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菁英盃】馬會贊助賽事增獎金添個人獎 兩前「最佳年青」回港透露近況

【體路專訊】港超聯賽會今日(17日)宣布菁英盃獲香港賽馬會冠名贊助三季共198萬元,10支參賽球會均會獲得獎金,各隊表現優異的U22球員亦會獲獎金鼓勵。兩名在中國聯賽效力的前最佳年青球員得主陳俊樂及李毅凱近月趁休季返港,今日亦有出席記招向本地傳媒透露近況。

10隊均派出U22球員出席記招。

兩循環分組賽已上演逾半的菁英盃獲得賽馬會冠名贊助,後者將在今季起的三季提供共198萬元。今季的參賽隊伍將全部按排名獲得獎金,其中冠軍及亞軍分別獲得12萬元及6萬元,另外兩支四強則有3萬元,其餘六隊就各獲1萬5000元。同時,菁英盃亦增設個人獎項,各隊將選出隊內一名可獲3000元獎金的最佳U22球員,10人中再選出一人成為「U22星中之星」並會得到5000元。

另外,馬會將向兩支決賽隊伍提名的慈善機構捐款10萬元及5萬元,並會邀請社福團體的服務使用者入場觀賽,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培訓計劃的學員亦會參與報道及直播三場菁英盃賽事。

伍瑋謙(圖:體路資料庫)

10支港超聯球會今日均派出U22球員出席記者會,包括傑志的曾以行、東方的黃皓雋、理文的羅焯熙、標準流浪的盧兆崎及香港U23的鄧延霑等。冠忠南區的伍瑋謙成為其中「唯二」入選過大港腳名單的球員之一,坦言增設獎金對一眾小將均有額外推動力:「有獎金當然會有更大動力去表現好自己,而且對整個賽事而言都多了睇頭。無論爭取個人獎項還是冠軍也好,球員都一定會多了推動力。」南區上陣全部五場分組賽的他是隊內最佳球員大熱之一,笑言對自己有信心也是好事,希望繼續有好表現協助球隊爭取冠軍。

陳俊樂(左)及李毅凱

兩名曾奪得菁英盃冠軍、現於中國聯賽效力的大港腳陳俊樂及李毅凱今日亦有出席記招。去年10月底在操練期間觸傷左膝半月板舊患的陳俊樂早前已接受手術,到上月已經開始重投簡單訓練。他透露今次手術切除破爛部分的半月板,相信傷患將得到根治:「現時已經開始跑步和用波,體能都正在慢慢提升,恢復進度良好。」陳俊樂上季為廣州城上陣13次,攻入一球,球隊最終排第15位、4分之差護級成功。不過廣州城近期正更換管理層及投資者,他指自己將與球會續約留隊,希望球會上下都能在新季運行得更好。

效力南通支雲的李毅凱就透露,與球會仍有一年合約,將會隨隊一同升上中超作賽。他去年在中甲為南通支雲披甲16次,協助球隊以第三名取得升班資格,不過自己表現不算太好:「球隊季初都給我很多機會,做過隊長,但季中受過傷、狀態又不好所以機會減少。不過很開心球會能升超,希望未來這年狀態和表現都比去年好。」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菁英盃】馬會贊助賽事增獎金添個人獎 兩前「最佳年青」回港透露近況

Posted on

香港手球代表謝永輝網誌:踏上第三次歐遊的人生意義

【運動員網誌】最近跟朋友討論到一個有趣的話題「人生意義」,友人表示現在的他感到人生沒什麼意義,以前的他想賺許多許多錢,因此自畢業後一直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到現在收入穩定。 他突然發現原來除賺錢之外,他沒有其他興趣。他問我:「你覺得人生有咩意義?」 我答:「我現在都想賺許多許多錢, 但我認為更有意義的是個人方面不斷進步,自己變得更有能力,再去幫助別人成功。 別人成功,自己都會成功。金錢就是用來支持我去做有意義的事。 」

我認為人生意義可以分為可完全達到同不能完全達到這兩類。第一類可完全達到的,就像一個目標,讓你不斷去追求(例如入大學)是一個可完達到的,入大學就是人生意義,達成了就會有種空虛感,生活好像突然失去意義。第二類,不能完全達到的更像是堅持某個信念(例如幫助別人成功)是不能完全達到的, 因為總會有人需要別人幫忙,不會有一天沒有人不再需要幫忙, 因此會幫完一個又一個,直至有一天覺得幫人是沒有意義的。 人生意義會隨年齡歲月而改變,可能現在的你覺得這是最有意義的事情,過幾年後,漸漸覺得這相同的事情毫無意義,尤其是一旦達到某個目標到就突然變得空虛,或者發現原來自己根本無法達成,而人生意義就頓然消失。

在我執筆之時,已經踏上第三次前往歐洲的飛機,而今次旅程的意義卻與以往有所不同。

第一次歐遊,是在大學時悄悄地出發法國兩星期,希望擴闊眼界,獨自出發訓練手球。第二次歐遊,是在畢業之後回想第一次去法國的旅程意猶未盡,希望能夠代表當地球隊參加法國聯賽,同時體驗外國生活,於是到巴黎生活了一年。在巴黎回港後,許多人都問我會否再回到法國,剛回來時我還認為有機會,但在香港工作發展了一段時間,答案就是不會回到巴黎或去其他地方。原因是香港有太多機會,還可以做到自己喜歡的事情。 而在巴黎生活一年的時間,已經讓我足夠體驗外國手球生活, 擴闊眼界的同時亦了解自己能走到那一個水平,再去體驗都是毫無「意義」,要知道的已經知道。

但我現在卻正在第三次歐遊的途中, 大打自己的嘴巴。有別過去兩次歐遊,今次我不再是獨自一人,由「我」去歐洲變成了「我們」去歐洲。今次旅程包括我在內,共有七個人, 事情起源不詳談,目的就是想讓更多球員離開香港體驗世界,但獨自出發,或只有兩三個,去一個陌生的國度,必須非常有決心,畢竟踏出第一步是最困難的。但一群人一起出發就可以互相照顧,互相支持,互相扶持,就可以大大減低不安感同壓力,讓體驗更加完美。 而這正正是我現在的人生意義, 希望盡用自己能力及以往歐遊的經驗,去幫助我們今次的旅程。今次旅程雖然只有短短兩星期, 但我相信經過今次旅程,大家都會有一番新的人生意義,說不定我也會對「人生意義」有新的體會。

第一次我想體驗,擴闊眼界。第二次我想證明自己,了解自己更多。第三次,我想幫助別人去走得更遠更遠。

適逢《體路》十週年,好多謝Faye ,Carrie ,以及一眾《體路》記者去維持這個本地體壇平台,並堅持了十年時間,讓大家有更多渠道去關注本地體育。 多謝《體路》,我才有機會寫下自己的網誌,向大家分享自己故事。

祝《體路》步步高陞。

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手球代表謝永輝網誌:踏上第三次歐遊的人生意義

Posted on

【澳網】拿度衛冕第一擊苦戰過關  基利奧斯膝傷退賽

(圖:Australian Open twitter)

【體路專訊】2023年首項網球大滿貫-澳洲公開賽今(16日)日在墨爾本開打, 22「貫」得主、西班牙「天王」拿度登場就陷入苦戰,最終歷經3小時41分鐘拉鋸,以盤數3:1擊退英國21歲新星德拉柏(Jack Draper),贏出衛冕第一擊。年僅17歲的商竣程亦激戰四盤後淘汰德國球手奧迪(Oscar Otte),成為史上首位晉身澳網次圈的中國男子球員。

年屆36歲的拿度去年下半季再次受到傷病困,導致戰績不盡人意,這位新手爸爸出戰澳網前納7戰僅得1勝,手感欠佳,今次重回墨爾本公園利華球場,衛冕衛冕首戰對手德拉柏早前在阿德萊德熱身賽打入4強。雙方接戰首盤就展開拉鋸,各自拿下5個發球局,拿度盤末成功把握最後一個破發機會,以7:5先拔頭籌。

拿度(圖:ATP微博)

世界排名第40位的德拉柏第2盤全面反撲,連番破以6:2扳成平手。進入到第3盤拿度及時回勇拿下6:4, 第4盤雖然先被破發,但即還以顏色連贏六局以6:1奠勝,總盤數贏3:1過闔,第2輪將與美國的麥當奴(Mackenzie McDonald)爭奪32強席位。拿度賽後表示這幾個月過得不容易:「去年是我生涯其中最動容的一年,我很開心重返澳網。對我而言,過去數個月並不好過,但願這場勝仗能夠幫助到我。」

另邊廂,生涯至今僅有3場ATP出賽紀錄、世界排名194位的商竣程,於外圍賽連贏3場,成為史上第6位打入大滿貫正賽的中國男單選手,今天再締歷史,他以6:2、6:4、6:7(2)、7:5戰勝世界排名74的德國選手奧迪(Oscar Otte),首次征戰大滿貫就打開勝利之門,同時成為史上首位打入澳網64強的中國男將。

商竣程(圖:ATP微博)

至於澳洲「壞小子」基利奧斯(Nick Kyrgios)就毫無預警退賽!這位東道主球手因膝關節半月軟骨撕裂,於男單第一圈賽前宣告棄戰。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澳網】拿度衛冕第一擊苦戰過關  基利奧斯膝傷退賽

Posted on

【K1空手道A級賽】鄭子文個人形摘銅 自2017年後再踏頒獎台

(圖:鄭子文fb)

【體路專訊】世界一級空手道A級賽雅典站周日(15日)落幕,香港代表鄭子文在男子個人形力壓土耳奇選手,奪得男子個人形銅牌,這亦是他自2017年後染指K1 A級賽事獎牌。

2023年首項世界一級空手道A級賽於1月13至15日假希臘雅典舉行,現年34歲的鄭子文出戰個人形項目,首圈打出40.8分排小組第1,之後三輪都有平穩發揮,最終打入銅牌戰,並以42.1分擊敗打出41.4分的土耳奇選手, 拿下銅牌。鄭子文對上次在K1 A級賽事奪獎是2017年的西班牙站,當時他獲得一面銀牌。

(圖:鄭子文fb)
(圖:鄭子文fb)

「相隔7年,上天容許我係(喺)有限嘅運動員生涯內,能夠再度感受一次呢個視角,我仲可以代表香港贏到世界性獎牌。」鄭子文在個人社交網上載得獎相片分享喜悅,並撰文多謝太太、同為空手道山港隊代表曾綺婷:「 推我報名參加,做埋我教練,花咗好多私人休息時間督促我技術。」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K1空手道A級賽】鄭子文個人形摘銅 自2017年後再踏頒獎台

Posted on

【動感校園小記者】任栩燕 趙顯臻分享運動生涯樂與苦|迦密愛禮信中學

【體路✕Junior】由精英運動員慈善基金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精英運動員慈善基金賽馬會動感校園小記者培訓計劃」今學年繼續走入校園!計劃在新學年從原有的三堂工作坊增至四堂,由專業導師教導新聞寫作、運動攝影、新聞影片拍攝及體育評述,讓同學全面認識體育傳媒工作,除了香港精英運動員會到訪學校接受同學訪問外,表現出色的同學更有機會跟隨我們記者團隊親身到比賽場地實習,接受大考驗,學做真正記者!《體路》導師團隊早前到過迦密愛禮信中學,一眾學生小記者都有不俗表現!

迦密愛禮信中學

迦密愛禮信中學的工作坊請來香港籃球代表任栩燕及香港賽艇隊成員趙顯臻擔任嘉賓,同學趁機會實踐運動試影技巧,更加為籃球隊同學拍下精彩相片,同時又有機會訪問曾經參加里約奧運的隊員,收穫豐富!

學生作品

文:林宛頤 中四

香港女籃任栩燕 追夢艱辛經歷

運動員最大的敵人是傷患,傷患可大可少,小則休養幾個月;大則再也不能玩喜愛的運動。

福建女籃成員任栩燕在小學時期已接觸籃球,並與之作伴14年,現時已為女甲福建效力4至5年。她曾到台灣世新大學進行籃球集訓,由星期一至日都要進行高強度集訓,包括跑步、投籃及各種戰術。不過任栩燕是個容易受傷的人,如此高強度的訓練,加上休息不足,使身體承受不住。

當初任栩燕想到台灣,是想看看世界有多大,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沒想到因此遭受膝傷。剛得知受傷時,她一直向家人隱暪並抑壓情緒,使自己非常低落。即使如此,任栩燕亦很快重拾心情。現時她計劃明年1月到瑞典訓練兩星期,希望能見識多些不同的東西。未杁亦想到到日本、韓國等國家訓練。

由大學到現在,任栩燕想堅持的事很多,目標亦不少,她想打明年的亞運,想家人看到自己一直努力的事有回報,不用擔心自己。打籃球這件事,她已堅持很久並不想放棄,同時亦感恩因為籃球,才會聯繫到身邊很多的人和事,認識了許多朋友,亦得到了新機會。

activeschool_alison_20221207_008
activeschool_alison_20221207_001
activeschool_alison_20221207_002
activeschool_alison_20221207_003
activeschool_alison_20221207_004
activeschool_alison_20221207_005
activeschool_alison_20221207_006
activeschool_alison_20221207_007
activeschool_alison_20221207_009
activeschool_alison_20221207_010
activeschool_alison_20221207_011
activeschool_alison_20221207_012

「精英運動員慈善基金賽馬會動感校園計劃」的目標,是透過推廣富趣味性的體育活動,為校園注入活力及正能量。計劃的宗旨是「承諾培養我們的孩子能夠在一個開心快樂的環境下成長」,希望透過全港中小學及特殊學校的廣泛參與,共同為香港每一位小朋友建立充滿活力及健康的成長環境。

有意加入「精英運動員慈善基金賽馬會動感校園計劃」的學校,可電郵至info@hkelite.org申請。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Issue#65

Sportsroad Junior

Sportsroad Junior》為全港首本月刊學界體育報,創刊號於2016年1月隆重出版,內容涵蓋全港各區學界體育賽事,現時派發據點超過全港200間中、小學。我們正陸續增加免費派發的學校數目,如學校有興趣訂閱本刊,請電郵至 junior@sportsroad.hk,或填寫網上訂閱表格,並留下負責老師、班級數目、所需訂閱數量等資料,我們會盡快回覆及安排,謝謝你對《Sportsroad Junior》的支持。

我們目前亦設有以下公眾派發點: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太子閱讀時代書店尖沙咀YMCA會員服務部修頓室內場館票務處麥花臣室內場館九龍灣Mega Ice元朗區體育會沙田體育會大埔體育會北區體育會荃灣球星羽毛球專門店,數量有限,派完即止。另外,我們亦有個人訂閱服務,詳情可按此瀏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動感校園小記者】任栩燕 趙顯臻分享運動生涯樂與苦|迦密愛禮信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