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ATP香港賽】黃澤林首度登場男雙出局 明轉戰男單見真章

【體路專訊】ATP男子職業網球賽-「中銀香港網球公開賽2024」,元旦日(1日)續於維園網球場舉行正賽首日賽事,香港「一哥」黃澤林(Coleman)夥拍比利時的貝格斯(Zizou Bergs)在晚上壓軸舉行的男雙首圈登場,儘管直落兩盤不敵俄羅斯組合盧比利夫/卡真洛夫,但場上表現已「交足功課」。Coleman明日約6時30分會轉戰男單首圈,硬撼去年4月曾在蒙地卡羅大師賽淘汰祖高域的6號種子、世界排名27位的意大利代表姆錫迪(Lorenzo Musetti)。

2023年年底世界排名253位的Coleman,日前會見傳媒時,表明對重返維園作賽既緊張又期待,同時又透露新一年會以打入世界前100位為目標,並會努力衝擊四大滿貫及巴黎奧運會。Coleman今次在「中銀香港網球公開賽」男單及男雙均獲「外卡」參賽,明晚硬撼世界排名27位的意大利代表姆錫迪之前,今晚先與比利時拍檔貝格斯合作,在男雙首圈與俄羅斯組合盧比利夫/卡真洛夫爭晉級。至於王康傑及王子夫兩名男單港將,日前已於外圍賽出局。

由於今日下午多場賽事要戰至決勝盤才分勝負,Coleman今晚的男雙之戰要延至10時後才開賽,完場時已接近12時。不過維園中央網球場過晚上仍坐了超過1,000名觀眾,「Coleman加油」的聲音不絕於耳,另一邊廂的俄羅斯組合也有不少支持者,看台上氣氛熱烈。首盤Coleman與拍檔先輸2:6,次局對手領先5:3時,錯失了一球致勝分,Coleman及貝格斯追至4:5,惟對手始終技勝一籌,轉頭立即保住發球局,以6:4奠定勝局,Coleman唯有收拾心情明晚的男單賽事。

即使比賽大部分時間落後,Coleman仍不時展露笑容,賽後接受訪問時也一樣,他承認十分享受今場賽事:「今日很好玩,很刺激,剛剛也盡力了,始終我們都沒有對過這麼強的對手。(現場氣氛如何?)當然是很棒,很開心越來越多香港人喜歡看我打球,很感謝他們,希望明天可以更多人來支持。」他又指明天的單打賽事會同樣抱著「享受」的心態上陣:「都是這樣,享受球賽,因為始終是第一次,我都是來吸取經驗的。希望可以打一場好波,可以打一場自己的比賽給大家看。」

球手敦比亞(左起)、卡伊爾、勒布爾、杜格斯、邦齊和麥當奴在除夕夜欣賞香港維港倒數煙花滙演。(圖:公關提供)
(圖:Hong Kong Men’s Tennis Open)
(圖:Hong Kong Men’s Tennis Open)
黃澤林為大會簽名。(圖:Hong Kong Men’s Tennis Open)
馬路辛(Fábián Marozsán)(左起)、阿里華路(Marcelo Arévalo)及帕域(Mate Pavić)在除夕造訪了香港的著名景點天壇大佛。(圖:Hong Kong Men’s Tennis Open)
大會今午賽前先舉行開幕禮。(圖:公關提供)
商竣程(圖:公關提供)

至於今日下午舉行的首場男單正賽,持外卡參賽、世界排名183位的中國小將商竣程,遇上排33位迪亞利(Laslo Djere),在先失一盤的情況下反勝2:1,將對手淘汰出局,新一年旗開得勝,也是他職業生涯首次打敗排名前40位球手。

商竣程(圖:公關提供)

首盤雙方即展開了一場「破發」大戰,兩人各打破對方2個發球局進入「搶七」。商竣程在領先5:3之後連失4分,5:7輸掉了第一盤。第二盤商竣程不容再失,在第7局終於打破對方發球局,取得4:3優勢。第9局商竣程再次破發,以一盤6:3將比賽帶到決勝盤。壓軸一盤雙方勢均力敵,終於再次要戰至「搶七」。一度陷於出局邊緣的商竣程勇救2球決勝分,最終以10:8驚險反勝,昂然晉級次圈16強,整場賽事花了2小時51分鐘。

商竣程說得一口流利英語。

年僅18歲的商竣程來自運動世家,父親商毅為前國腳,今日也有入場,母親鄔娜則是國家乒乓球手。他賽後承認這場勝仗意義重大:「今場勝利非常的不容易,相信也是我球員生涯的最大勝仗,新一年首場便取勝,更有助我建立信心去迎接未來賽事。」他又表示很喜歡在香港比賽的感覺:「非常高興能在香港打比賽,這裏的觀衆和場地都非常完美。」商竣程去年在澳網突破次圈、成為首位在正賽獲勝的中國男單選手,問到新一年目標,他回應說:「我本來不太喜歡定甚麼目標,但我去年開始,每天起床的時候,會為自己定下當日一個小目標,然後寫在手機上。例如是『今天打球的時候不能生氣』、『不能有任何的抱怨』等。今天我就寫上了『去享受比賽的每一個時刻』,因爲這是2024的第一天,想有個好開始。」商竣程殺入16強後,對手是荷蘭名將雲迪桑普。

圖、文:文森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ATP香港賽】黃澤林首度登場男雙出局 明轉戰男單見真章

Posted on

【聯賽會盃】傑志奪冠將增兵補位 伍健倡元旦恆常辦盃賽

【體路專訊】港超聯賽會盃今日(1日)上演雙料娛樂決賽日,尾場決賽由傑志及理文爭冠。理文開賽首7分鐘已經領先兩球,惟傑志亦於緊接的7分鐘追和,結果兩隊踢成2:2平手,傑志互射十二碼擊敗對手奪冠。傑志會長伍健指近3000人的觀眾人數證明元旦日是黃金檔期,建議恆常在此日辦賽,又透露球隊將簽新球員,為中後場補強。

理文與傑志兩支港超聯爭冠份子在去年尾的兩場四強分別擊敗標準流浪及東方,今季第四度碰頭爭奪這項今季新增的盃賽冠軍。由於這項盃賽不設外援限額,傑志今仗派出查理史葛、明加索夫、伊高沙托尼、基爾頓、伊卜拉伊木.庫爾班、米基爾及恩查七名外援任正選。相反理文則僅派立花稜也、保利臣、安尼亞、保連奴及基華尼頓五名外援上陣。

兩隊近季已成為本地賽冤家,今日在這項屬表演賽性質的賽事亦快打快,理文僅花2分鐘就由安尼亞打開紀錄。這位愛沙尼亞國腳5分鐘後再交出助攻,二傳予基華尼頓單刀射破王振鵬十指關。不過傑志9分鐘先憑米基爾追近,再於5分鐘後助攻予明加索夫同樣半單刀射入,開賽未足15分鐘已經踢成2:2平手,亦成為半場比數。

安尼亞的十二碼不中目標。

換邊後兩隊繼續對攻,當中以傑志的機會較多,不過明加索夫及伊高沙托尼等的射門都一一被袁皓俊化解。理文中鋒安尼亞數度起腳亦未能命中,結果維持2:2完場,隨即進入互射十二碼階段。

先射的理文首輪即有安尼亞射斜,相反傑志的米基爾、伊高、費蘭度、基爾頓及羅拔圖全部射入,最終總比數贏7:6捧起首屆冠軍及8萬元獎金。

伍健(右)

這項首度舉辦的盃賽初期被指宣傳不足,各隊到開賽前才在社交網站紛紛轉發港超聯賽會高層的帖文呼籲球迷入場。結果今日的雙料娛樂共有2978人入場,帶來逾16萬元的門票收入。

傑志會長伍健指場面及數字均證明港人需要在元旦日有足球比賽,又重提過往在體院舉行的八佰伴盃,即使遇上蘭桂坊人踩人慘劇亦未有改期,建議將在元旦辦賽恆常化:「香港人如果留在香港,天氣好下付100元睇兩場波也是好好享受。這個是黃金檔期,效果好好,入場人數證明係有這個市場。」

今次盃賽由港超聯賽會主辦,收入亦將撥落票房共享基金予各球會在季尾攤分。伍健直言收入對提高各球會分成有幫助,認為達成最初為賽會「做啲嘢」的目標:「門票收入、廣告牌30幾萬(收入)、馬會有贊助、獎金有贊助,總括而言應該都為聯賽會籌到些錢,無論如何都有幾十萬。」不過東方日前四強盡遣年輕球員落場被球迷大叫「回水」,主教練盧比度更直言本不希望參與。伍健指早與東方副主席游永強有溝通,「大家都同意為『阿公』(賽會)做事」,笑言對方如何溝通則不得而知。

另外,伍健亦透露球隊將會增兵,目標修補已離隊的夏季轉會窗簽入球員位置,形容新援是「年青貌美」,「教練都覺得新球員對球會好有幫助,我們有些位置老化慢慢要換血,這人是比較後生。至於貌美就要括住,可能踢幾場就會美。」他補充新援並非本地聯賽球員,將於未來兩、三日公布,亦料不會球員在冬窗離隊。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聯賽會盃】傑志奪冠將增兵補位 伍健倡元旦恆常辦盃賽

Posted on

【羽毛球】李宗偉「出山」做陪練 重返大馬國家隊只因「沒有羽總就沒有我」

【體路專訊】在2019年掛拍的馬來西亞羽毛球傳奇球星李宗偉,抗癌成功及退役後雖多次因家庭原因拒絕執教邀請,但仍然心繁大馬國家隊。最近他更證實「出山」為國家隊選手擔任陪練,明言「沒有羽總就沒有李宗偉」,期望以此方式作回報,並於社交網站揚言,盼於今年為大馬帶來首面奧運金牌。

李宗偉(上排左)為家庭多次拒絕執教邀約。(圖:李宗偉Facebook)

李宗偉曾經長時間雄踞世界排名第一,是大馬國寶級運動員,即使於2018年因患上鼻咽癌初期而休養,亦成功克服癌病重返賽場,2019年退役後亦獲封拿督,更被視為國家英雄。這位3屆奧運男單銀牌得主退役後多次因家庭原因拒絕各方執教邀請,不過根據前大馬男雙國家隊隊友陳文宏今日(1日)在社交媒體發布的影片,就拍到李宗偉聯同古健傑/陳文宏這對「鑽石組合」在大馬羽球學院和大馬國家隊選手陪練,與正在全力爭奪己黎奧運資格的男單新星黃智勇及男雙的謝定峰/蘇偉譯進行3對1及2對1對練。

李宗偉回歸馬來西亞國家隊擔任陪練。(圖:體路資料庫)
(圖:體路資料庫)

據馬來西亞《每日郵報》消息,李宗偉透露當大馬羽總教練總監Rexy Mainaky聯絡他詢問能否為國羽陪練時,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李宗偉更明言:「我提供幫助是沒有問題的。除了提高球員的積極性之外,還為他們提供了不同的訓練氛圍,為2024年的比賽做好準備。我和健傑與文宏搭檔,這樣的訓練也為我們提供與國家隊選手分享經驗以幫助他們的機會。但這個訓練安排會否更加頻繁取決於教練,我也不想打擾教練已經安排好的訓練計劃。但如果需要我的幫助,我隨時準備好幫忙。」

(圖:李宗偉Facebook)

李宗偉更強調,他永遠不會忘記大馬羽總在他整個職業生涯中對他的支持,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回報羽總:「他們在我們成為球員時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正如我一直所說,沒有羽總就沒有李宗偉。」而李宗偉今日亦在個人社交網站發文慶祝新年,揚言希望今年能為馬來西亞帶來首面奧運金牌,更以一段說話激勵大馬運動員:「給所有馬來西亞運動員一個建議,這是給國家帶來最大榮耀的良機。還有7個月。把這段時間當作你運動生涯的最後7個月,拼命訓練、像野獸一樣訓練吧。把金牌帶回家,為我們都稱之為家的國家。」

目前,馬來西亞羽毛球國家隊主力選手正積極備戰2024賽季,而新賽季揭幕戰正是19日至14日舉行的BWF超級1000馬來西亞公開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羽毛球】李宗偉「出山」做陪練 重返大馬國家隊只因「沒有羽總就沒有我」

Posted on

【Junior・專訪】127年的等待 壁球新生代的五環夢

【體路 X Junior】「我想去奧運!」四年一度的奧運會是運動員夢寐以求的大舞台,但這句話以往卻從未出自壁球運動員的口裡,全因這項拍類運動在過去127年歷史中從未被納入現代奧運會的競賽項目,「奧運夢」未開始已經結束。不過隨著國際奧委會今年10月落實2028洛杉磯奧運的項目,壁球將成為5項新增比賽運動之一,「去奧運」終於不再只是壁球運動員的幻想。壁球歷史掀開新一章前,今次由4位年輕壁球港將譚子盛、鄺恩琳、鄭雅晴及馮靖晞談談他們的故事,以及對五環舞台的憧憬。

堅持成就港壁新星 譚子盛鄺恩琳昐傳承佳績

壁球大概是香港其中一個梯隊培訓發展最佳的運動,港壁的強大除了歷年取得不俗成績,更在於不愁沒有接班人,今屆於中學校際壁球比賽個人賽奪得A Grade冠軍的譚子盛(Tommy)及鄺恩琳(Ena)正是在冒起的新星。

譚子盛(右)及鄺恩琳

冀畢業後轉全職運動員

Tommy及Ena兩位小將同樣早於小學時已經與壁球結緣,手執壁球拍面對四壁奮鬥十載,從興趣班一路打到成為香港青年隊代表,兩人不約而同說享受球來球往的獨特趣味:「玩過其他運動,部分的規則上好像稍欠一點趣味性,壁球好玩之處是可以在場內自由發揮。」所謂自由發揮,是球的飛行方向與同是拍類運動的網球、乒乓球或羽毛球等有一點不同,球撞向牆壁而改變飛行路線令變化更多端。

中六的Tommy與中五的Ena年紀尚輕,但對壁球的熱愛已讓兩人抱有畢業後轉當全職運動員的想法,希望能夠打出更高水平的壁球。要進步除了需要日復日的努力,兩人認為堅持亦是關鍵因素,Ena說:「每項運動都會遇上樽頸位,自己試過有段時間打得不好,突然不停落敗,在不斷落敗時仍堅持練習才能尋求進步。」她提到自己今年曾到馬來西亞參加國際賽,面對曾落敗的對手一度希望「復仇」,豈料意外地以0:3敗走,成為她的一個打擊,「那份不甘心到現在仍然記得,當時試過不想再打波。」Tommy補充指在場上是與對手的過招,場外場內的心態則是與自己角力:「試過連續幾項比賽都在第一、二場落敗,甚麼都做不到,關鍵是要與自己的心情抗衡,接受失敗然後再站起來。」正因為兩人都接受失敗是一個過程與經驗,才能夠在挫折中重拾球拍繼續向前。

短期目標學界團體賽

兩位學界賽冠軍的下個目標,就是2024年1月的學界團體賽,務求分別助拔萃男書院及拔萃女書院完成衛冕。兩人特別提到,不論是學界還是代表香港出戰亞洲、世界青少年團體錦標賽時,心情都與個人賽截然不同:「自己比賽打得再不好都是自己的事,打學界賽背負學校的名字,國際賽就是代表香港,當然會希望能夠為學校、為香港增光。」Ena今年與隊友在亞青團體賽奪得女子組銀牌,Tommy則與隊友取得第6名,緣慳獎牌教他更希望能夠求進,在下屆賽事踏上頒獎台,繼而在國際比賽擴闊眼界,傳承港隊師兄的好成績。

作為港壁新一代,Tommy及Ena亦有幸見證壁球歷史性成為奧運項目,兩人不諱言競爭雖大但仍冀嘗試爭取資格站上五環舞台。Ena也打趣指希望壁球成為奧運項目後,在香港能發展得更蓬勃,「壁球在香港還未算是很盛行的運動,平日拿著球拍時都會被問到是否打網球,反而沒有太多人知道壁球,相信成為奧運項目後會有更多推廣,讓更多人認識、參與壁球。」

鄭雅晴(右)及馮靖晞

「後黃金時代」的希望 鄭雅晴馮靖晞蓄勢待發

香港女子壁球水平,一直在亞洲名列前茅,由早年的趙詠賢、陳浩鈴、歐詠芝到現時的陳善鈺,全都在亞洲最高舞台得過獎牌。自壁球1998年成為亞運項目以來,港隊從未缺席頒獎台,包括剛過去的杭州亞運在女單及女團均有銀牌落袋。如今在她們之後,鄭雅晴(Sara)與馮靖晞(Heylie)亦已蓄勢待發,預備在球場上發光發亮,甚至亮相洛杉磯奧運場上。

Sara與Heylie跟壁球結緣的經過很相似,同樣是小時候誤打誤撞參加興趣班,自始就拾起那塊68厘米長的壁球拍。「我很享受和人對賽的感覺,壁球與其他球類最不同的,是兩個人要在同一個球場互動,而非對面球場,所以就要思考一些策略去應付對手。」Heylie異口同聲說,打壁球最開心的一件事就是與對手切磋的時刻。

港青身份承受額外壓力

兩人在中學時期成為港青代表,開始在香港體育學院接受訓練。但正正是這個身份,令Sara和Heylie最初背負著「體院運動員」的名銜出戰本地賽和學界時,承受著另一種壓力,尤其是遇上椎間盤突出的Heylie更被「雙重夾擊」。「壁球對腰部有很大負荷,但奈何我就要帶著這個傷患出賽,而且打體院外的對手也有種不能輸的心態,變相令自己很大壓力。」結果在那場不能輸的比賽,Heylie輸了,隨後還要面對別人背後的閒言閒語,「那時就會質疑自己是否要堅持打下去,幸好有教練和朋友的支持才繼續練習,再集中做好復原。」

捱過低潮的Heylie與Sara都在離開中學後成為全職運動員。Heylie笑說,決定轉為全職的契機是疫情期間體院「閉院」,仍是「潛質運動員」的她不能進院訓練,「人家天天在體院內練習,一定有進步,但我就每天躺在床上甚麼也不做,於是便想究竟在這裡所謂何事。」結果她與家人商討後決定轉為全職。Sara就比Heylie稍遲下決定,皆因與不少學生港將一樣,需要考慮學業與運動的平衡,「考完DSE我轉讀了高級文憑,但那裡的課程很集密緊張,要好好成績才可以升大學。所以讀完文憑才與家人商量,他們也見到我的壁球成績一直不錯都很支持我。」

冀奧運讓世界知道壁球的魅力

Sara和Heylie的成績近年愈見進步,今年雙雙打入亞錦賽十六強,亦在5月的日本挑戰賽披金戴銅。現時世界排名70的Sara不諱言,自己有能力殺入前50名,但仍要改善在場上的成熟程度,「有時就算與教練部署了很多,但到落場又會做回自己一套,如果可以對自己狠心一點、細節位做好一點就應該可以進步得更快。」儘管同樣與Heylie口中的亞運隊底線前50名有少許距離,但自從國際奧委會10月中宣布壁球在2028洛杉磯奧運「入奧」後,兩人的目光又再放得遠一點,「每個運動員都想在大賽中證明自己能力,奧運更是無可媲美。如果我打到奧運,即使最後得不到獎牌也好,都會很自豪曾經代表港隊參與。」

壁球經歷多年爭取終於如願成為奧運項目。如今距離2028年還有五年,港隊能否爭取到奧運資格仍言之尚早,但就如Sara所言,至少讓所有人多一個了解壁球好玩之處的機會,「有人會覺得我們只對著四面牆、打波又不能埋身,很不能理解,希望奧運可讓全世界知道,壁球同樣是刺激、好玩的運動。」

圖:何子淵
文:何子淵、麥景智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Issue #74

Sportsroad Junior

Sportsroad Junior》為全港首本月刊學界體育報,創刊號於2016年1月隆重出版,內容涵蓋全港各區學界體育賽事,現時派發據點超過全港200間中、小學。我們正陸續增加免費派發的學校數目,如學校有興趣訂閱本刊,請電郵至 junior@sportsroad.hk,或填寫網上訂閱表格,並留下負責老師、班級數目、所需訂閱數量等資料,我們會盡快回覆及安排,謝謝你對《Sportsroad Junior》的支持。

我們目前亦設有以下公眾派發點: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尖沙咀YMCA會員服務部修頓室內場館票務處麥花臣室內場館九龍灣Mega Ice元朗區體育會沙田體育會大埔體育會北區體育會荃灣球星羽毛球專門店,數量有限,派完即止。另外,我們亦有個人訂閱服務,詳情可按此瀏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Junior・專訪】127年的等待 壁球新生代的五環夢

Posted on

【網球】復出首戰雙打吞敗周二硬撼添姆 拿度:沒有期望只想享受

【體路專訊】千呼萬喚拿度(Rafael Nadal)回歸,這位西班牙網球「天王」時隔347天重返賽場,今日(31日)在ATP 250布里斯班網賽男雙首圈賽事登場,夥拍自己教練兼奧運金牌拍檔盧比斯(Marc Lopez )上演復出第一擊,但力戰下以直落兩盤告負。拿度休息一天後於周二(2日)的單打首輪亮相,迎擊由外圍賽晉級的前「世三」添姆(Dominic Thiem)爭勝。

拿度自1月澳網出局後因傷暫停比賽,至6月宣布要接受左腰肌腱手術,提早收咧,甚至透露2024年或是自己網球生涯的最後一年。經過半年休養及康復,「泥地王」上月宣布回歸,選擇以布里斯班網賽作為復出首站,為下月澳網備戰。

拿度(左二)與教練盧比斯(左一)再度攜手出戰雙打賽。(圖:ATP官網)
(圖:直播截圙)

37歲拿度歸來備受關注,特別是退役話題成為傳媒焦點,他日前出席活動時表示:「不可能考慮贏比賽,只想享受復出,我沒有太多期望,始終一年沒有上場。」這位22項大滿貫得主及後在賽前招者會重申:「不能說這是我最後一個球季,因為我不能100%預測未來,這就是我說『可能』的原因。你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我不能預計自己下半年的狀態、身體狀況能否容許我像過去20年那樣享受網球。」拿度不諱言接受髖關節手術後一度考慮掛拍,堅持的原因就單純對網球的愛,「我從來對它失去動力,不能打只是因為身體不允許。」

拿度(右)周二在單打首圈硬撼添姆。(圖:ATP官網)

拿度今日復出首戰有教練盧比斯相伴,他們此前合作贏過5項男雙冠軍,當中包括2016年里約奧運金牌,不過兩人是役就以4:6、4:6不敵東道主澳洲組合Max Purcell / Jordan Thompson,無緣晉級。重拾比賽感覺後,世界排名已跌至第672位的拿度周二(2日)才遇真正考驗,他在男單首圈即遇近年同樣因傷影響表現、冀能東山再起的奧地利前美網冠軍添姆。拿度手握9勝6負較佳對賽往績,包括2018及2019年法網決賽,不過添姆在雙方最近兩次交鋒都拿下勝利。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網球】復出首戰雙打吞敗周二硬撼添姆 拿度:沒有期望只想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