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體路十周年】我們給《體路》的信(一)

我們的甜酸苦辣

【體路專欄】十年過去,要用寥寥數十字寫給《體路》的信當然不足夠,但要談十年來最感激的事,除了沿途得到大家的支持外,可以從當年一邊踏著單車、由零開始構想,變成我和Carrie二人逐字逐字的努力,再漸漸地成為了我們目前七人的熱血團隊。雖然小小公司說不上什麼成就,但可以一夥人每天做著自己喜歡的事,當中過程甜酸苦辣,但獲得的統統都是美好的回憶。

給《體路》的信這機會,很想感激包括自己在內的七位同事,我們既是記者、又是公關,既是攝影師,亦是大家看到一個一個 #撐起港隊產品背後的設計者;每期Junior雜誌的寄送,都是同事們每本每本的包裝。感謝每位同事將《體路》當成自己的心血去看待,感謝我們沒嫌棄這種「萬能」的職位,謝謝我們每天與香港運動員一起奮鬥並快樂著。最後,謝謝這十年來認識《體路》的你們,能夠被大家認識及認同,也是這十年來最重要的成就。

文:徐飛(總編輯)



很累,但很快樂

【體路專欄】對於《體路》,除了感激,還是感激。

2016年舊公司結業,突然失業,怎不憂心忡忡。可幸有Faye及 Carrie伸出援手,讓我找到一個避風港,也延續了體記生涯。最初我以 freelancer身份在《體路》工作,那年的里約奧運,跟2位年輕同事負責後勤back up,在火炭那小小Studio內挑燈夜「寫」,兩個多星期晚八朝 十,很累,但很快樂,很難忘。

翌年我轉為全職員工,由傳統紙媒跳到網媒,完全是另一種傳媒生態,每天都有新挑戰,每天都在學習新事物。我很幸運,有《體 路》給予學習求進的機會。六年來,與一班年青有熱誠、有衝勁的同事一起打拚,經歷了很多很多,有成功、有蝦碌、有失敗,統統都是 非常珍貴的回憶。

《體路》雖然只是細公司,每個員工每天的工作量都排山倒海, 但我們都願意用心付出,累卻快樂地走多一步。終於,《體路》走到 第十個年頭。值得自豪啊!

能夠成為《體路》一份子,真的很感恩。

文:七言(編輯)


平凡事大意義

【體路專欄】雖然體記的工作範圍很大,但總會有一個特定規律,每年甚麼月份有著甚麼比賽,繼而用往年的手法去報導,工作千篇一律,坦白説有段時間也做到麻木。後來有好幾次報道刊登後,受訪者事後來向我致謝,分享那則報道對他來奬有重大意義。不過說來慚愧,我只是用有限文字稍為修飾運動員的經歷,對於真正雕琢一個好故事,功力仍然遠遠不及他人。

我被這個無心插柳的經歷所警醒,原來一直覺得無甚作為的自己,竟然也有感染他人的能力。記錄就是我們工作的本質,再深入點去看,記者每次工作去看的不只是比賽,可能也是見證別人生命中的重要時刻。一想到這裡,自不然感覺多了一份責任感在身, 也是我至今工作的最大動力。

文:李子正(記者)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十周年】我們給《體路》的信(一)

Posted on

【體路十周年】我們給《體路》的信(二)

二零一三零九二五

【體路專欄】2013年9月25日,是我在《體路》的第一次。那些年還是個大學生的我,膽粗粗傳了一個可算是改變了自己未來的電郵,首次加入體路成為實習。當日的第一次,正正要訪問剛在全運奪金的李慧詩,緊張得要死……結果做了小薯大半年,以回到中學母校的一單assignment告別。

殊不知,四年後已成為全職記者的我,又再一次成為《體路》的一份子,亦真正實現小學時我的志願。在這裡待了五年多,感恩有這樣的平台讓我感受運動的熱血、與香港人同呼同吸。

經常有朋友問我一條連我自己都曾經思考的問題:究竟《體路》背後是否有金主?其實答案很明顯,金主只是兩位老闆和我們數人的心、運動員的奮鬥和各位的支持。是這一切讓《體路》可以來到十周年,讓我可以用這份工作維生。

十年人事幾番新,希望下一個十年仍然見到你們,也請你們繼續多多指教。

文:麥景智(記者)


感激.感恩

【體路專欄】2015年一次在香港的比賽,一個意想不到的冠軍,換來《體路》 的一篇報道。對於作為冷門運動的參與者,首次成為報道中的主角,讓 我認識這個在背後默默為香港體壇付出的網站,亦開始成為這個網站的忠實讀者。

沒想到幾年後自己踏上了體記這條路,在實習的選項上看到《體路》,二話不說就填為首選,雖然只是短短一個月,但《體路》給予我機會認識不同的人和事,讓一個熱愛運動的小子完全投入體育的世界。 雖然實習後未能留下,但輾轉數年後再次回歸,正式成為《體路》的一 員,讓我繼續走體記的路。

雖然《體路》規模不及其他傳統公司,但這個為香港體育而生的媒體為當年還是運動員的我帶來一份小小的禮物,為初出茅廬成為體記的我帶來成長的養份,亦為我的體記生涯帶來延續的契機。《體路》, 謝謝你!

《體路》已經踏入第十年,希望未來仍有大家陪伴我們,繼續書寫香港體壇的故事。

文:彭淬祺(記者)


一腳踢的小公司

【體路專欄】《體路》這間小公司,走了十年仍然是小公司。規模小,也不敢說有雄心壯志,我們每一位同事都只是每天默默工作,希望傳媒工作能夠養活自己,同時為體壇出一點力。我在《體路》3周年前加入,規模之小就是所有事情都要一腳踢,每天工作包括外出採訪, 寫稿影相之外要在社交媒體上刷刷存在感,還要兼顧行政工作,當社交媒體客服回覆讀者查詢、親手包裝與運送Junior及其他貨品,甚至打掃清潔辦公室,通渠、電器水喉更換也是自行研究。

我總覺得粗重工作應該留給我們這等小薯負責,偏偏兩位老闆毫無架子,大大小小事情都願意落手落腳一同完成。聽起來很辛苦,但合力親手完成一個task總換來滿足感,我們也是樂此不疲,或許這就是小公司能夠走過十年的原因。

文:何子淵(記者)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十周年】我們給《體路》的信(二)

Posted on

【菁英盃】深水埗將士用命逼和理文首不失 郭嘉諾:多謝球員畀條命出去

【體路專訊】今季升班的深水埗開季以來未曾贏波,只曾在對港會的菁英盃分組賽取得一分。但這支地區球隊今日(8日)在斧山道運動場的菁英盃分組賽面對強隊理文卻打出爭氣波,防守不落下風之餘下半場亦有多次攻勢,最終與對手踢成0:0,取得今季第二場和波兼第一次不失球。主帥郭嘉諾揚言,球隊要在2023年踢出新面貌,有信心在下場聯賽再取分。踢畢今仗暫別職業的嚴啟華亦指,球隊不會滿足於此,相信很快會有第一場勝仗。

波比(右)甫加盟即正選。

今季升班的深水埗賽前在菁英盃五場只得1分已早早出局,今仗面對仍需爭分出線的理文有新加盟的波比正選上陣,另一新兵張志昊就先列後備。理文就有基華尼頓、亞哥斯達及洛迪古斯三名外援在前線攻堅,不過近期態勇的張憙延就只在後備。

雖然理文在牌面上比深水埗佔優,但實際比賽情況卻未算過於一面倒,深水埗早段曾數次攻入理文禁區只是未有收穫。理文的攻勢就主要集中在左路,由亞哥斯達與基華尼頓配合組織,不過後者多次被吹罰越位。理文到上半場尾段才在對方禁區造成混亂,基華尼頓幾乎將皮球撞入網,但被杜國榆白界前清走,結果兩隊半場互無紀錄。

理文半場換走鄭兆均及許可臻,由羅焯熙及黃俊皓入替,不過形勢卻慢慢改變。理文一直未能撕破深水埗防線之餘,後防亦被對手的壓逼逼至數次解圍失誤。深水埗下半場多次在前線搏得死球機會,其中一次梁星耀內彎角球僅僅被理文門將鄧梓朗雙搥打出,其後鄧子均的遠射又偏離目標。理文之後再換入加維蘭、中村祐人及張憙延,當中前者尾段曾有半單刀機會但被敵衛閂走。補時階段,大軍壓境的理文轟炸深水埗禁區造成混亂,並投訴有深水埗球員犯規但不獲球證羅碧芝受理。最終深水埗成功逼和理文,取得今季第一個清白之身。

郭嘉諾

深水埗開季至今15場不勝,但今場和波是球隊首次保持不失。主教練郭嘉諾指,球隊希望能在新一年為球迷帶來新面貌:「知道2022年踢了很多令人失望的比賽,但今日的防守很好,球員的防守面貌都很不同、很拼搏。這個是我想要的鬥志,多謝球員像要交條命出去一般。」

深水埗下星期將在聯賽面對香港U23,被視為是球隊最有機會打開勝門的一仗。如果未能贏波,往後將連對理文及傑志的深水埗有機會追平甚至打破港超聯的最長不勝紀錄。港超聯時期的最長不勝紀錄由標準流浪於201718球季寫下,該隊於2017114日擊敗香港飛馬後,就在聯賽、足總盃及菁英盃至季尾的18場均未嚐一勝。郭嘉諾指球隊上下都深知一至三月非常重要,今場和波亦大大增加信心:「我們之後還有球員離開,不過亦有包括外援的幾名球員今個星期加盟,希望趕及註冊在U23一仗上陣,盡量搶分就搶分。」

嚴啟華(右)

今日一仗亦是深水埗後衛嚴啟華的告別戰,球隊特意安排其出任隊長,亦有數十名球迷入場為其打氣。27歲的嚴啟華在佳聯元朗時期已與郭嘉諾合作過,後者坦言一直想為對方實現夢想:「他沒有踢過梯隊,不覺得自己踢到職業,但我帶他去元朗後他就辭職去踢職業。我很感謝他,也想其他香港球員可以試試這輩子能去到多高。」

「今場是2023年的好開始,不過球隊不會滿足於零失球,未來一定會更好,好快會有第一個三分。」嚴啟華賽後感謝球迷時雙眼通紅,坦言離隊是艱難的決定:「我深思熟慮了一段時間,是家人及工作的考量。其實我好想繼續行落去,但香港的運動員道路是不容易。」離隊後他會繼續自己的保險事業,但同時未為重返賽場關上大門:「我覺得今日一別都不是永恆,未來有機會在球場再見。」

理文今仗的攻勢不大威脅,主教練陳曉明亦指未能打開紀錄是表現不好的結果:「一直未能打開紀錄是責無旁貸,無論教練或球員都要負責任。雖然分數對小組不大影響,但始終都是責無旁貸,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多名球員尾段踢得急躁,亦有外援被換出時念念有詞,陳曉明指球隊上下都緊張成績,但表現不佳就要接受,亦暗示場地對發揮有一定影響:「我不想講太多場地問題,不想讓人感覺我賴場地,但客觀地睇都見到場地是甚麼一回事。」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菁英盃】深水埗將士用命逼和理文首不失 郭嘉諾:多謝球員畀條命出去

Posted on

【跑步】 香港十公里錦標賽 余顯華封王黃卓寧稱后

(圖:香港田徑總會)

【體路專訊】2023年首個疫情放寬後的道路長跑賽事-香港十公里錦標賽今(8日)早假天水圍順利舉行,最終余顯華及黃卓寧在男、女子妝年組封王稱后,同時齊膺全場總冠軍。

(圖:香港田徑總會)
余顯華(圖:香港田徑總會)

今屆賽事吸引多位精英長跑運動員參加,首名衝線運動員余顯華以31分31秒奪得男子全場總冠軍及壯年組冠軍,男子壯年組亞軍及季軍則由謝俊賢及陳偉聰分別以31分55秒及31分59奪得。

女子賽事方面,黃卓寧以36分26秒奪得女子壯年組冠軍,同時成為女子全場總冠軍。同組的亞軍和季軍分別由屈旨盈和曾曉彤以36分33秒及37分17秒奪得。

黃卓寧(圖:香港田徑總會)

資料來源:香港田徑總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跑步】 香港十公里錦標賽 余顯華封王黃卓寧稱后

Posted on

【世乒外圍賽】林兆恒吳詠琳一日雙賽齊過關 何鈞傑/朱成竹挫約旦闖16強

【體路專訊】「2023世界單項錦標賽-亞洲區外圍賽」在香港時間周六(7日)於多哈展開,港隊林兆恒與吳詠琳分別在男、女雙及混雙均報捷闖次圈,至於何鈞傑/朱成竹則擊敗約旦,順利晉級16強。

一連7日的「2023世界單項錦標賽-亞洲區外圍賽」昨日展開,首日率先上演雙打的賽事。港隊由林兆恒/吳柏男打頭陣,在男單首圈對尼泊爾組合Sanyog Kapali/Rubin Magarjan,港將在整場賽事均處於上風,未受太大壓力下直落4局(11:6、11:6、11:6、11:7)擊敗對手晉級,16強將硬撼日本「世一」組合宇田幸矢/戶上隼輔。

緊接女雙的年輕組合李凱敏/吳詠琳登場,在首圈對斯里蘭卡組合Oneli Loolbadda/Tamada Kavindya Alagiyawadu,雖然兩位19位港將剛升上成人組,惟她們面對的對手更為年輕,最終「李吳配」贏得輕鬆,直落4局(11:4、11:1、11:4、11:4)擊敗對手闖次圈,16強將挑戰中國組合陳夢/王藝迪。

混雙方面,林兆恒/吳詠琳在32強對上斯里蘭卡的Jayasanka De Silva/Bimandee Bandara,港將除了首局外未曾處於落後,最終在一面倒下直落4局(11:4、11:3、11:3、11:4),次圈硬碰中國組合林高遠/王曼昱。至於另一組合何鈞傑/朱成竹則遇上挑戰,面對約旦Zaid Abo Yaman/Taimmaa Abo Yaman在首局以7:11失利,惟港將在及後回勇,連續3局都未曾落後下連贏11:8、11:7、11:3,最終在第5局再贏11:3下,以4:1反勝對手晉級,下圈將對上印度的Sharath Kamal Achanta/Sreeja Akula。

香港時間周日(8日)將進行單打賽事,女單小將吳詠琳將打頭陣對新加坡球手魏睿萱,李凱敏與朱成竹則分別對上中華台北的劉馨尹與斯里蘭卡的Bimandee Bandara。男單方面,何鈞傑在首圈對上巴林球手Mohamed Saleh,林兆恒首圈對手為沙特阿拉伯的Azzam Alim,吳柏男則對陣日本球手篠塚大登。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世乒外圍賽】林兆恒吳詠琳一日雙賽齊過關 何鈞傑/朱成竹挫約旦闖16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