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體路專欄】細說文憑試體育(九):活動管理

【體路專欄】這一篇,講的是「活動管理」這一個單元,正式名稱是「運動和康樂活動管理」,由三個部份構成:

  1. 運動和康樂活動管理的概念
  2. 籌辦活動(包括比賽制度)
  3. 體育、運動與康樂的法律課題

第一部份的「運動和康樂活動管理的概念」,筆者總是覺得內容有點沉悶、部份概念比較空泛又缺乏實例;例如管理中涉及的領導,教材只提供了「以身作則、激勵士氣、提供支援」等十二個字,又例如操控這一個概念,也只提供了「檢視程序,確保流程運作順暢」及「評估成效,判定工作是否達標」這兩句,實在很有紙上談兵之感。其他的管理概念,例如強弱機危分析、組織架構、設施與器材、財政預算、人力資源及時間管理等等,這些都是與實務及經驗相關的知識,跟涉世未深的學生深入探討,總會遇上不少的困難及挑戰!

第二部份的「籌辦活動」,包括比賽制度及籌辦體育活動兩個課題,前者的循環賽制及淘汰賽制,是很多競賽活動都會採用的形式,同學務必掌握,而籌辦體育活動,則以能夠結合親身參與及應用基本要點為原則。

學界比賽中,有不少循環賽制及淘汰賽制的例子,例如一些球類的分組比賽,多會採用循環賽制,而一些全港性的比賽,像籃球馬拉松,則會採用淘汰賽制。此外,世界盃及美國職業籃球的比賽安排,都會混合兩種比賽制度,多加注意,便能理出一個脈絡出來。

第三部份的「體育、運動與康樂的法律課題」,都是一些比較技術性的知識,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法律課題 要  點
體育及運動的責任問題 體育活動意外的受害人,可循「民事侵權行為」,採取法律行動追討賠償;因此,任何組織在籌辦活動時,需要做好風險管理,購買適當的保險。
體育活動中「疏忽」的概念 法律意義上,疏忽可被定義為「未能行使合理審慎的人在類似情況下行使的謹慎標準」;例如老師帶領球隊乘坐旅遊巴士外出比賽,下車時未有數點人數,遺留了在車廂中睡著了的一位學生球員。

「謹慎責任」(Duty of care)是判斷「疏忽」罪的重要概念,


探討法律課題,最好能夠輔以案例,例如數年前有一個體育組織,在本港籌辦了一個越野跑活動,但比賽當天卻未有因為三號風球而取消活動,期間有一位跑手「不幸」墮山而嚴重受傷,事後賽會發言人表示這不是普通的行山活動,是一個極限的越野運動,又表示參賽者達到一千人,只有一人受傷,比賽初期天氣亦未算很差,暗示意外受傷是可以接受的……我相信學習過相關法律課題的同學,都應當懂得怎樣判斷這宗案例的責任問題。

活動管理,需要謹小慎微及鉅細無遺的態度,這往往是考試過程中,未能考核出來的能力,但掌握其概念,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下一篇,跟同學探討「社會影響」。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細說文憑試體育(九):活動管理

Posted on

Wings for Life World Run香港站周日舉行 把握最後報名機會

【體路資訊】熱愛跑步的朋友把握最後報名機會,參與本周日舉行的Wings for Life World Run 2021香港站。只要下載Wings for Life World Run APP,無論你身處何地,5月9日香港時間晚上7 點,都可以與世界各地的健兒一起參與Wings for Life World Run 2021,為Wings for Life脊髓損傷研究基金會籌款,為不能跑的人而跑!香港站將於跑馬地馬場緩跑徑舉行,報名費用只需港幣$109(美金14元),並會全數撥捐Wings for Life 脊髓損傷研究基金會,協助找尋治癒脊髓損傷的方法。報名詳情請按此

Wings for Life World Run踏入第8屆,今年活動地點定於跑馬地馬場緩跑徑。今年活動再次得到跑山界達人HIDY YU余曉彤的支持,上年她藉參加Wings for Life World Run為自己定下首次挑戰20公里路跑的個人目標,活動後她亦大呼活動剌激,今年將會更加好好計劃自己的配速,除此以外,今年加入Red Bull運動員大家庭的本地女子籃球員李祉均亦會首次參加活動,以往她曾是短跑好手亦參與過學界比賽,但對於長跑卻是一名新手,她亦會努力練跑準備這個新挑戰。

一如以往,參加者在比賽開始前啟動Wings for Life World Run APP,並開啟GPS系統,手機APP內的虛疑搜捕車(Catcher Car)便會在開賽後30分鐘起步,並以時速14公里開始追趕跑手,之後每30分鐘加速1公里。開賽3小時後,這架代表移動終點線的車輛將會每30分鐘加速4公里。估計Catcher Car應該可在開賽大約4小時以後,即65至70公里時追過最後一位跑手,即是賽事的冠軍。如果參加者無法跟隨大隊在跑馬地進行比賽,大家亦可透過Wings for Life World Run APP,自行選定路線,無論身處任何地方,都可以一同參與這項路跑盛事。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Wings for Life World Run香港站周日舉行 把握最後報名機會

Posted on

adidas全新Ultraboost DNA 1.0 x ZX跑鞋 延續復古時尚熱潮

adidas,Ultraboost DNA 1.0 x ZX

【體路資訊】adidas 近年帶回風靡80年代的ZX系列熱潮,推出全新Ultraboost DNA 1.0 x ZX ,將經典ZX系列鞋款元素注入Ultraboost DNA輪廓,完美結合復古與新世代的標誌性鞋款。

Ultraboost DNA 1.0 x ZX三款跑鞋分別向經典鞋款ZX 6000、ZX 8000、ZX 9000 的代表配色致敬,包括以白色、薄荷綠色及湖水藍色為主調,內裡及鞋側的三間標誌綴以紅、綠、黃、紫等不同經典配色組合,鞋底顏色則分別重現經典ZX鞋款的米黃色與湖水藍色,鞋頭邊緣亦飾上麂皮覆面呼應 ZX 鞋款特色。

adidas,Ultraboost DNA 1.0 x ZX

1989年首創於ZX系列鞋款的突破性科技adidas Torsion 穩定系統亦呈現在Ultraboost DNA 1.0 x ZX中,另外鞋面綴以標誌性的螢光黃色鞋帶扣環,印有adidas logo 及Torsion System字樣。Ultraboost DNA 1.0 x ZX鞋款採用adidas Primeknit 編織鞋身及Boost 能量回饋中底,帶來豐富能量回彈,提供出色承托力與最佳舒適度,搭載Continental™橡膠外底,耐用而且提供超卓抓地力。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adidas全新Ultraboost DNA 1.0 x ZX跑鞋 延續復古時尚熱潮

Posted on

【壁球主席盃】李浩賢不敵劉子均無緣決賽 葉梓豐明爭冠求復仇

壁球主席盃,壁球,李浩賢
李浩賢(右)4強下馬。(圖:香港壁球總會)

【體路專訊】2021壁球主席盃今日(7日)續假香港壁球中心舉行4強賽事,經歷車禍後首度復出的的前亞洲冠軍李浩賢(Max)力戰3局後不敵師弟劉子均,後者明日(8日)再遇葉梓豐爭奪冠軍;女子組則由陳善鈺決戰朱玟懿爭逐后冠。

壁球主席盃,壁球,李浩賢
(圖:香港壁球總會)
壁球主席盃,壁球,葉梓豐
葉梓豐(右) (圖:香港壁球總會)

自去年9月車禍後回歸賽場的李浩賢,首圈以3:0輕取小將羅泊棋,次圈又以直落3局氣走凌渡宇,今日面對劉子均,雙方爭持激烈,其中兩局均要打至「刁時」才能分出勝負,最終Max力戰下以0:3(14:16、8:11、10:12)告負,無緣決賽。另一場4強賽,葉梓豐亦以直落3局11:8、11:7、11:7拍走梁子軒,葉梓豐3月在「2020主席盃」4強曾以2:3向劉子均稱臣,明日迎來爭冠兼復仇機會。

壁球主席盃,壁球,陳善鈺
陳善鈺(右)(圖:香港壁球總會)
壁球主席盃,壁球,朱玟懿
朱玟懿(左)(圖:香港壁球總會)

女子組方面,4強吹起「冷風」,「2020主席盃」冠軍廖梓苓苦拚5局後以2:3(11:3、13:15、11:9、6:11、6:11)「先勝後負」不敵朱玟懿,後者將於決賽硬撼陳善鈺,陳善鈺在另一場準決賽以3:0(11:4、11:8、11:2)淘汰李嘉兒。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壁球主席盃】李浩賢不敵劉子均無緣決賽 葉梓豐明爭冠求復仇

Posted on

【賽艇】港隊資格賽鎩羽而歸 男雙趙顯臻/王瑋駿錯失東奧入場券

趙顯臻,王瑋駿,2020東京奧運,賽艇
趙顯臻(左)/王瑋駿(右)在決賽A名列第5。 (圖:中國香港賽艇協會)

【體路專訊】亞洲/大洋洲奧運資格賽今日(7日)在日本東京的海の森水上競技場上演最後一天賽事,香港代表趙顯臻/王瑋駿在男子輕量級雙人雙槳艇決賽力戰下僅得第5名,無緣以三甲姿態取得東奧入場券。

2016年里奧代表趙顯臻夥拍王瑋駿出戰輕量級雙人雙槳艇,兩人昨於第2組初賽以7分20秒50,獲小組首名躋身今日舉行的決賽A,只要划入前三即可登上奧運列車,可惜「趙王配」在6對選手角逐的決賽A中排名第5,未能入奧。

陳至鋒,2020東京奧運,賽艇
陳至鋒無緣決賽A。(圖:中國香港賽艇協會)

至於出戰男子公開組單人艇的新星陳至鋒,首日以8分08秒33小組次名晉級準決賽,惟他今晨僅以7分27秒11排小組第4,無緣決賽A,意味無法憑前5的身份爭取奧運資格。陳至鋒最終在決賽B划出7分30秒49屈居亞軍。女子公開組單人艇方面,洪詠甄同樣鎩羽而歸,她在決賽以8分17秒10名列第7,緣慳東奧。

洲際資格賽結束後,各地選手仍可在5月15至17日轉戰瑞士舉行的世界資格賽,爭取每個項目最後兩個奧運名額。世界賽艇協會表示,將有來自49個國家/地區逾400名艇手參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賽艇】港隊資格賽鎩羽而歸 男雙趙顯臻/王瑋駿錯失東奧入場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