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德國羽賽】伍家朗李卓耀闖男單8強 混雙「李吳配」復仇晉級

【體路專訊】香港羽毛隊周四(9日)續在超級300德國公開賽16強分途出擊,兩位男單代表伍家朗、李卓耀保持水準發揮,以直落2局分別淘汰法國及西班牙對手,攜手闖入8強,混雙組合李晉熙/吳芷柔亦以局數2:0力克印尼Dejan Ferdinansyah/Gloria Emanuelle Widjaja,報回兩敗之辱挺進8強。

首圈輕取丹麥球手Victor Svendsen的李卓耀今日率先上陣,面對世界排名比自己低22位的法國代表Christo Popov,首局先後領前7:2、13:9,雖然一度被對手反超17:15,不過李卓耀末段重新主導賽事打出6:2,以21:19拔下頭籌。港將第2局初段遭Christo Popov壓制,被拉開分差,半局落後8:11,技術暫停後李卓耀全力反撲,同樣在局尾關鍵時刻發威,連取4分以21:19再下一城,晉級8強迎戰中華台北的李佳豪。後者以局數2:1爆冷擊敗頭號種子、馬來西亞名將李梓嘉。

李卓耀(圖:體路資料庫)
伍家朗(圖:體路資料庫)

世界排名15位的伍家朗昨仗藉日本勁敵奈良岡功大在決勝局傷退的情況下過關,是役欣逢排名52位的西班牙球手Luis Enrique Penalver,開局較為慢熱,一直處於落後劣勢,直至8:12時連贏7分,一舉反超15:12,有驚無險以21:16先拔頭籌,港羽「一哥」第2局控制大局,以21:12收下勝利,打入8強將火併5號雒子中國陸光祖。

混雙方面, 排名22位的李晉熙/吳芷柔硬撼排名17印尼Dejan Ferdinansyah/Gloria Emanuelle Widjaja,雙方此前曾在2022年年丹麥大師賽及今年印尼大師賽交鋒,「李吳配」兩戰皆北,但這對應屆全港冠軍組合今仗就有出色發揮,開局強勢一舉拉開5:1、10:4,雖然中段被對方反先13:12,幸兩人隨即打出4:0扭轉局勢,並以21:19拿下第1局。「李吳配」第2局愈戰愈勇,半局大幅拋離11:4的優勢下以21:19奠勝,一雪前恥。

李晉熙(右)、吳芷柔(左)(圖:體路資料庫)

反觀排名20位的鄧俊文/謝影雪硬撼日本拍檔山下恭平/篠谷菜留就陷於苦戰,最終力戰下以8:21、19:21告負,次圈止步。李晉熙/吳芷柔明日將與山下恭平/篠谷菜留爭奪4強席位。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德國羽賽】伍家朗李卓耀闖男單8強 混雙「李吳配」復仇晉級

Posted on

【跑步・專訪】用一個十年愛上長跑 一份耐心BOOST起素人的堅持

【體路專訪】十年,英文稱之為「decade」。有人會用十年建立一個興趣,也有人用十年建立一個體育網媒。今次故事的主角許東琳(Karen)就由十年前一個討厭跑步的女孩,變成未來想要挑戰毅行者的跑者。這份轉變,深處埋藏著堅持和耐力,就如adidas的BOOST底技術一樣,堅持求變並要變得更好,Karen更尤為欣賞這次為大眾跑手而新推出的ultraboost LIGHT。

「我小時候真的不喜歡跑步,覺得又悶又累。」Karen在中學時期仍未領悟跑步箇中樂趣,即使父親帶她去跑,自己又有參與田徑運動,但始終認為跑步不是她那杯茶,「當年田徑只玩擲項,自己耐力又不好,就覺得跑步辛苦,又悶又無意思。」但升上大學後,Karen因為關注身型,開始投入「周街跑」行列,「個人開始貪靚,想做些可以令身型窈窕的運動,那時知道長跑是耐力訓練,可以令肌肉結實點。」於是,Karen那年就成了跑步初哥。

父親這位人物在訪問中多次被提起,他會陪Karen和妹妹去跑步,又試過「的」兩姐妹去參加長跑比賽,「記得有次比賽跑得很辛苦,跑完知道那組原來只有三人參加,結果我跑得很差都有獎。」Karen說起那次經歷仍會開懷大笑,說著那是無聊的開心事,但真正真摯的是與父親一起跑的點滴。Karen形容,父親是在長跑路上最鼓舞自己的一位,「就算我跑10公里也好,他給我最低要求就是不要行路,全程要跑。很欣賞他這種推動自己、超越自己的精神,令我更想繼續跑。」

跑步路上Karen也開始對跑鞋有要求,她認為功能先於外型,所以揀跑鞋時會留意功能和特點。今次訪問中Karen穿上的ultraboost LIGHT亦算相當符合她的要求。「ultraboost LIGHT對腳跟的支撐做得幾好,鞋底夠厚,跑步時感受到其回彈,鞋身夠輕也幫我慳了部分肌肉用力位。」輕量是這次ultraboost LIGHT的賣點,Karen亦感受到其輕,令雙腳可以減輕負擔,跑得更為輕盈、順暢、舒服,而ultraboost LIGHT的定位正是日常練跑鞋,適合香港大部分的跑手。

跑著跑著,Karen由十年前的不喜歡,到如今可以輕鬆應付10公里,再加入跑會,每星期練跑一課。作為業餘跑手的她,在剛過去的香港馬拉松更完成人生首個半馬,但她不諱言:「跑半馬對我來說真的很辛苦,最後3公里是靠意志去完成。」但她仍有跑步上的目標,她想挑戰全馬,然後想陪爸爸參加毅行者。

跑步以外,Karen的正職其實是一位藝術工作者。藝術和跑步同樣需要堅持和耐力,「好多人認為藝術只需要天份,但其實專業的藝術工作者背後都是血汗,要用極大耐心堅持完成一段長旅程,跟跑步很相似。」從長跑中,Karen學懂堅持和忍耐,體會到人生百事常常要用長時間去尋找答案,「長跑的真諦不單是在於終點,而是旅程。以前的我常只想結果,如果當中要花很多時間甚至會寧願放棄。但開始跑步後,她明白要花時間細心思考才會找到答案。」

不說不知,其實Ultraboost LIGHT是adidas的BOOST技術踏入第10年的產物,也代表著BOOST技術10年來的心血成果,這也跟Karen從跑步中領悟到的耐性有點相似。不管是10年、20年也好,只要堅持做好一件事,一定會做出成就。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跑步・專訪】用一個十年愛上長跑 一份耐心BOOST起素人的堅持

Posted on

學界3X3籃球賽名額增至160隊 3.19開打

【體路專訊】「蘇黎世保險香港學界 3X3 籃球挑戰賽」將於3月19日至4月13日舉行,大會周四(9 日)於奧海城舉行活動啟動禮及賽事的小組抽籤儀式,正式為比賽揭開序幕。

學界籃球比賽一直以傳統的五人賽為主,但隨著三人賽越來越受歡迎,三人賽 (3X3)更由街頭登上奧運的國際大舞台。今年舉辦的第三屆「蘇黎世保險香 港學界 3X3 籃球挑戰賽」 中學挑戰組賽事名額增加一倍,分別有 64 隊中學 男子組及 64 隊中學女子組,賽事將更加緊湊。

今屆賽事由 128 支中學學界籃球勁旅和 32 隊小學邀請隊參賽,280 場賽事將於三月中旬開始六個小組賽比賽日期間假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進行,於小組賽成功出線的球隊,可晉級至四月中旬假灣仔修頓場館舉行的淘汰賽,爭奪冠軍寶座。於淘汰賽開始,大會將為學界運動員設置一個符合國際標準的場地,比賽場地將使用國際籃球總會(FIBA) 3X3 世界賽地板,以及 3X3 專屬籃球,讓學界球員體驗最高規格的比賽設備,冀可引領香港學界 3X3 籃球邁向國際,提升學界的水平。

中學組的兩隊衛冕球隊男子組的英華書院及女子組的浸信會永隆中學的參 賽球員均有出席啟動禮,即席分享參與學界 3X3 籃球賽的心得及備戰情況,展現出爭勝的決心。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學界3X3籃球賽名額增至160隊 3.19開打

Posted on

【泰國羽賽】陳延澤反勝大馬頭號種子 女雙「呂吳配」挫中華台北晉級8強

【體路專訊】香港羽毛球代表隊周二(7日)起出戰泰國挑戰賽,男單陳延澤今日(9日)在16強戰先負馬來西亞的宋侞紋1局下,反勝對手局數2:1。女雙呂樂樂/吳詠瑢亦以直落兩局挫中華台北組合勇闖8強。

今屆派出8男8女參戰的港隊,部分球手在周二先出戰資格賽,今日亦舉行各組別的16強戰,其中女單港將楊芯宜以兩局8:21、13:21不敵水津愛美。至於男單世界排名第89位的陳延澤,則惡鬥世界排名第54位的馬來西亞球手宋侞紋。首局港隊在中段連失6分之下,被對手以16:21先拔頭籌。陳延澤在次局回穩後打出氣勢,在未曾落後下以21:13扳平,決勝局他同樣強勢,在尾段打出7:0的攻勢後以21:12反撲得手,晉級8強對中華台北的戚又仁。

雙打方面,女雙呂樂樂/吳詠瑢在16強迎戰中華台北的鄭育沛/Sun Wen Pei,港隊在首局暫停後一度打出9:1,以21:13輕取對手。中華台北在次局調整後與港隊鬥得激烈,雙方全局9次平手,港隊則在落後14:16下連取4分,最終亦以21:19奠勝,8強將對泰國的Kittipat Dubthuk/Thanapim Kaweenuntavongsa。

另外混雙組合呂俊瑋/傅智恩先負中華台北李佳翰/Liu Zi-Xi 2022,雖然港隊次局以2113扳平,可惜決勝局再負「刁時」2022。下線的楊盛才/范嘉恩則面對著泰國的4號種子Ratchapol Makkasasithorn/Chasinee Korepap,首局先贏2113,惟未能守住勝局下以19211521反負。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泰國羽賽】陳延澤反勝大馬頭號種子 女雙「呂吳配」挫中華台北晉級8強

Posted on

【亞青劍擊賽】決賽勇挫東道主!男花港隊團體賽封王

【體路專訊】正在烏茲克別舉行的「亞洲青少年劍擊錦標賽」今日(9日)煞科,壓軸一日賽事分別上演青年組男花、女重及女佩團體賽,其中由個人賽摘銅的鄭鐵男夥蔡孝銳、高振傑及梁千雨組成的男花隊連過三關刺入決賽,最終更以45:31大破東道主,勇奪金牌。

男子花劍隊(圖:香港劍擊總會)

去年在青年組封王的男花隊今屆被列為2號種子,在首圈以45:10輕取澳門,8強同樣未受太大壓力下以45:25淘汰科威特晉級。準決賽迎戰中國,港隊派出梁千雨、鄭鐵男及蔡孝銳上陣,經過4局港隊已經領先至20:8,及後一直維持領先優勢,最終以45:31擊敗對手闖決賽。冠軍戰硬撼1號種子、東道主烏茲別克,率先上陣的鄭鐵男為港隊打出5:0的優勢,及後上陣的蔡孝銳與梁千雨更將分差拉開至15:3。雖然第4局被對手稍為追近,但港隊尾段一直維持優勢,完成8局領先至40:27,最終在守尾門的鄭鐵男贏5:4下,港隊以45:31擊敗對手,順利衛冕。

女子重劍隊(圖:香港劍擊總會)

女重港隊派出在少年組奪金的陳海琳領軍夥拍陳喆盈、方心及吳卓輶,她們在16強遇上中國隊,雖然港隊在初段最多被拉開6分,不過吳卓輶在第7局贏6:3,助港隊追至3分差距,惜隨後上場的方心輸1:7再度被拉開,守尾門的陳海琳亦未能追回分差,最終港隊以34:45見負,落入9-16名名次賽。港隊在名次賽對陣中華台北,初段港隊一度佔優,在第3局領先15:13,惟陳喆盈在第4局負3:7被反先,及後港隊一直未能收復失地,最終以35:45向對手稱臣,只能以第11名完賽。

女子佩劍隊(圖:香港劍擊總會)

至於被列為6號種子的女佩首圈免戰,及後在8強遇上韓國,港隊派出鄭洛恩、薛雅齊及黃靖芯上陣,打頭陣的鄭洛恩在首局為港隊取得5:2領先,惜薛雅齊在次局負2:8被對手超前,港隊及後更被對手進一步拉開,最終負34:45跌入名次賽。5-8名名次賽港隊首圈與新加坡展開激戰,雙方拉鋸下分差一直未能拉開,雖然第8局港隊落後39:40稍處下風,不過守尾門的薛雅齊抵住壓力贏6:4,助港隊一劍之差擊敗對手。最後一戰對上澳洲,在早段被拉開的港隊有鄭洛恩在第4局打出11:5追至1分差距,第7局更與對手戰至35:35平手,惜港隊未能把握機會,最終力戰下以41:45憾負,以第6名完成賽事。

總結今屆賽事,港隊在少年組及青年組一共奪得2金3銀6銅。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亞青劍擊賽】決賽勇挫東道主!男花港隊團體賽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