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世界女排聯賽香港站|中國女排抵港公布15人名單 朱婷領銜新星入選

【體路專訊】「中國人壽(海外)世界女排聯賽香港2024」將於6月11至16日假香港體育館舉行。中國女排今日(6日)抵港,並公布香港站15人大名單,其中受各界關注的朱婷領軍,世青賽MVP莊宇珊、年青二傳許曉婷等亦入選,而在澳門站表現不佳為人詬病的主攻王雲蕗則落選。

在世界女排聯賽分站賽第二周澳門站,中國女排未能達到預期目標,主教練蔡斌的賽場應對及選人用人方式,尤其是對主攻朱婷回歸後的使用,引發球迷質疑並對其進行圍攻。距離世界女排聯賽香港站開賽只剩5天,女排今日抵港備戰,並公布今站參賽15人大名單,蔡斌在其中做出調整。

(左)中國女排主教練蔡斌(圖:體路資料庫)

與分站賽第二周澳門站的名單相比,主攻王雲蕗落選並由世青賽MVP得主莊宇珊頂替,前者在澳門站首仗正選出戰對荷蘭,全場僅獲1分,在一傳及進攻方面均表現不佳引發爭議。與此同時,年輕小將二傳許曉婷回歸大名單,她在分站賽首周巴西里約熱內盧站亦曾入選。另外,女排聯賽前兩站亦在陣的副攻王文涵也未在名單之中。今日公布的大名單中,將會再有一人落選以組成香港站最終的14人名單。

(右二)中國女排主攻王雲蕗(圖:澳門站賽會圖片)

中國女排在世界聯賽分站賽澳門站的表現未達預期,只取得2勝2負的成績,以世界排名積分327.57分暫列第7,被日本女排反超搶去亞洲第一的奧運席位。根據競賽規則,如果中國能在香港站逆轉取得亞洲最高排名,即可進軍巴黎奧運,若未能以亞洲第一取得奧運資格,中國亦有機會藉世界排名奪得餘下的奧運入場券。目前意大利女排的世界排名積分幾乎肯定取得奧運參賽資格,剩餘兩張奧運入場券,則大有機會在中國、荷蘭、加拿大之間產生。因此,是次世界女排聯賽香港站對中國而言意味著生死戰,每一仗皆不容有失,面對排名較低的保加利亞及德國,中國必須要取勝,若能在土耳其或波蘭之間贏得1場,進軍巴黎奧運就更十拿九穩。

女排主攻朱婷。(圖:體路資料庫)

2024年世界女排聯賽香港站中國女排15人名單:
主攻(5人):朱婷、張常寧、李盈瑩、吳夢潔、莊宇珊
副攻(3人):袁心玥、高意、王媛媛
接應(2人):龔翔宇、鄭益昕
二傳(3人):刁琳宇、許曉婷、丁霞
自由人(2人):倪非凡、王夢潔

FIVB世界女排聯賽香港站中國女排賽程:
6月11日 20:30 中國VS保加利亞
6月14日 20:30 中國VS德國
6月15日 20:30 中國VS土耳其
6月16日 20:30 中國VS波蘭

圖、文:許楚雅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世界女排聯賽香港站|中國女排抵港公布15人名單 朱婷領銜新星入選

Posted on

網球|祖高域接受半月板手術 無緣溫布頓出戰奧運成疑

【體路專訊】塞爾維亞球星祖高域(Novak Djokovic)日前宣布由於右膝內側半月板撕裂,退出法網8強賽事,無緣衛冕兼讓出「一哥」之位。隨後據法國《隊報》報導,祖高域決定接受半月板手術,至少缺席三周,確定無緣溫布頓,能否參加7月巴黎奧運會則取決於此次手術的效果。

(圖:Getty Images)

祖高域周日(2日)在法網第4圈戰至第2盤第3局時右膝不適,之後兩度申請醫療暫停,最終帶傷苦戰4小時40分鐘,才以盤數3:2反勝世界排名第27位的阿根廷選手塞倫德羅(Francisco Cerundolo),這名37歲老將即場接受訪問時,自言在醫療暫停期間狂打止痛針才能捱到完場。雖然祖高域寫下大滿貫370勝仗、第59次晉級8強的紀錄,超越費達拿(Roger Federer)成為史上第一,卻付出沉重代價。他周二(4日)在社交媒體更新傷情,指右膝半手月板撕裂,無奈退賽,對手魯迪(Casper Ruud)將自動晉級4強,祖高域下周也要把「一哥」寶座也將拱手讓予22歲意大利新星冼拿(Jannik Sinner)。

(圖:Getty Images)

法國《隊報》報導,祖高域將於周三(5日)在巴黎接受半月板手術,最少傷缺三星期,意味肯定錯過7月1至14日舉行的溫布頓,這也是他近20年來首次缺席這項草地大滿貫。今次傷情也令祖高域出戰巴黎奧運成疑,奧運網球賽於7月27日開打,8月4日結束,祖高域曾於2008年北京奧運摘下男單銅牌,此後再無獎牌入賬,距離「金滿貫」壯舉仍有一步之遙。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網球|祖高域接受半月板手術 無緣溫布頓出戰奧運成疑

Posted on

跑步|三位超馬跑手為挑戰賽熱身 袁允灝9小時內完成100公里

【體路專訊】由飛越啟德主辦、啟德體育園協辦的「飛越啟德100KM跑步機慈善挑戰賽2024」將於本月22及23日假荃灣D.PARK舉行。主辦機構本月1日特別就這項全港最大型的室內超馬接力賽舉行熱身賽,由3位超級馬松拉好手及運動員率先在跑步機上試驗100公里超級馬拉松及一較高下。當日成績最好的是超馬跑手及定向運動員袁允灝(Issac),他以少於9小時完成100公里。

3位超馬跑手均曾完成超級馬拉松,分別為「癲傻跑」創辦人施性慨(施sir)、超馬跑手及三項鐵人運動員鄺凱廸(Dick)和超馬跑手及定向運動員袁允灝(Issac)。施sir去年曾在賽前熱身活動中,於跑步機上體驗超級馬拉松100公里,最後以10小時52分鐘完成。施Sir今年成績更進一步,將時間推前到10小時16分。其餘兩位實力強勁的超馬好手中,則以8小時53分完成的袁允灝成績最為突出;鄺凱廸則以9小時49分完成。

施sir今次是第3次以跑步機跑畢100公里,他形容今次與兩名超馬跑手一同賽跑,心理上也有壓力,想加快少少自己的速度:「他們都是快腳,我本人跑得慢,主要是靠長距離均速,鬥長命,所以長途我才有優勢。」他認為超馬靠贏頭段並不足夠,最重要是分配體力,補給安排和如何休息,靠意志力和消化系統去完成比賽,「速度要平均些,現在我加快至時速11公里左右,平時跑100公里時速10公里左右,如果是48小時長距離,時速要降到8公里才行。」他又形容,跑機和跑山不同,如何散熱十分重要,這次試跑有風扇吹著,可以吹走身體的熱力。

另一位超馬跑手袁允灝(Issac)去年12月於24小時超馬中跑出211公里的成績,今次是首次以跑步機跑100公里,他形容跑步機是很好的訓練工具,可以幫助自己定速,並且更好處理補給等安排,「例如第幾小時開始食固體食物、隔多久喝水」等。他已有15年跑齡,大約10年前開始全力玩超馬,但自己無論短途和長途都會訓練,因為他認為長跑也不能放棄速度。

Issac說:「跑超馬的體力和心態好重要,要堅持到底,在低潮時如何超越,將一場比賽分開幾個時段,每個時段達成一定速度目標,給予自己鼓勵。」至於未來競賽目標,他希望24小時能夠達到217公里的標準。他下月會參加日本100公里路跑比賽,形容這次100公里跑步機試跑正好用作備戰。

鄺凱廸(Dick)本身是三項鐵人運動員,笑言自己和施Sir剛好相反:「我是盲目死衝那種,看到施Sir控制時間的紀律很好,我都要向他學習。」他表示,平時跑山可以有休息點,但跑步機要不斷跑,感覺有點吃力。Dick約6、7年前開始全力投入跑步運動,他形容以前自己是大肥仔一個,最高峰時體重達210磅,有次朋友組隊參加毅行者,因為欠缺一人而邀請他參與,從此愛上跑山運動,「一開始跑已經很快減了30至40磅。」

今屆「飛越啟德100KM跑步機慈善挑戰賽」賽事繼續設有不同組別,雲集一眾運動精英、企業機構、傳媒名人及家庭跑手組隊參賽。屆時會有多位運動員、跑手參加,包括陳家豪、紀嘉文、楊志成、黃浩聰、黄啟樂、羅映潮、文少杰等,率領所屬跑會的精英參與100公里組別賽事,同時有18個本港知名跑會亦將會傾巢而出,有超過180位長跑好手於跑步機上熱血比拼一番。由陳家豪領軍的樂家跑會去年亦有參賽,並勇奪3個獎項。

機構及企業組分別設有100公里、50公里及10公里賽事。立法會議員暨「青途發展社區發展協會」執委會主席鄭泳舜今年將再次率領「青途」及一眾運動員出戰機構100公里組別賽。去年奪得精英組冠軍及跑會組亞軍的樂家跑會將再度組隊出賽,跑會創辦人兼著名跑手陳家豪表示,100公里接力賽事不但講求耐力,更重視策略,考驗團體精神,今年將會再全力以赴,有望再創佳績。而啟德體育園多個團隊亦眾志成城,將會參與「啟德體育園盃」10公里賽事,為建構健康社區齊心出一分力。

賽事並特設親子組予公眾參與,當中的三代同堂組別鼓勵家庭參加,一家人共享跑步樂趣。除了邀請各界跑友組隊挑戰,活動亦鼓勵公眾參與,是次活動更特設親子及三代同堂組別予公眾參與,讓一家大小組隊參賽,發揮合作精神及競逐獎項。參加者將於限時20分鐘內進行接力競跑,各組別中跑出距離最長的隊伍,可獲得豐富獎品。籌款最高金額的參加者,亦可獲由香港航空贊助來回東京商務客位機票兩張。跑手每跑10公里,飛越啟德將會捐出等同於700卡路里的食物予慈善機構。

三項鐵人運動員鄺凱廸(Dick)、「癲傻跑」創辦人施性慨(施sir)及定向運動員袁允灝(Issac)。

飛越啟德100KM跑步機慈善挑戰賽2024
日期:2024年6月22、23日
時間:6月22日上午9時至晚上7時30分、6月23日上午8時至晚上7時30分
地點:荃灣D.PARK L1中庭
活動詳情及報名

賽程:
6月22日(星期六)
• 10公里企業及機構組
• 50公里企業及機構組
• 100公里企業及機構組
•10公里傳媒及名人組

6月23日(星期日)
• 父子/父女組
• 母子/母女組
• 三代同堂組
• 100公里跑會組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跑步|三位超馬跑手為挑戰賽熱身 袁允灝9小時內完成100公里

Posted on

滾軸運動|韓國自由式輪滑世界盃 趙奭孜速度過樁奪金膺MVP

【體路專訊】香港滾軸運動及滑板總會早前派出自由式輪滑隊參加在韓國春川舉行的2024自由式輪滑世界盃,港隊合奪1金2銀,當中贏得女子青年速度過樁冠軍的趙奭孜榮膺女子青年組最有價值運動員(MVP)。

女子青年速度過樁項目共有53名選手參賽,港將包辦冠、亞軍,趙奭孜力壓隊友陳彥霖封后。除速度過樁外,趙奭孜在女子花式剎停及花式繞樁項目都取得優異成績,最後獲頒女子青年組最有價值運動員。女子青年花式繞樁項目方面,李悅意亦拿下亞軍。

港隊回港會積極備戰2024年全國錦標賽和年底在意大利舉辦的世界錦標賽,並以獎牌作為參賽目標。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滾軸運動|韓國自由式輪滑世界盃 趙奭孜速度過樁奪金膺MVP

Posted on

賽馬・專訪|黃智弘:跆拳道冠軍選手踏上見習騎師之路

【體路專訪】運動精神就是挑戰自我、不斷求進,黃智弘(Ellis)把這份精神應用在其運動生涯。Ellis昔日是香港跆拳道青少年代表隊成員,在踏足成人賽場前,他毅然決定轉換跑道。之後,Ellis花上6年時間,換上了騎師服,今年23歲的他成為了本地見習騎師,決定要在賽馬運動這新領域闖出高峰。

Ellis自小開始學習跆拳道,曾獲本地青少年組別冠軍。當他還是香港青年代表隊的時候,就已定下明確目標,要站到跆拳道世界舞台上。最終他亦如願以償,成功取得參賽資格代表香港出戰世界青少年跆拳道錦標賽,更打進16強。在青年時期的運動舞台覺得圓滿,Ellis亦早有計劃,希望挑戰另一舞台,想要成為騎師涉足賽馬運動。

Ellis自小開始學習跆拳道,曾獲本地青少年組別冠軍(圖:受訪者提供)

以運動員奮鬥精神踏上見習騎師之路

Ellis說著當年目標:「因為喜歡馬匹,所以選擇成為騎師的道路。轉換跑道是想挑戰自己,希望在這個範疇做出成績。」於是,Ellis在2017年加入香港賽馬會「賽事見習學員培訓計劃」在賽馬人才培訓中心受訓。從零開始接觸賽馬運動,Ellis帶著跆拳道運動員的堅毅精神奮鬥6年終於成為本地見習騎師。

接觸一個全新運動領域對Ellis而言並非易事,尤其跆拳道與賽馬的運動性質截然不同,其中一個大轉變就是要重新學習相處這課題,Ellis表示:「跆拳道是個人項目,有時可以自己訓練,比賽時聽從教練指示。賽馬卻要與馬匹及背後團隊配合,馬匹不懂透過語言和你溝通,我會花時間去騎馬或到馬房與牠們相處,了解每匹馬的性格和喜好。」

Ellis認為跆拳道訓練有助他適應走上騎師的路:「運動員最重要的是堅持,當跆拳道運動員和騎師都一樣,遇到失敗或困難時會選擇堅持並從中學習,認定目標,持續有紀律的訓練,不斷求進。」至於,身高1米70的他相對一般騎師都較高,另一個難關就是控制體重,幸而以往打跆拳道亦有減磅參賽的經驗,如今成為見習騎師在日常飲食上都能忍口加倍節制。

難忘南澳訓練 跟隨當地練馬師學藝

在賽馬人才培訓中心裡,Ellis除學習馬匹及賽馬相關的知識外,亦有語言及運動科學課堂等,讓他對賽馬產業有全面認識。透過海外集訓,Ellis學懂自理及在群體生活中學習與人相處,讓他變得更成熟。在當上賽事見習學員兩年後,Ellis獲安排到南澳洲受訓,跟隨當地練馬師學藝。

雖然在當跆拳道運動員時已對到海外作賽並不陌生,但要一個人離鄉別井在外地長時間生活,對Ellis而言又是另一個新課題,他說語言是最大的挑戰:「自己本身英文水平不太好,要加倍努力去鍛鍊才能溝通得到,投放了很多時間去學習賽馬用語及與練馬師傾談,不過當你每天都講英文時原來就能進步得很快。」但在受訓過程Ellis都曾經歷一段沒有太多策騎機會的低潮:「一個人生活難免會有寂寞及覺得艱難時,只能靠著堅持心態去應對,還有與家人電話聯繫時的鼓勵,能讓自己繼續走下去,一步步慢慢學習及成長。」

Ellis非常珍惜在澳洲生活的點滴,照顧幼馬亦令他很難忘:「從牠們年幼時開始相處,到逐漸開始擺放馬鞍、嘗試策騎,再到教懂牠們理解你的指示及出閘賽跑等,過程十分難忘。」看著幼馬走上賽場讓Ellis感到滿足,從初生之犢到能夠奔馳——幼馬的成長歷程亦正是他的寫照。Ellis在澳洲學習近兩年後正式開始策騎出賽,優秀表現讓他成為受當地練馬師樂用的減磅見習騎師,在當地取得88場勝利。及至2023年4月,Ellis以見習騎師身份回港參賽,跟隨練馬師方嘉柏學藝,在港上陣不足兩週便策騎馬匹「川河冠駒」取得在香港策騎以來首場勝仗。

要成為騎師的條件是要取得70場勝利,對一位見習騎師而言並非易事。但Ellis深明運動場上從來沒有一步登天,他未有急於求成,只求每天的小進步,累積成果。Ellis謂:「未來希望能夠贏得更多重要賽事,能夠讓其他人看見我進步的表現。」Ellis正朝著成為騎師的目標一步步邁進。

「賽事見習學員培訓計劃」現正接受招募
賽事見習學員培訓計劃的課程內容涵蓋騎術、馬房管理、體能訓練、財務管理以及傳統學術科目,資歷獲得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認可,為有志從事賽馬相關工作的年輕人提供學習及實踐的機會。

招募日期:即日起至7月5日

計劃詳情

賽馬人才培訓中心簡介

賽馬人才培訓中心(前稱見習騎師學校)於1972年成立,多年來培育出不少馬壇名人,有些更是現時香港馬壇著名的練馬師及騎師,包括告東尼、姚本輝、羅富全、呂健威、文家良、沈集成、何澤堯、蔡明紹、梁家俊及潘明輝等。

文、圖: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賽馬・專訪|黃智弘:跆拳道冠軍選手踏上見習騎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