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泰國羽賽】李卓耀惜敗 連續兩站8強止步

李卓耀,羽毛球,全英賽
李卓耀(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訊】在曼谷舉行的第二站泰國超級1000分賽周五(22日)來到第4日賽事,碩果僅存的港將李卓耀在男單半準決賽面對丹麥球手Hans-Kristian Solberg Vittinghus「反勝為敗」,局數輸1:2,連續兩站賽事8強止步。

上站同樣打入8強的李卓耀,今仗在首局賽事雖與對手咬得甚緊,但一直稍稍落後。李卓耀其後在落後15:16的時候連取3分反超前18:16,這位世界排名20位的港將之後率先搶到局點,但Hans-Kristian Solberg Vittinghus連贏3分逼至「刁時」,尤幸李卓耀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連得兩分先下一城。

第2局,兩位球手早段4度打成平手,惟李卓耀之後連失5分一下子落後4:9,未能收復失地的他最多曾落後過7:15,李卓耀這一局最終輸12:21。

(圖:體路資料庫)

進入決勝局,兩位球手俱顯見疲態。李卓耀在早段藉主動打法連贏6分反超前6:3。Hans-Kristian Solberg Vittinghus之後重拾主導接連得分,一度領先17:12。處於下風的李卓耀未有放棄,更及時回勇,長打短吊頻頻得手,比賽進入高潮,兩位球手先後打成17:17、18:18和19:19平手。

關鍵時刻,Hans-Kristian Solberg Vittinghus在拿下賽點的一分時,其球拍明顯觸網,李卓耀當場馬上向裁判作出投訴,惟裁判認為球拍觸網是發生在Hans-Kristian Solberg Vittinghus擊球過網之後,判定李卓耀的投訴無效。Hans-Kristian Solberg Vittinghus其後再多拿1分,以21:19贏出決勝局,總局數2:1反勝李卓耀,躋身準決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泰國羽賽】李卓耀惜敗 連續兩站8強止步

Posted on

【港超聯】球員教練、球迷組織聯署 提分階段復賽方案

【體路專訊】4名港超聯球員及教練、港隊前隊長陳偉豪及身兼足總董事的陳志康前「港腳」及多個球迷組織今晚(22日)發表聯署聲明,呼籲政府盡快讓港超聯在嚴守防疫措施下復操復賽,並提出3個分階段復賽方案,首階段在每日確診數字100宗以下時讓球隊在特定場地復操及下月中閉門復賽。

胡晉銘(圖:體路資料庫)
謝德謙(圖:體路資料庫)

繼理文主帥陳曉明日前於Facebook專頁發文提「最卑微的要求」後,胡晉銘、謝德謙及夏志明等多名港超聯球會教練及球員、前「港腳」陳偉豪、身兼足總董事的陳志康及多個體育關注團體及球迷組織晚上發聯署聲明,呼籲政府盡快讓港超聯復操復賽,指球會收入受禁賽嚴重打擊,球員及「港腳」亦無法保持最佳狀態為香港在亞洲賽及國際賽爭取榮譽。聯署者認為不能無了期、漫無目的地等待,在球隊嚴守足總的隔離泡泡措施的前提下,向政府提出3個復賽方案:

  • 若每日確診數字在100宗或以下,所有港超聯球隊可分批分時段在特定場地,例如將軍澳足球訓練中心及傑志中心,於1月底開始復操,並於2月中開始在將軍澳足球訓練中心閉門比賽;
  • 若每日確診數字在50宗或以下,聯賽可於2月中開始在旺角場及將軍澳運動場等指定球場閉門作賽,政府同時支援足總提供直播;
  • 若每日確診數字在10宗或以下,在職球員提供賽前3日內的病毒檢測的陰性證明下,於3月讓聯賽指定定球場容許有限數目球迷,如每場300至500人,在嚴格遵從防疫措施及社交距離的規定下入場觀賽。

 

聲明續指,近年香港足球發展本已備受壓力,即使受到疫情影響,也希望政府可以真正從善如流,聽取業界專業意見,在嚴格防疫措施配合下安排開放足球場地。
文彼得、陳偉豪(左一及二)(圖:體路資料庫)
聯署組織及個人如下:
港超聯球員胡晉銘、夏志明、謝德謙、教練文彼得;前港隊成員陳偉豪、陳志康;教練導師陳婉婷;足球教練林健勳、黃偉傑;一群愉園球迷、波台黐線佬、界限街藍浪、香港力量、撐場大聯盟、We Love Pegasus、香港體育關注組;香港足球教練大聯盟召集人吳子維、香港足球學院負責人簡俊傑及香港足球支持者藝人徐榮

自上月5日的足總盃分組賽確定延期後,本地足球有逾50日沒有比賽。雖然足總及港超球會均同意再次採用「隔離泡泡」的復賽方案,但當局一直未首肯批准球會重新投入操練,據悉需待源頭不明個案連續數日維持單位數才會考慮重開球場。多支球隊至今仍有新兵未曾落場,包括理文的徐宏傑、冠忠南區的卡希爾及傑志兩名超級外援巴爾拿及丹恩奴域。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球員教練、球迷組織聯署 提分階段復賽方案

Posted on

【東京奧運】日本政府否認取消東京奧運

2020東京奧運,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國際奧委會
(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體路專訊】英國《泰晤士報》早前引述消息人士指,日本政府將因新型肺炎疫情而取消已延期1年的東京奧運,並全力爭取2032年奧運的主辦權(相關報道:《泰晤士報》:日政府認定東奧將取消 力爭2032主辦權),惟日本副內閣官房長官坂井學周五(22日)否認有關新聞,並強調日本政府將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

東京奧運原定去年7月24日開幕,惟在新型肺炎全球肆虐下,將歷史性首次延期1年至今年7月23日展開,惟疫情至今仍未受控,令東京奧運今年能否上演認是未知之數。《泰晤士報》早前報道指,日本政府已經認定東京奧運無法於今年舉行,同時已經著手爭取2032年的奧運主辦權。

坂井學(Photo Credit:さかい学 Facebook)

然而,坂井學同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有關報道內容不實,他指:「我們必須考慮到國全球的疫情發展,並在某個時間點決定東京奧運是否能夠順利舉行,但在此之前,日本政府將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Thomas Bach)早前接受《共同社》訪問時,表示對東京奧運在今年夏天舉行仍充滿信心,因此現時並不存在「B計劃」(相關報道:【東京奧運】巴赫:如期舉行東奧 不存在替代方案)。

資料來源:綜合外媒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奧運】日本政府否認取消東京奧運

Posted on

【體路專欄】篤魚蛋十指痛歸心 手指創傷要留神

【體路專欄】俗稱「篤魚蛋」(Jammed Fingers)是常見的運動創傷,如打籃球、足球、排球時,手指像「竹籤」意外地插向球身。不單止運動,不少人做家務時也會不小心弄傷手指,指頭被硬物撞擊,承受過度力量而受傷。不要輕視「篤魚蛋」,以為只是小事,有個案曾經只是手指輕微扭傷,手指腫脹卻長達一整年。如忽視問題可能會導致永久創傷,例如創傷性關節炎、手指僵硬、無力、永久不能伸直手指,甚至關節變形等等。

十指痛歸心

我們的手指有三個關節(兩個指間關節、一個掌指關節),關節兩旁各有一條輔助韌帶,以及負責伸直手指和屈曲手指的肌腱。「篤魚蛋」可以是以下任何或多個組織出現不同程度的創傷,包括:

  1. 脫骱
  2. 骨折
  3. 肌腱拉斷或韌帶撕裂

如不幸「篤魚蛋」,通常會出現急性發炎,例如手指紅腫、疼痛、無法自如伸直或屈曲。患者需因應情況處理或求醫,輕微個案大約一個星期後好轉。

如急性發炎,未及會見醫生,可以:

冰敷:每小時冰敷15分鐘直到手指腫脹消退。
包紮:將受傷手指與鄰近正常的手指一起包紮並固定。手指抬高於心臟水平位置,有助消腫,加速康復。
求醫:如手指極痛和紅腫、活動範圍大大減少,情況較為嚴重,應立刻求醫。醫生會觀察病人的手指活動情況等等,有需要時更會照X光或磁力共振以作出診斷,看看使用扳夾固定手指讓其自然痊癒,還是需要做手術。
復健:康復後可進行物理治療,根據醫囑練習握拳、捏球或用手拿東西等等。

文:沙惠良(骨科專科醫生)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港安醫療中心—太古坊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篤魚蛋十指痛歸心 手指創傷要留神

Posted on

【體路專欄】將鬱悶轉化成力量

【體路專欄】運動人就是打不死。面對被動戰局時,我們都有種消化、調整再反彈的韌力吧!執筆之時已經進入我回港後在酒店強制隔離的第14天,當然沒有愛上被困住的生活,但也覺得將鬱悶轉化成力量了。

上篇提到因工作要從荷蘭回港並在酒店進行強制檢疫,陰差陽錯下入住了磨砂窗戶的房種,加上從自由的環境,轉移到強制隔離21晚(對,不是21天,是22天21晚)的困局,即使早有心理準備,但身處欠缺陽光的有限空間,還是一大挑戰。硬著頭皮待了一星期後,又因不同原因,換房的申請幸好獲批。雖然升級至其他房間又要再添一筆洗費,說實在強制隔離對抵港人士時間及金錢上的代價確實不菲,但終於換上開揚景觀,一望銅鑼灣及跑馬地,重要的是接觸到陽光!陽光、開揚環境及流通空氣,的確會令隔離人士,特別是好動的運動人心曠神怡許多。

話說回來,其實上篇也無意放負,只是想借自己的經歷去讓大家了解隔離人士的狀況,以及關注心理健康。拋磚引玉,既然開了這個話題,容我多用一篇篇幅說一下。

體路專欄,曾詩敏

創意是個好東西。有天覺得,既然在房間內都會保持運動,又會拿出floorball球桿練習,不如自娛。於是疊起我的食物和物資,當是擺攤位,射球考準繩度(看片請按此。是的,我有朋友送來紅酒及鮑魚,謝謝厚愛)。在房間變通練習的不只我,大家可能也知道,澳洲網球公開賽有球手因包機上有人確診新冠肺炎,必須進行14天隔離。叫苦連天之餘,也各出奇謀在房間練波保持狀態。譬如英國球手Heather Watson在房間內跑5公里,上傳影片更被廣傳。又譬如有球手使用床墊,甚至窗戶進行對打練習。不過,畢竟我鄰房不是球員,我也不敢挑戰酒店玻璃強度,就不敢這樣炮製運動交響曲了。

這兩星期以來,很感激不少朋友在我沒有請求的情況下,送上關愛,甚至物資。須知道對於被隔離人士,偶然在送飯時間外,聽到有人敲門,除了有時是衛生署人員過來檢查,或在第12天及19或20天過來再檢測外,收到其他東西還是很驚喜的。除了對本人的關愛,有朋友亦對討論心理健康這個題材非常支持,提出建議及資源,譬如原來香港大學有製作「Wellcation」21天身心健康計劃的建議(詳情可按此)。得知這些資訊真好,畢竟在香港對隔離人士心理健康的關注並不普遍,希望借一己之力,可以請大家分享更多。接下來,還會再多做一點影片類的東西。體路專欄,曾詩敏

體路專欄,曾詩敏

這些日子,靜觀著窗外黃泥涌峽天橋,早上寧靜,再慢慢開始堵成車龍,又到過了下班時間,晚上回復寧靜,夜裡自是另一種美–這已經成了我在房間忙碌以外的小情趣。回港之後,感覺香港沒有比我上年底離港時變好。確診數字反覆,體壇距離回復正常還是遙遙無期。不知隔離完結後,我真正踏回香港,也仿似真正踏入2021年,有些新的工作機會要來了,到時會是如何?上篇我寫,21天可能會讓我練成一個心態,甚至另一境界。會好的,運動人,有創意,有堅持,有同理心,互相支持,我們都會好的。

最後,在此特別感謝新認識的酒店員工Zoe,不時致電及關心住客,作出很多暖心小舉動不遺餘力。有時關愛如同我們的努力,未必著跡,但會在時日留痕。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將鬱悶轉化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