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楊德強望啓德體育園啟用後申辦更多大賽 有利港將爭取奧運入場券

【體路專訊】香港代表隊在剛結束的東京奧運獲取1金2銀3銅空前佳績,掀起本地體育熱潮。香港體育專員楊德強周一(9日)早上在港台節目中表示,啟德體育園預計將於2023年底落成啟用,正計劃舉行更多國際大型賽事以有利更多香港運動員爭取參與大型運動賽事的資格。他亦透露現時疫情穩定下來,已與不同運動總會商討安排更多大型賽事在港進行,同時指出新體院大樓將預計於今年年中完成前程工程。

楊德強(中)今日由東京回港。

楊德強於港台節目《千禧年代》中接受電話訪問中表示,啟德體育園對整體香港體育發展有著重大幫助,過往因香港場地不足,因此本地運動員需遠赴外地作賽,但當啟德體育園落成後,香港可享有更完善的運動設施,如可容納五萬人的主場館能進行欖球及足球等大型賽事,室內運動場的用途則更為廣闊,除了可容納一萬人外,座位數目亦可以有彈性地調整,使該場地能迎合不同類型賽事需要。故在啟德體育園正式啟用後,香港能分別主辦更多國際大型賽事,如排名賽及積分賽等,令港將能坐享主場之利,以奪得更高積分來爭取參與奧運會及亞運會等資格。

除國際賽外,楊德強亦提到該場地亦能推動運動於本地普及化的作用,他在節目中表示啟德體育園啟用後將開放給大眾使用,亦可舉行學校運動會,本地聯賽及其他訓練等。他亦指現時本港疫情漸趨穩定,已有不少體育總會正密鑼緊鼓地計劃復辦大型賽事,如馬拉松、渡海泳、網球、壁球等項目,並相信於2022年可復辦更多比賽。

啟德體育園預計將於2023年底落成啟用。

對於運動員支援,楊德強指政府較數年前已有更多措施及資助予運動員,全職運動員若想再進修學業,可為他們提供獎學金及資援,體院與香港數間大學亦有合作關係,如有運動員希望一路兼顧學業一路進行全職訓練,可安排運動員就讀大學的時間由本來4年延長至6至8年,助他們更專心及更具彈性的時間去發展學業及體育方面。楊德強透露回港後會與教練、運動員及相關人士再詳細商討,從而製訂更貼身有用的資援政策予運動員。

今屆東京奧運,政府購入賽事專播權,讓不少市民能透過直播支持本港運動員,當中更有商場透過大屏幕直播港隊賽事,吸引大批市民到場支持港隊,場面墟冚。楊德強表示觀察到有關情況,會先檢討今次做法,會考慮是否有其他運動會可作轉播,當局會再進一步視察情況。

另外,楊德強被問到體院新大樓工程進展時表示,該大樓已策劃了一段時間,兩年前已聘用顧問做研究,上年已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做前程工程,當中涉及設計,措施數目等方面,現時該工程處於最後定稿階段,待所需資料齊備後會再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整過前程工程預計將於今年年中完成。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楊德強望啓德體育園啟用後申辦更多大賽 有利港將爭取奧運入場券

Posted on

【東京奧運】港隊名利雙收 18健兒獲頒近2000萬獎金

【體路專訊】三年前的雅加達亞運會,港隊46面獎牌共獲頒2,640萬港元,88日剛結束的東京奧運會,香港共奪123銅、4-8名也有8組人,根據恒基精英運動員嘉許計劃的獎金,港隊總獎金為$19,375,000,接近2000萬巨額港元,獎金鼓勵背後反映香港精英衝出世界的實力,今屆共有18人獲獎償,獎金榜首是「193劍神」張家朗,男花個人賽金牌加團體第7名,共擸走$5,156,250港元,緊隨的兩銀的「混血飛魚」何詩蓓的500萬港元,「女車神」李慧詩以一銅一個第8名共獲1,562,500港元排第三位。

東奧香港代表團於上月8日在禮賓府閉門授旗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透露今屆奧運獎金將會加碼,獎金是恒基兆業地產集團透過「恒基精英運動員嘉許計劃」發放,由原本一面奧運個人賽金牌300萬港元加至500萬港元,銀牌及銅牌分別加至250萬元及125萬元,隊際金牌則雙倍計算至1000萬元,而第4名至第8名也有不錯的獎金;港隊今次派出46名精英選手參加東京奧運,共有18名精英獲頒獎金。

2020東京奧運,tokyo2020,張家朗

為香港奪得歷史奧運第二金的「193劍神」張家朗,在男子花劍奪冠途中曾刺退世界一哥、衛冕奧運冠軍,含金量極高,他隨後夥拍隊友張小倫、蔡俊彥及吳諾弘合作團體賽,取得第7名,兩份獎金加起來共$5,156,250港元,是香港東奧獎金榜排首位。

2020東京奧運,tokyo2020,何詩蓓

獎金榜第二位是「混血飛魚」何詩蓓,她一口氣在女子100米及200米自由泳奪得銀牌,還四次刷新亞洲紀錄,她的雙銀牌十分難能可貴,共獲500萬港元獎金。第三位是34歲「女車神」李慧詩,她的爭先賽銅牌得來不易,背後要承受着凱林賽失利的巨大壓力,在爭先賽要力退個個比她年紀細十年八載的勁敵,銅牌戰對細11年的德國一姐艾瑪軒絲(Emma Hinze),李慧詩以驚人的後勁以2:0擊敗軒絲奪銅,是自她2012年倫敦奧運贏凱林賽銅牌後,事隔9年在人人都在進步的車壇仍能踏上奧運獎台,是香港第一人,她在爭先賽的銅牌及凱林賽的第8名共奪$1,562,500 ;緊隨其後是香港乒球一姐杜凱琹,她跟兩名「土炮隊友」李皓晴及蘇慧音拿走的歷史女團銅牌,以及自己跟大師兄黃鎮廷的混雙8強及女單8強,共獲$1,458,333

其實,大部份國家都為大型運動會設獎金制,以示對運動員的鼓勵,港隊今年獲贊助商加碼,獎金銀碼不錯,根據buzzfeed報道,最高金牌獎金頭5位是格魯吉亞的1067萬港元、新加坡是736萬、中華台北是566萬,香港的500萬以及哈薩克的197萬。

文:阿徐

恒基精英運動員嘉許計劃:東奧獎金榜(港元)

張家朗 5,000,000 男花個人賽(金牌)

何詩蓓 2,500,000 女子100米(銀牌)

何詩蓓 2,500,000 女子200米自由泳(銀牌)

李慧詩 1,250,000 女子爭先賽(銅牌)

劉慕裳 1,250,000 女子空手道「形」(銅牌)

杜凱琹、李皓晴、蘇慧音 2,500,000 女子乒球團體賽(銅牌)

鄧俊文/謝影雪 1,250,000 羽毛球混雙(第4名)

江旻憓 312,500 女重個人賽(第5名)

江旻憓、佘繕妡、連翊希、朱嘉望 625,000 女重團體賽(第7名)

張家朗、張小倫、蔡俊彥、吳諾弘 625,000 男花團體賽(第7名)

李慧詩 312,500 女子凱林賽(第8名)

陳晞文 312,500 女子滑浪風帆RS:X組(第8名)

杜凱琹 312,500 女子乒球單打(8強)

黃鎮廷、杜凱琹 625,000 乒球混雙(8強)

總計:HK$19,375,000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奧運】港隊名利雙收 18健兒獲頒近2000萬獎金

Posted on

【東京奧運】大數據賽前預測港隊獎牌數 誰人成為最大驚喜?

【體路專訊】2020東京奧運昨晚正式閉幕,港隊史上前例地以6面獎牌(1金2銀3銅)打破單屆奧運獎牌數量。曾經有大數據網站於賽前預測港隊在東奧的獎牌數量,到底有哪些是「神預言」?又有哪些港將是今屆最大驚喜?

Gracenote透過統計2016年里約奧運會後主要比賽的數據,從而預測2020東京奧運各項目的前3名,藉此得出模擬的獎牌榜。《體路》在東奧開幕100日前向Gracenote查詢,獲對方回覆指預計港隊在東京奧運收獲5面獎牌,包括1金1銀3銅。其中1金1銀是分別來自李慧詩(Sarah)的女子爭先賽及凱林賽,Sarah在上周四(5日)曾失利於凱林賽半準決賽,逐在名次賽以第8名作結。至於她在昨晨(8日)爭先賽4強不敵烏克蘭的史達蓮高娃,但最終在銅牌戰擊敗應屆世界冠軍艾瑪軒絲(Emma Hinze),摘下生涯第2塊奧運獎牌,為港隊在東京奧運取得完美謝幕。

2020東京奧運,tokyo2020,何詩蓓

另一方面,Gracenote在賽前預測其中1面銅牌是來自何詩蓓(Siobhan)的女子200米自由泳,這位混血「飛魚」於2016年里奧創下歷史,成為首位游入準決賽的港將。今屆她則越戰越勇,以連續打破亞洲紀錄姿態贏得女子200米100米自由泳銀牌,亦成為首位在單屆奧運取得多於1面獎牌的港將。至於美籍教練Rick Bishop在賽後更暗示,Siobhan未來會以衝擊200米自由泳短池世界紀錄作為目標,前途無可限量。

杜凱琹/黃鎮廷

(左起:李皓晴、杜凱琹、蘇慧音)(圖:港協暨奧委會)

另外虛擬排行榜亦預測港乒混雙組合黃鎮廷/杜凱琹,以及乒乓女團的杜凱琹/蘇慧音/李皓晴會取得銅牌。曾在2018年年終賽稱霸的「黃杜配」在今屆奧運新增的乒乓混雙項目中,被視為奪冠熱門之一,可惜兩人在8強戰不敵法國組合出局。不過港乒女團的表現卻不負眾望,於銅牌戰擊敗里約奧運亞軍德國隊兼成功復仇,並以「全土炮」陣容取得香港乒乓歷史上第2面奧運獎牌。

張家朗

至於Gracenote則未有預測港隊在劍擊及空手道項目上能夠奪牌,因此港隊在今屆奧運的最大驚喜,必屬「193劍神」張家朗莫屬!張家朗在上屆奧運曾打入男子花劍個人賽16強締造香港劍壇歷史,而他在奧運開幕前的世界排名為第19名,並不算是奪金熱門。不過家朗在32強戰起連續過關斬將,一路殺入決賽,最終以15:11擊敗意大利劍手Daniele Garozzo摘金,在相隔25年後為香港勇奪史上第2面奧運金牌。另外劉慕裳在上周四晚的女子空手道個人形銅牌戰中,以0.42分之差力挫寶珊土耳其的寶珊(Dilara Bozan),並在空手道首次「入奧」就一擊即中,為香港贏得東奧第5面獎牌。

Gracenote在奧運開幕前1周更新對各國獎牌榜的預測
東京奧運獎牌榜

Gracenote也在東奧開幕前1周更新對各國獎牌榜的預測,以按照金牌數目來看,美國、中國、日本、俄羅斯奧委會分別列前4名。最終網站成功預言獎牌榜的前3名次,唯獨贏得22金的英國壓過20金的俄羅斯奧委會成為第4。除以上五國之外,其餘獎牌榜前10位為澳洲、荷蘭、法國、德國和意大利,雖然在預測名次上有偏差,但成功預測到有哪些國家能打入獎牌榜前10。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奧運】大數據賽前預測港隊獎牌數 誰人成為最大驚喜?

Posted on

【足球】美斯淚別巴塞  傳周二宣布加盟PSG披19號球衣

【體路專訊】阿根廷球星美斯周日(8日)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離開效力21年的巴塞隆拿。據法國傳媒報道,巴黎聖日耳門(PSG)已預訂在周二(10日),於法國地標艾菲爾鐵塔放出廣告,外界估計PSG會繼4年前於鐵塔公布尼馬加盟後,再次在這座法國地標宣布美斯加入球隊的消息。

(Photo Credit:FC Barcelona Twitter)
(Photo Credit:FC Barcelona Twitter)

現年34歲的美斯周日在巴塞隆拿主場魯營球場開記者會,宣布自己將會離開巴塞隆拿。美斯在記者會留下男兒淚,他表示:「我13歲時已來到巴塞隆拿。21年後,我與太太及3名孩子離開這個地方。我已經答應我的孩子,我們將來會回到這裏,因為這個地方是我們的家。」美斯透露本已接受以減薪一半的條件,與巴塞隆拿續約5年,但最後仍然需要離隊,他強調已為留隊做足所有可以做的事。

美斯正式離開巴塞隆拿,其去向廣受關注,外界普遍猜測美斯將會加盟法甲強隊巴黎聖日耳門,與尼馬及麥巴比組成「三叉戟」。據悉PSG已預訂明日於艾菲爾鐵塔放出美斯投效的廣告。值得一提,巴西球星尼馬在2017年加盟PSG時亦曾在艾菲爾鐵塔放出有關消息,令外界認為該法甲豪門會再次在這法國地標公布曾經奪得6次金球獎的美斯下季強勢加盟。更有法國媒體報道,尼馬本來打算讓出10號球衣予美斯穿着,但美斯最後選擇穿上初出道時所用的19號球衣,美斯代表阿根廷出征2006年世界盃時也穿起這個球衣。

2017年,巴黎聖日耳門在艾菲爾鐵塔,打出尼馬加盟的字眼。(巴黎聖日耳門 Twitter 截圖)
(Photo Credit:FC Barcelona Twitter)

巴塞隆拿在上周五(6日)宣布,因財政問題導致未能跟美斯續約。西甲賽會規定,球員在每個賽季的工資不得超過預算的70%,據報即使美斯離隊,巴塞隆拿球員薪金仍佔預算達95%。如果數字屬實,巴塞隆拿能否順利為迪比等在今夏加盟的新兵註冊,仍屬未知之數。

美斯13歲起加盟巴塞隆拿青訓系統,並一直效力球隊至今年為止。他總共為巴塞隆拿奪得35個冠軍,包括10個西甲及4個歐聯冠軍,並射入682個入球,為巴塞隆拿隊史神射手。

資料來源:綜合外媒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足球】美斯淚別巴塞  傳周二宣布加盟PSG披19號球衣

Posted on

【東京奧運】謝謝數千萬個瀏覽過的你 仲要多謝我哋自己!

【體路專欄】落幕了,這十七天的旅程,我們終於完成了。說的我們,除了是香港運動員外,還有每位與我們一起為他們打氣的市民。從前幻想過很多天,香港有可能再有免費電視台播放奧運嗎?這不是一個隨手打開電視收看節目的概念,是直播得以讓更多香港運動員的故事「入屋」的願望。今屆,特別的一屆,艱難卻達成這個願望,這熱烈的氣氛是我們一直渴望的畫面。

開幕禮那一夜。

上屆巴西里約奧運會閉幕禮上,看見日本接辦下屆的表演,現場每人都爭著說,「下屆東京我們一定要來!」誰知五年間,世界天轉地變,四年一屆又多了一年,我們體育記者與運動員都每天學習適應,每天學習著轉變。終於到今年四月,東京奧運有點眉梢,我們急急地開著東奧大會,急著準備不同的訪問。出發前我們分享了我們香港運動員「#重要的你」系列,誰料到香港一屆拿下六面獎牌,足足超越了過去25年的成績,還來了雙倍的數量。

這17天,我們《體路》上下每天在辦公室吃早飯、咬著包,喝杯啤酒又邊吃快飯又打稿,記得頭幾天每天只睡三、四小時的我們輪流吃著必理痛頂硬上,到最後適應下來了,身體的酸痛還是發了出來;還未有空問侯遠在東京的前線同事,每天背著器材走東走西,有沒有如我上屆一樣,頭3天就扭傷頸背般狼狽?記得空手道劉慕裳出賽那一天,香港隊三線爭取獎牌,早上電視播著空手道狠狠的叫聲,另一邊我們同事邊打稿邊慘叫的聲音,相映成趣。慘叫了17天,但沒有人說過一句辛苦,早上的Call Time從沒有人遲到,每個早上爬起床,都總想用最快速度回到公司,寫下一篇又一篇最快最詳細的報導。

東京前線記者麥景智
東京前線記者何子淵
「美指正」辛苦了

今天來到最後一天,沒有慶功宴,大家除了早上李慧詩一面銅牌叫得拆天後,辦公室靜得有點可怕,因為感慨奧運落幕,因為不知道大家爭著支持香港運動員的熱潮是否就此完結。過去三星期,每個Like、Share,每個瀏覽量,都是我們每天早上不願懶床的動力之一,希望奧運過後,大家還記得每天我們的運動員都在自己崗位上努力,我們香港體育記者也一樣拿著相機、拿著筆寫下一篇篇報導及故事。如果未來還有你們延續的支持,下屆巴黎奧運,一定不止六面獎牌。

今天閉幕日,早上7時半到公司,公司電梯壞了,所有同事跑10層樓梯跟進李慧詩四強戰。

謝謝過去五年,為了奧運夢努力的香港運動員;也像李靜教練所說一樣,「最想多謝我哋自己!」多謝我們《體路》上下奮不顧身推廣體育的我們,多謝你們將5年前我們改下的口號「撐起港隊」說得街知巷聞,謝謝你們每個打氣訊息。香港體育路未來還很長,多謝你們收看《體路東京奧運直擊》,希望今天後,別忘記我們與香港運動員,讓這熱潮一直下去,因為香港體育精神值得擁有更多。

李慧詩殺入四強後,同事在辦公室歡天喜地。

最後,謝謝17天瘋狂上來探班及速的各位,多謝國泰、Germagic及Canon的支持,還要多謝一直在網站上支援我們的 inLoop Technology Limited的Howard;謝謝放下好筆、每天只負責砌圖的「美指正」(全名:李子正),還有負責infographic的SPORTinfographic的Harry,以及我們上下齊心12人的努力。明天上班又再見!

文:徐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奧運】謝謝數千萬個瀏覽過的你 仲要多謝我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