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體路專欄】說了再見 定會再見 球場再見

【體路專欄】隨着政府早前為對抗第五波疫情宣布,所有體育處所需要關閉,實行以快、準、狠地與病毒鬥快,希望及早截斷相關源頭避免擴散至社區。與此同時,意味着我們這班以球場為棲息地的從業員一而再再而三短暫地告別工作,全職教練終於再次陷入狂⋯⋯人「無止境失業」的狀態。

陷入太深 何用翻身更改這收場

要做的都做了,如果永無止境重覆又重覆,是否要選擇共存呢?從科學或邏輯角度而言,如果利用方法A嘗試解決事情B不果,然後事情B二次發生再用方法A,繼而事情B惡化衍生第三次或更多的時候再採用方法A對抗⋯⋯正如在球場上,每個球員總有屬於自己的剋星,有可能是曾經被擊敗而造成心理上的影響,亦有可能是「格食格」的技術性擊倒。不論強敵如何,若然你嘗試以某方法戰勝對手但失敗而回,當再次面對時也正常地會嘗試其他方法,絕不會以同一失敗方法一試再試。除非是沒有經過審慎的思考,沒有考慮如何改進,考量決定引致的得與失,馬虎地草草了事。即使身邊人分擔過人間悲慘,到最後仍會散只因角度存褊袒,所以如果繼續食古不化使用同一失敗方法,只能說Uh-oh, uh-oh, uh-oh,躲開比相撞更好。

只不過,躲避也並非最佳辦法。回想這兩年間,斷斷續續差不多第四次停擺,球賽停了,球員停了,教練停了,甚至各行各業的生意大受影響,唯獨一眾負責任的老闆們繼續營運球隊,確實要鳴謝任何劇情絕不拋低我們。將來,誰能知曉,縱然原來是世間太荒謬,每個爭鬥暗地也有傷口無法善後,遇過無數次失望也要堅守信念。我們定要確信,明天會更好,期望球賽盡快重開,一切回復正常,球場見!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說了再見 定會再見 球場再見

Posted on

【體路專欄】這9年走下來的小故事

【體路專欄】體路9歲,其實對比其他大機構,真的不算是什麼,但今天(9日)全日在想,貶貶眼就9年,我又老了9歲,想起那年28的自己一頭熱血,原來就這樣過了9年,才是真的一回事。

當我感覺開始有點激動時,是晚上開始發現整天都在被恭賀生日快樂的訊息,洗澡時開始在想,明年就是10周年了,有點緊張,有點擔心,當然也有點開心。

9年時間過似快卻又曾度日如年,曾經有好幾年,一天寫起三篇專訪,每天回覆數十個電郵,不讓unread一字出現;電話早上7點一直響到凌晨。有年工作時開始覺得一直呼吸困難,走到洗手間想吐未吐,突然進過醫院留院檢查三天,病過發現最大的病還是自己的緊張病。如果說9年來最大得著,除了這份我喜愛的工作外,還有學懂也愛惜自己這責任。

說喜愛這份工作,我也曾討厭得電話一響就心跳加速,好幾次要關掉聲音關上震機再扔進背包內;我也曾得對著電腦久了,怕得頭暈作嘔;但我知道公司任何事都應該要撐下去,因為我們一隊人,都曾過著好一段不眠不休的日子,為了比賽、新聞,大家都願意早起夜睡,不只是我累了,其實每位同事都會累。幸好每次我累了,有他們的back up;大家累了,都願意互相頂上位置。如果說我們是公司,我更喜歡說我們是一組一起趕project的teammate,就像大學趕交project一樣,這份project還未完成,但9年過程包含太多故事。

28歲那年,看了些新聞,有晚湧起這念頭,就約了幾位行家在foodcourt談這想法。那幾晚每天走出去、一邊踏單車一邊說這體路的概念,得到幾位行家支持,2個月後就大家一股熱血衝出去。曾經戶口窮得只剩600元,曾經三晚沒睡一直研究如何修理死了的server,9年好像死了很多細胞,但換來今天一起打拚的我們,有個一起熱血的平台。

邁向第10年,謝謝各位在這9年幫助我們的人,謝謝奮不顧身的我們。肯定的是,明年一定用更大力的方式跟大家說句:我們終於10歲了!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這9年走下來的小故事

Posted on

【 網球】連續19季捧盃!拿度稱霸澳網熱身賽摘復出首冠

(Credit : Australia Open twitter)

【體路專訊】早前確診新型肺炎的西班牙「天王」拿度(Rafael Nadal)周日(9日)在ATP 250墨爾本夏日系列賽決賽,以直落2盤擊敗美國球手Maxime Cressy,勇奪職業生涯第89個男打錦標,以一座寶貴的冠軍獎盃來開啟2022年賽季復出之路,也為出戰稍後的澳洲公開賽壯行色。

拿度去年8月因左腳傷患休戰,放棄東京奧運及美國公開賽,提前收咧,直至上月在阿布扎比表演賽復出,錄得兩連敗,隨後又確診新型肺炎,被迫隔離未能比賽,幾乎錯過新賽季首項大滿貫-澳洲公開賽。猶幸這位「不死戰神」及時康復並重拾狀態,事隔5個月後重回巡站賽場,出戰這項澳網熱身。

(Credit : ATP)
(Credit : Rafa Nadal Academy)

世界排名第6的拿度過關斬將殺入決賽,面對外圍賽球手Maxime Cressy,即使未有打出最佳水平,但也轟出包括9個Ace球在內的31個制勝分,主場失誤只有5次,最終在兩度打破對手發球局的情況下以7:6(8:6)、6:3高奏凱歌。生涯此至拿度共126次打入ATP巡迴賽決賽,收獲89個冠軍,自去年5月羅馬大師賽後再嘗捧盃滋味。他同時完成了連續19個賽季都冠軍進賬的「神紀錄」,繼續排在公開賽時代男子歷史第一位(見下表)。

拿度:19年(2004至2022年)
祖高域:16年(2006至2022年)
費達拿:15年(2001至2015年)
蘭度:14年(1980至1993年)
干納斯:13年(1972至1984年)

拿度頒獎典禮上感謝澳洲球迷:「因為你們非常球迷的支持享受期待星期之後澳網再見!」2022年澳網公開賽將於1月17日開打,拿度曾於2009年封王,其後4次打入決賽皆屈居亞軍,去年則於8強下馬。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 網球】連續19季捧盃!拿度稱霸澳網熱身賽摘復出首冠

Posted on

【羽毛球】盼杭州亞運作生涯終站 葉姵延:堅持全因熱愛

【體路專訊】香港羽毛球名將「黑妹」葉姵延近年雖鮮有在國際賽事登場,然而這位34歲的老將至今仍未正式退役。世界羽毛球聯會(BWF)昨日轉載這位港將的訪問,「黑妹」表示仍在羽毛球路上堅持全憑熱愛,她亦提到希望以今年的杭州亞運作為生涯終站。

(圖:體路資料庫)

現時世界排名62位的葉姵延於2003年首次登上國際舞台,至今已經踏入第19個年頭,雖然近年在國際賽亮相的機會大大減少,然而這位老將仍未言退,去年12月隨港隊出戰世界錦標賽,這亦是她2年內首場國際賽。被問到至今仍堅持在場上拼搏的原因,「黑妹」指:「因為我仍然熱愛羽毛球,這令我想繼續在場上努力。如果我選擇離開,我將不會再有機會站在球場上,所以我想繼續堅持下去,直到我打不到為止。」

(圖:體路資料庫)

2006年多哈亞運葉姵延的一戰成名,當年她在8強淘汰當年1號種子、首位蟬聯奧運女單金牌的中國名將張寧,最終在決賽不敵隊友王晨摘銀。來到生涯尾聲,「黑妹」坦言盼望以2022年杭州亞運為生涯終站:「我不確定自己能否繼續堅持,而且要看有沒有機會出外參與國際賽事,但我希望可以堅持到亞運會,因為這是我生涯起步的地方。」

(圖:體路資料庫)

除了為亞運會努力,「黑妹」亦開始為退役後的生活作打算,她表示放下球拍後將會從事羽毛球教練的工作:「現時以兼職的形容指導青年球員,自己都有一個羽毛球會,所以會從事羽毛球教練相關的工作,但都有可能做一些羽毛球以外的事。」

(圖;體路資料庫)

資料來源:bwf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羽毛球】盼杭州亞運作生涯終站 葉姵延:堅持全因熱愛

Posted on

【游泳】歐鎧淳隻身再到澳洲備戰亞運:請不要跟我說不可能,看看極限是否極限

【體路專訊】東京奧運游泳代表歐鎧淳日前在社交網站透露,已隻身抵達澳洲黃金海岸訓練,全力備戰9月的杭州亞運。今次是她繼前年1月後再次到當地訓練,直言在疫情下能入境是「排除萬難、感恩還有這個機遇」,並引用樂隊Dear Jane《人類不宜飛行》的歌詞「請不要跟我說不可能」,指會相信自己「來一趟沒有遺憾的旅程」。她接受《體路》查詢時再透露,孤身留澳「彷彿更加清楚自己想要同需要的分別」,暫獲發3個月簽證下冀突破100米背泳最佳成績,「但更重要,看看自己的『極限』是否極限。」

歐鎧淳Instagram圖片

歐鎧淳(Stephanie)上周五在Instagram發文,貼出澳洲邦德大學的證件及多張在當地的生活照,指自己正式開始在澳洲一個人訓練的日子。她稱在澳洲疫情下禁止遊客入境,但自己在東京奧運後已一直申請,再靠當地教練以至大學寫信,最後才能排除萬難獲批豁免而入境當地,「好感恩嚟到我呢個游泳生涯這一段,還有這種機會、還有這種機遇」。Stephanie再稱,很多人聽到她隻身到澳洲會反問「你就咁抌低晒啲嘢就走?」,但她認為「冇任何嘅其他事,比目前全力訓練游好亞運更重要」,笑言聽到有人說相信自己仍「有貨賣」感又喜又悲。

歐鎧淳(圖:體路資料庫)

她再引用樂隊Dear Jane歌曲《人類不宜飛行》的兩段歌詞;「請不要跟我說不可能,難道我輸你更開心,不夠浪漫人類怎飛行」及「只需要祝我夠狠,不怕路遠,斷崖亦狂奔」,形容仍覺得自己可以做到,「來一趟沒有遺憾的旅程,只需要好好浪漫,讓我相信,我就可以」。

29歲的Stephanie曾於前年1月,亦即取得東奧100米背泳A標的4個多月後到澳洲訓練,惟當時有黃筠陶及張祐銘等同樣在當地練水。不過因疫情關係,Stephanie其後亦要返港訓練,最終在延期一年的東京奧運100背游出1分01秒07,總排名第26位,並正式成為奧運「四朝元老」。

Stephanie接受《體路》查詢時透露,自上次在澳洲訓練後一直想再找機會,但礙於疫情令一切受阻,今次孤身上路亦非自己能選擇,「那支泳隊本身不收外國人,而且程序都好繁複,都麻煩到當地教練。」她笑說自己一人在陌生城市生活的感覺與以往很不且,「好似自從大學之後都沒試過自己好好一個同自己相處,彷彿更加清楚自己想要同需要的分別。」Stephanie暫時獲發3個月簽證,希望在當地全力追逐一直未能達成的100背59秒99目標,「但更重要,是可以毫無雜念全心全意投入訓練,看看自己的『極限』是否極限。」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游泳】歐鎧淳隻身再到澳洲備戰亞運:請不要跟我說不可能,看看極限是否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