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印尼羽賽】「鄧謝配」再負印尼「長人」組合 無緣16強

【體路專訊】香港羽毛球混雙「左手配」鄧俊文 / 謝影雪周三(25日)在超級500印尼公開賽遭遇滑鐵盧,首圈力戰下以直落兩局不敵佔主場之利的印尼「長人」組合Dejan Ferdinansyah / Gloria Emanuelle Widjaja,32強止步,無緣與隊友李晉熙 / 吳芷柔內訌。

世界排名第19位的「鄧謝配」與身高分別達1米81 的Dejan Ferdinansyah 及1米82的 Gloria Emanuelle Widjaja剛於本月初的馬來西亞羽賽次圈交鋒,當時港將以0:2(17:21、16:21)告負。雙方事隔僅2個星期再次相遇,鄧俊文 / 謝影雪依然受制於對方的高壓強攻,接戰後一直被動,半局落後8:11,技術暫停後試圖反擊,雖然一度連取5分、由11:15一舉反超前16:15,可惜未能延續強勢,反而接連失分下以17:21交出首局。

身高手長的Dejan Ferdinansyah / Gloria Emanuelle Widjaja制空力強,次局繼續主導賽事,「鄧謝配」兩度追平(2:2、6:6)後就逐漸被拉開比分,最後力追不果再負16:21,兩周內兩負對手,首圈下馬。

較早時間力克德國Mark Lamsfuss / Isabel Lohau的李晉熙 / 吳芷柔明日將與Dejan Ferdinansyah / Gloria Emanuelle Widjaja爭奪8強席位。女雙楊雅婷 / 楊霈霖亦會在次圈硬撼中國譚寧 / 夏玉婷。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印尼羽賽】「鄧謝配」再負印尼「長人」組合 無緣16強

Posted on

【印尼羽賽】李晉熙 / 吳芷柔激戰48分鐘過關  李卓耀首圈負金廷

(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訊】超級500印尼羽毛球公開賽周三(25日)續在雅加達上演次天賽事,世界排名第21位的香港混雙組合李晉熙 / 吳芷柔激戰48分鐘打足3局後以2:1險勝4號種子德國對手Mark Lamsfuss / Isabel Lohau,晉級16強,有機會與隊友鄧俊文/謝影雪在次圈內訌;反觀男單代表李卓耀就以直落2局不敵印尼名將金廷,連續三站首圈下馬。

(圖:體路資料庫)

李晉熙 / 吳芷柔與世界排名第8位的Mark Lamsfuss / Isabel Lohau首次交手,首局表現強勢,雖然接戰即落後0:4,但隨即反擊追平再反超9:5,之後更打出一波7:0拉開至17:7,並以21:12先拔頭籌。「李吳配」第2局狀態稍有回落以11:21告負讓對手扳平1:1。進入決勝局,雙方比分咬緊,港將下半局多次落後下都能追平,且在18:19下一口氣連贏3分,以21:19奠勝,打開勝利之門。

李晉熙 / 吳芷柔16強的對手將是港隊隊友鄧俊文 / 謝影雪與印尼Dejan Ferdinansyah / Gloria Emanuelle Widjaja的勝方,這場首圈賽事今晚稍後時間進行。

李卓耀(圖:體路資料庫)

男單方面,世界排名第16位的李卓耀與排名第2位的印尼名將金廷交鋒,雙方過去3次都打足三局始能分出勝負,港將以2勝1負略為佔優,不過是役李卓耀卻全場處於劣勢,最終以10:21、12:21見負,連續三站「一輪遊」。另一位香港男單代表伍家朗稍後亦會登場,與馬來西亞的詹俊為爭入16強。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印尼羽賽】李晉熙 / 吳芷柔激戰48分鐘過關  李卓耀首圈負金廷

Posted on

花滑國際技術專家李芷菁網誌:當世大運裁判是這樣的(一)

【運動員網誌】第二次來到美國普萊西德湖(Lake Placid)的我,身份由「教練」變為冬季世界大學運動會*(FISU World University Games)的「國際技術官員」,實在機會難得!

分別兩度舉辦冬季奧運(1932, 1980)及冬季世大運(1972, 2023)的Lake Placid,成為充滿濃厚冰雪文化及奧運遺產的獨特小鎮。有幸擔任技術專家的我,出發前實在不敢鬆懈,花了不少時間熟習賽規及觀看選手過往表現,到達場地後亦與技術組一同出席賽前官方訓練,除了確認選手的動作順序,也會觀察他們的訓練狀態及動作質量,以便正式比賽時對起跳用刃、難度級數等作出判斷。

ITO合照 (裁判們一般都會穿上深色西裝外套,今次大會提供了質量很好的制服,穿起來亦十分整潔一致)
對比圖(2012年 vs 2023年)

所有花滑裁判官員都住在同一家酒店,與賽場Olympic Center是10分鐘內的步行距離,戴妥工作證基本上便可通往所有比賽場地及貴賓廂。賽前頭一兩天的精神不太好,可能是時差關係吧,亦有裁判剛好碰上航空系統故障一事,在機場滯留了超過10小時之久!不過最後能趕在官方訓練之前到埗,亦可謂不幸中之大幸……

比賽前後都會進行技術組的會議,由技術監督(Technical Controller)主持,Controller除了總括特別要留意的動作判斷之外,也確保重播動作(review process)時的討論「快而準」。一般情況下,review是當技術組任何一位對動作完成質量、級別有不確定而要求的,當選手完成整套節目、鞠躬、到Kiss & Cry等分區的時間,便由技術組及裁判對動作定級和評分作最後修訂,過程通常不超過2-3分鐘。一起欣賞今屆男單冠軍,日本選手山本草太的短節目表現吧~

執裁初時,有感雙眼不太適應環境,因為在冰面反射出來的光線蠻強,整個比賽維持三個多小時,唯有靠完成兩輪節目後的洗冰時間稍作休息,首要的是全程保持集中以及一致的定級尺度。今次共事的伙伴來自瑞典、拉脫維亞、美國及日本,就算不在panel上,很多時我們都會約一起吃飯、行動,聊聊旅行、興趣、小孩……(這話題我就顯然插不上話 )十分難得與他們交流,討論當中亦有新見聞!希望之後有時間再分享!

ITO開幕進場 (多謝大會首度安排國際技術官員(International Technical Officials)開幕進場,除了感受到一份尊重,大家亦為這“歷史時刻”感到格外興奮!)

*第31屆冬季世界大學運動會 FISU World University Games,於2023年1月中旬假美國紐約州普萊西德湖(Lake Placid)舉行,是大學生參與的冬季體育項目世界綜合性運動會。賽事由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主辦,包括12個冰雪項目、吸引了2,500位來自超過50個國家或地區、代表600所大學的學生運動員參與,香港滑冰聯盟派出了兩男一女,出戰花樣滑冰單人滑。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花滑國際技術專家李芷菁網誌:當世大運裁判是這樣的(一)

Posted on

【印尼羽賽】楊雅婷 / 楊霈霖女雙開門紅 李卓耀明登場惡鬥金庭

【體路專訊】超級500印尼羽毛球公開賽周二(24日)在雅加達揭開戰幔,港隊首天有兩對女雙組合亮相,去年三奪國際系列賽冠軍的楊雅婷 / 楊霈霖輕鬆開門紅,以直落兩局氣走荷蘭對手,晉級16強;反觀吳芷柔 / 曾曉昕則力戰以局數0:2不敵東京奧運銅牌得主、韓國名將金昭映 / 孔熙容,首圈出局。

香港首席女雙搭檔楊雅婷 / 楊霈霖去年先後揚威葡萄牙、 波蘭及丹麥三站國際系列賽,現時世界排名第31位,今日迎戰排名26位的荷蘭組合Debora Jille / Cheryl Seinen,港將全場佔盡優勢,首局初段雖曾落後,但3:4時打了一波7:0,一舉拉開至10:4,之後愈戰愈勇以21:14拔下頭籌。第2局「雙楊配」繼續主導賽事,未受太大考驗下以21:16再下一城,次圈將與中國譚寧 / 夏玉婷爭奪8強席位。

楊雅婷(前)/楊霈霖(後)(圖:體路資料庫)
吳芷柔 (前)/ 曾曉昕(後)(圖:體路資料庫)

世界排名42位的吳芷柔 / 曾曉昕首戰即遇排名第7位的3號種子金昭映 / 孔熙容,港將首局發揮出色,與對手咬緊比分,甚至多次領先,可惜末段一度連失4分被反超,力拚下僅19:21惜負。打開缺口的「金孔配」次局火力全開,吳芷柔 / 曾曉昕無力還擊下再以7:21稱臣,無緣晉級。

港隊其他球員明日(25日)全數上陣,包括男單李卓耀再鬥印尼的金廷、伍家朗欣逢馬來西亞的詹俊為、混雙鄧俊文 / 謝影雪迎戰印尼的Dejan Ferdinansyah / Gloria Emanuelle Widjaja、李晉熙 / 吳芷柔硬撼4號種子德國的Mark Lamsfuss / Isabel Lohau。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印尼羽賽】楊雅婷 / 楊霈霖女雙開門紅 李卓耀明登場惡鬥金庭

Posted on

【香港四徑超級挑戰】井原知一刷新PB膺今屆首位完成者

井原知一完成賽事後做出親吻綠色郵筒的指定動作(圖:HK Four Trails Ultra Challenge Instagram)

【體路專訊】日本最強越野跑者井原知一周二(24日)凌晨凌時17分完成2023年「香港四徑超級挑戰」(Hong Kong 4 Trails Ultra Challenge/四徑),成為今年第一位衝線的「完成者」(Finisher),並以54 小時 02 分 36 秒打破PB(個人最佳時間)。

香港四徑超級挑戰(HK4TUC)於2012年由居港德國超馬跑手 Andre Blumberg 於創辦, 要求跑手一次過逆走本港四條主要行山徑:麥理浩徑、衛奕信徑、港島徑及鳳凰徑;總長度為 298 公里,爬升為 14 500 米。 完成時間不到 60 小時為「完成者」(Finisher),完成時間不到 72 小時為「生還者」(Survivor)。歷屆四徑在年初一舉辦,今年則改為年三十(21日)晚上 6 時 15 分起步,吸引20 男 5 女越野界精英參賽。

Nugo Yamanath Limbu(圖:HK Four Trails Ultra Challenge Instagram)

經過四日三夜的瘋狂奮戰,井原知一以 54 小時 02 分 36 秒率先返抵梅窩碼頭,親吻代表四徑終點的綠色郵筒,成為今年第一位、也是個人第2次Finisher ,並打破自己在2019 年所做的57 小時 42 分 PB時間。2020年最先到梅窩親吻郵筒的尼泊爾好手Nugo Yamanath Limbu就以56 小時 29 分成為第二位完成者。來自英國的Ryan Whelan第三人回到終點(56小時54分),第四位完成四徑的黃家傑(57小時11分)也是今屆首位「完成者」本地跑手。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四徑超級挑戰】井原知一刷新PB膺今屆首位完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