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台維斯盃】黃澤林領軍明主場鬥津巴布韋 「唔驚俾美斯搶走觀眾」

【體路專訊】為爭取保留台維斯盃世界組第二組的席位,中國香港將於明日(3日)起一連兩天在維多利亞公園網球主場迎戰津巴布韋。這次對賽對兩隊來說都是勝負攸關。現年19 歲、ATP世界排名升至第246 位的首席港將黃澤林(Coleman)將領軍出戰,雖然儘管周六、日有「球王」美斯訪港,不過Coleman笑言「唔驚俾美斯搶走觀眾」,希望市民仍能抽空到維園支持港隊。

是次所有比賽(四場單打及一場雙打)採用三盤兩勝制,勝方將進軍2024 年9 月的世界組第二組賽事;敗方則於今年稍後時間,參加各自所屬的第三組別地區組賽事。大會今日進行抽籤,明日首場單打由王康傑掛帥惡鬥Benjamin Lock,黃澤林緊接上陣迎擊Courtney Lock;周日雙打黃澤林/黃俊鏗對Benjamin Lock/Courtney Lock,最後兩單打則由黃澤林對Benjamin Lock、王康傑對Courtney Lock。兩日賽事於下午2 時30 分展開,免費開放予公眾入場觀戰。

(圖:中國香港網球總會)

對於港隊的對手津巴布韋,黃澤林表示:「我認識他們男單一號球手Benjamin Lock,之前在其他比賽有見過他,但未對過。我對自己當然有信心啦!我對隊友都好有信心!希望我們可以打好每場比賽,為香港取得勝利。」是次台維盃賽事沒有主客制,加上在主場作賽,黃澤林表示會以平常心面對。與上次對拉脫維亞的比賽,他覺得這次的對手沒有上次的強勁,加上自己最近的球技進步不少,所以勝算亦高了。

(圖:中國香港網球總會)

儘管周六、日有球王美斯訪港比賽,與台維盃撞期,黃澤林被問及是否擔心球迷被美斯搶失時笑言:「『都唔該唔會」!我自己都有不少朋友入場觀戰。」Coleman亦希望市民仍能抽空到維園支持港隊。

至於打頭陣的王康傑自言狀憑不俗,同樣有信心可為港將先拔頭籌。他又稱雖然都想一睹美斯風釆,但自己也非瘋狂球迷:「我想贏波多過睇美斯。」

雙方陣容如下:
中國香港: 黄澤林、王康傑、黃俊鏗、吳奇龍、陳珏汛、余曉東(隊⾧)
津巴布韋: Benjamin Lock, Courtney Lock, Benedict Badza, Tatenda Mutetwa, Takanyi Garanganga (隊⾧)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台維斯盃】黃澤林領軍明主場鬥津巴布韋 「唔驚俾美斯搶走觀眾」

Posted on

香港帆船週大霧中啟航 港將Emily Polson/麥曉彤暫列第一

【體路專訊】由中國香港帆船運動總會主辦及香港遊艇會協辦的「新鴻基公司香港帆船賽週」(下稱帆船賽週) 暨第二屆「29er亞洲帆船錦標賽」(下稱亞錦賽)周四(1日)正式開賽。開鑼日大霧,能見度頗低;部份組別需要轉換賽區才可開賽。即使天氣未如理想,賽事焦點仍分別落在「29er亞錦賽」、「樂天小帆船進階隊」以及「ILCA 6 型」 帆船級別的選手身上。

29er型帆船港將Emily Polson 及麥曉彤一向表現出色,去年,二人不但在首屆「29er亞錦賽」中封后,更於隨後八月舉行的「29er 帆船世界錦標賽U17」掄元,實力不容置疑。賽前二人表示,即使頂著兩大賽事「冠軍級人馬」的光環,今年再度披甲上陣;卻沒有太大壓力。因為,二人平常訓練有素,而每次比賽都當是一場新比賽,只要把應有的水準發揮出來即可。首日賽事設四場比賽,二人在四場均排名第一,氣勢如虹。

被兩位29er港將視為勁敵的日本選手Yuto Tsutsumi (堤悠人) 及Taishi Goto(後藤大志)同為「29er亞錦賽」的參賽隊伍之一。二人在日本29er 級別帆船排名第一。二人指,在日本沒有太多29er 帆手,因此,希望透過參加帆船賽週與不同地方高手較勁。在首日四場賽事裡,二人排名第3。

日本隊被港將視為勁敵。

中國內地選手今年成為賽事「大戶」,共派出逾90位高手兵分多路與各地選手較量。他們分別來自深圳、海南、上海、福建及青島等多個城市。由知名中國內地帆船運動員陳錦浩成立的「陳錦浩帆船俱樂部」,旗下一共有14位帆船運動員參與是次賽事。現年14歲的李泓熹為隊內其中一位「大師兄」。他去年曾隨隊來港參加帆船賽週樂天小帆船組別賽事,惟因陣上多個失誤而無緣頒獎台,排名更跌至40。經過一年的訓練,李在國內排名已攀升至全國頭二名。他今年以強者姿態回歸帆船賽週,更希望可以打進樂天小帆船公開組三甲之位。首日設兩場樂天小帆船進階隊賽事,李暫列第19位。

代表中國內地,來自「陳錦浩帆船俱樂部」旗下帆船運動員:左起:吳紅葉、李泓熹、黃晟羲及胡一迪。

現年13歲的吳紅葉同為隊內「大師姐」之一。她在國內女子樂天小帆船組別排名頭30。她希望自己能在是次比賽打進頭10名。首日兩場賽事後,吳暫時排名第40位。

居於北京的胡一迪今年13歲,她因為熱愛帆船運動,一有假期便到深圳跟陳錦浩進行帆船運動訓練。黃晟羲則只有9歲,是隊內的「小師弟」。黃初次來港參加帆船賽週,被其規模之大而留下深夜印象。二人對於初戰帆船賽週,心情有點激動。首日設三場賽事,胡暫時排名第6,黃則暫列第4。

代表中國內地,來自「嗒吉帆船」的帆船運動員:左起:李鑒徵、肖奕臣、任家樂及王可汗。

教練陳錦浩表示,香港在大灣區內扮演一個重要角式,讓區內帆船賽手涉足大型國際賽事。他更指,香港的航海文化非常國際化,讓一向在國內訓練及比賽,習慣以中文作溝通渠道的賽手,在香港與不同國際級選手比拼切磋,為邁向一個國際的選手提供良好的鍛鍊及學習機會。

來自上海的「嗒吉帆船」隊伍一行7人都是初次來港參加比賽。教練李鑫指,7 人當中有3位是「帆船新鮮人」,有的練了一年,有的卻只練習了30天左右。李決定把他們全帶來香港作賽,主要是希望讓他們開眼界,因為他們很少到其他國家或地區比賽。賽事李寄語隊員要賽出自我,享受比賽過程並全力以赴作賽。李更希望隊員要多到其他地方比賽,了解不同地方的文化。

高文思
洛雅怡

在ILCA 6 型帆船方面,港隊帆船運動員高文思以及杭州亞運銀牌得主洛雅怡出戰ILCA 6 型帆船級別賽事,為港隊爭光。代表星加坡的Isaac Goh 自去年帆船賽週在ILCA 4 型帆船組別封王後,在杭州亞運為星加坡奪得一面銀牌。現在升上ILCA 6 型帆船在港比賽,面對多地強手,他認為競爭更為激烈。

資料來源:香港遊艇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帆船週大霧中啟航 港將Emily Polson/麥曉彤暫列第一

Posted on

【體路專欄】運動心理學淺談(75):非常心與平常心的切換

【體路專欄】每一個已經踏上運動生涯一段時日的運動員,在其生涯中基本上都會來來回回地經歷著不同的高潮與低潮,其實都是在不斷地體驗著種種的非常心與平常心。今期運動心理學淺談就跟大家詳解「非常心與平常心」的課題。

1、非常心與平常心概念

自我表現類運動項目(包括跳水、體操、射擊、射箭、高爾夫、蹦床、武術、藝體、花泳、保齡球等),不需要在比賽時分析對手,分析場上情況,分析動作細節,只需要將注意力集中在自身能力發揮上。而這種專注於自身能力流暢發揮的前提是對挫折具有高容忍度。當一個運動員具有強烈的非常心時,即執著地一定要獲得卓越成就結果,就會傾向于追求完美,難以容忍任何差錯;而一個運動員具備平常心時,即對成就結果無執念,能夠接納更多的可能性,就能夠自在自然表現,對挫折的容忍度高。

每一個人在每一個當下都會處在某個背景心態之中,只是當事者並不總是能夠清楚地覺察到,而它會影響一個人當下的行為表現。運動員在日常訓練中以及激烈競賽時,都會存在與當時情境相匹配的背景心態,這種心態就會影響到運動員的行為表現。我們可用二分法來區分運動員的大背景心態:一類是非常心,例如“追求功名,成就自我”,或者“為國爭光,報效集體”,一個有夢想的運動員不可以沒有這樣的非常心,它是生涯進取的驅動力。另一類是平常心,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者“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一個有抱負的運動員同樣可以學習這種並非一根筋的平常心,它是生活前行中的心理靈活性。

每一個已經踏上運動生涯一段時日的運動員,在其生涯中基本上都會來來回回地經歷著不同的高潮與低潮,其實都是在不斷地體驗著種種的非常心與平常心,所以要讓運動員去理解非常心與平常心並不困難。而心理諮詢人員能夠幫助運動員的地方在於,讓運動員從自發狀態(或被動狀態)的對非常心與平常心的理解和接受轉變成主動的修煉與運用。

2、非常心與平常心分類

非常心與平常心都可以分為以自我為中心的和不以自我為中心的,兩類情況可參考下表。

非常心與平常心分類

非常心 平常心
以自我為中心 追求功名、成就自我(非常心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常心1)
不以自我為中心 為國爭光、報效集體(非常心2)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平常心2)

非常心可以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例如,追求功名、成就自我的非常心(非常心1);也可以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例如,為國爭光、報效集體的非常心(非常心2)。兩者都具備強烈的驅動力來激勵人們去實現目標,亦都可能引發壓力反應如高度焦慮。

平常心可以是圍繞自我的,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平常心1);也可以是跳出自我的,例如,一念放下、萬般自在的平常心(平常心2)。前者還是自我,只是通過修行來接納“經歷”,與“威脅”和平共處,這已經幫助人們在一定程度上“去自我中心”,不再引發強烈的“自我關注”;而後者是真正地去自我中心,是用忘我的方式投入到“任務關注”中(注意焦點指向當下行為定向的任務上)。

3、非常心與平常心切換時的多種組合

我們在瞭解了非常心與平常心之後,是想要在需要時可以對它們進行相互切換,以達到心態匹配當下情境並釋放最大身心功能的目的。非常心向平常心進行切換時存在著兩類四種組合。

第一類是從以自我為中心的非常心切換成平常心,就存在以下兩種組合:
組合1:追求功名、成就自我的非常心轉換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
組合2:追求功名、成就自我的非常心轉換成一念放下,萬般自在的平常心。

第二類是從非自我為中心的非常心切換成平常心,就存在以下兩種組合:
組合1:為國爭光,報效集體的非常心轉換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
組合2:為國爭光,報效集體的非常心轉換成一念放下,萬般自在的平常心。

上述的四種組合均為非常心向平常心進行切換,而在實踐中(例如在特定的訓練狀態下)也可能會出現平常心向非常心進行切換的需要,也可以形成不同的組合。具有不同價值觀以及人格特徵的運動員,在兩個方向的切換時不同的組合會帶來不同的效能。

4、非常心與平常心相互切換的訓練

非常心與平常心相互切換的訓練可以通過身份認同、人生觀認同、以及行為認同這樣三種認同來進行的,具體內容見下表。

其中最重要的訓練是具備多個不同的身份認同,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就是會有多個不同的身份,你在單位裡與小王是好搭檔,有共同的生涯價值觀,合作效率非常高;而你與小王卻是不同CBA聯賽球隊的粉絲,你與他對球隊的看法與喜好大相徑庭,甚至有時會起衝突;這就是你的身份認同決定了你的觀念和言行。要改變行為,可以先選定一個新身份,然後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小證據來向自己證明你就是這樣的人。這種身份切換的目標不是不管成績進步,也不是為了消除欲望,而是為了成為可以放下執念的人(新的身份)。

作者在表中舉例的兩個典型身份是英雄與佛家。也可以換成具象的企業家與的士司機,企業家的開創勤奮與的士司機的隨緣接納是兩種不同的身份認同;或者抽象的儒家與道家,儒家的剛強進取與道家的守柔處弱也是兩種不同的身份認同;這些不同的身份認同都有助於運動員的理念建設與切換練習。等到熟悉並認同了新的身份後,與之匹配的人生觀就會逐漸呈現,不同的身份分別代表著不同的人生價值取向(非常心和平常心)。再下一步即是訓練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下使用特定的身份認同,這就到了覺察自己的背景心態並體驗通過身份認同來相互切換。

身份認同是行為的終極驅動,在特定身份認同下表現出來的非常心或者平常心就會產生與之匹配的行為方式,非常心與平常心相互切換的目的就是產生最適合當下情境的行為表現。一定要理解切換的目的並不是要產生一種更為積極的心態,而是能夠產生適應當下情境的更好的功能性行為。我們之前在射擊心理學裡常用的目標定向理論(Goal Orientation Theory),即要求從自我定向向任務定向的轉換本質上也是非常心向平常心切換中的一種,都是為了產生適合當下情境的功能性行為。

非常心與平常心相互切換訓練:三種認同

非常心 平常心
身份認同 英雄(追求功名成就) 佛家(隨緣無執念)
人生觀認同 人生定要成就 花開花謝都是風景
行為認同 刻意執著 自發自然

5、非常心切換成平常心的功能 

前面談到了非常心與平常心相互切換的目的就是為了產生最適合當下情境的行為表現,那這種能夠幫助釋放最大功能性行為的心理機制是什麼呢?我們嘗試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非常心切換成平常心後可能產生的心理學方面功能。
(1)平常心有助於將比賽中出現的壓力源做認知重評,把壓力源從當作“威脅”轉變為當成“挑戰”,從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2)平常心有助於把比賽中感受到的較大程度的不確定性,轉變成有較高程度的掌控感,從而提升自我控制感;
(3)平常心有助於提升由上至下的目標驅動與由下至上的刺激驅動兩個注意系統之間的平衡性,從而提高工作記憶和認知執行功能方面的效率。

 

 

 

 

 

 

 

 

 

文:姒剛彥博士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委員
香港體育學院運動心理中心主任
前國際運動心理學會主席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HKSSEP)作為本地唯一的專業學會,致力推廣具科學論証的運動心理知識及結合應用經驗,亦希望成為學術及前線同行的溝通平台,共同發展運動心理專業。HKSSEP由在本地大學中從事科研的運動心理學學者,及在不同前線機構(如香港體育學院等)的運動心理專家成立及主理。今後我們希望透過體路的平台,繼續跟廣大讀者交流,歡迎在我們的Facebook專頁留言。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運動心理學淺談(75):非常心與平常心的切換

Posted on

【泰國羽賽】伍家朗晉身8強鬥蘇力揚 混雙「李吳配」力戰惜敗

【體路專訊】BWF超級300泰國羽毛球公開賽周四(1日)上演第3天賽事,香港男單代表伍家朗繼續交出好表現,力戰40分鐘後以直落兩局淘汰東道主球手王高倫(Kantaphon WANGCHAROEN),晉身8強。混雙組合李晉熙/吳芷柔則以0:2不敵印尼4號種子Dejan FERDINANSYAH/Gloria Emanuelle WIDJAJA,16強止步。

世界排名第21位的伍家朗被列為8號種子,首戰以2局輕取從外圍賽出線的印度球手Sameer VERMA,今日迎戰排名44位的王高倫依然未受考驗,港將開局慢熱落後3:6,不過入局後重拾手感,連贏9分一舉反先12:6,確立優勢,並以21:13先拔頭籌,第2局繼續控制戰局,取得12:3的完美開局下以21:12再下一城,把對賽紀錄改寫成2勝1負。伍家朗周五(2日)將與中華台北新星蘇力揚爭奪4強席位。

伍家朗(圖:體路資料庫)

混雙方面,世界排名第24位李晉熙/吳芷柔過去三次與印尼Dejan FERDINANSYAH/Gloria Emanuelle WIDJAJA交鋒只得一勝,今仗依然未獲甜頭,首局3:3平手就被對手拉開比分,以15:21告負,次局「李吳配」一度領先8:3,但未能乘勝追擊,被印尼組合反先,雙方下半局纏鬥,末段多次平手「刁時」,最終李晉熙/吳芷柔以22:24惜負,無緣8強。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泰國羽賽】伍家朗晉身8強鬥蘇力揚 混雙「李吳配」力戰惜敗

Posted on

【省港盃】香港娘子軍力戰僅敗 廣東女足五連冠

【體路專訊】第5屆女子省港盃今晚(1日)於旺角場舉行,香港娘子軍在1,039人名球迷打氣下,以2:3僅負廣東,連續5屆屈居亞軍。

由於廣東球員基本功較紮實,訓練現套也較佳,港隊每次對陣都處於下風。首屆女子省港盃於2015年12月舉行,跟男子有別,每屆賽事只會踢一回合,由兩地輪流舉行。港隊首屆在九龍灣公園以0:2不敵廣東;第二屆17年1月港隊作客東校場再吞3蛋;第三屆港隊移師大球場迎戰,以1:2僅負;第四屆2019年1月作客,港隊更以2:6大敗,連輸四屆。

相隔5年,港隊再經過去年底東亞足球錦標賽(東亞盃)外圍賽洗禮,大賽經驗比以前豐富。今晚排出433陣式,隊長陳詠詩繼續坐鎮中場,張煒琪與曾麗薇及陳綺馨合演三箭頭。在1039名球迷吶喊助威下,主隊比賽初段佔據主動,不足2分鐘便有張煒琪近門頂高,陳綺馨及後也因越位在先,入球被判詐胡。客軍8分鐘首次埋門,隊長廖美欣接應直線一射遠柱慢流入網。

港隊失守後展開猛烈反擊,24分鐘先由張煒琪把握對手解圍不遠,左腳射遠柱死角扳平1:1;5分鐘後再由陳綺馨混戰中頂成2:1反先。可惜34分鐘防線再現漏洞,廣東隊由諶沐羲抽入成2:2。

下半場兩軍中場角力,港隊成功拉成均勢,只是埋門把握力不足,完場前10分鐘再因為自己犯錯失去控球權,被客軍何晴茵奠定勝局,最終廣東隊以3:2險勝,寫下五連霸。

圖、文:文森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省港盃】香港娘子軍力戰僅敗 廣東女足五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