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MotoGP|馬昆斯明年投杜卡迪 與巴尼亞組八屆冠軍夢幻組合

【體路專訊】MotoGP車隊杜卡迪廠隊今日(5日)宣布,六屆冠軍馬昆斯(Marc Marquez)將於明年加盟,與過去兩年的總冠軍巴尼亞(Francesco Bagnaia)組成夢幻組合,抗衡有馬田(Jorge Martin)加入的Aprillia。有車迷形容今次轉會猶如F1界的咸美頓加盟法拉利。

今年離開效力11年的本田加盟基士尼(Gresini Racing)的馬昆斯雖然今季仍未贏車,但在積分榜依然僅次於馬田及巴尼亞排第三位。為基士尼落場僅七站後,馬昆斯來季即有新動向。杜卡迪今日公布與這名六屆冠軍簽約兩年,馬昆斯將於2025至26年兩季夥拍巴尼亞出戰。

馬昆斯(左)及巴尼亞(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31歲的馬昆斯於2013起的七年間僅失落2015年的總冠軍予羅倫素(Jorge Lorenzo),不過自疫情後開始不復當年勇,加上一直受右臂傷患困擾,上一次贏車已要數到2021年季尾的意大利站。今季轉投杜卡迪,將與巴尼亞組成「八屆冠軍」組合。新隊友巴尼亞已連贏兩年總冠軍,今季暫時以18分落後予Prima的馬田。去年與巴尼亞鬥到最後僅敗的馬田早前與Aprillia簽約,來季同樣有新東家。

馬昆斯直言對可以穿起杜卡迪廠隊的紅色戰衣感興奮:「我知道我的目標是繼續成長,加入巴尼亞連續兩年獲得世界冠軍的車隊。我很高興能夠於2025年邁出這一大步,並感謝杜卡迪對我的信任。現在,我們將繼續享受樂趣,並在本賽季剩餘的比賽中全力以赴,這是我現在的首要任務。」有車迷在MotoGP官方IG留言,形容今次轉會猶如F1的咸美頓加盟法拉利及麥巴比轉投皇家馬德里,亦有人預計巴尼亞與馬昆斯將出現內鬥,恍似羅倫素與羅斯當年同處山葉車隊一樣。

巴尼亞、馬田及馬昆斯(左起)(圖:Getty Images)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MotoGP|馬昆斯明年投杜卡迪 與巴尼亞組八屆冠軍夢幻組合

Posted on

體路專欄|運動心理學淺談(78):運動心理學在職場上的啟示

【體路專欄】早前,我在一家投資公司做了一個工作坊。投資公司負責人跟我通話時說,很想員工跟運動員一樣,希望員工遇到困難不畏懼,懂得快點復原,在壓力下表現穩定。

其實自2016年起,我收過不少類似的請求,也習以為常。當時Netflix 美劇 Billions 剛推出女主角 Wendy Rhodes是劇中的對沖基金公司的諮商心理師,負責員工的心理諮詢和溝通協調;很多投資分析師看過劇集後,對她的角色表示歡迎,畢竟每天的工作都需要分秒必爭,常常迅速做決定;但慢性工作壓力及職業倦怠等存在因素,評估會因而做不好,客戶遇上損失,分析師下班後也難以釋懷。

那,為什麼這會跟運動心理學扯上關係呢?

當上運動心理學家後,一直注意到運動比賽跟職場有許多重疊的地方。在職場上奮鬥的每一位,面對著日日如是的工作,同時要處理同事、上司的期望,每天的表現都可能遭受批評;在公司擔任高層的成員,每年需要確保公司盈利持續增長,肩負著需要承擔任何錯誤決定所帶來的沉重後果。上班族其實跟運動員也有很多類似的地方:運動員每天的工作也是沉悶繁複的,面對的可是教練、家人的期望,尤其是頂尖運動員,他們的一舉一動被受外界關注。贏了大滿貫,你就是英雄;輸了,你什麼也不是。

運動心理學一直給別人的感覺是神秘、不明確的,大家雖然知道它的重要性,但又好像沒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不過大家經常掛在口邊的,就是世界級的運動員均懂得依賴各種心理技能,使他們能在最高水平比賽中保持巔峰狀態;看過 Netflix 的 Break Point、Full Swing 的朋友就會懂。運動員心態強、復原力高,自然成為上班族的典範。

運動員可以請運動心理學家幫忙,但不是每位上班族能夠得到應有的心理支援。既然兩種環境有這麼多相似的地方,上班族到底可以用什麼心理技巧提升績效,擁有高度專注的能力、跟運動員一樣在壓力下表現穩定?以下是兩個小貼士。

  1. 懂得停下來,才能提升復原力 (resilience)

復原力成為近年的潮語,但它背後的意思和原理經常被曲解。我常聽到別人會將復原力和「堅強」相提並論:默默忍受並堅持下去,咬緊牙關,不放棄,就代表你擁有高復原力。

其實復原力不僅是一個人從失誤中回彈的能力,它也是承受壓力的能力。復原力高的人面對壓力時,仍能保持冷靜、行常把事情處理好。所以,復原力同時是一種預防及應對壓力的技巧。

運動員一般會被認定是復原力高的一群人,順利成為被效仿的對象;拳手被打了數拳仍可以繼續打下去、足球員失誤後懂得立刻恢復專注。可是,我們只看到的,是訓練復原力的「結果」;而我們更需要深入了解的,反而是運動員到底怎樣訓練出復原力。我們先看看頂尖運動員和上班族休息、訓練和表現上的「不同」:

  1. 運動員大部分時間拿來訓練,訓練時間大約是比賽(或真正要「表現」自己的時候)的7-8倍(不同運動項目會存在差異)。相反,上班族需要表現自己的頻密程度比運動員高:隔數天、甚至數小時就需要開會、做簡報、跟老闆提出想法,盡力表現自己。
  2. 運動員的訓練是週期性的,大致分為一般準備期、專項準備期、比賽期、休賽期。訓練強度根據賽季而定,並有適當的休息期來恢復。相反,上班一族卻沒有,如不偶爾好好放個長假的話,一年四季根本就是一直向前衝。
  • 運動員每天大概5-6小時的訓練,其餘時間均是用來恢復、休息、重整思緒、進行心理演練;相反,上班族好像午飯時間仍在開會,週末仍在回覆電郵,連基本休息時間也沒有。

既然情況不一樣,我們怎能期望上班族能跟運動員一樣,有高復原力?

研究發現,每天跟頂尖運動員一樣有3-4次微休息,每次數分鐘,有助我們提高思維清晰度、注意力和復原力。所以,我們還是將休息重新定義。休息,不只包含睡眠,或是每年應放的年假。要每天加插微休息,是要更有意識地安排我們每天的時間表:哪怕是一個十分鐘的 coffee break,或是開會後的五分鐘拉筋時間,要像平日的開會時間一樣,把它放進日曆去,當作一項任務去完成,而不是每日下班後「也該休息了」時休息。

  1. 學會「著陸技巧」(grounding technique),專注當前任務

在壓力和焦慮下維持對自己任務上的專注,是高水平運動員應有的特質。頂尖網球員懂得放下上一球的失誤,或是輸掉比賽、無法出線等潛在後果,將專注力貫注在他們正在打的那一分;因為過度地想著過去或未來,增添自己無法控制的壓力之餘,還會影響到當刻需要處理任務的能量。

這也是上班族該學習的專注力。這個概念聽起來有點矛盾,尤其如果讀者是大公司主管,大部分的時間本來就用來構思公司的大方向,進行預測、模擬情景等。可是,假設公司已經達到 KPI標準、業績在健康增長的軌道上,主管們就可以練習當下專注當前任務的技巧,為踏入銷售旺季時作最好心理準備。

心理學裡有一個微觀技巧名為「著陸技巧」。著陸技巧是一個運用五官讓你感到實在的一個方法,它又名爲「5-4-3-2-1」 ,包括說出5 件你即時可以看到的事物、 4 件你可以觸摸的物件、 3 種你可以聽到的聲音、 2 種你可以聞到的味道、 1 件你可以吃到的食物,帶自己感受「現在式」、「此時此刻」的感覺;同時,讓自己在困惑中平靜下來、不被情緒牽動。我常跟高爾夫球手說,每個球賽接近四小時,我們先要接受我們不需要四小時一直保持100% 專注,而是注意到自己專注力分散後,懂得重拾專注力。例如球員發現自己打失、打了壞球,情緒頓時間被淹沒了,就要緊記在洞與洞之間,做一次「著陸」,把自己的專注力帶回來。這絕對是上班族可以仿效的地方;偶爾抽一兩分鐘進行一次「著陸」(5-4-3-2-1),聽聽辦公室傳來的聲音、看看同事埋頭苦幹的樣子、觸摸檯上的文件與鍵盤等,然後順序說出來,你也許會感受到一直沒有注意到的東西。這也會變成一個很好的提醒:提醒自己不要一直沉浸在對未來或過去,或被情緒牽動。運動員和上班族同樣需要時刻表現自己,所以「小休息」和「著陸」在兩個不同環境也適用。我即將推出的《運動心理學 2: 除了運動員,你還是誰?》書籍,也會詳細分享復原力,讀者切勿錯過啊。

參考文獻

Beardslee, W. R. (1989). The role of self-understanding in understanding in resilient individuals: The Development of a Perspective.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59(2), 266-278.  https://doi.org/10.1111/j.1939-0025.1989.tb01659.x

Shatté, A., Perlman, A., Smith, B. & Lynch, W. (2017). The Positive Effect of Resilience on Stress and Business Outcomes in Difficult Work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59(2), 135-140. https://10.1097/JOM.0000000000000914

 

 

 

 

 

 

 

 

文:盧綽蘅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HKSSEP)作為本地唯一的專業學會,致力推廣具科學論証的運動心理知識及結合應用經驗,亦希望成為學術及前線同行的溝通平台,共同發展運動心理專業。HKSSEP由在本地大學中從事科研的運動心理學學者,及在不同前線機構(如香港體育學院等)的運動心理專家成立及主理。今後我們希望透過體路的平台,繼續跟廣大讀者交流,歡迎在我們的Facebook專頁留言。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運動心理學淺談(78):運動心理學在職場上的啟示

Posted on

巴黎奧運|環團揭塞納河水質未合格 三鐵及馬拉松泳賽有隱憂

【體路專訊】巴黎奧運尚餘不足兩個月便揭幕,不過預定賽場之一的塞納河水質仍然堪憂。有環保組織早前公布塞納河的水質檢測報告,指出河內的大腸桿菌含量仍處於超標的警戒水平,組委會亦承認讓塞納河變乾淨是「最難安排的計劃」,若奧運前水質無法改善,不排除原定於塞納河舉行的三項鐵人游泳項目及馬拉松游泳賽可能要延期甚至取消。

亞力山大三世橋附近採集的塞納河水質樣本,顯示河中大腸桿菌超標。(圖:Getty Images)(圖:Getty Images)

據法新社消息,巴黎奧運計劃於塞納河舉行三項鐵人的游泳項目以及馬拉松泳賽,為此一直加緊整治河水水質。不過早前海洋保護慈善組織「衝浪者基金會」(SurfriderFoundation)公布其水質檢測結果,該組織在亞力山大三世橋附近水域進行為期6個月的樣本採集,定期測量塞納河水中關鍵的大腸桿菌含量,其最新檢測結果顯示,河中大腸桿菌含量比相關運動總會設定及歐洲浴場規定的標準超標逾3倍。衝浪者基金會更表示,若遇上暴雨令擁有逾百年歷史的巴黎下水道系統水量氾濫,未經處理的污水就會直接排入塞納河,幾日內的含菌量會再增加。

巴黎去年曾於塞納河舉辦三鐵及馬拉松泳賽。(圖:Getty Images)

巴黎奧組委主席艾斯坦蓋(Tony Estanguet)表示賽會已有應變計劃,當中包括延期比賽:「根據國際總會的部份規條,亦可能於最後決定不進行三鐵的游泳項目,但我們都想避免這情況發生。」巴黎市長伊達戈(Anne Hidalgo)和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皆已承諾會在奧運開幕前在塞納河下水暢泳,以證明水質安全無虞。

巴黎奧運會將於7月26日開幕,男子及女子三項鐵人項目分別在7月30及31日進行,混合接力賽則於8月5日上演;馬拉松游泳則於8月8日舉行女子10公里賽,9日則上演男子10公里賽事。

文:賈兆志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環團揭塞納河水質未合格 三鐵及馬拉松泳賽有隱憂

Posted on

法網|祖高域膝傷退賽無緣衛冕 「世一」拱手讓予冼拿

【體路專訊】法國網球公開賽組委會當地時間周三(5日)確認,力爭衛冕的網壇男單「一哥」祖高域(Novak Djokovic)在上一場比賽中右膝受傷,經磁力共振掃描證實為半月板撕裂,決定退出法網男單8強賽事,而其對手魯迪(Casper Ruud)將自動晉級4強。隨著此次退賽,祖高域無緣衛冕,而「一哥」寶座也將拱手讓予冼拿(Jannik Sinner)。

昨日(4日)在法網16強對決中,祖高域苦戰4小時39分鐘,以6:1、5:7、3:6、7:5、6:3險勝世界排名27的阿根廷選手塞倫德羅(Francisco Cerundolo),並以大滿貫370勝、第59次晉級8強的紀錄,超越費達拿(Roger Federer)成史上第一,但他在比賽中數次滑倒,並請求醫療暫停處理膝傷。

(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祖高域在賽後強調,連續馬拉松式出賽、甚至打到凌晨3點,對身體狀態影響是其次,但他最近幾周一直受膝傷困擾。雖然比賽中及時處理幫助減緩痛楚,但目前服用的止痛藥已達許可上限。根據賽會最新消息,祖高域在16強對決中右膝受傷,經磁力共振掃描證實,右膝內側半月板撕裂,因此決定退賽,無緣衛冕。

(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現年37歲的祖高域為去年法網冠軍,生涯迄今奪下24座大滿貫獎盃,是獲得最多大滿貫獎盃的男網選手。目前,祖高域因右膝傷勢嚴重,提前退出法網,反而讓世界排名第7、賽會2022年亞軍魯迪(Casper Ruud)直接晉級4強。隨著力爭衛冕的祖高域因膝傷退賽,22歲應屆澳網冠軍冼拿(Jannik Sinner)確定下周成為ATP第29位世界第一,他也是史上首位來自意大利的男網「一哥」。

冼拿(Jannik Sinner)(圖:Getty Images)

文:許楚雅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法網|祖高域膝傷退賽無緣衛冕 「世一」拱手讓予冼拿

Posted on

印尼羽賽|「鄧謝配」輕取大馬年青組合 李卓耀首圈不敵安東臣出局

【體路專訊】香港羽毛球混雙「鄧謝配」鄧俊文/謝影雪今日(4日)出戰世界羽聯世界巡迴賽超級1000印尼公開賽首圈,面對馬來西亞年青組合鍾鴻健/吳佩琪 ,以局數2:0順利晉級,次圈將遇上隊友李晉熙/吳芷柔。港隊男單戰將李卓耀則於首圈不敵丹麥名將安東臣(Anders ANTONSEN),無緣晉級。

鄧俊文/謝影雪(圖:體路資料庫)

世界排名第7的「鄧謝配」在奧運積分賽期完結後專注訓練,直至上周的新加坡公開賽再踏賽場,惟狀態尚未調整至最佳,結果於首圈出局。經過一周後「鄧謝配」已重拾狀態,面對世界排名48、去年開始合作的23歲球手鍾鴻健與22歲球手吳佩琪組成的年青組合,表現遊刃有餘。

鄧俊文/謝影雪(圖:體路資料庫)
鄧俊文/謝影雪(圖:體路資料庫)

首局「鄧謝配」已經穩佔場上主動,甫開賽就確立領先優勢,雖然於7:4時一度被追平7:7,但很快港隊組合便再次以經驗調動對手,並再次將比分拉開,以21:15先拔頭籌。第二局「鄧謝配」更是愈打愈有,開局就打出一波5:0攻勢,並以11:5進入技術暫停。雖然中段曾被追平12:12,港隊組合再次拉開後又被追平18:18,但「鄧謝配」仍順利以21:18再勝一局,總局數2:0晉級。晉級次圈後,「鄧謝配」次圈將與港隊另一混雙組合「李吳配」李晉熙/吳芷柔爭入8強。

鄧俊文/謝影雪(圖:體路資料庫)
李卓耀(圖:體路資料庫)
李卓耀(圖:體路資料庫)

男單方面,世界排名16的港將李卓耀與世界排名第5的安東臣於首圈相遇,兩人過往交手5次,後者以4勝佔據上風,今日一戰亦顯示其絕佳狀態。首局李卓耀初段與安東臣互不相讓,港將更以些微優勢保持領先,但戰至8:5時安東臣發力連取5分反超8:10,其後李卓耀雖以11:10領先手進入技術暫停,卻被對手再次反超11:15,並以14:21先失一局。第二局李卓耀更是被打亂節奏,領先3:2後就被安東臣猛攻拉開差距,終以10:21再失一局,無緣晉級。

文:賈兆志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印尼羽賽|「鄧謝配」輕取大馬年青組合 李卓耀首圈不敵安東臣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