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澳門大賽車】歐陽若曦「揸Benz」鬥GT盃  萬事俱備全力爭勝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澳門GT盃,賽車,歐陽若曦,Craft-Bamboo Racing

【體路專訊】香港車隊Craft-Bamboo Racing將會派出兩部平治-AMG GT3戰車,角逐第67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澳門GT盃。兩位車手包括香港的歐陽若曦與及澳門的廖力嘉,將會在本周末(11月20至22日)代表車隊上陣,挑戰這項大賽的冠軍。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澳門GT盃,賽車,歐陽若曦,Craft-Bamboo Racing
享負盛名的澳門GT盃,今年在疫情的陰霾下仍然繼續舉行,並主要由中、港、澳、台四地的車手參加。曾經在2008年首屆澳門GT盃比賽中奪冠的歐陽若曦,將會是今年比賽的大熱門。這位香港車手曾5次在澳門東望洋賽道掄元。其中更包括兩次世界房車錦標賽澳門站的獨立盃冠軍。

今年歐陽若曦的隊友將會是來自澳門的經驗車手廖力嘉。這位早在90年代已經參加過「葡國盃」等房車賽的澳門車手,對東望洋賽道絕不陌生。今次已經是他第21次參與澳門格蘭披治。除此之外,廖力嘉亦積極參與區內的比賽。曾在2017年的TCR亞洲房車系列賽中兩次登上頒獎台。今年他將首次以平治-AMG GT3賽車出戰澳門大賽車,期望能夠再創佳績。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澳門GT盃,賽車,歐陽若曦,Craft-Bamboo Racing
歐陽若曦(中)將與澳門車手廖力嘉(右)合力爭勝。

賽事本周在澳門東望洋賽道上演,兩節練習賽於周五(20日)展開。排位賽則安排在周六(21日)早上進行,然後同日下午將會進行8圈的選拔賽。選拔賽成績將會決定正賽的起步排名,12圈的澳門GT盃正賽周日(22日)正式上演。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是賽車年度最受著目的比賽之一。賽事使用的東望洋賽道是現時世界上最具挑戰性的街道賽道,車手稍一不慎就有機會發生意外撞欄。它既有如文華東方彎、漁翁彎等快速彎道,又有狹窄的松山賽道和髮夾彎。對車手實力和車隊部署的要求都非常之高。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澳門GT盃,賽車,歐陽若曦,Craft-Bamboo Racing
駕駛  95號挑戰者平治-AMG GT3戰車車手的歐陽若曦 十分期待回到東望洋賽道比賽:「隊上下都為準備參賽付出很多,期間還要同時進行隔離和準備工作。現在我們已萬事俱備,我非常期待比賽來臨!我已有好一段時間沒有駕駛賽車,落場時需要份外留神,最重要是找到適合的比賽節奏。練習賽先以較保守的態度,務求要盡快熟習場地,再逐漸加快速度。我當然會以勝利為目標,但比賽將會有其他組別賽車同場比賽,要在狹窄的賽道閃避超越其他賽車將不會容易。而且比賽看來很大機會是雨戰,會令比賽更添變數。任何事都可以會發生,我們需要步步為營小心應對。」

相片及資料來源:Craft-Bamboo Racing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澳門大賽車】歐陽若曦「揸Benz」鬥GT盃  萬事俱備全力爭勝

Posted on

賽車獲體院認可申請訓練資助 余錦基:培育車壇新力軍從電競開始

賽車, 香港汽車會, 余錦基
余錦基(右)與李耀培。

【體路專訊】香港汽車會周四(19日)舉行傳媒午宴,簡介香港賽車界來年的展望及動向。香港汽車會會監余錦基在席上表示,賽車運動已獲香港體育學院認可,只要車手符合相關資格,便能申請體院的「體育訓練資助計劃」。至於電動方程式錦標賽(FE)則有機會於2022年回歸香港,但要視乎新型肺炎疫情發展,賽道亦有機會有所改變。

賽車, 香港汽車會, 余錦基

在新型肺炎疫情下,全球大部份賽車賽事先後延期或取消,加上2020年已經踏入尾聲,香港汽車會已經展望2021年的發展。余錦基席上透露賽車運動已獲香港體育學院認可,持有效牌照的車手均可申請體院的「體育訓練資助計劃」:「今年開始香港賽車手可以申請體院的資助,目前已經有25名車手申請,除了讓車手在經濟上得到支援外,更重要是香港車手得到政府的認同。」

賽車, 香港汽車會, 余錦基

此外,香港賽車將與傳統運動一樣,實行教練制度,目前已經有37位成功註冊的賽車教練,余錦基指:「如果要培訓出色的車手,一定要有好的教練,這方面國際汽車聯會提供很多支援。」為培育未來車壇新力軍,余錦基指香港汽車會將到訪學校,以講座形式讓更多年輕人認識賽車運動,現時全港有15間學校獲汽車會認可。惟余錦基坦言賽車是危險且昂貴的運動,因此初學者要參與並不容易,因此未來會以電競方面入手:「香港汽車會將舉辦一連串電競賽事,當他們成為電競賽冠軍後便有機會接觸小型賽車,再於相關賽事勝出後將有資格學習駕駛大賽車,更有機會跟隨歐陽若曦及李英健學習。」余錦基認為電競可以彌補香港沒有賽道的問題,希望未來有更多年輕人藉此接觸賽車運動,在香港汽車會舉辦的電競賽勝出,更有機會代表香港出戰世界盃賽事。

賽車, 香港汽車會, 余錦基

至於電動方程式錦標賽方面,余錦基指:「雖然與FIA的合約已經完結,不過據悉他們很希望電動方程式可以回歸香港,而香港站亦是全球數一數二成功的賽站。」他表示電動方程式最快於2022年回歸香港,不過要視乎疫情的發展,加上因中環郵政總局有機會面臨拆卸,因此賽事有機會移師至西九,不過賽道首選仍是中環。

賽車, 香港汽車會, 余錦基

另一方面,香港汽車會會長李耀培表示,將會與國際汽聯合作,於12月中旬舉辦「第一屆 FIA HKAA智能安全駕駛挑戰賽」,希望藉此提高駕駛人士的安全意識,同時減輕碳排放。

圖、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賽車獲體院認可申請訓練資助 余錦基:培育車壇新力軍從電競開始

Posted on

【港超聯】東方開咧前簽林恩許 馮慶燁回巢

林恩許前年曾為傑志於銀牌四強入球淘汰東方。(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訊】上屆港超聯亞軍東方龍獅在聯賽正式開鑼再有舉動,今日(19日)宣布簽入兩名前富力R&F球員,分別為回巢的馮慶燁及曾效力傑志的林恩許。

現年28歲的林恩許2016年由澳洲來港加盟傑志,因祖母為香港人而具備本地球員資格,前年曾為傑志於銀牌四強入球淘汰東方,其後奪得「三冠王」。至於下月將滿28歲的馮慶燁則於上季前隨教練李志堅由和富大埔加盟東方,此前曾助大埔歷史性封王兼入選香港明星足球選舉最佳十一人,去年底的東亞錦標賽首度為港隊上陣。二人於今年中球季停擺期間轉投富力,但因轉會規例未曾為球隊上陣。

東方指相信林恩許的中場組織及閱讀球賽能力將大大增強中前場攻擊能力,又稱一直以助本地球員發展為己任,故於馮慶燁解決合約問題後即邀請其回巢,並將進一步鞏固防線。

林恩許及馮慶燁成為繼盧均宜、方栢倫及林衍廷後第4及第5名上季效力散班的富力、新季續戰本地職業聯賽的球員,據悉另一支前列球隊亦與一名前富力港腳進入洽談的最後階段。另外,據悉部分前富力球員將向舊會採取法律行動追討賠償。

林恩許轉會後未曾為富力上陣。(圖:體路資料庫)
馮慶燁(右)再次回歸李志堅麾下。(圖:體路資料庫)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東方開咧前簽林恩許 馮慶燁回巢

Posted on

【棍網球】S&C教練淺談隊中角色 宏觀微觀兼顧的橋樑

棍網球,S&C教練
黃思瀚為香港男子棍網球代表隊成員,同時亦為香港棍網球總會肌力與體能訓練教練

【體路專訪】一支球隊就如一副拼圖,球員、教練、職員等等都是獨一無二的其中一塊拼圖,一凹一凸都配搭得恰到好處。而在香港棍網球代表隊的「拼圖」裡,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塊就是肌力與體能訓練教練,在香港棍網球總會中擔任這個職務的教練黃思瀚(Wesley)就把自己的角色形容為「隊伍的橋樑」。

棍網球,S&C教練

肌力與體能訓練(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簡稱S&C,雖然從名字看來就是針對力量及體能的訓練,但又不能簡單地把S&C教練歸類為私人健身教練的一種。昔日有兩年私人健身教練經驗,現在已經擔任香港棍網球總會S&C教練職務逾一年半的Wesley指出兩者分別:「私人健身教練按受訓對象的目標而安排訓練內容,一般可能是改善體態、練得健碩;S&C教練則是針對小組或球隊,按教練及球隊需要而制定有系統的周期性訓練計劃,令到訓練能真正提升運動員在場上的表現,以及減低受傷的機會。」故此私人健身教練及S&C教練的專業証書亦有所不同,前者以訓練一般市民為目的,適合任何對健身有興趣人士;S&C培訓教練則是針對運動員及球會,現時最具認受性的証書是美國權威機構NSCA的CSCS (Certified Strength & Conditioning Specialist)。

棍網球,S&C教練
香港棍網球總會擁有自己的健身室

S&C教練的工作範圍,宏觀方面需要制定健身訓練計劃,讓球隊朝同一個方向前進。Wesley指S&C教練制定訓練計劃時要考慮多個部分,包括比賽周期、外出集訓的時間等,更重要是要與主教練溝通,掌握球隊的打法:「球隊的風格是甚麼?是力量型還是速度型?這些都是決定訓練內容的元素,同時也要按比賽時間表來決定訓練強度,因此訓練計劃要以一年作考慮。」訓練也並非紙上談兵,S&C教練除了要帶領每課健身環節,也要透過科技去記錄球員的運動距離、速度、轉向等等,並且定時舉行測試來評估球隊及球員狀況,Wesley把長時間記錄的數據製成圖表,藉此讓教練團隊能評估球隊,同時確保運動訓練有成效。由於S&C教練安排的訓練是以提升指定項目的運動表現為主,因此本身必須十分了解該項運動。

棍網球,S&C教練
善用數據、圖表等為球隊作分析

S&C教練的另一個職責是減低運動員受傷的機會,同樣透過持續收集數據與評估來達到這個目的。Wesley以自己工作為例,訓練期間會要求運動員透過運動自覺強度(Rated Perceived Exertion)來自我評分,從而反映運動員的身體狀況,避免強度太大落差而引致傷患。另外亦從中找出隊中容易出現傷患的運動員及相關傷患,比如是筋鍵發炎、拉傷與扭傷等,就能透過訓練計劃強化相關的身體部分,避免傷患。

棍網球,S&C教練
記錄球員的數據是S&C教練的工作日常

如果只是休閒健身,或許離開健身房時便已經完成該次訓練;但對S&C教練而言,訓練工作卻不只限於運動場或健身室。比如運動員賽前的進食量、日常休息時數等都是S&C教練需要關心的部分,因此S&C教練亦要關心運動員,了解他們的生活及習慣,以助他們建立一個健康生活模式。Wesley提到當中的竅門,是S&C教練要融入球隊,與球員建立互信關係。

棍網球,S&C教練

S&C教練的工作亦有微觀部分,比如要注意到有球員仍然在進行傷患復健,訓練上可能會作一點針對性的微調,如何拿捏調整份量就考驗他的功夫:「如果訓練太針對個人,大家可能會看不到訓練的大方向。當大方向一樣,大家的訓練相關時,氣氛也會更好。」除此之外,部分球員有傷患時,S&C教練也需要與球隊醫生、物理治療師等溝通,照顧好球員的需要,了解球員狀態,同時在比賽期間為主教練排陣提供參考建議。因此Wesley也稱S&C教練為球隊的橋樑,把每一個部分連接起來,令球隊運作事半功倍。

圖、文:何子淵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Issue#45

Sportsroad Junior

Sportsroad Junior》為全港首本月刊學界體育報,創刊號於2016年1月隆重出版,內容涵蓋全港各區學界體育賽事,現時派發據點超過全港200間中、小學。我們正陸續增加免費派發的學校數目,如學校有興趣訂閱本刊,請電郵至 junior@sportsroad.hk,或填寫網上訂閱表格,並留下負責老師、班級數目、所需訂閱數量等資料,我們會盡快回覆及安排,謝謝你對《Sportsroad Junior》的支持。

我們目前亦設有以下公眾派發點:油麻地Kubrick書店尖沙咀YMCA會員服務部修頓室內場館票務處麥花臣室內場館九龍灣Mega Ice元朗區體育會沙田體育會大埔體育會北區體育會,數量有限,派完即止。另外,我們亦有個人訂閱服務,詳情可按此瀏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棍網球】S&C教練淺談隊中角色 宏觀微觀兼顧的橋樑

Posted on

石偉雄蟬聯體記心中最佳運動員 江旻憓首奪殊榮

【體路專訊】「銀河娛樂香港體育記者協會最佳運動員選舉2019」今日(19日)透過網上直播公布結果,體操的石偉雄及劍擊的江旻憓分別奪得最佳男、女子運動員獎。去年首次在世界盃個人項目封王的石偉雄指2019年的生涯上有大突破,除趁奧運延期提升「李世光跳」的把握力,亦有意嘗試出戰奧運單槓項目。2019年女子重劍年終「一姐」、同樣已獲得奧運入場劵的江旻憓就笑言疫情令她發現甚麼事也不能阻止自己練習,希望盡快重新投入比賽。

(體育記者協會提供)
(體育記者協會提供)

因應新型肺炎疫情,今屆體記協最佳運動員選舉結果一改以往於春茗上宣告的形式,押後至年尾之餘亦轉於網上直播公布。最終由體操運動員石偉雄,以及劍擊代表江旻憓贏出由本地體育記者一人一票選出的最佳男、女子運動員獎。蟬聯獎項的石偉雄於2019年先後在體操世界盃克羅地亞站及斯洛文尼亞站獲得跳馬金牌,同時亦是他首次在世界盃個人項目封王,及後更在世錦賽奪得2020東京奧運入場劵。至於江旻憓就先後於女子重劍世界盃古巴站及巴塞隆拿站奪得獎牌,成為首位榮升世界第一的劍擊港將,亦已獲得東奧入場劵,她力壓李慧詩及何詩蓓等猛將獲獎可說實至名歸。

石偉雄去年奪得兩面世界盃金牌。(圖:體路資料庫)
石偉雄,史特加體操世界錦標賽,體操,跳馬
石偉雄在德國史特加的世界體操錦標賽2019奪得奧運入場劵。(圖:體路資料庫)

繼2014及2018年後第三度獲獎的石偉雄除了感謝投票支持的人之外,亦坦言2019年比前年有更大突破:「感謝大家在這兩年見到我的成績和突破,去年與前年相比突破更大,因為經過8年努力後能再次出戰奧運,感到開心之餘亦感覺2019年頗順利。」他透露已重返正常訓練約一個月,但有感比賽及訓練計劃都被疫情打亂:「今年的確頗為特別,但大家都很忍耐和堅持。我自己也只能以另一個心態對待疫情,將延期當作給予更多時間讓自己練習得更仔細。」石偉雄自言己對「李世光跳」有約7成多的把握力,並透露或嘗試出戰奧運單槓項目,打算最快明年2月外出比賽。

江旻憓去年1月贏得香港劍擊史上首面世盃金牌。(圖:體路資料庫)
2020東京奧運, 東奧劍擊, 女子重劍, 江旻憓
江旻憓去年底獲頒年終「一姐」獎牌。( 圖:體路資料庫)

至於首膺最佳女運動員的江旻憓就笑言對當選此料不及:「很開心在2019年有好成績報答教練和支持我的所有人,因為大家在我受傷之後也不斷幫助我重返賽場。但始終也對自己再次受傷有點失望,因為之前曾經受傷就應該要汲取經驗,往後要再更好保護自己。」她透露早前趁體院封院期間於家中練習,到體院重開後亦繼續與教練為往後比賽備戰:「疫情令我發現即使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也沒有事能阻止我訓練。今年雖然很漫長,但又很快就渡過了,大家都要珍惜和感恩很多理所當然的事。」劍擊的奧運積分期仍未完結,江旻憓希望仍可到成都出戰餘下一站重劍奧運積分賽。

霍啟剛(右一)以體記協會長身分出席頒獎禮。(體育記者協會提供)

國際奧委會(IOC)主席巴赫日前訪問日本,表示有信心東京奧運能容納現場觀眾,並有意由IOC負責運動員接種新型肺炎疫苗的費用。身兼港協暨奧委會副會長的體記協會長霍啟剛在頒獎禮後透露,今早與政府及體院開會商討港隊出戰奧運的事宜,指或會成立一個場外小組支援運動員,同時會盡早跟進疫苗情況:「近日有很多疫苗的訊息傳出,但我們始終不是相關範疇人士、不太清楚情況,所以也希望體院團隊能盡早跟進疫苗情況和向運動員及家長講解,釋除大家的疑慮,並在安全情況下讓運動員出戰奧運。」石偉雄及江旻憓則異口同聲指有信心奧運能順利舉行,並會考慮在安全情況下接種疫苗。

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石偉雄蟬聯體記心中最佳運動員 江旻憓首奪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