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賽車|區天駿奪德國紐布靈24小時賽GT組冠軍

區天駿(右二)

【體路專訊】香港賽車運動員區天駿(Antares Au)再度揚威海外,成為首位奪得著名德國紐布靈24小時耐力賽(24H Nürburgring) GT組別勝利的香港車手,他於SP9 Pro-Am組別中奪得冠軍,全場共127部賽車中以第9名完成賽事。Antares與隊友一同駕駛的24號保時捷911 GT3 R (992)戰車,於排位賽時已獲組別頭位資格,由全場第12名起步。正賽開始後,他們大部分時間在三甲位置爭奪,在惡劣天氣下重返頭位。其後比賽因濃霧暫停和縮短,原定24小時的比賽,最終只達9小時57分鐘(共50圈),是這賽事52屆以來最短的一屆。區天駿與三名隊友, Patric Niederhauser(瑞士), Patrick Kolb(德國),及 Indy Dontje(荷蘭)在惡劣天氣下憑穩定表現和零犯錯,把Lionspeed GP車隊24號戰車帶上組別冠軍席位,並獲得全場第9位的優異成績。

別名為「綠色地獄」的德國紐布靈北環(Nürburgring Nordschleife),長達25多公里,可謂人與機器的終極測試地。沒緩衝區的山路賽道,高低起伏的地勢,加上多變的山林天氣,令車手們不容有失。週四的晚間練習賽上,區天駿就因路面濕滑而失控,令車身失損。雪上加霜的是,這週天氣特別多變,令技術調教方面更複雜和困難。雖然如此,四人組合在週五的排位賽成功獲得Pro-Am組別頭位資格,全場排名第12位起步。

正賽於週六在半乾濕天氣開始。車隊在輪胎選擇上進退兩難:部分山區路段剛開始下雨,但另一端的F1賽道仍然天晴。車隊決定在24號戰車上使用全雨胎(full wets),有別於大多數對手選用的半乾地胎(grooved slicks)或中性雨胎(medium wets)。此舉在頭幾圈立竿見影,多名對手在持續雨勢下開始落後,24號車乘機擴大領先優勢。雨勢在傍晚時暫停,此時24號車被一些於乾地有利的對手超越,名次一度曾下跌至組別第3位。入夜後,雨勢再次覆蓋賽道,其後再變為濃厚的夜霧。在此期間,車手和技術團隊配合良好,把握有利時間進維修站加油,在濕地上重奪領先地位。

當地晚上11時22分,賽會因賽道能見度太低,出示紅旗宣佈暫停比賽。紅旗一直持續到翌日下午,長達14小時,為紐布靈24小時賽歷史上最長的紅旗之一。週日下午1時30分,賽事在安全車的帶領下重新啟動,希望做出最後2小時衝刺。雖然眾車手車隊表示希望繼續,安全車領航5圈後,賽道部分路段能見度仍然嚴峻,大會最終決定提前終止比賽,這亦是賽事52屆以來首次提早完賽作結。

區天駿(右二)

儘管比賽時間被縮短,區天駿仍高興能登上頒獎台首位,獲得SP9 Pro-Am組別冠軍。同時,Antares亦贏得洲際GT挑戰賽(Intercontinental GT Challenge)獨立盃分站冠軍。由於本次分站完成少於原定賽程之半,Antares只獲得半積分,即12.5分。IGTC下站為另一殿堂級大賽:比利時斯帕24小時耐力賽(Spa 24 Hours)。 斯帕24小時將於6月26至30日上演。屆時區天駿會力爭於國際大賽兩連勝,並重溫去年在斯帕奪冠的美夢。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賽車|區天駿奪德國紐布靈24小時賽GT組冠軍

Posted on

世盃外|周緣德陳嘉豪退隊 港足21人征土庫曼

【體路專訊】港足今晚(7日)將出發到土庫曼出戰最後一場世界盃外圍賽,足總公布今場比賽的決選名單。相比昨晚主場對伊朗一仗,港足有理文門將陳嘉豪及河南隊中堅周緣德兩名成員退隊,另一中堅鐘樂安則已經與東方完約,在沒有球會下候命。

足總晚上公布作客土庫曼的決選名單,當中昨晚後備上陣的周緣德及理文門將陳嘉豪雙雙榜上無名,在沒有補選成員之下令大軍只餘21人。值得留意的是,昨晚正選的中堅鐘樂安在名單中並無列明球會,意味他與東方完約後暫未有球會落班。

港足今晚出發到土庫曼,下周二(11日)晚香港時間11時會與主隊踢最後一場世盃外分組賽。由於港隊的得失球不及對方,若要趕過土庫曼以免包尾的話必須全取3分。

周緣德(右)(圖:體路資料庫)

港足21人決選名單:

守門員

葉鴻輝(東方)、伍瑋謙(冠忠南區)

後衛

杜俊暉 (保頓)、陳晉一、艾里奧、羅梓駿(傑志)、茹子楠(梅州客家)、余煒廉(理文)、鐘樂安

中場

陳肇鈞(大埔)、胡晉銘(理文)、陳俊樂(傑志)、馬希偉、林衍廷(東方)、 顏卓彬(深水埗)

前鋒

安永佳(深圳新鵬城)、祖連奴、潘沛軒(傑志)、米高(恩高斯達特)、黃皓雋(東方)、史提芬彭利拿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世盃外|周緣德陳嘉豪退隊 港足21人征土庫曼

Posted on

巴黎奧運|開幕倒數50天 艾菲爾鐵塔掛上奧運五環

【體路專訊】2024巴黎奧運周五(7日)進入倒數50天,著名地標艾菲爾鐵塔掛上總重量約30噸的奧運五環。有關標誌由循環再用的鋼鐵製成,總闊度為29米、高13米,每個環的直徑約9米,大約30名工人五利用4架起重機,連夜安裝在鐵塔南側的一樓與二樓之間。

2024年巴黎奧運組委會主席Tony Estanguet表示:「在奧運的世界中,我們會稱這些巨大的五環為『奇觀』,我想不到比艾菲爾鐵塔更壯觀的地方。艾菲爾鐵塔作為法國的地標,我們希望這個景觀被人們牢牢記住。」他續指:「我們感到非常激動,可以感覺到盛事正在臨近。隨著奧運火炬傳遞在全國各地進行,然後是今天奧運五環的揭幕,巴黎面貌將被改變,整個國家團結一致,迎接難忘的奧運會。」

巴黎奧運組委會主席Tony Estanguet(右)(圖:Getty Images)

巴黎奧運於7月26日至8月11日舉行,艾菲爾鐵塔將成為賽事中心,附近戰神廣場(Champ-de-Mars)的臨時戶外場館「艾菲爾鐵塔體育場」(Eiffel Tower Stadium)將上演沙灘排球賽事,可容納1.3萬名觀眾。菲爾鐵塔亦成為奧運冠軍慶祝活動的核心,同時啟發頒獎舞台和獎牌的設計,每個獎牌中也包括一塊原始的鐵已代表艾菲爾鐵塔。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開幕倒數50天 艾菲爾鐵塔掛上奧運五環

Posted on

公路單車亞錦賽|李思穎領軍 港隊男女混合團體計時奪銅

【體路專訊】正在哈薩克阿拉木圖舉行「2024年亞洲公路單車錦標賽」,香港單車隊在首天比賽,派出劉允祐、伍柏亨、朱浚瑋、李思穎、梁穎儀及梁寶儀,3男3女車手合力於男女混合團體計時賽勇奪銅牌。

「2024年亞洲公路單車錦標賽」為期7日,由周四(6日)至下周三(12日)於在哈薩克阿拉木圖上演。首日舉行的男女混合團體計時賽全長2圈40公里,港隊派出劉允祐、伍柏亨、朱浚瑋出戰男子組;女子組則由李思穎、梁穎儀及梁寶儀聯袂,最終以53分15秒377得銅牌,烏茲別克車手快36秒389秒摘銀,金牌落入東道主哈蕯克隊日上,時間為51分08秒551。

港隊今屆亞錦賽餘下焦點賽事,先有9日的男、女子個人計時賽、11日的女子公路賽、以及12日的男子公路賽。港隊今屆巴黎奧運共拿到3場入場券,分別是男、女子公路個人賽及女子場地全能賽,參賽人選尚待公布。

資料來源:中國香港單車總會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公路單車亞錦賽|李思穎領軍 港隊男女混合團體計時奪銅

Posted on

巴黎奧運|趙顯臻時隔8年再戰奧運 藉新艇以小打大挑戰世界

【體路專訊】早前於世界盃奪得金牌的賽艇港將趙顯臻,今夏將繼2016年里約奧運後再踏上五環舞台。8年前隨師兄出戰雙人艇的小夥子,如今已成熟準備挑戰世界,從輕量級走入公開組的賽場,身型相對輸蝕的「阿臻」自言是越級挑戰歐美選手,不過明言希望在巴黎奧運做到「以小打大」,藉策略、頭腦及新設計的賽艇爭取最佳成績。

29歲的「阿臻」在8年前夥師兄鄧超萌出戰里奧輕量級雙人雙槳艇,最終兩人以第19名完成賽事。港將隨後在2020東京奧運未能爭得資格,直至去年在杭州亞運奪得公開組單人雙槳艇銅牌後,今年再於亞洲區資格賽上取得巴黎奧運入場券,時隔8年再踏奧運舞台。他指自己較往屆有所成長:「上一次奧運時我是一張白紙,以師弟身份跟從師兄、教練去比賽,當屆奧運的感受不多,只是跟住走。現在經過8年已累積一定經驗,有自己一套比賽策略,對我而言是成長。」

趙顯臻時隔8年再踏奧運舞台,指自己有所成長。

上月底於世界盃輕量級組別奪金創歷史的「阿臻」,近年一直為出戰奧運公開組鋪路,包括在杭州亞運時已參與公開組。在身型及體重均不及歐美選手下,「阿臻」形容公開組如越級挑戰,但認為這是往後的發展方向:「以往賽艇港隊的目標是在亞洲級比賽勝出,無想過與歐洲選手可以有對抗,今次挑戰公開組就像小巨人打大巨人,希望可以『以小打大』,用技術及頭腦贏他們!」他續以最近的世界盃作解釋,提到在比賽上的策略可能會較以往進取,令歐洲選手感意外,被問及會否因而讓其他選手留意他,他笑指:「可能會,但我奧運時會再給予他們驚喜!」

「阿臻」在準備杭州亞運時曾以「玩命」形容備戰的兩年,但今次準備巴黎之旅,他指自己心態相對輕鬆:「亞運前因疫情而長期在外訓練,累積不少壓力,加上亞運參加公開組是希望作為爭取奧運資格的踏腳石,所以會擔心成績未如預期而影響奧運資格賽。現在取得資格就相對能較為放鬆心態備戰。」他指今次未有包袱,希望能以自身勉勵後輩:「希望讓師弟、師妹知道,我們香港賽艇有能力踏足奧運舞台,希望他們往後也有能力去完成夢想。」

港將亦明言今次巴黎奧運並非志在參與,而是定下成績目標:「今次真的想挑戰(歐美選手)!希望取得前16、甚至前12名,這些是很好的成績。以世界盃的時間作參考,如果發揮得好是真的有機會!」港隊總教練吳紀寧解釋指,香港賽艇運動員的身形確與外國選手有距離,但希望通過訓練上的改變、充份準備能縮窄這個差距。他指一般輕量級及公開組的冠軍相差約15秒,而今次世界盃成績可見現時趙顯臻已有進步、追上這個差距,能否在奧運創造更佳成績就要視乎場地環境、風勢等因素。

港隊總教練吳紀寧指,香港賽艇運動員的身形確與外國選手有距離,但希望通過訓練上的改變、充份準備能縮窄這個差距。

吳紀寧教練亦指,趙顯臻在世界盃後在港作基礎訓練三週,隨後6月20日前往貴陽作中等強度的高原訓練,再在7月中前往比利時作最後準備。吳教練亦透露,趙顯臻在世界盃上的佳績亦有賴新設計的艇,經世界盃測試後,奧運將繼續使用,「阿臻」形容新艇如「度身訂造」,「食水更快、調整更細微,是一個優勢。」2024巴黎奧運將於7月26日開幕,賽艇比賽翌日展開,吳教練指如情況許可下亦會讓趙顯臻參與開幕禮,冀在控制好訓練及恢復的平衡下,運動員在奧運能有好的體驗。

圖:許楚雅
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趙顯臻時隔8年再戰奧運 藉新艇以小打大挑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