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東京奧運】港隊落實6張場地單車入場券 女子全能賽附帶入奧

2020場地單車世界錦標賽,全能賽,李思穎
港隊順利取得女子全能賽的奧運資格,但參賽車手需為已於其他項目中獲得資格的車手,意味需要由麥迪遜賽的其中一人參戰(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訊】國際單車聯會(UCI)經過最終審核後,終於在周一(9日)落實2020東京奧運場地單車參賽名額。香港單車隊最終獲得6張入場券,包括女子爭先賽、凱林賽各2個名額,以及女子麥迪遜賽和附帶的全能賽名額;男子麥迪遜則與奧運擦身而過。

2020場地單車世界錦標賽,李慧詩
李慧詩(左)與隊友李海恩過往兩年間的好表現為港隊鎖定爭先賽及凱林賽共4張入場券(圖:體路資料庫)

今屆奧運會以特別設立的東奧排名決定參賽資格,計算由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間的兩季世界盃賽事、兩屆洲際賽事及兩屆世界錦標賽成績。港隊在女子爭先賽及凱林賽東奧排名分列第2位,最終順利鎖定每個項目2個席位,共4張入場券,為港隊史上首次有兩位運動員同時在奧運賽場競逐短途項目。兩位參賽人選有待落實,不過從過往1年的賽事看來,基本上已可確定為李慧詩及李海恩。

2020場地單車世界錦標賽,場地單車,麥迪遜,梁寶儀,逄瑤
梁寶儀(左)、逄瑤完成2月尾的世錦賽後助港隊女子麥迪遜累積足夠積分入奧(圖:體路資料庫)

中長距離項目方面,女子麥迪遜在2月尾的世錦賽前原本不在入奧之列,但經過世錦賽後東奧排名提升3位至第14位,前面共有6隊靠團體追逐賽排名取得附帶麥迪遜資格下,港隊最終奪得最後一個東奧席位。以排名入圍麥迪遜的隊伍將附帶取得1個全能賽資格,因此港隊在中長距離共獲2張入場券,不過全能賽參賽車手必須於其他項目上已獲得參賽資格,意味港隊需要由出戰麥迪遜的其中一人出戰。港隊有包括楊倩玉、逄瑤、梁寶儀及小將李思穎等多位具實力的中長距離車手,最終代表港隊出戰麥迪遜及全能賽的車手仍有待落實。

2020場地單車世界錦標賽,全能賽,李思穎
李思穎於世錦賽上失利後,港隊在全能賽的東奧排名以1名之差未能直接入奧。縱使最終港隊憑女子麥迪遜取得附帶的全能賽資格,卻受制於「參賽車手必須於其他項目取得資格」的規例,意味港隊全能賽參賽車手需為麥迪遜2人的其中1人(圖:體路資料庫)

至於男子麥迪遜組合張敬樂/梁峻榮,則在UCI積分改動後東奧排名下跌,最終以1名之差無緣奧運(相關報道:積分排名變動 場地單車港隊麥迪遜資格勢得而復失

港隊場地單車落實取得6張入場券後,香港運動員暫時合共累積29張入場券。加上早前奪得的男子公路個人賽名額,香港單車隊今屆奧運共取得7個參賽資格,較去屆2016里約奧運多出1席。

港隊奧運資格項目一覽(截至3月10日)

1. 游泳–女子100米自由泳(何詩蓓)
2. 游泳–女子200米自由泳(何詩蓓)
3. 游泳–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待定)
4. 游泳–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待定)
5. 游泳–女子100米背泳(歐鎧淳)
6. 滑浪風帆–女子RS:X賽(待定)
7. 滑浪風帆–男子RS:X賽(待定)
8. 體操–男子跳馬(石偉雄)
9. 單車–男子公路賽(待定)
10. 乒乓球–混合雙打(黃鎮廷/杜凱琹)
11. 馬術–三項賽個人賽(待定)
12. 乒乓球–女子團體(待定)
13. 乒乓球–女子單打(待定)
14. 乒乓球–女子單打(待定)
15. 乒乓球–男子團體(待定)
16. 乒乓球–男子單打(待定)
17. 乒乓球–男子單打(待定)
18. 馬術–障礙個人賽(待定)
19. 劍擊–男子花劍團體賽(待定)
20. 劍擊–男子花劍個人賽(待定)
21. 劍擊–男子花劍個人賽(待定)
22. 劍擊–男子花劍個人賽(待定)
23. 單車–女子爭先賽(待定)
24. 單車–女子爭先賽(待定)
25. 單車–女子凱林賽(待定)
26. 單車–女子凱林賽(待定)
27. 單車–女子麥迪遜(待定)
28. 單車–女子全能賽(待定)
29. 劍擊–女子重劍個人賽(江旻憓)

資料來源:UCI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奧運】港隊落實6張場地單車入場券 女子全能賽附帶入奧

Posted on

【武漢肺炎】日本乒賽延期 5月中港兩站世巡賽待定

【體路專訊】因應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國際乒聯(ITTF)今日(10日)宣布,延期舉辦原定在4月底在北九州舉行的日本公開賽,至於5月分的香港公開賽及中國公開賽則有待確定。

肺炎疫情全球燃燒,多項乒乓球賽事均受影響,原定3月22至29日在釜山上演的世界團體賽暫定押後至6月21至28日舉行,令本來6月16至21日假釜山開打的世界巡迴賽韓國公開賽因而讓路,但新賽期未有公布。

至於世巡賽白金級別賽事也有兩站決定延期,除6月23至28日的澳洲公開賽外,還有4月21至26日的日本公開賽。ITTF今日透過官網宣布,出於對球員、工作人員、球迷的安全及健康考慮,與日本乒協及當地組委會決定把比賽延期,補賽時間暫時待定,但會密切關注局勢發展。

有關5月5至10日舉行的香港公開賽,以及5月12至17日在深圳舉行的中國公開賽,能否如期上演,將於日內落實。

資料來源:ITTF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武漢肺炎】日本乒賽延期 5月中港兩站世巡賽待定

Posted on

【埃及女子壁球賽】陳浩鈴遭逆轉無緣16強

陳浩鈴,壁球
陳浩鈴(左)力戰而敗。(賽事官網圖片)

【體路專訊】正在埃及開羅舉行的Black Ball女子壁球公開賽於當地時間周一(9日)上演次圈賽事,港隊「獨苗」陳浩鈴(Joey)在領先一局情況下「反勝為敗」,無緣16強。

陳浩鈴,壁球
(賽事官網圖片)
陳浩鈴,壁球
(賽事官網圖片)

香港派出4位女將出戰這項PSA白金賽事,首圈除陳浩鈴以3:2逆轉拉脫維亞的Ineta Mackevica外,何子樂、廖梓苓及湯芷穎均出師不利,遭遇「一輪遊」。

世界排名22位的Joey昨在次圈面對排名較自己高7位的12號種子、埃及代表Yahthreb Adel,雖然取得一個好開局,以11:7先拔頭籌,可惜隨後表現下滑,卒連輸3局7:11、5:11、4:11,總局數以1:3惜負,32強下馬。

資料來源:Squashsite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埃及女子壁球賽】陳浩鈴遭逆轉無緣16強

Posted on

【運動創傷】運動操之過急 容易引發慢性前膝關節痛

Credit : healthline.com

【體路專欄】慢性前膝關節痛問題不單困擾老人家,更影響不少專業運動員和初接觸運動人士。要解決前膝關節痛問題,我們先要了解膝關節結構。膝關節由大腿骨(股骨)、小腿骨(脛骨)和膝蓋骨(髕骨,俗稱菠蘿蓋)組成,當我們屈曲或伸直膝關節時,四頭肌會透過髕骨韌帶,帶動髕骨滑行。試想像股骨和脛骨形成一條路軌,髕骨是火車,而髕骨韌帶就是帶動火車移動的電纜。若任何一部分有問題,都有可能引致慢性前膝關節痛。

以慢性前膝關節痛而言,最常見是跑者膝(Runner’s knee)和跳者膝(Jumper’s knee)。簡單來說,跑者膝是膝蓋骨(火車)偏離了路軌,膝蓋骨與股骨不斷磨擦下,最後引致膝蓋骨下的軟骨磨蝕,因此患者形容痛楚的地方在膝蓋裏面,其實是膝蓋骨近外側的底面。若手按膝蓋骨施以壓力,再屈曲膝關節,痛楚也會加劇。另一方面,在上下樓梯時,由於膝關節屈曲幅度較大,跑者膝患者也會感痛楚。

跳者膝在排球及籃球等運動最常見,超過三分一專業運動員受跳者膝傷患困擾。在重覆跳躍的動作中,髕骨韌帶會不斷受到牽拉,過度勞損(或a sudden stress)情況容易出現。若「落地」的動作不正確,對髕骨韌帶的壓力會更大,受傷的風險更高。痛楚的地方在髕骨韌帶上,即膝蓋骨的正下方(或 有機會在正上方)。除了運動時會感到前膝疼痛,患者按壓髕骨韌帶也會產生痛楚。

  跑者膝 跳者膝
受傷組織 膝蓋骨下的軟骨 髕骨韌帶
受傷原因 軟骨磨蝕 韌帶發炎
痛楚位置 膝蓋骨近外側的底面 膝蓋骨正下方

以下是一些跑者膝的成因:

臀部肌肉力量不足

有所不知的是,膝蓋疼痛的來源有機會是臀部肌肉太弱。上文提及跑者膝的成因是膝蓋骨(火車)偏離了路軌,而臀部肌肉其中一個功能便是維持路軌,即下肢動態活動時的穩定性。若臀部肌肉力量不足,大腿骨便不能維持在合適的位置,令到膝蓋骨與大腿骨不斷磨擦,從而引致軟骨勞損。每跑1公里的路,膝蓋便會屈曲大概1300次,因此若你膝蓋骨滑動的軌跡本來就不正確,患上跑者膝的機率便很高。

股四頭肌過緊

股四頭肌過緊是其中一個跑者膝形成因素。股四頭肌經過膝蓋骨連接到髕骨韌帶,接連於小腿骨。曲腿時,就算把股四頭肌放鬆了,過緊的股四頭肌依然會把膝蓋骨壓在大腳骨上,受損的軟骨組織周遭的神經被刺激,產生疼痛的感覺。因此透過放鬆股四頭肌,如拉筋、使用瑜珈滾輪,也是有助減緩膝痛。

運動量突然大增

身體組織需要時間適應日常的體力活動,若生理活動突然改變,例如運動量增加:為了減肥,便每天跑步做運動、或是因工作的改變需要增加走樓梯的次數,下肢肌肉及韌帶跟腱的負荷便大大增加,當身體組織未能適應的時候,細微勞損便會形成,累積下去便會成為傷患。因此做運動的次數、時間及強度都需要順序漸進的增加,操之過急只會容易受傷。

股四頭肌力不平衡

股四頭肌是由四組肌肉所組成,若其中的股外側肌和股內側肌肌力不平衡,便會拉扯到膝蓋骨往外側或內側移動,膝蓋骨軌跡就會受到影響。因此我們解決跑者膝時,需要了解傷患成因,是股外側肌過度活躍還是股內側肌肌力不足,再對症下藥。

運動時膝蓋過腳尖(Knee over toes)會加劇膝關節痛?

方間有說法,做深蹲(Squat)或弓步(Lunge)時,膝關節超過腳尖會「傷膝」。這説法其實來自膝頭屈曲幅度和關節受壓的關係。深蹲時蹲得愈低,膝關節屈曲得愈多,臏股關節和脛股關節承受的壓力愈大。若深蹲至膝關節屈曲60度,臏股關節(Patellofemoral Join),即菠蘿蓋和大腿骨接觸面,承受的壓力(Patellofemoral compression force)大概為體重的1-2.6倍;若屈曲到110度,就會增至體重的3.6-4.5倍。除了臏股關節之外,脛股關節(Tibiofemoral Joint), 即大腿骨和小腿骨接觸面的壓力亦會隨著屈曲幅度增加而上升,加重位於脛骨上面「半月板」的負荷。故此,有慢性前膝關節痛或半月板退化問題的朋友,做負重(weight-bear)的活動時,例如上落樓梯、深蹲、跳躍落地等,若膝頭屈曲過多,有機會令已經退化的組織承受過大壓力,引發或加劇痛楚。

至於「過腳尖傷膝」,其實並不一定。蹲下時膝關節「過腳尖」直覺上會比「不過腳尖」屈曲得多。然而,蹲下時膝頭會否過腳尖,不單止和膝關節屈曲幅度有關係,身體重心位置和腳腕向上背屈(Dorsiflexion)的幅度都會影響。換句話說,不一定要屈膝很多,膝頭也有機會超過腳尖。所以,有時即使過了腳尖都不一定會增加關節受壓甚至引發傷患。

再者,對於沒有慢性膝關節痛症的朋友來說,「過腳尖」更加不是問題,只要技巧正確,肌力足夠及平衡,臏骨軌跡穩定,加上適度控制訓練量和強度,膝關節和周圍的軟組織會慢慢習慣,並且建立足夠韌性承受相對的壓力。

Reference
Bahr, R., Fossan, B., Løken, S., & Engebretsen, L. (2006). Surgical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eccentric training for patellar tendinopathy (jumper’s kne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BJS88(8), 1689-1698.
Fulkerson, J. P. (2002).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atellofemoral pai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30(3), 447-456.
Ireland, M. L., Willson, J. D., Ballantyne, B. T., & Davis, I. M. (2003). Hip strength in females with and without patellofemoral pain. 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33(11), 671-676.
Lian, Ø. B., Engebretsen, L., & Bahr, R. (2005). Prevalence of jumper’s knee among elite athletes from different spor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33(4), 561-567.
Witvrouw, E., Lysens, R., Bellemans, J., Cambier, D., & Vanderstraeten, G. (2000). Intrinsic 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terior knee pain in an athletic population: a two-year prospective stud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8(4), 480-489.
Reilly, D.T., Martens, M. (1972).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quadriceps muscle force and patello-femoral joint reaction force for various activities. Acta Orthopaedica Scandinavica,43(2), 126-137.
Hartmann, H., Wirth, K. & Klusemann, M. Analysis of the Load on the Knee Joint and Vertebral Column with Changes in Squatting Depth and Weight Load. (2013) Sports Medicine,43(10), 993–1008.
Fekete, G., Csizmadia, B.M., Wahab, MA, De Baets, P., Vanegas-useche, L.V., & Biro, I. (2014) Patellofemoral model of the knee joint under non-standard squatting. DYNA,81(183), 60-67.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運動創傷】運動操之過急 容易引發慢性前膝關節痛

Posted on

【全英羽毛球賽.英國直擊】連遇取消潮 「餓波」港將戴口罩抵埗遭「扮咳」指罵

【體路伯明翰直擊】東京奧運羽毛球積分進入最後倒數階段,惜在新冠肺炎(武漢肺炎)近月在歐洲爆發後,不少爭分要賽都先後「被取消」。將於明日(英國時間11日)開戰的「2020全英羽毛球錦標賽」於風雨下堅持如期舉行,在歐洲集訓近一個月的香港隊「餓波」多時,卻於抵達英國備戰後,遭當地人指罵及取笑他們佩戴口罩,更有人在港將身旁「扮咳」羞辱,令港隊備戰期間倍添心理壓力。

港隊抵英後首日訓練於Arena Birmingham訓練場進行。

東京奧運羽毛球積分將於4月26日截止,由於接連有多項羽毛球大賽被取消或延期,包括中國陵水大師賽、越南挑戰賽、德國和波蘭公開賽等,令不少球手爭取奧運積分的機會減少。香港代表隊亦因疫情影響下,早於2月因亞洲團體賽移師菲律賓,在當地要求抵埗後隔離14天下,最終港隊決定棄戰,其後出發德國漢堡集訓,為轉戰德國公開賽作準備,但賽事又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取消,港將一直「餓波」五星期至今,於日前(8日)終抵達英國,卻遇上不快事件。

香港混雙代表鄧俊文(左)與謝影雪

香港混雙代表謝影雪表示,港將因擔心近日在歐洲爆發的肺炎疫情,故從德國飛往英國期間均戴上口罩,卻不停被同行歐洲人取笑,昨日她與隊友於位於伯明翰的Arena Birmingham賽場進行首日集訓後表示:「其實在德國時,幾乎沒有人戴口罩,但我們坐飛機時都戴上口罩自我保護,但期間卻遭不少外國人取笑。」港隊於抵達英國後,於坐車外出時,更遭旁邊車輛乘客開窗、刻意向他們咳嗽及指責。但二人未受影響,在訓練前後均戴上口罩保護自己。

謝影雪(左)、鄧俊文

女單代表張雁宜亦將出戰全英賽,是港隊女單獨苗,她亦認為肺炎肆虐無疑為球員增添心理壓力:「的確會有點擔心,因昨日(8日)外出戴口罩時反被人責罵,自己也有點壓力,但又擔心受感染,所以我會袋著口罩在身,若有需要時就會戴上。」她指疫情有很多未知因素,唯有盡量平靜自己,不受外界影響。

張雁宜

伍家朗及李卓耀亦將分別出戰男單賽事,上屆勇闖全英四強的香港「一哥」伍家朗終等到比賽如期舉行,他坦言既興奮又擔心:「自己真的有點『餓波』感覺,當時德國賽取消後有點失落,所以很興奮可以來到這裡比賽,但同時因歐洲文化不太習慣戴口罩而擔心,唯有自己多注重衛生,少去多人地方,集中在酒店休息及比賽。」李卓耀則稱自己雖對疫情有憂慮,但因無法預測,故只能每天準備好比賽,一有比賽就全力以赴。

伍家朗稱已「餓波」多時

前港將陳仁傑(左)亦有到達全英賽協助港將訓練。

全英賽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羽毛球賽事,超過120年歷史,賽事更為1000賽級別,為爭取奧運資格最大賽事之一,但賽事不設外圍賽,單項亦只限世界排名前32名的球員報名參戰。故港隊今屆只有伍家朗、李卓耀出戰男單賽事,混雙謝影雪及鄧俊文,以及女單亦有張雁宜出賽。當中奧運排名第9的伍家朗及「鄧謝配」已幾乎穩奪奧運資格,目標放在力爭奧運排名前8,盼成奧運種籽代表,至於張雁宜亦大有機會首登奧運;李卓耀則需力保奧運前16排名、奪得每隊第2名奧運資格而戰。(相關報導:【東京奧運】羽毛球積分周期4月底截止 港隊4大希望暫時入圍

李卓耀盼力保前16奧運排名

全英賽零檢疫

但隨著英國近日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上升,全英賽組委會上周雖決定如期進行,但因預計除參賽球員外,亦會有近3萬球迷觀賽,故宣布將嚴格執行檢疫措施,包括「由場館工作人員教導場內球迷在個人衛生等方面的所需知識,並在公眾地方提供酒精搓手液,賽會亦與伯明翰機場部持緊密聯系,後者會對入境旅客執行嚴格的檢測程序。」(相關報導:【武漢肺炎】全英羽球賽繼續舉行 賽會全方位嚴陣以待,惟昨日賽場首日開放予外隊訓練時,未有任何特別措施,機場入境時亦未有量體溫等檢疫。大會將於稍後時間公布是否將進行閉門賽事,甚至再次決定是否如期於3月11至15日於舉行。

兩位香港男單代表盼全英能順利舉行

圖、文:徐飛

資料傳輸由Club SIM提供|器材由Canon提供


國泰航空全力支持體路Road To Tokyo之旅
由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期間,國泰航空將全力支持體路到訪世界各地,直擊香港運動員「Road To Tokyo」之旅,體路「Road To Tokyo」專頁現已面世,立即Click入呢度,一齊 #撐起港隊。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全英羽毛球賽.英國直擊】連遇取消潮 「餓波」港將戴口罩抵埗遭「扮咳」指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