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體路專欄】監獄馬拉松

監獄馬拉松,馬拉松,跑步,體路專欄
Photo Credit : sanquentinmarathon.com

【體路專欄】上月的專欄文章《在囚人士重新上路》談到香港監獄因為空間有限,雖然懲教處為在囚人士安排每日最少一小時運動(球類活動、循環訓練),卻沒有系統性的跑步練習。放眼海外,不少在囚人士在獄中跑馬拉松,在轉捩點上得到鼓舞,更而足以改變人生,即使出獄後,仍繼續他們的馬拉松之路。

以一些美國的監獄做例子,監獄官員相信馬拉松除了是運動,也可以改變生命,42.195公里這個距離有別晚飯後散步或消閒跑,有人能夠僅花兩個多小時完成全馬,也有人要花上超過八小時才能跑畢,完成時間雖然不同,但跑手們的那份堅毅、意志和韌力卻是可敬的。

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一所青年懲教所,2016年所內人員為在囚青年安排跑步練習,將跑步作為一個改過自新的「療程」,並安排他們參加懲教所內的年度馬拉松。其中,因誤殺被判10年有期徒刑的Johnathan,和因搶劫被判入懲教所的Xavier,年僅24歲和20歲,在跑步過程中毅然立志挑戰自己。

馬拉松進行前夕,懲教所特意找來當年里約奧運跑手Alexi Pappas,與他們一同練習並鼓勵他們。馬拉松當日,Johnathan和Xavier的家人都在場,見證他們用自己的汗水完成曾經以為不可能的距離。Johnathan因監禁已錯過很多與家人的時光,如今他已完成3次所內的年度馬拉松,也不時與年輕囚犯分享自己的經歷,而Xavier亦定下了目標,出獄後想做汽車維修員,從新出發。

港人跑馬拉松愛掛上獎牌打卡、po相,但這並不是在囚人士參加馬拉松的原因,甚至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美國聖昆丁州立監獄(San Quentin State Prison)由1852年開始收容囚犯至今,專門收容重犯,對男性囚犯仍然執行死刑,是全加州最古老的監獄。監內的Markelle Taylor,長於破碎家庭,27歲因毆打當時懷孕的女友,導致腹中胎兒死亡,被判二級謀殺罪,要接受無期徒刑。

Taylor覺得跑步能帶他短暫遠離獄中的痛苦,他在獄中參加過4次馬拉松比賽,每次要圍著監獄跑105個圈,皆以首名衝線,時間分別為3:16:07、3:21:19、3:20:19及3:10:42,完成時間絕對不失禮!( 按此 觀看The San Quentin Prison Marathon)

監獄馬拉松,馬拉松,跑步,體路專欄
Photo Credit : sanquentinmarathon.com
監獄馬拉松,馬拉松,跑步,體路專欄
Photo Credit : sanquentinmarathon.com

服刑18年後,Taylor成功申請假釋外出,他獄中的教練Frank Ruona知道他的夢想就是跑一趟波士頓馬拉松,決定為他提出申請,賽會人員知道他的故事後,即使已經過了報名時限,仍願意破例讓他參加比賽,給了他「29739」的號碼布。Taylor掛住這張號碼布以3:03:52完成了他獄外第1個馬拉松、人生第5個全馬。即使過去的人生處於黑暗,自己的將來仍取決於自己的選擇。

美國佛羅里達州一所聯邦監獄裡也有過這樣的一個故事,Jim Deupree因酗酒步入人生低谷,因盜竊及搶劫銀行補捕,先後進出監獄7、8次。他在獄中開始馬拉松生涯,利用跑步的時間思考及祈禱,高峰時在獄中連續12天跑20英里(約32.19公里),故事更獲得跑步雜誌報導。

Deupree希望為獄中馬拉松增添意義,便開始寫信給各個馬拉松賽會提出申請參賽,以跑步為美國癌症協會籌款。10年間,他一共跑了200場比賽,2005年更成功申請參加世界上最大型的紐約馬拉松。信中,他寫道「我每周跑50英里(約80.46公里),目標在4小時內完成」,不同的是,他不會與紐馬37,000名跑手跑在同一賽道上,沒有鳴槍聲,掛著「49997」的號碼布在相同的起跑時間,獨自圍著監獄外圍跑60個圈,以完成一個全馬。

42.195的力量,讓許多生命得到改變。跑步無分時間地點,可喜的是有在囚人士受到馬拉松感染,釋囚後,仍繼續馬拉松之路。我亦希望馬拉松可以影響更多生命,無論是處於人生哪個階段,高潮還是低谷,年輕還是年長,都可以藉著跑步,感受跑步改變人的力量。

順帶一提,監獄馬拉松也有輕鬆的一面!去年有網民組織監獄馬拉松,有一些參加者穿上「囚衣」,圍繞已棄用的英國薩默塞特郡(Somerset)的一所監獄跑55圈,體驗在囚人士馬拉松日常,這100多名跑手完賽後獲得監獄主題獎牌及監獄餐。

.由網民發起的「監獄」馬拉松。

文:張樹槐  達人傳訊董事總經理(原文曾於信報刊登 )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監獄馬拉松

Posted on

【場地單車】香港明年5月辦國家盃經費700萬 緊貼疫情發展仍存變數

場地單車國家盃

【體路專訊】香港單車總會今日(5日)宣布,落實明年5月舉辦國際單車總會(UCI)全新場地單車賽事-國家盃(UCI Nations Cup),香港代表隊將於主場迎戰海外勁敵,為東京奧運會熱身,本地車迷有機會再次親睹「牛下女車神」李慧詩等港將風采。

UCI於今年世界場地單車錦標賽後進行改革,為場地單車長遠發展重新訂定了賽程安排及賽制,全新世界性賽事包括取代以往6站世界盃的3站國家盃(UCI Nations Cup),以及世界場地單車錦標賽。UCI今天公布2021年4項比賽日期及地點,詳情列下:
第1站國家盃:英國紐波特(4月22至25日)
第2站國家盃:香港(5月13至16日)
第3站國家盃:哥倫比亞卡利(6月3至6日)
世界場地單車錦標賽:土庫曼阿什哈巴德(10月13至 17日)

香港成功爭取第2站國家盃的主辦權,不僅是唯一的亞洲賽站,也是繼2016、 2017及 2019年後再次舉行世界級場地單車賽。跟以往只限國家隊參加的世界盃相比,國家盃最大特色是容許註冊職業隊出戰,此外,亦會增設比賽項目,例如全能賽當中的淘汰賽將另行獨立以單項形式舉行。在隊伍及賽項均有所增加的情況下,香港單車總會估計參賽人數將達至400人,超過2017年承辦世界錦標賽時的規模,預算經費約為700萬港元。

香港於2016及2019年三度舉辦場地單車世界盃,2017年則主辦場地單車世錦賽(圖:體路資料庫)

儘管UCI已經落實賽期,然而由於全球新型肺炎疫情尚未受控,各站賽事仍存在很大變數,香港單車總會已咨詢UCI,假如明年5月本地疫情依然嚴峻而令國家盃被迫取消,已排得密麻麻的2021年賽曆中就只餘下9月一個檔期以作補賽之用。與此同時,單車會亦需要評估及盡量減低取消賽事後的虧蝕數字,故此籌備工作暫時未敢「去得太盡」,申請撥款、物色贊助商及比賽安排將優先處理,公關及宣傳等事宜或要延至明年1月才開始準備。總括而言,就是密切留意疫情發展「邊睇邊辦」,而且暫時把「取消死線」定在明年4月。

2020年受到疫情衝擊,香港單車隊自3月世界錦標賽後一直「停賽」,故明年主場出戰國家盃對港將而言將起鼓舞作用,更重要是藉此爭取世錦賽入場券及為7月東京奧運會熱身。值得一提,港隊將參加4月22至25日的東京奧運測試賽,以及5月26至30日假哈薩克舉行的亞洲錦標賽,全力備戰東奧。

資料來源:香港單車總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場地單車】香港明年5月辦國家盃經費700萬 緊貼疫情發展仍存變數

Posted on

【港超聯】林樂勤一頭定江山 富力小勝理文保爭標希望

【體路專訊】港超聯今日(5日)在旺角場上演「黃白大戰」,由力保爭標希望的富豪球會富力R&F面對銀牌亞軍理文。殘陣應戰的理文雖然未被富力取得絕對優勢,但仍在完半場前被林樂勤頂入角球,下半場力追不果下以0:1落敗。全取3分的富力暫時升上次席兼保住爭標希望,但要在煞科戰擊敗東方龍獅兼寄望傑志失分才可以首奪冠軍。

富力上場踢少一人下2:3不敵傑志,將聯賽領先優勢斷送之餘更被東方龍獅壓在第3位。今仗收起射手迪布利,改由基奧雲尼、林樂勤及伊高沙托尼攻堅,後防有謝家強停賽下以杜度夥拍羅拔圖扼守中路。理文上周五失落銀牌冠軍,更有沙普夫及亞哥斯達分別領紅及累積5黃停賽,中堅余煒廉亦傷出。在中堅缺人下,理文只能以黃俊皓及余沛康客串3中堅夥拍賓希路,中場就有談樂軒復賽後首次正選上陣。理文前線續缺尼迪利,同時收起鄭兆均由李康廉正選。

富力開賽僅5分鐘就有先開紀錄的機會,基奧雲尼在一次反擊中接應直線單刀面對袁皓俊,不過左腳快射被後者救出。雖然富力以強陣面對殘陣應戰的理文,但早段除有較多控球外未見有太大優勢,反而「黃衫軍」偶爾的反擊亦頗具威脅。復任正選的中村祐人14分鐘的遠射成理文首腳射門,不過只被周煜辰接實。富力在其後時間即使在外圍不斷猜傳,但一直欠缺到肉射門,直至34分鐘才有基奧雲尼近射柱邊出界。正當以為上半場互交白卷之際,林樂勤41分鐘接應角球頂成1:0,加上末段富力禁區的一片混亂下球證未有吹罰,富力半場以1球領先。

談樂軒(左)復賽後首任正選,幾乎取得入球。

39歲的佐迪再獲上陣機會。

理文換邊後隨即換入梁嘉恆及鄭兆鈞兩名鋒將,雖然同時間收起基華尼頓,但在富力稍退守下取得更多攻勢,當中中村祐人54分鐘禁區頂接應回傳撞射高出。但上半場多番在前線竄擾的老將李康廉66分鐘被杜度剷傷,要由小將張憙延入替,富力同時亦換入林衍廷及迪布利。富力隨即再有黃金機會,不過基奧雲尼的近射再一次被袁皓俊擋出。李康廉傷出後,理文倚重左路的余沛康及鄭兆均,加上中村祐人在中路派牌發動攻勢。談樂軒73分鐘接應中村的回傳遠射,省中人後僅中網側,前者其後亦被老將佐迪入替。20歲小將張憙延尾段多次在右路嘗試突圍,不過同樣未竟全功,完場前的射門亦只告柱邊出界。最終富力守住1球勝局,暫時升上第2位。

林樂勤(左一)
楊正光

 

富力的入球功臣林樂勤對球隊相隔兩場後再取勝仗,自己同時亦「開齋」感到非常開心:「我受傷了這麼多一直都很難捱,而且之前停擺對康復的路途都有點困難,自己感覺信心都比以前差。這個入球算是一支強心針,鼓勵我可以繼續努力下去。」

主帥楊正光就指整體滿意球隊發揮,尤其上半場的進攻做到賽前部署,對經過兩場失利的球員是好結果。全取3分後富力仍然保住爭標希望,他直言已為煞科日做好預備:「爭標路上有很多事可以發生,沒有甚麼必然,但我都會作好最壞打算、最好準備,首要寄望擊敗東方。」不過即使擊敗東方,一旦傑志同日贏波的話,富力仍會因對賽成績不及對方而失冠。楊正光回顧今季時指,疫情令球季停擺是球隊爭標路的一個轉捩點:「停賽前球隊的氣勢及狀態都比較強,但一個疫情就令我們失去很多事。利安高和梁諾恆離隊,徐宏傑及林恩許等又不能上陣,令板櫈深度不足夠,加上復賽賽程很吃力,對我們的戰績都有很大打擊。」

黃俊皓
曾昭達

 

理文助教曾昭達就指,球隊在多名球員傷停下仍表現出色,教練團都滿意及欣賞球員發揮,又透露射手尼迪利有微傷在身以致不入18人名單。理文上半場改打3中堅陣式,當中轉會後第2次為球隊正選的黃俊皓客串擔任右中堅。這名30歲港將全場防守表現穩健,令伊高沙托尼及基奧雲尼沒有得到太多機會,曾昭達亦大讚對方發揮:「他只是第2場出任正選,但今日找他出任中堅的發揮都有目共睹,效率對球隊的影響十分正面,能給予我們不同選擇。」理文落敗後正式宣布與聯賽錦標無緣,曾昭達指最重要是球隊整季的發揮及走上軌道,即使未能爭冠亦並非最緊要。

富力全取3分後以17分反壓東方升上第2位,但因停賽成績不及傑志而無緣榜首。東方明日(6日)將會迎戰榜末的愉園,取勝即可獨佔榜首位置,並在煞科日擊敗富力就能重奪冠軍。理文就繼續守在第4位,煞科戰只要保持不敗就能以殿軍完成球季,但全失3分的話就會跌落第5位。

最新積分榜:

排名 球隊 勝/和/負 得失球差 積分
1 傑志 9 5/2/2 11 17
2 富力R&F 9 5/2/2 6 17
3 東方龍獅 8 5/0/3 4 15
4 理文 9 4/1/4 -2 13
5 冠忠南區 9 2/4/3 -2 10
6 愉園 8 0/1/7 -17 1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林樂勤一頭定江山 富力小勝理文保爭標希望

Posted on

【港超聯】曼聯青年軍傳加盟愉園 一度放棄足球做地盤工

【體路專訊】港超聯榜末球會愉園昨日(4日)宣布簽入一名外援球員。雖然會方並沒公布確實人選,但原來有足球中介公司早在3個月前已經爆出,曼聯青訓產品查理史葛(Charlie Scott)已與愉園簽約。現年23歲的史葛年內曾接受英國傳媒訪問,提及當年離開曼聯後一度沉淪,更試過放棄足球轉做地盤工。

愉園Facebook圖片

 

愉園昨日在社交網站發文,談及在應付復賽期間已為來季做準備,並已為新外援申請工作證。愉園指新援已經到港並正接受隔離,待隔離完畢就會公開新援身分。不過愉園在發文同時貼出新援的剪影,配以曼聯主場奧脫福球場的看台作背景,並寫下「#圖有玄機」,令球迷猜想新援與曼聯有關。

不過愉園新援身分原來早在3個月前已經曝光。外國足球中介公司433 Football Management 7月已經公布,曼聯青訓產品、出任中場的查理史葛(Charlie Scott)已經與愉園簽約加盟。這名23歲球員在青年軍時代曾與現時曼聯主力拉舒福特及麥湯文尼等做隊友,兩年前被曼聯外借到蘇超球隊咸美頓半季後被放棄。史葛隨後轉投英格蘭第五級聯賽球隊Altrincham F.C.,亦曾效力第八級聯賽的Newcastle Town F.C.。

史葛(中)Instagram首名照片正是與拉舒福特(右二)及科素文沙(左二)等人在青年軍的比賽相。(IG@_charliescottt)

 

史葛今年曾接受英媒《太陽報》訪問,透露自己被曼聯放棄後一度沉淪,抑鬱之餘更染上酒癮賭癮:「即使人們不是真的這樣想也好,我總覺得外界把自己與失敗劃上等號,一直被這想法纏繞着。」幸好史葛其後獲拉舒福特等好友開解,去年底開始到地盤工作兼繼續追尋足球夢。

(IG@_charliescottt)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曼聯青年軍傳加盟愉園 一度放棄足球做地盤工

Posted on

【足球・專訪】理性、球迷、Youtuber 線上的足球分析員

理性足球分析

【體路專訪】在你而言,足球是感性還是理性的運動?為支持的球隊歡呼嚎哭,是感性;按資料數據評論愛隊表現,是理性。兩件事看似互相排斥,但YouTube頻道「理性足球分析」的「阿邦」卻認為,理性和感性能夠共存。線上的他是一位認真分析各隊戰術表現的YouTuber,線下的他則是個忠實的曼聯球迷,「我認同睇波是感性,自己作為球迷是也一定有情緒,但事後分析時就要抽離出來和理性。」

YouTube截圖

 

「應該是『費Sir』退休後、莫耶斯上場的那一年,作為曼聯迷去到半季已經很憤怒,很想表達一下那些憤怒和不滿。」「阿邦」2002年因日韓世界盃接觸足球,「誤打誤撞」挑選了支持者眾的曼聯為追捧的球隊,自此成為「紅魔迷」一份子,「其實也沒有甚麼原因,始終我們不像英國人般支持居住城市的球隊,所以覺得曼聯好像很厲害就支持了。」就在他當了「曼迷」的第12年,曼聯經歷翻天覆地的轉變,在新領隊莫耶斯帶領下前半季僅排中遊位置,更經歷多個落敗的「第一次」。同時間,與球隊相距近6000公里的「阿邦」在香港也獻出他的第一次:將分析球賽的短片上載到YouTube頻道。

理性足球分析
阿邦就是在這個小小工作間完成短片製作。

我認同睇波是感性,自己作為球迷是也一定有情緒,但事後分析時就要抽離出來和理性。

「最初也只想看看其他曼聯球迷是否也不滿意莫耶斯,怎料大家都讚我說得很好,又有觀眾想睇其他球隊,於是便嘗試繼續做下去。」正所謂「不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要一直做下去就當然要為頻道改一個好名。「阿邦」將頻道命名為「理性足球分析」,然而作為球迷的筆者,甚至「阿邦」自己也明白足球某程度上是一項非理性的運動。每個球季末球迷為冠軍興奮莫名,同時又有人為愛隊降班而望哭哀慟,還有更多是不論表現好壞仍然會繼續「盲撐」。「我認同睇波是感性,自己作為球迷是也一定有情緒,但事後分析時就要抽離出來和理性。」

理性足球分析

放眼全球球迷圈子,諷刺其他球隊的行為比比皆是,即使在香港,一些「抽水」式的球隊別名大家也可能見慣不怪,「球迷圈很特別,經常都有球迷因為支持愛隊而討厭另一隊,又會叫曼聯做『獌狗』和『4424』 、車路士叫『軌』,對曼城時就會『寸』對方是金錢足球或(以前)對利物浦時會嘲紅軍沒有英超。始終球迷很容易被情緒主導,就算對方表現得好也不會讚賞,當時的我就不喜歡這種風氣。」即使如今已「理性」6年多,但仍不時有觀眾質疑他會偏幫或詆毀某隊。這些留言對「阿邦」而言同樣司空見慣,但亦成為其中一種推動力,「就是因為這些人,我才更想繼續做下去。當然我可以分析、對理性的理解也共非絕對正確,但我不是偏幫。」

理性足球分析

6年分析經驗 6日製片時間

由一個普通球迷搖身一變,成為一個每條片均有幾萬人次聽他分析球賽的主持人,「阿邦」靠的並非專業的教練知識,也非「紅褲子」出身的落場經驗,而是向《BBC》及《SkySports》等電視台球評家偷師,「不過看得多就自己不止留意皮球,開始會留意球員在場上的動作及反應,自然就會明白他們腦袋在想甚麼、對戰術的理解是甚麼。」以社區盾贏家阿仙奴為例,當日中場格列沙加不斷指揮隊友壓逼,從中也可以理解領隊阿迪達的戰術佈置。碰巧近月歐洲主流聯賽均要閉門舉行,直播收音更清晰聽到球場上的各種「提場」,「前些片段部分位置我有特意讓觀眾聽聽場上的聲音,如何叫隊友、如何叫人包位等,這樣就能了解戰術的運作。」說到這,「阿邦」亦不其然變得有點自滿,「這些可以說是這6年浸淫出來的成果,因為每場比賽我都會翻看幾次,哼哼!不過,其實大家都能看到的。」

留意球員在場上的動作及反應,自然就會明白他們腦袋在想甚麼、對戰術的理解是甚麼。

理性足球分析
先寫稿,後剪片。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就算是一條短短10分鐘的分析片,背後所花的功夫也絕非單單90分鐘就可以完事。由過往只出字幕時需用1至2天製作,到現在添加了旁白及後期後,製作時間也隨之而倍增。「最花時間其實是要重新再看一次場比賽,如果我有看直播的話也可以節省少許時間,因為看著直播也會有點想法。但始終都要找回一些適用的攻勢去講解分析,不能『偷雞』,要全部再看一次。」但球迷和分析員觀戰的角度始終不同,球迷總不能集中精神研究戰術,集中精神分析又減低了享受足球的樂趣,「以前也會邊看邊抄筆記,但現在不想連睇波都像上班一樣,不想一直在寫筆記,這樣不是太開心。」

理性足球分析

很老土地說一句,見到有人看,自己都開心,自然就會有滿足感。

「阿邦」本身任職後期製作,眼見頻道慢慢做出成績後毅然決定將正職變成自由身,投放更多時間在球賽分析之上。奈何世事不盡人意,付出和收入也往往不成正比,尤其是YouTube的分成方法朝令夕改,他亦坦言現時的自己是興趣主導:「很老土地說一句,見到有人,看自己都開心,自然就會有滿足感,再有人回應的話又可以和他們聊聊天,其實都很開心。況且點擊率愈高,分成亦愈高,我當然希望YouTube的收入能彌補我的薪酬,那我就不用再接太多工作。」然而現實歸現實,作為一個平常「打工仔」,食,還是要搵的。

理性足球分析

常說男子三十而立,「阿邦」亦準備在此時組織屬於自己的新家庭,但同時又代表日常開支的負擔又再增加,「不過女朋友很支持我,又不會要我賺很多錢去養她,即使我有陣子收入不高也不會有微言。近來我開始接到廣告,收入多了她又很開心。」家人的支持從來對追夢者非常重要,尤其在香港這功利社會,追夢往往會被認為是脫離現實,也很自然會經常被勸說放棄。「老實說是有想過的,想過找回一份正職,工餘時才每月出1至2條片。但⋯⋯不知道⋯⋯或許是不甘心、捨不得吧,可能到真的維持不了生活便真的要找正職。」只是要他放棄這件集興趣、工作與專業於一身的事情也絕不容易。

YouTube截圖

或許是不甘心、不捨得吧,可能到真的維持不了生活便真的要找正職。

另一樣困難的處境,就是要突破頻道的樽頸。相比其他KOL的生活日常和飲飲食食,「阿邦」坦承頻道的受眾群較小,更擔心過訂閱人數已經飽和,「受眾少絕對是一個限制,有想過是否已經沒有了可能性,所以我就想應該要做多些不同題材去突破限制。」球例、球員、國際賽、經典球賽,甚至為一個攻勢製作一條影片,「理性足球」中不同播放清單的數量愈來愈多,吸納的觀眾也同樣慢慢增多。但唯獨仍有一類影片,至今還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理性足球分析
阿邦是個「傷膝」青年,左右膝十字韌帶均曾斷裂。

好波與投資 理性和情感

「其實之前去旅行睇波都有拍片,這也是一個新方向,只不過我一直未動手去剪而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阿邦」除了平日看直播研究戰術之餘,亦親身到過倫敦和曼徹斯特等英國足球城市朝聖,感受過當地球迷的理性和非理性。「球場附近的餐廳商店基本只在周末營業都足夠,因為足球比賽能帶動經濟。之前有某人說過體育沒有經濟貢獻,但這就是經濟貢獻。」以理性角度分析球迷的非理性消費,「阿邦」以經歷隔空回應前領導人的一番話,也道出了其中一個眾所周知的無奈現實:究竟要有好波才有投資,還是有投資才有好波?

理性足球分析

如果人生只能看一場比賽,我一定選擇香港隊。

近年香港足球發展似乎有點逆水行舟之勢,一方面港隊表現進步有目共睹,但另一方面行政、管治等卻裹足不前,加上疫情之下球場關閉、聯賽停擺,當局始終將體育放在「To-do list」的較後位置。「情況就是上面的政策就混亂,下面就有班很熱血的人但就發揮不到。不過政府不重視體育的話,我們說甚麼都沒有用,而且不遠將來都不覺得會有改變。」對政策、對當局死心,但香港人仍然可以對港足死心塌地。

就如當年「阿邦」在大球場見證傑志力挫柏雷素爾的一晚,全場近8,000人不分你我只為香港代表歡呼,「即使我不是支持傑志,但大家在場內就是支持香港代表。其實那一場的氣氛媲美英超,尤其鄭展龍的入球更令全場瘋狂。這不就是歸屬感嗎?」當支持一支遠在地球另一端的球隊亦可以不太理性時,支持自己的代表隊又為何不能添加多一點感情,減少多一些理性?「如果人生只能看一場比賽,我一定選擇香港隊。香港人看英超這麼肉緊,是應該可以帶著這感情回到港隊身上。」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足球・專訪】理性、球迷、Youtuber 線上的足球分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