垮 明撼馬來西亞爭出線(附直播)

【體路專訊】國際籃協(FIBA)2025亞洲盃第二階段外圍賽一連3日於蒙古上演,昨日不敵東道主的香港隊周六(25日)「背靠背」出戰第二場,硬撼由前香港東方外援林泰樂領軍的泰國。最終港隊未能招架3分球11射8中、全場取得36分的林泰樂,以88:101告負,周日迎戰同為1勝3負的馬來西亞,大有機會成為爭奪最後出線席位的生死戰。

(圖:FIBA)
梁嘉顯今場3分6射4中,攻入全隊最高18分(圖:FIBA)

港隊去年在退賽風波後成功申請再度參賽,11月在第一階段先負關島後勝新加坡以小組次名出線,兼取得自2017年後的首場國際賽勝仗。港隊第二階段與另外5支球隊同組,爭奪前4名出線席位,周五起3日「背靠背」賽程連鬥蒙古、泰國及馬來西亞。今輪港隊雖然缺少惠龍兒和李琪等經驗老將,但有梁兆華、蔡再懃等猛將及6位香港東方球員入選。

前東方主教練艾度托利斯(圖:FIBA)
林泰樂(圖:FIBA)

第一階段的成績將帶入第二階段,港隊周五以69:76不敵蒙古後以1勝2負暫列第4名。周六下午對手泰國隊中有兩張甚為港人熟悉的面孔,分別為擔任主帥的前東方龍獅主教練艾度托利斯,以及曾助東方贏得2016-2017球季ABL總冠軍的前外援林泰樂,後者今場亦正選上陣,港隊則以陳兆榮、梁嘉顯、蔡再懃、梁兆華及鄧志恒擔正。

梁兆華(圖:FIBA)

港隊首節初段與泰國拉鋸,雖然一度被對手連中3分打出一段12:2而落後過7分,但後備上陣的蔡龍德、楊睿騏等輪流得分助港隊收窄差距,完首節追至22:24。港隊第二節開始即取得主導,梁兆華、梁嘉顯先後射入3分,加上「兄弟兵」徐遠征與徐遠成輪流搏得「And 1」,助球隊反先並一度帶8分優勢。泰國末段在兩中3分的林泰樂帶領下打出13:2攻勢再度反先,港隊則有梁嘉顯射入3分,助球隊追成47:47平手返回更衣室。

蔡再懃(圖:FIBA)

上半場射入3記3分、取得10分的林泰樂換邊後即連中兩記3分,港隊雖有梁嘉顯同樣射入兩記3分止血,但未幾即滿隊犯,多次把對手送上罰球線。在「著火」的林泰樂單節取得12分下,泰國完第三節再度拉開73:65。林泰樂末節再命中3記3分,全場外投11射8中取得36分,助泰國進一步擴大差距,一度落後過20分的港隊終以88:101告負。

徐遠征今場攻入16分(圖:FIBA)

港隊不敵泰國後與馬來西亞同為1勝3負,兩軍將於周日(26日)下午2時碰頭,勝方大有機會成為小組第4名出線。

FIBA亞洲盃次圈外圍賽港隊賽程(香港時間)

2月24日 晚上19:00
香港 69:76 蒙古

2月25日 下午16:30
香港 88:101 泰國

2月26日 下午14:00
香港 馬來西亞(直播連結)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籃球亞盃外】港隊慘遭林泰樂射垮 明撼馬來西亞爭出線(附直播)

Posted on

【劍擊】張家朗蔡俊彥世界盃首圈止步 明夥隊友轉戰團體賽

【體路專訊】花劍世界盃埃及分站周六(25日)於開羅上演正賽,世界排名第6位的張家朗首圈迎戰排名82位的日本劍手伊藤拓真,最終打至決一劍以14:15惜負,無緣晉級次圈。世界排名13位的蔡俊彥則以6:15不敵法國劍手,同樣首圈止步,兩人將於周日夥隊友轉戰團體賽。

張家朗及蔡俊彥因世界排名位列前16名內,無須出戰小組賽及預賽直接獲得正賽64強資格,其餘港將如張小倫、吳諾弘、楊子加、梁千雨及鄭鐵男等則在首日的小組賽及預賽止步,故男花港隊今站只得兩位劍手出戰正賽。排名第6位的張家朗周六打頭陣率先登場,與日本的伊藤拓真經過拉鋸戰後,最終以14:15一劍飲恨,無緣32強。世界排名13位的蔡俊彥首圈則遇上排名20的法國Pauty Maxime,港將開局即大幅落後1:7,稍為追至落後5分未幾又被拉開,最終以6:15告負。張家朗及蔡俊彥周日將夥隊友轉戰團體賽。

女花方面,港隊今站有世界排名46位的鄭曉為晉級正賽。港將先於小組賽打出4勝1負,總成績在148名劍手中排32名出線預賽,首輪輪空下次輪以15:11擊敗排名39位的意大利Tangherlini Elena晉級正賽。港將周六正賽64強面對另一意大利劍手——世界排名23的Batini Martina,最終力戰下以8:15告負。

至於在德國海登咸舉行的男子重劍世界盃分站,從小組賽及預賽脫穎而出的港將方凱申於正賽64強打出好表現,世界排名32位的港將以15:12勇挫排名13位的匈牙利Andrasfi Tibor,惟於32強10:15不敵排名129位的荷蘭劍手Van Nunen David出局。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張家朗蔡俊彥世界盃首圈止步 明夥隊友轉戰團體賽

Posted on

【賽馬會青少年記者培訓計劃】JSR首個課堂 從記者基本功入手

初步學完基本功,期待下一堂有更多精彩課堂內容同實戰機會。

【體路專訊】第十屆「香港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培訓計劃」首個課堂,主任導師孔慶慇(Marco)與學員討論何謂創意,刺激學員思考,又鼓勵大家保持好奇心,成為有創意的人。他表示,「創意無分好壞,取決於你的選擇,好的創意就是品味。」

Marco表示創意就是生命!要成為有創意的人,首要條件是不要害怕接受別人批評。
Keyman (左三)分享挑選受訪者的竅門:向有同行朋友的受訪者入手—有人陪伴可以「壯膽」,通常都比較健談。

導師馬啓仁(Keyman)分享自己採訪卡塔爾世界盃期間「一腳踢」做多媒體記者的心得。事前的周詳計劃,現場兼顧拍攝和街頭訪問,再配合電視台直播節目,訓練膽量之餘,也提升隨機應變的能力。

主任導師余家強向學員傳授鍛鍊寫作的技巧,拿揑內容與選材,要學員即場創作與體育有關的笑話,他指:「受眾的即時反應已經決定整個作品的成敗。」

余家強認為要在眾多作品中突圍而出,需要在寫作時注入幽默感。
Calvin列舉多個體壇傳奇的例子,闡述不同單位對體育與社會價值的理念。
學員分組討論「探索香港體壇十載傳奇」專題研習的方向。

適逢今年是JSR計劃十週年,從事體育行政工作多年的王偉昌(Calvin)講述香港體育過去十年的發展史,並與學員分組展開「探索香港體壇十載傳奇」專題研習,密切期待各位的作品!

歡迎瀏覽培訓計劃的Facebook專頁了解更多計劃活動,亦可從YouTube頻道欣賞歷屆學員的作品。

資料來源:香港賽馬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賽馬會青少年記者培訓計劃】JSR首個課堂 從記者基本功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