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田徑.專訪】謝孟芝:三級跳長青樹堅持己道 發掘金錢外的價值

田徑,三級跳,跳遠,謝孟芝

【體路專訪】世紀疫情引致體壇停擺,有運動員選擇退役告別賽場,也有如謝孟芝一樣的田徑界長青樹默默堅持。與謝孟芝年齡相若的80後或已步入事業高峰期,外界看來她又似已過運動員的黃金階段,但這位三級跳香港紀錄保持者不言休,堅持在運動路上體現自己珍視的價值,更望某天再作突破。

田徑,三級跳,跳遠,謝孟芝
圖:體路資料庫

專項運動員一般青少年時期已接受訓練,謝孟芝在籃球方面發展不俗,曾於本地女子甲組籃球聯賽打滾;在田徑方面她卻是個異數,小學開始的參與屬玩票性質,2000年中學畢業後才接受正式訓練。因為興趣,「想跳遠一點」的她參加區賽、加入訓練班,試過跳遠、跳高後再接觸三級跳,機緣巧合下開始跟從前三級跳香港紀錄保持者謝秉善教練訓練。

謝孟芝笑言起初不知道教練大有來頭,後來就覺得既已師承高手,不如更努力、更投入。她憶述當時與教練一番對話:「我問教練『你覺得我跳6米(跳遠)較容易,還是12米(三級跳)較容易?』教練想也不想立即就答12米,於是我就選了三級做主項,後來也覺得這個項目適合自己。」或許她也沒料到,這一問之後為她打開了另一片天空。

田徑,三級跳,跳遠,謝孟芝
謝孟芝師承教練謝秉善(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有些價值比錢大

謝孟芝大專時就讀珠海書院新聞系,同屆畢業的伍家謙後來成為電視台體育新聞的「招牌」,她卻從未想過要當記者或主播,心中最著緊的始終是田徑,「記得當時要在台灣實習和田徑比賽中二選一,大部分同學都選了去實習,我就選擇去比賽,我想嘗試這個多過去台灣。」這位遲起步的三級跳「初哥」畢業後曾在體育總會做文職工作,後來也回到中學母校當籃球教練,工作盡量彈性一點,為了配合田徑練習,「生計維持得到就可以,就算不是賺太多錢,只要我想做就會去做。」

別人投放心力發展事業,謝孟芝就把時間放在田徑上,換來了2004至2006年間連續3年跳遠及三級跳均成為香港年終第一;在她指導下的母校籃球隊亦蟬聯學界錦標。這些榮譽沒有為謝孟芝銀行戶口帶來多兩、三個零,但在她心中有些經歷、有些價值不能用錢衡量:「我希望做人不只是賺錢。三級跳令我人生找到一樣適合我、讓我覺得優秀的東西,教籃球可以影響學生的生命,這樣好像比朝9晚5、沒有目標和理想的工作更好。」

田徑,三級跳,跳遠,謝孟芝

田徑,三級跳,跳遠,謝孟芝

或許旁人看來,謝孟芝投入三級跳訓練是出錢出力地聊以自娛,但她發掘到其中的價值,就不太介意別人的眼光。努力亦有回報,她在2005年首次入選香港隊,翌年再獲得到台灣比賽的機會,「雖然不是大比賽,但給我的感覺像做夢……為何我年紀這麼大,還有機會輪到我出去比賽?」那一次比賽她一舉把個人最佳成績從11米尾推前到12米43,僅與香港紀錄相差17厘米,她驚覺「原來我可以跟香港紀錄相差不足一隻腳掌的距離!」

兩破港績未言退

持續外出比賽讓謝孟芝眼界擴闊,看過坐滿人的田徑賽場,也在主場贏過東亞運三級跳銅牌,挑戰香港紀錄的想法卻不深刻。直到有次時任港隊主教練韋保羅給她定下打破香港紀錄的目標,還積極地觀看她比賽及給予意見,才令她對紀錄上心:「原本無認真想過,也不覺我自己能夠破香港紀錄。那時候香港受人關注的只有接力,我們會笑三級跳等田項只是沒幾多人看到的『雜項』,但教練給我目標令我覺得有人支持、有人看到我,自己就會更著緊。」終於她在2011年躍出12米61,在踏入「而立之年」前以1厘米打破香港紀錄,證明原來只要有心,真的永遠不會太遲。

田徑,三級跳,跳遠,謝孟芝
2009年在主場贏得東亞運三級跳銅牌(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田徑,三級跳,跳遠,謝孟芝
田徑隊總教練韋保羅當時會在比賽前給每一位港隊成員寫一張卡,卡上有比賽時間、賽季最佳成績,以及教練為運動員定的目標(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田徑,三級跳,跳遠,謝孟芝
當時教練韋保羅為謝孟芝定的目標是打破香港紀錄(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獎牌拿過,紀錄破過,謝孟芝坦言曾經想過就此退下:「那時都許多人邀請我當跳項教練,我就想自己都差不多30歲,是否應該專心教人呢?」她形容之後那段時間是浮浮沉沉,靠當籃球與田徑教練糊口,可是越教卻越發現自己仍然對三級跳有心,「覺得自己年紀越大就未必能跳得好,所以就想不如再努力多少少、做好一點。」結果累積下來的努力讓她在5年過後再有突破,謝孟芝於2016年再次打破香港紀錄,把紀錄推前2厘米至12米63。

這一次再破紀錄後,謝孟芝又萌生退下來專注當教練的念頭,不過一來仍是不捨,二來是這次與5年前有點不同,因為其栽培的學生陳彥霖已經能夠與她同場作賽,她希望能陪伴難得願意投入參與這個冷門項目的愛徒成長:「如果我不跳,就無對手跟她比試。我以往曾經歷過沒有太多競爭對手的時間,心態就會變差。所以在我還可以跳、還有興趣和熱情時,就不要計較太多,繼續跳吧。」這個繼續,又是5年,她還未定下退役時間表。

謝孟芝在2016年再破三級跳港績(圖:香港田徑總會)
田徑,三級跳,跳遠,謝孟芝
其親自指導的學生陳彥霖亦為分齡紀錄保持者(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長青樹望再創高峰

距首次打破紀錄已過近10年,十年人事幾番新,英文名為Anne的謝孟芝漸漸也被叫作「Anne姐」了,甚至期間還爆發了新型肺炎疫情,但去年11月在疫下舉辦的田徑測試賽仍然見到她的身影。縱使數字上看來,作為運動員的黃金階段彷彿已過去,但謝孟芝留下來卻並非「磨爛蓆」。在2019年見識到俞雅欣一年內7度打破跳遠香港紀錄後,謝孟芝決定向後輩學習,仿傚對方與體能教練合作的訓練模式,目標明確:希望再破三級跳港績,甚至挑戰13米大關。「既然繼續參與三級跳,我就不想只是做陪襯,而是希望自己有競爭力。所以想嘗試新的訓練模式,看看能否繼續進步、會否有不同體驗。」她說接受訓練後感覺良好,惟因疫情而一直欠缺比賽,尚未知道自己是否能夠突破,期望疫情過後能在成績見到進步。

除了希望再作突破,謝孟芝亦盼望在香港三級跳發展中繼續帶來一點改變。她記得2006年首次代表香港到台灣比賽時,能夠做出PB的原因是順風,但香港的灣仔運動場三級跳場地面向100米起點線,卻是長期逆風,不利運動員做出佳績。謝孟芝曾在閒談中問及香港田徑總會幹事,為何三級跳不能在另一個順風的跳遠沙池比賽,得到的回答是「其實不是不可以,只是好像無人提出過,所以沒有想過」,後來跳遠沙池加入9米跳板,三級跳比賽就搬到另一個順風的沙池進行,大家一同受惠。謝孟芝說:「第一次覺得,原來我看到、感受過的事情,講出來後可以帶來一點影響、改變和進步。」她期望能夠帶來更多改變,其中之一是往後能夠看到中學學界、大專比賽引入女子三級跳項目,令這個相對冷門的項目有更多新血加入,因而有更好的發展。

田徑,三級跳,跳遠,謝孟芝

疫情影響訓練,也影響謝孟芝的教練工作與收入。但對於生活被打亂,她沒有煩擾與埋怨,僅說以往工作一直忙碌,現在正好休息一下。世事太多紛擾,前路太多未知,謝孟芝卻沒有迷失焦點,兩耳上的沙鏟與彈簧耳環正好說明一切。

圖、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田徑.專訪】謝孟芝:三級跳長青樹堅持己道 發掘金錢外的價值

Posted on

【港超聯】理文輕勝賀尼迪利退役 陳曉明談菁英盃風波:有些事黑白很清楚

尼迪利(中)

【體路專訊】理文今晚(28日)在旺角場上演的港超聯遇上晉峰,賽前宣布射手尼迪利將會退役。結果這名36歲法國射手以兩個入球為職業生涯劃上句號,理文亦靠他的入球,加上金承龍「梅開二度」及基華尼頓錦上添花,以5:1擊敗有卡爾特納「破蛋」的晉峰。主帥陳曉明在球隊昨晚發聲明拒絕菁英盃補賽後再有感而發,大談黑白和灰色的道理。

沙替夫(右)的停賽令按例已經執行,故此能夠上陣。

近日捲入菁英盃補賽風波的理文賽前宣布,陣中法國射手尼迪利踢畢今仗後將會退役,結果此子繼續正選掛帥。理文同時將沙普夫列入後備,雖然這名烏克蘭中場在上周末菁英盃領紅,但由於周中的四強因愉園被罰而取消,會方引用「足總紀律章則」第4章第9.5條,指球員若在某場賽事停賽,但該場賽事因事故被腰斬而沒有重賽安排,該球員的停賽處分會視為經已完成,故沙普夫能夠列陣。

基華尼頓扭過林駿杰後射入空門。
金承龍(左)把握對手失誤「開齋」。

面對未嚐一勝的「升班馬」晉峰,理文花了17分鐘便由尼迪利打開紀錄,值得一提是沙普夫在開紀錄前3分鐘已經後備入替。尼迪利24分鐘再射入十二碼為球隊拉開至2球優勢,加上基華尼頓補時階段單刀扭過林駿杰後射入空門,理文半場領先3球。尼迪利在57分鐘被換出,最終以「梅開二度」為個人職業生涯劃上句號。入替他的金承龍不足1分鐘後就把握晉峰球員回傳失誤,冷靜燙入半空門。兩隊在大批調動後放緩節奏,晉峰完場前憑卡爾特納的十二碼「破蛋」,金承龍在另一邊廂亦頂入空門,最終理文大勝5:1打開聯賽勝門,晉峰則繼續連敗。

基華尼頓為慶祝入球的尼迪利「擦鞋」。
尼迪利被換走時向觀眾拍掌致謝。

36歲的法國射手尼迪利上陣57分鐘,並以2個入球為職業生涯作結,被換走時獲隊友相擁致謝,他亦向場邊的觀眾拍手致意。他笑言退役的決定並非「一朝起床突然想起」,而是已經計劃好幾個月,即使狀態仍然火熱亦有此決定:「當我開始踢職業足球時已經說過要在還在頂峯時退下來,而不是到一天我不能再在場上跑動才退,所以現在是一個最佳的時刻。」尼迪利過去曾在法國、阿聯酋及泰國等地效力,他指自己在每個地方都有好表現的關鍵是勤力和永不放棄。

兩年前來港效力初期,尼迪利表現一般,更因多次中柱中楣令入球數字偏低:「雖然最初的確是有點困難,但理文大家庭對我很好,之後又贏了菁英盃及取得亞洲賽資格。在香港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我都在理文的這些故事當中,我祝願他們繼續成功,也很感謝他們。」他又表示以兩個入球為生涯作結是「最好的結局」,並會在月內回國陪伴家人。

陳曉明(右)在尼迪利接受訪問後以法文感謝對方。

理文主教練陳曉明就指,尼迪利離隊後短期內會依靠金承龍攻堅:「這幾場比賽也已經試試將他放在前線的效果,見到他的狀態和與隊友的默契都有改進,他短期內會是我們在前線需要的人選。」他亦指滿意球隊比賽心態,在聯賽兩場只得1分後重回勝軌非常重要。

理文本周捲入菁英盃補賽風波,昨晚亦發出強硬聲明表態拒絕接受四強補賽。陳曉明再被問及事件時,直言對其他球會並無任何意見,但仍有感而發道:「有些事黑和白很清楚,無灰色,但我不知為何可以將黑白用很多不同理由變灰色。我們本身也不關事的,所以完全對友會沒有意見,(足總)叫我們不用踢就跟。但我們針對的是我們跟例後,為何以為很簡單的事原來並非如此,甚至令我們以為『原來世界是這樣的』。」理文原定上周菁英盃四強面對愉園,但因後者欠交保險費被罰而賽事告吹,兩隊會在下周日的聯賽再次碰頭。

頭場方面,同樣獲足總解禁的天水圍飛馬(黃衫)憑達施華的2個入球,以2:0擊敗標準流浪。(足總圖片)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理文輕勝賀尼迪利退役 陳曉明談菁英盃風波:有些事黑白很清楚

Posted on

【體路專欄】車仔激戰紅魔鬼 兩隊表現唔會曳

(Source : Chelsea and Manchester United Twitter)

【體路專欄】過去是改不了的事實,將來是看不見的現實。車路士領隊杜曹近日表示:「當我執教巴黎聖日耳門時,歐聯被曼聯絕殺淘汰出局後,足足兩日也見不到光明,我無法面對及和其他人溝通。」再艱難的日子也會過去,人總是要向前看,如果你不能治癒昔日的痛楚,只會永遠地被痛楚纏繞着。英超周一凌晨上演Big6大戰,車路士主場擺下擂台陣迎戰曼聯,你們認為誰會是最終的贏家?

(Source : Chelsea Twitter)

注重場上每細節 統一陣式成關鍵

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杜曹上任後第一個改變是在訓練中要求防守球員手執網球,目的是戒掉防守球員扯球衣的壞習慣,提升搶截的技術及難度。其次是在訓練中加入一號及三號足球,目的是增加球員球感及保持控球能力。從數據上觀看,杜曹上任後踢了八場比賽,所有比賽同樣獲得較多控球百分比,平均值為68.625% (由1月28日起對狼隊依賽程次序起計79%,71%,58%,69%,72%,66%,71%,63%),一共錄得十個入球兩個失球,僅次於球會傳奇領隊摩連奴頭八場僅失一球的記錄。若要把陣式、戰術及部署發揮得淋漓盡致,場上細節絕對不可以忽略。

圖三(Source: FotMob)

杜曹過去八場賽事基本上沿用1-3-4-2-1陣式(可參考圖3),三人防線以魯迪加及艾斯比列古達為首,由於現時泰亞高施華因傷缺陣,其位大多數由基斯甸臣頂上。除了魯迪加及艾斯比列古達獲得較多上陣機會外,杜曹在左右翼衛選擇用上馬高斯阿朗素及赫臣奧杜爾,而並非今季有出色及穩定演出的捷維爾及域斯占士,個人認為原因在於希望選取較具侵略性「攻強守弱」的翼位,防守重責交由三名中堅及兩名防守中場處理。在進攻上,前領隊林伯特非常著重在邊路進攻,但杜曹在帶隊風格上著重保持控球在腳,透過傳控球及轉移令敵人防守位置出現失誤,從而尋求進攻空間及機會。

(Source: Manchester United Twitter)

曼聯英超作客賽事累計十九場不敗,今季整體表現四平八穩,中前場大部份時間能夠製造銳利攻勢,同時間地後防周不時出現低級失誤,間接導致早前歐聯分組賽出局和未能拉近與榜首曼城的差距。領隊蘇斯克查在過去十二個月只有四場敗仗,在執教風格上個人認為「蘇B」今季有兩大值得討論地方。首先,個人頗欣賞蘇B敢於定期作出輪換,給予球員有足夠上陣及休息時間,令隊內維持約有十八至二十名可作戰球員,當然換來的是球隊成績會有高低起跌。其次,要評論的地方是在執教能力上沒有明顯改善,多次在臨場指揮及調動決策上令人費解,例如在歐聯分組賽對RB萊比錫落後時沒有加強攻力反而換入後衛,整體戰術及踢法較為單調,確實令人憂慮。

(Source: Manchester United Twitter)

踢法單調全因球隊大部分甚至全部進攻責任落在般奴費南迪斯身上,幸好近期華舒福狀態冒升,兩人今季合共產生三十九個入球,僅次拜仁慕尼黑前鋒利雲杜夫斯基及湯馬士梅拿合共攻入的四十球。若然按照今季表現來看,紅魔鬼較側重個人質素多於小組配合,因此把個別球員發揮到極致甚為關鍵,個人認為最適合排出1-4-2-3-1陣式。關鍵在於雙防中麥湯文尼、費特或馬迪能否好好地統治中場,讓般奴費南迪斯可留在「旮旯位」接球直接面對敵方防線。另外,除了華舒福可以成為前場突破點外,近期狀態十足的丹尼爾占士亦不容忽視,今仗有望以高速突破撕破車路士防線。

大前當前,車路士只有後防大將泰亞高施華因傷倦勤,而曼聯方面有普巴、麥湯文尼、卡雲尼、雲迪比等人仍然有傷在身,未知今仗能否趕及上陣。兩隊近況不相伯仲,從人腳上車路士佔據少少上風,究竟車路士可否有效地箝制般奴費南迪斯,曼聯在防守體系上會否有嚴重出錯,將會成為今晚勝負關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車仔激戰紅魔鬼 兩隊表現唔會曳

Posted on

【琵琶湖馬拉松】鈴木健吾跑入「204」刷新日本紀錄

馬拉松,鈴木健吾
(Credit : 鈴木健吾tiwtter)

【體路專訊】第76回琵琶湖馬拉松今日在大津市皇子山陸上競技場開跑,現年25歲的鈴木健吾以2小時04分56秒奪冠,打破大迫傑保持的日本全馬紀錄,成為第一位跑入「204」的日本氣袋。

琵琶湖馬拉松賽始於1964年,與東京馬拉松及福岡馬拉松並稱為日本三大馬拉松,不過由於近日具實力的跑手均選擇出戰較易做出佳績的東京馬拉松,導致琵琶湖馬拉松關注度日漸下降,賽會早前宣布2020年開始把這項賽事跟大阪馬拉松合併舉行,意味今日比賽也是琵琶湖馬拉松的謝幕戰。

賽事共有369名運動員參賽,鈴木健吾起步後便一直處於領先集團,半程用時1小時02分35秒,後程保持強勢,最終拋離其他選手,以2小時04分56秒率先衝線,把大迫傑寫下的日本馬拉松紀錄提升了33秒。第2次跑馬拉松的土方英以2小時6分26秒得亞軍,這個也是日本歷代第5位的成績,季軍細谷恭平,成績2小時6分35秒。頭10名跑手全部跑出PB(個人最佳時間),包括第10名的川內優輝,在自已第109場馬拉松跑出的2小時7分20秒。

馬拉松,鈴木健吾

2002年高岡壽成以2小時06分16秒創造日本全馬紀錄,直至2018年才被設樂悠太打破。過去兩多年,大迫傑先後在2018年10月及2020年3月分別跑出2小時05分50秒及2小時05分29秒,將日本馬拉松帶入「205」時代。不過僅僅一年之後,鈴木健吾再次創造歷史,並進入了「204」時代。

出生於日本愛媛縣的鈴木在小學6年級開始練習田徑,升讀神奈川大學時連續4年參戰箱根驛傳,大三時贏得「花之2區」區間賞,首馬就跑進2小時11分,2019年東京奧運日本代表資格賽MGC名列第7名,現時以巴黎奧運馬拉松為目標。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琵琶湖馬拉松】鈴木健吾跑入「204」刷新日本紀錄

Posted on

【體路專欄】做個有風度的真前輩

大坂直美事隔一年再奪澳網女單冠軍。(Photo Credit:Australia Open Twitter)

【體路專欄】澳洲網球公開賽曲終人散,女單冠軍大坂直美賽後訪問中的一段話,令我對這位已第4度贏大滿貫錦標的球手印象再一次加分。
這位新一代網壇女王在封后後的記者會上表示:「我想做到最大的一件事是,也許聽起來很奇怪— 我希望職業生涯夠長,去等到一位會說我曾經是她『喜歡的球員』的女生跟我對戰。我覺得那是最酷的事情。我也感受過看我喜愛球員打波的感覺,可惜我沒緣分跟李娜交手。我覺得這就是一個運動項目邁步向前的方式。」

(Photo Credit:Australia Open Twitter)

你能夠想像,這樣有大將之風的說話,是出自一位年僅23歲的女生口中嗎?是的,那個是大坂直美,出道以來一直為大家帶來驚喜的大坂直美,那就不算出奇。這位日本球手的能力、性格和形象向來得球迷歡心。強而有力的打法換來佳績不斷,場上表現愈來愈成熟,謙厚的性格、年青女生所擁有的鬼馬、略帶靦腆的眼神和語調,亦讓她進一步俘虜球迷的心。

還記得2018年美國公開賽女單決賽嗎?當年更加稚嫩的大坂直美,擊敗偶像「細威」莎蓮娜威廉絲奪冠,然而該場有主場之利的「細威」跟裁判爭拗,加上在賽事期間至頒獎禮都有球迷喝倒采,令該仗焦點轉移到這些事情上,只有20歲的大坂直美亦淚灑頒獎禮。「細威」單手擁著這位首奪大滿貫的後輩的畫面,相信許多球迷仍歷歷在目。

如今的大坂直美已累積了更多沙場經驗,今屆澳網亦在4強再次擊敗力爭個人第24項大滿貫單打錦標的偶像「細威」。經過這一切,該位新世代球后還只是23歲而已。

(Photo Credit:Australia Open Twitter)

戰績帶來掌聲,風度贏得尊重。所謂地位,所謂資格,我們講的不只是功績、資歷或年紀,氣量和風度更是美德。在運動、工作,甚至人生上,我們都曾經初出茅廬;隨著年月,我們都會「升呢」,都會進化。而在社會上,有時論資排輩,我們也許都會遇過那些「輩份」高卻心胸窄的人;忌才、斤斤計較、打壓後輩的事例比比皆是。我們都不想自己長大後,成了小時候不屑的人。歲月會催人,各自的當打年代總會過去,但願大坂直美十年、廿年過去,如果仍在奮戰,會活出今日所期盼的風範;也但願你和我,未必人人都成翹楚,但至少可以修煉出風骨和氣量。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做個有風度的真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