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國際游泳聯賽】何詩蓓發威 助泳隊保4×100自接力全勝

何詩蓓(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訊】香港游泳代表何詩蓓(Siobhan)周一(9日)出戰第2屆國際游泳聯賽(International Swimming League,下稱ISL)第9場比賽的首個賽日,這位港將在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再次成為全場唯一泅出52秒內的泳手,助泳隊在今季賽事於這個項目保持四戰全勝。

游泳, 國際游泳聯賽, 何詩蓓
(Photo Credit:International Swimming League Facebook)

今場賽事是Siobhan所屬的Energy Standard泳隊在賽季的最後一輪初賽,比賽續於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附近馬格麗特島(Margaret Island)的「隔離泡泡」舉行。何詩蓓周一首先出戰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挾此前在這個項目三場賽事都勝出的氣勢,其他泳隊根本難望Energy Standard項背。

游泳, 國際游泳聯賽, 何詩蓓
(Photo Credit:Energy Standard Facebook)

負責第2棒的Siobhan游出51秒59,是場中唯一游出52秒內的泳手,最終Energy Standard在「由頭帶到尾」的情況下輕鬆贏出,比次席的Tokyo Frogs快1秒76。

(圖:體路資料庫)

何詩蓓其後出戰女子400米自由泳,她在比賽中大部分時間一直保持領先,惟在完成350米後卻遭Leah Smith超前。儘管Siobhan在最後50米的分段時間仍然比對手快,惜始終無法收復失地,只能游出3分59秒18,比奪冠的美國泳手Leah Smith慢0.53秒,屈居次席。

(圖:體路資料庫)

Energy Standard在進入第4輪初賽前,憑兩冠一亞的成績在總排名榜與London Roar並列次席,僅落後榜首的Cali Condors一分,已然穩奪一個準決賽的席位。Siobhan在周二(10日)的第二個賽日,預料會一如過往,出戰女子100米自由泳、200米自由泳,以及混合4×100自由泳接力。

今季ISL的兩場準決賽將分別於本月14至16日舉行,如果何詩蓓所屬的泳隊能夠在準決賽獲得前兩名的話,這位23歲香港代表將可出戰本月21至22日舉行的總決賽。

資料來源:綜合外媒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國際游泳聯賽】何詩蓓發威 助泳隊保4×100自接力全勝

Posted on

【女乒世界盃】杜凱琹連輸3局遭逆轉無緣8強

港乒擂台賽, 乒乓球, 香港乒乓總會, 杜凱琹
杜凱琹力戰而敗。(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訊】2020年女子乒乓球世界盃今日(9日)續在中國山東海威上演次天賽事,港乒「一姐」杜凱琹亮相即遇滑鐵盧,領先3:1情況下連丟3局慘遭逆轉,以3:4不敵中華台北球手陳思羽,無緣8強。

女乒世界盃為國際乒聯(ITTF)重啟計劃的首項賽事,今屆共有21名球手出戰,包括中國的陳夢、孫穎莎、日本的伊藤美誠、石川佳純、新加坡的馮天薇及香港的杜凱琹在內的前8名種子球員豁免小組賽,直接躋身16強淘汰賽。至於第一階段小組賽就有13人分成4組,昨日經過單循環賽後,每組頭兩名晉級。

杜凱琹 (圖:ITTF)

世界排名第15位、被列為8號種子的杜凱琹,自3月卡塔爾入賽後闊別8個月重返國際舞台,今日首戰兩屆奧運代表台北好手陳思羽,港將開局發揮不俗,打完頭4局取得3:1(11:8、4:11、11:3、12:10)的領先優勢,然而無路可退的陳思羽卻絕地反擊,杜凱琹受壓下失誤頻頻,最終連輸3局(3:11、7:11、6:11)「反勝為敗」,痛失8強席位。陳思羽晉級後則硬撼日本名將伊藤美誠。

陳思羽 (圖:ITTF)

敗走海威的杜凱琹稍後還會參加鄭州上演的國際乒聯世界巡迴賽總決賽(11月19至22日)及世界乒乓球大聯盟-澳門站(11月25至29日)。至於港乒「一哥」黃鎮廷則於11月13至15日亮相男子世界盃。

資料來源:ITTF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女乒世界盃】杜凱琹連輸3局遭逆轉無緣8強

Posted on

香港青年獎勵計劃引入平板賽艇 培訓年青教練疫境自強

新型肺炎, 水上運動, 平板賽艇, 何劍暉, 香港青年獎勵計劃
平板賽艇RoB青年教練於海中示範平板賽艇運動

【體路專訊】由香港青年獎勵計劃(下稱AYP)構思及推行的Sports Empower青年「起」動計劃,周日(8日)舉行啟動禮。計劃冀能為年青人提供平台以學習不同運動的項目,讓他們累積教學以至推廣運動的經驗,從而提高他們的競爭力和就業能力。首項獲AYP揀選的運動為新興的水上運動 – 平板賽艇,盼能透過運動,讓年青人好好裝備自己,在「疫」境下重新出發。

新型肺炎, 水上運動, 平板賽艇, 何劍暉, 香港青年獎勵計劃
主禮嘉賓獎勵計劃理事會委員及香港青年獎勵計劃營地管理委員會主席馬清揚博士致辭時感謝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及鼎力支持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肺炎疫情,不少運動項目教練,包括水上活動教練的生計都受到嚴重影響;剛畢業的青年人求職時亦面臨重大挑戰。有見及此,AYP構思了及推行Sports Empower青年「起」動計劃,藉此提供平台讓青年學習及推廣不同運動項目。計劃的目的是透過認識不同運動、累積教學及推廣運動經驗,使青年人能掌握更多能力,於新常態下面對未來的挑戰,及提高他們的競爭力和就業能力。

新型肺炎, 水上運動, 平板賽艇, 何劍暉, 香港青年獎勵計劃
(左起)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副會長、香港特區政府青年發展委員會非官方委員霍啟剛先生,太平紳士、獎勵計劃理事會委員及香港青年獎勵計劃營地管理委員會主席馬清揚博士,及香港前奧運賽艇代表何劍暉女士以注水儀式寓意為為社會注入正能量

AYP在是次計劃率先引入由划艇和立划板結合而成的新興水上運動 — 平板賽艇,讓年青人累積運動教學的技巧和經驗,從而裝備好自己在「疫」境下重新出發。在周日的啟動禮上,香港前奧運賽艇代表、曾經在東亞運動會替香港拿下第1面賽艇金牌的何劍暉亦有出席,她更與中國香港賽艇協會總監張國強義務擔任計劃的教練,讓有志於發展運動事業的青年人有機會一展所長。

新型肺炎, 水上運動, 平板賽艇, 何劍暉, 香港青年獎勵計劃

平板賽艇有別於常見的水上活動如獨木舟、直立板和龍舟等,是一項以全身肌肉進行的運動。平板賽艇並不只著重手部運動及平衡力,亦需使用大腿配合背肌及腹肌的力量。由於這項運動使用了不同部份的肌肉,及特別注重使用人體中一般較強的四頭肌,它不但使參加者的肌肉發展更平均,而且比一般水上活動更能有效地航行及省力。除此之外,平板賽艇的參加者亦可一板多用,也可以參加直立板體驗、直立板瑜珈等,增加水上活動的體驗性。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青年獎勵計劃引入平板賽艇 培訓年青教練疫境自強

Posted on

【專訪】李韋煜見證本地訓練專業化:想證明外國的月亮並非特別圓

【體路專訊】在發堀及培育運動員時,需要將他們的天賦精心琢磨,方可展現他們的鋒芒。李韋煜博士(Justin)是少數取得美國註冊體適能教練(NSCA-RSCC)資格的亞洲人,並訓練過排球、游泳、手球及棒球等專業運動員。他在港超聯球會傑志工作6年間引入科學化訓練,並見證著球隊首度榮膺三冠王。量化出來的運動表現,除了證明運動員的成長,亦呈現本地運動邁向科學化的現象。

於賽馬會體藝中學畢業的Justin,坦言從小與運動結下不解緣,並早已享受當教練的樂趣:「中學時很喜歡游泳,喜歡到考了個教練執照,但感覺自己不適合做運動員,因此一直以成為教練作目標。」Justin其後到澳洲修讀運動科學與訓練學,再在中大取得運動科學碩士及哲學博士學位,並持有美國及澳洲認可體適能專家及教練證書,深入體會到科學與運動的關係,小至個人身體的變化,大至對整個體壇的未來發展。

Justin自2009年起擔任過多支港超聯(前身港甲)球隊的體適能顧問,現時亦在冠忠南區任職。數到最難忘的經歷,便不得不提在傑志工作5年(2011年至2015年)的歲月,由於他是本地首批具專業資格的體適能教練,因此受到較大規模的傑志青睞,「我的職責是監察球員的身體質素,再為他們訂立體能訓練日程,亦會與主教練溝通協調,以調整球員的休息時間。」因資源問題,當時僅有少數球會能夠採納科學化訓練,協助球員提升比賽表現, 後來Justin亦修讀本地足總教練課程,有助協調體適能訓練。

傑志前主帥甘巴爾(中)

在2009年起實行「西班牙化」的傑志,除了聘請甘巴爾為主帥及羅致多位「狂牛兵」,亦將地面傳控風格引入球隊。Justin十分欣賞西班牙籍外援對於訓練的執行力,認為是香港球員學習的榜樣:「單從飲食上看,他們都很嚴格遵從所有細節,不健康的完全不食,香港球員則要花上一段時間適應。而且外國的訓練資源比香港好,更易執行科學化訓練,而在香港就需要時間建立起來。」Justin希望透過自己的專業,提高香港運動員的體適能訓練水平,有一次他與西班牙籍助教持不同意見,最後讓對方認同自己的訓練方法,「當時他覺得要增加對抗性,就一定要舉重、練得很大隻,但會減慢了跑動速度。不過我用其他方法成功平衡速度和對抗性,令他們都信任我的一套,亦覺得自己的學識真正幫到運動員。」

Justin陪伴球隊奪過多項本地錦標,並曾隨隊出戰亞協盃賽事,其中傑志有3年曾晉身亞協盃8強,種種經歷亦他對球隊有份歸屬感:「每次與球員訓練都會加深大家的友情,最開心是有兩季與大家一起奪得三冠王。可是有1年球隊在足總盃決賽落敗,然後教練團隊在賽後一齊坐在球場分析表現,這6年裡有很多經歷讓我對傑志有很大的歸屬感。」

香港足球賽事在近10年變得更體力化,由以往的穩守突擊至近年的全場壓逼,對於球員的體能要求越來越高,亦讓不少球隊認同體適能訓練的重要性,並聘請教練作專門指導。Justin表示香港的體適能訓練尚在發展階段,亦看到有專業化的趨勢,期望更多人會為此共同努力,證明外國的月亮並非特別圓:「專業資格和經驗可以奠定較高的知識基礎,能夠提供更合適的建議予體育界。雖然香港與外國的發展仍有大段距離,但希望建立到自己的模式,不會一聽到外國模式就覺得最好。」

除了在運動員提供訓練,Justin亦曾與本地運動醫學學者合著書籍《我的第一本健身書》與《我的第一本單車書》,並在國際醫學及運動科學大會及期刊上發表超過30多篇文章。現時他主要為私人健身會所擔任運動及科學總監,負責將各種新穎的訓練課程引入香港,亦協助培訓運動教練,讓普羅大眾體會到新式訓練的樂趣及成效,以及透過教育、科研及實踐,鼓勵大眾把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雖然對象並非全職運動員,但他自感意義同樣重要。

圖:李子正、受訪者提供
文:李子正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專訪】李韋煜見證本地訓練專業化:想證明外國的月亮並非特別圓

Posted on

Descente × ZUCCa盡顯女性動感知性美

Descente × ZUCCa

Descente × ZUCCa

【體路資訊】今個秋冬,Descente與日本品牌ZUCCa 推出聯乘系列,以「from motion to (e)motion」為主題,能突顯現代女生動感與知性美。

今次聯乘系列將Descente的極簡機能設計風格,融合ZUCCa所擅長的設計語言Pleats,製作出一系列線條俐落,又能突顯現代女生動感與知性的運動系列,包括外套、衛衣、BraTop及Leggings等,迎合女生們在日常或訓練時穿用的需要。新設計的BraTop及Leggings採用荷葉邊設計,加上Free Cut 無縫處理,能夠增加美感並減少磨擦。

Descente × ZUCCa

Descente × ZUCCa

Descente × ZUCCa

外套及衛衣則採用簡約設計加上兩個品牌的logo為設計元素,展現運動時尚美感。此系列用色方面也別具心思,藉著採用甲蟲墨綠色、桃木紅褐色等自然色彩,帶出女性自然氣質,同時以蘊藏運動基因的深香檳金色作點綴,巧妙地將專業運動與女性特質交織於一身,重新為女生運動時尚作出註釋。

Descente × ZUCCa聯乘系列已於Descente美麗華旗艦店有售。

資料來源:FILA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Descente × ZUCCa盡顯女性動感知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