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ATP香港賽】王康傑王子夫男單外圍賽止步 黃澤林明晚雙打壓軸登場

【體路專訊】事隔21年再度在香港舉行的ATP男子職業網球賽-「2024中銀香港網球公開賽」,周日(31日)於維園網球場揭開戰幔,兩名港將王康傑及王子夫先後出戰資格賽,可惜同樣未能晉媛級。持「外卡」出戰男雙的香港「一哥」黃澤林,明(1日)晚會夥拍比利時的貝格斯(Zizou Bergs),與俄羅斯雙雄盧比利夫/卡真洛夫碰頭,這場大戰已排在中央場壓軸上演。

香港「一哥」黃澤林(右2)一盡地主之誼,周六晚與ATP年度新人費爾斯(Arthur Fils)(左1)、世界排名第43位的麥當奴(Mackenzie McDonald)(右1)、中國新星商竣程(中),以及世界排名第27位的姆錫迪(Lorenzo Musetti)(左2)展開電車觀光之旅。(公關提供)
(公關提供)
(公關提供)

作為ATP 250系列賽的「中銀香港網球公開賽 2024」於今日至明年1月7日間舉行,賽會日前抽籤,世界排名第 5 位的盧比利夫(Andrey Rublev)、排名第 15 位的卡真洛夫(Karen Khachanov) 、排名第 16 位的迪亞科爾 (Frances Tiafoe),以及排名第21位的塞倫德羅(Francisco Cerundolo)以前4號種子身份出戰,得以首圏輪空。獲「外卡」參賽的東道主球員黃澤林第一輪即要硬撼曾在4月蒙地卡羅大師賽淘汰祖高域的6號種子意大利代表姆錫迪(Lorenzo Musetti)。Coleman同時亦會夥拍比利時的貝格斯以「外卡」身份出戰男雙,首圈即遇俄羅斯雙雄盧比利夫/卡真洛夫。根據最新賽程安排,這場賽事將於明晚中央場壓軸上陣。

王子夫

兩名港將王子夫及王康傑今日則要先出戰男單資格賽,可惜同樣行人止步。現年18歲的王子夫今日首場賽事遇上日本球手丹尼爾太郎(Taro Daniel),首盤「吞蛋」先輸0:6,次盤適應節奏後有點起色,成功保住3個發球局,惟仍輸3:6出局。

首戰ATP 250系列賽的王子夫賽後稱:「只滿意今日後期表現,前期表現可以好一點。」與Coleman識於微時的他又透露,賽前未有向好友取經:「我還沒有見過Coleman,希望他下次可以早些給我心得。」

王子夫的母親湯嘉寶是前香港首席女子網球員,曾被視為香港網球界明日之星,不過2002年8月,年僅21歲的她因為出嫁而「掛拍」。2004年本來計劃復出,但又碰巧懷上了子夫,再等多兩年後才重披港隊戰衣。再次退役後,湯嘉寶便轉向教練界發展,更成為香港「一哥」黃澤林的啟蒙教練。王子夫與Coleman「由細玩到大」,也是好友的「陪練員」,惟與Coleman不同的是,自己當初對於運動員這身份沒太大興趣。

2017年王子夫11歲時(右)與黃澤林接受《體路》訪問。(圖:體路資料庫)

王子夫解釋今次轉變,他說:「我團隊裏面還有一個巴西教練,他認為我可以打返波,又說現在開始都未遲。我8月份便開始試試,至今連贏了5站ITF國際青少年網球賽亞軍,於是我便繼續打,打到現在。」他又笑言不會視Coleman為奮鬥目標:「如果他成為世界第一的話,我會以他為偶像,現在我會視費達拿做偶像。」

他又透露會給自己兩年時間,一邊讀書一邊打波,「看我打成怎樣,如果我打到有排名,而且不是很低的話,我就繼續打」,至於2024年的目標,「我不會希望自己在頭6個月拿完全部獎項,希望拿到第一個ATP積分,之後最理想的,就是達成ATP Top 500,我有信心一年內可以做到。」他又揚言,希望日後提升水準後,有機會代表香港參加大型賽事,「我當然想參加,希望可以做到,希望慢慢提升之後,可以被香港選中去亞運、甚至誇張一點去到奧運。」

湯嘉寶(左)比賽中拍掌鼓勵愛兒。
湯嘉寶(左)及王子夫。

對於愛兒決定發展網球事業,湯嘉寶自然舉腳贊成:「當然喜歡啦,小時候他也有打,但不太享受,不喜歡打比賽,只喜歡跟朋友抽波。長大後他在美國讀書玩色士風,那時很喜歡音樂,跟我說想做DJ,真的嚇死媽媽。然後突然在7月打電話給我說:『媽媽,我覺得我可以試一下打網球。』我說:『好,你認真地試,我就認真跟你開始。』更幫他找了一位巴西教練,不過今次因為放聖誕假沒有同行。」

「他一回來香港就像突然變身了,我覺得是挺神奇的,因為說真的,我自己都未必可以好像他那樣,4個月之內由零開始,去到現在職業ATP 250,還可以在這裏跟丹尼爾太郎較量,真的挺特別的。」湯嘉寶喜見網球拉近了自己跟兒子的距離,令雙方關係也更加融洽。對於未來展望,她說:「他是有天分的,但是還要繼續努力。今日有些球其實打到,他有一點緊張,經驗不夠,然後就送了分。我覺得技術來說,猜球、抽球方面都相當之好,不過未來半年要加強體能。2024年我想他將會打泰國那幾站的,再多拿一點經驗。他自己目標說想去到前8名,但首先要拿到第1分,第1分是最難的,他要進去主賽圈贏一場,才能有排名。一打破了這個關口,他就可以一直上來。」

王康傑

接著登場的王康傑面對世界排名144的法國球手艾文尼(Terrence Atmane),首盤戰至4:4時,王康傑差一點便可打破對手發球局,可惜功敗垂成,轉頭更被破發先輸4:6;次盤艾文尼在第2分便破發,一度領先3:0,最後一直保住發球局,最後一局再破王康傑,贏6:2晉級。

艾文尼晉級後,明晚的對手是薩高(Vitaliy Sachko)。

王康傑感謝主場球迷支持。

王康傑(Jack)賽後指出:「今日自己打得OK,9月台維斯盃(世界第2組)時的對手排名已經是300多,而這場是100多,已是另一個等級。第一局本來都咬得很緊,去到4:4有機會卻拿不到,最後輸了,但這些都在預計之中。對手越強越好,但可能真的差一點點,算打得不錯了。」今次也是王康傑首次亮相ATP賽事,「當然很開心,可以在主場打,機會真的不多,而且都幾特別,12月31號有比賽,主場及整個環境都是非常好。」港隊9月以總場數2:3不敵拉脫維亞,無緣晉級台維斯盃世界第1組附加賽,明年2月4、5日會在主場打第2組護級戰,對手是津巴布韋。不過2月4日正值阿根廷球王美斯訪港,Jack笑言:「如果買不到美斯球票,可以來維園支持我們!」

來自阿根廷的卡千(Pedro Cachin)(右1)今日亮相K-SWISS期間限定店簽名會,與球迷近距離接觸,他表示今次是第一次來香港,會把握機會四處遊覽。新一年他希望爭取更高的世界排名,對於今次來港,他會盡力打好每一場。

圖、文:文森特(部分圖片由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ATP香港賽】王康傑王子夫男單外圍賽止步 黃澤林明晚雙打壓軸登場

Posted on

【羽毛球】桃田賢斗全日賽六度封王 「想打奧運但相當艱難」

【體路專訊】前世界「一哥」桃田賢斗周六(30日)在全日本綜合羽毛球錦標賽激戰3局後,以2:1(21:12、17:21、21:11)險勝渡邊航貴,衛冕男單冠軍,亦是他第六度奪魁。桃田賽後坦承「好想去奧運但難度很高」,不過他表示:「即使無緣巴黎奧運,我的羽球生涯也不會結束。」

曾經壟斷羽壇的桃田賢斗自2020年在馬來西羽亞賽封王後翌日前往機場途中遇上車禍,命運就此改變。大難不死的他雖然重返賽場,卻從神聖倒下,2021年在東京奧運小組倒灶出局,之後成績每況愈下,世界排名急速下滑,早前又因傷退出杭州亞運,直至上月初才於BWF超級300系列韓國羽毛球大師賽擊敗渡邊航貴,事隔721天再次嚐得世巡賽奪冠滋味。

(圖:體路資料庫)

桃田現時世界排名及奧運排名分列38位及51位,日本男單球手中次於奈良岡功大(第2位/第2位)、西本拳太(第12位/第10位),常山幹太(第13位/第19位)及渡邊航貴(第23位/第25位),奪2024巴黎奧運入場券機會渺茫。據日媒《Daily》報導,桃田賢斗表示希望參加巴黎奧運,惟相當艱難,「即使無法參加奧運,我的羽球生涯也不會結束。只要參加比賽,就會全心投入賽事。」

全日本綜合羽球賽女單決賽,前世界冠軍奧原希望在戰平1:1後於第3局退賽,造就杉山薫封后。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羽毛球】桃田賢斗全日賽六度封王 「想打奧運但相當艱難」

Posted on

【2023體壇回顧】港羽捱過換帥風波 伍家朗高開低走 「鄧謝配」苦盡甘來

【體路專題】2023年香港羽毛球壇荊棘滿途,男單主帥黃達明提前解約改投「敵營」,打亂港隊部署,引起軒然大波,最終由另一位馬來西亞教練黃綜翰「臨危授命」接過教鞭。黃達明的離任或多或少成為伍家朗今季「先盛後衰」的原因之一,李卓耀的戰績亦如過車般高低起伏。至於混雙「鄧謝配」就飽歷黑暗歷月與外界質疑,直至季中迎來轉機,再重新出發,成績穩步上揚,打破4年世巡賽錦標荒、再闖年終賽、世界排名飆升Top 8……可說苦盡甘來!

香港羽隊去年6月邀得大馬籍名帥黃達明來投,合約為期2年至2024巴黎奧運,主要指導男單組別五人,特別是幫助伍家朗及李卓耀備戰巴黎奧運周期,事實上,黃達明執教後,伍、李二人都有明顯進步。然而今年5月,李梓嘉團隊突然宣布,黃達明將擔任該馬來西亞「一哥」主教練,意味黃達明提前解約。消息即引來熱議,也令伍家朗相當不滿,他在個人社交平台寫道:「……當他在距離亞運只剩下三個多月及奧運只剩下一年左右的這個時間點上離開我們,並加入我們其中一名主要對手的團隊,無疑是把我們放在一個很尷尬的處境上……」

(圖:體路資料庫)
黃綜翰(圖:體路資料庫)

經過2個月「真空期」,港隊最後找來同樣是大馬籍的前世界賽亞軍黃綜翰接任男單主帥一職,雙方合約至2024年巴黎奧運之後,以保障雙方利益。值得一提,伍家朗及李梓嘉在換帥風波後多次在國際賽相遇,合演話題大戰惹來球迷熱烈討論,雙方則各有勝負。

球員方面,伍家朗今年首季相當「甜密」,先於2月泰國公開賽奪亞,踏上頒獎台,3月中更贏得超級300德國公開賽冠軍,打破3年44天的錦標荒,緊接月底與女友結束8年愛情長跑,升呢成為「人夫」,場內場外皆得意。然而自從5月爆出「教練風波」後,伍家朗的運勢亦每況愈下,除了6月打入台北羽賽4強外,下半年經歷了包括亞運在內連續4站「一輪遊」,年末還受傷困擾影響發揮,世界排名跌至20位,奧運排名更降至24位,巴黎奧運前景堪憂。

伍家朗(圖:體路資料庫)
(圖:體路資料庫)

另一男單球手李卓耀就大起大落,分別在6月泰國羽賽及11月德國羽賽勇闖決賽,可惜都功敗垂成,未能打破4年冠軍荒。發揮欠穩也令他多次遭遇「一輪遊」,世界排名暫居第17位、奧運排名第16位,處於邊沿位置,爭取首次踏上奧運殿堂仍須繼續努力。

李卓耀(圖:體路資料庫)

至於混雙「黃金組合」鄧俊文/謝影雪則「先苦後甜」,捱過去年因傷病而長時休戰致世界排名急跌的低潮期,在今年5月開打的巴黎奧運計分賽逐漸回勇,6月殺入泰國公開賽8強,繼而在超級1000印尼公開賽交出好表現, 相隔18個月再闖世巡賽四強,用成績回擊質疑。兩人重新找回信心後愈戰愈勇,香港9月復辦超級500系列賽,「鄧謝配」過關斬將首次打入決賽,雖然最終不敵中國郭新娃/魏雅欣,無緣成為賽事41年來首對摘冠的香港雙打球手,不過勇奪亞軍仍創下生涯主場最佳戰績

謝影雪(中)/鄧俊文(右)(圖:體路資料庫)
謝影雪(圖:體路資料庫)

鄧俊文/謝影雪10月征戰杭州亞運,「阿雪」抱病堅持用止暈貼「頂硬上」應付8強賽事,力拚下惜負日本「宿敵」渡邊勇大/東野有紗,未能繼上屆贏得銀牌後再奪獎牌,二人直言在未有十足狀態下已盡全力,接受不完美的最後一屆亞運會。「鄧謝配」賽後馬不停蹄轉戰歐洲,先獲法國羽賽亞軍,再稱霸德國羽賽,打破4年錦標荒;接著在中國羽賽又打入4強,同時三奪年終賽資格,他們本月中重返杭州亞運場地出戰年終賽,儘管因「俊文」負傷下影響表現,1勝2負完成小組賽,緣慳4強,但仍收穫不少積分,世界排名升上第8位,奧運積分排名亦升至第6,為闖巴黎奧運注下強心針。

謝影雪(左)、鄧俊文(右)(圖:體路資料庫)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2023體壇回顧】港羽捱過換帥風波 伍家朗高開低走 「鄧謝配」苦盡甘來

Posted on

【2023體壇回顧】功勳名將退役新星接捧 港單車隊邁向新一頁

【體路專題】香港單車隊向來是港隊各大型運動會的爭牌希望,儘管「牛下女車神」李慧詩近年已逐漸淡出,並於6月宣布退役,9月舉行的杭州亞運仍憑楊倩玉、李思穎、梁寶儀、梁穎儀、梁嘉儒及劉允祐等,合力摘下1金3銀2銅。展望2024年,港隊已獲得巴黎奧運公路賽一男一女資格,在服務港隊30年的總教練沈金康退休之後,仍在爭取更多奧運席位的港隊,將迎來一個新時代。

李慧詩向來是港隊獎牌希望。(圖:體路資料庫)

隨著香港及國際體壇復常,中國香港單車總會今年5月下旬曾主辦「2023香港國際場地盃」,這項國際單車總會(UCI)一級賽吸引多個國家及地區車手訪港。本地車手為備戰6月的亞洲錦標賽精銳盡出,惟李慧詩未有參賽。「牛下女車神」在6月初於香港浸會大學畢業禮上,首次證實自己決定結束運動員生涯。這位兩屆奧運獎牌得主接受《體路》專訪,表明經多番考慮後,決定不爭取9月杭州亞運資格,並打算向教練生涯發展。

李慧詩於2021年的東京奧運奪得爭先賽銅牌,成為香港首位在兩屆奧運贏得獎牌的運動員。(圖:體路資料庫)

由2004年至今的19年間,Sarah可說是陪伴著港人經歷時代變遷,征戰過大大小小賽事,無數次為港爭光。除了賽場之外,這位香港車壇Icon人物在不同範疇亦得到外界肯定。早於2010年,她已在傑出運動員選舉中得到最有潛質運動員獎項。過去11年共9次當選傑出運動員,其中2012至14年、2016年、2018年及2019年更6次榮膺「星中之星」。Sarah亦先後獲政府授予銅紫荊及銀紫荊星章,2019年及2021年獲教育大學及樹仁大學頒授榮譽院士及榮譽博士學位。她亦親自修讀兩個學士學位,分別是香港教育大學的健康教育科目,以及香港浸會大學的創意及專業寫作。2018年獲選十大傑出青年的她,去年推出著作《身上的每道傷疤》。除此之外,Sarah今年初也曾為電影《給十九歲的我》牽涉的爭議事件發聲

李思穎(右起)、楊倩玉、梁寶儀及梁穎儀贏得女子團體追逐賽銅牌,也是港隊在此項目的首面亞運獎牌。(圖:體路資料庫)
李思穎與楊倩玉於麥迪遜賽奪銀。(圖:體路資料庫)
李思穎首戰亞運即包辦2銀1銅。(圖:體路資料庫)

港隊缺少了這位獎牌保證,本來以為會在9月的杭州亞運陷於苦戰,但年僅22歲、有「李慧詩接班人」次稱的李思穎乘勢而起,首日賽事她先與楊倩玉、梁寶儀及梁穎儀合力爆冷踩贏韓國,贏得女子團體追逐賽銅牌,也是港隊在此項目的首面亞運獎牌;次天再與楊倩玉於麥迪遜賽奪銀;及後轉戰主項全能賽,「小女車神」與偶像兼勁敵、日本名將梶原悠未由頭鬥到尾,最終為港隊再奪一銀,這也是她今屆賽事的第3面獎牌。亦有賴李思穎的出色發揮,港隊在場地賽共贏得3銀1銅

楊倩玉勇奪香港女子公路賽史上第一面金牌。(圖:體路資料庫)
李思穎(右)的犧牲,圓了楊倩玉的金牌夢。(圖:體路資料庫)

轉戰公路賽,李思穎儘管沒有增添個人獎牌數字,但全靠她在賽事末段選擇留守車群牽制一眾對手,放棄自己排名讓楊倩玉單挑韓國名將羅雅凛。結果楊倩玉也沒辜負隊友好意,憑強勁衝刺率先壓線,勇奪香港女子公路賽史上第一面金牌;李思穎則以第8名完成。30歲的楊倩玉本來計劃完成亞運後便退役回鄉侍奉雙親,在亞運生涯最後一擊彌補了上屆屈居「梗頸四」的遺憾,更突顯出願意為隊友犧牲的李思穎值得敬佩。

劉允祐於男子公路個人計時賽贏得港隊此項目首面銅牌。(圖:體路資料庫)

連同梁嘉儒在男子場地全能賽奪銀劉允祐於男子公路個人計時賽贏得港隊此項目首面銅牌,港隊今屆亞運共摘下1金3銀2銅,總獎牌數只比上屆少2面,由1998年起計,更已累積拿下13金12銀9銅。總教練沈金康作出總結時,也對年紀輕輕便肩負領軍重任的李思穎予以高度評價:「她很年輕、很具自信、又很有腦,今次成績證明了她跟日本車手差距並非很遠。我們之前有黃金寶、李慧詩,但現在我們希望,有更多像李思穎這樣的年輕運動員,能走到亞洲以外的世界舞台上去競爭。」

過去兩屆亞運會摘下1金2銀1銅的梁峻榮功成身退。(圖:體路資料庫)
杭州亞運是沈金康(右4)任內最後一項大賽。(圖:體路資料庫)

過去兩屆亞運會共摘下1金2銀1銅、上屆男子麥迪遜奪金的港將梁峻榮,今屆夥拍梁嘉儒出戰,可惜最終以6分不敵哈薩克得「梗頸四」之後的公路賽則排29位,完成杭州亞運使命後,也宣告功成身退,今後將轉任教練。此外,香港體育學院11月於網站刊登招聘香港單車隊總教練的公告,也意味著已達古稀之年的沈金康將會離任。回顧過去30年,沈教練最難忘就是香港運動員的努力:「香港的運動員非常努力,我服務30年的過程中他們拿過很多獎牌,我算了一下,亞錦賽、世界盃與世錦賽的獎牌有300個以上。能夠取得這麼多獎牌,我很感謝運動員,感謝社會的支持,這也說明香港的年輕人是有希望的。」港隊至今已落實獲得一男一女巴黎奧運公路賽資格,新教練明年初的主要任務,相信就是帶領港隊爭取更多巴黎奧運入場卷。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2023體壇回顧】功勳名將退役新星接捧 港單車隊邁向新一頁

Posted on

【國際青少年壁球賽】梁加萱U19首封后 鄺恩琳U17贏港隊內戰

【體路專訊】經過一連五日的精彩賽事,「2023香港足球會EVISU國際青少年壁球公開賽」已完滿結束,各分齡組別的的男、女子青少年冠軍已經順利誕生。當中梁加萱首次在U19組別封后,

賽事被評定為世界壁球協會及職業壁球協會衛星賽賽事,以及亞洲壁球協會青少年巡迴計分賽中的白金級賽事,共設有十二個組別,包括男、女子19歲以下、17歲以下、15歲以下、13歲以下、11歲以下、9歲以下組别。

周六(30日)於香港足球會上演的決賽賽事座無虛設,女子19歲以下決賽由一號種籽,港隊代表梁加萱對陣歐令瑜,梁加萱以直落三局12-10、11-7、11-3 勝出,初次奪得香港女子19歲以下冠軍錦標。男子19歲以下組別的決賽,一號種籽,來自韓國的金建同樣以直落3局11-5、11-6、11-3,擊敗港隊代表譚子盛稱王。

梁加萱(右)、歐令瑜(左)

此外,U17港將鄺恩琳於女子17歲以下決賽中迎戰同樣是港隊代表的張芷晴,奮戰到決勝局以11-9、8-11、11-7、5-11、16-14奪得勝利。與此同時,黃子豐 、盧沛言、王灝翹、鍾泇柔、Cho Nicholas Min-Suh、羅韻晞與洪瑋浚則取得男子15歲以下、女子15歲以下、男子13歲以下、女子13歲以下、男子11歲以下、女子11歲以下及男子9歲以下組別冠軍。

資料來源:香港壁球總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國際青少年壁球賽】梁加萱U19首封后 鄺恩琳U17贏港隊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