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東奧直擊】上屆決賽勝負依舊 巴西男足空場下挫德國

【體路日本直擊】不是冤家不聚頭,巴西與德國兩支南美與歐洲的足球強國,連續兩屆奧運相遇。5年前巴西互射十二碼擊敗德國奪金,星將尼馬成為奠勝功臣;5年後的巴西10號換上同樣金髮的列查利臣,依樣帶領森巴兵團再挫德國。勝負同樣,比數不同,也是有異的還有現場70000多個座位,原本應該人頭湧湧,如今卻只剩球員的「提場」、「罐頭」球迷聲,以及來自觀眾席的巴西人的歡呼。

一如賽前所料,面對世仇兩軍都精銳盡出,巴西的38歲隊長丹尼爾艾維斯、門將山度士及中堅迪亞高卡路士3名超齡球員領軍,剛出戰完美洲國家盃的杜格拉斯路爾斯及列查利臣同樣正選。可惜「我廠」小將馬天利尼不入大軍名單,始終未能親眼目睹這個阿仙奴新星表現。德國18人全數來自國內球會,超齡球員麥斯古斯、阿美利及隊長阿諾悉數正選。

空場作賽,相信各隊球星過去年多都經歷不少,不陌生的「罐頭」打氣聲伴隨音樂引領球員進場。回憶在香港的大球場、旺角場,早已感受過閉門作賽的空虛感。但在這個可容納超過70000名觀眾的橫濱國際綜合競技場,空曠得場內的「提場聲」遠在數層高的記者席都能聽到,加上「罐頭」打氣聲真的很「罐頭」,基本上只是一些低沉的噓聲。反而在強陣出擊的巴西由列查利臣打開紀錄後,更引人注目的是記者席數名巴西記者的振臂歡呼。

列查利臣自製籃板開紀錄。
Olympics Twitter

這幾名巴西人倒是可愛,當球隊被德國打反擊時往往都會聽到他們大力叫喊,提醒國家隊的球員盡快回防;到中鋒古拿上半場尾段先後射失十二碼及單刀後,又大叫「Come on, Cunha!」激勵對方。有前輩說過曾因為港將歡呼而錯過拍下慶祝畫面,所以我經常提醒自己就算港隊奪金那刻都要盡量保持冷靜,先做好自己工作才一同慶祝。半場休息正想看看是何方神聖,才發現原來是巴西代表團的隨隊新聞官。誤會大了,也難怪每次攻勢防守也特別激動投入。

說回比賽,效力英超愛華頓的列查利臣30分鐘內的「帽子戲法」已早早將比賽放進雪櫃。即使德國換邊後由阿美利「破蛋」仍不見得改變比賽形勢,加上隊長阿諾63分鐘紅牌被逐,穿起黑衫的德國頭頭碰著黑。尾段後備入替的艾治曾追近至2:3,但包連奴補時又再將紀錄拉開,巴西爭取衛冕之路有個好開始。

空場下,列查利臣射入第3球。
Olympics Twitter
老而彌堅的丹尼爾艾維斯(左)換邊後搏得德國隊長阿諾兩黃一紅。

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奧直擊】上屆決賽勝負依舊 巴西男足空場下挫德國

Posted on

【東京奧運】開幕禮前炒表演總監 23年前曾嘲諷猶太人屠殺

【體路專訊】東京奧運將於明晚(23日)在新國立競技場開幕,但在開幕禮前再度爆出醜聞。東京奧組委今日(22日)宣布解除開、閉幕禮表演總監小林賢太郎的職務,原因是他曾於1998年的搞笑短劇中,以二戰猶太人大屠殺作為主題,令小林僅在上任8日後被辭退。

小林賢太郎

現年48歲的小林賢太郎以往為搞笑組合「RAHMENS」成員,並曾於表演中以猶太人大屠殺為創作橋段,台詞中包括「一起玩大屠殺遊戲吧」。事件最近傳至國外後,有美國的猶太人組織發聲明以示抗議。東京奧組委主席橋本聖子今日就事件致歉,並承諾會審查開幕及閉幕禮的內容:「開幕禮舉行在即,但仍很多相關人士造成困擾,對此深表歉意。」小林亦發表道歉聲明,承認在表演中加入不恰當對白,並為當時行為致歉。

東奧開幕禮將於新國立競技場舉行(Photo Credit:Tokyo 2020 Facebook)

雖然開幕禮每個表演環節皆有各自創意團隊,但整體統籌工作則由小林主導,而在開幕禮前1日辭退表演總監後,對於明晚開幕禮構成的影響仍屬未知數。東京奧運今年起相繼有開、閉幕禮成員,因言論及過往行為而遭辭退,先有創意總監佐佐木宏建議女星渡邊直美在開幕禮上扮豬,更以「Olympig」一詞作為諧音,被外界批評他性別歧視。另外開、閉幕禮作曲家小山田圭吾近日被揭發年輕時欺凌殘障同學,隨後被奧組委辭退,並表示不會在開幕禮上取用其作品。

國泰、Germagic及Canon全力支持《體路》東京奧運採訪之旅

《體路》繼上屆里約奧運成為本港首間採訪奧運的的網上媒體後,將再次派出採訪隊出發東京現場直擊東京奧運會,為讀者帶來最新奧運港隊消息,《體路》東京專頁已面世,全方位為讀者報導最新港隊戰報、香港奧運之代表專訪,亦有奧運項目介紹,歷史資料等,今個暑假,與你一齊 #撐起港隊! 專頁:https://tokyo2020.sportsroad.hk/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奧運】開幕禮前炒表演總監 23年前曾嘲諷猶太人屠殺

Posted on

【東奧直擊】自律未受飲品放題誘惑 男花大敵竟是床舖?

2020東京奧運,tokyo2020,男子花劍,劍擊

【體路東京直擊】選手村裡往往都有一些優待運動員的安排,今屆東京奧運就為選手提供自動販賣機的飲品放題。不過自律應是運動員的特質,免費暢飲未有為香港男子花劍隊帶來引誘,反而睡床太硬影響睡眠質素的問題就考起張家朗、張小倫、蔡俊彥及吳諾弘,亦是4位男花劍手當務之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2020東京奧運,tokyo2020,女子重劍,劍擊
劍擊比賽場地幕張展覽館
2020東京奧運,tokyo2020,女子重劍,劍擊
今日練習場地謝絕採訪,媒體要在場地外的巴士站前進行訪問

2020東京奧運,tokyo2020,男子花劍,劍擊

今屆東京奧運向每位選手派發一個木製匙扣,利用這個匙扣輕觸選手村的汽水機就能免費無限量地獲得飲品,隨時都可以享用汽水放題。不過幾位男花劍手就自律非常,張小倫謂:「任飲都只是飲水,練習時就飲寶礦力。」就連法籍教練Gregory Koenig(Greg)也同樣不碰汽水,笑言自己也要keep fit。

2020東京奧運,tokyo2020,男子花劍,劍擊
左起:張家朗、蔡俊彥、教練Gregory Koenig、張小倫、吳諾弘
2020東京奧運,tokyo2020,男子花劍,劍擊
汽水機付款匙扣

港隊抵達日本後的5天進行多次訓練,張小倫及張家朗均認為已大致適應環境,惟蔡俊彥談及睡眠情況有待改善時兩人亦有同感:「現在仍有少許疲倦,不是太適應床鋪,睡覺質素不太好,希望之後善用按摩等資源去改善。」今次選手村的床架為紙製成品,算是歷屆奧運中較為特別的設計,張小倫認為問題出在床褥上:「床褥不夠厚,睡在床上時覺得太硬,像睡在石板上。」

2020東京奧運,tokyo2020,選手村
選手村的床架由100%可回收的紙版製成,聲稱耐熱、防水之餘,承重更達200公斤。(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不過除了床鋪問題外,4人似乎備戰得不錯,吳諾弘指:「我們在香港已經準備充足,現在教練安排的並非高強度訓練,主要以找回比賽感覺為目的。雖然練習不算多,但自己已預備好比賽。」張家朗亦謂狀態不俗,期望盡快比賽。這位明晚開幕禮的港隊持旗手指自己未有特別為開幕作準備:「來到日本後沒有特別留意日子與時間,沒有為意明天就開幕,所以也未作特別準備,只想和隊友一同享受開幕禮。」

2020東京奧運,tokyo2020,男子花劍,劍擊

法籍教練Greg認為港隊男花在日本已盡力把訓練做到最好,同時採取足夠措施避免感染或成為密切接觸者。男花團體賽昨日抽籤,港隊將在八強硬撼俄羅斯,Greg指近年兩隊少交手,在專注完成個人賽後會再翻看影片備戰。Greg直言在奧運裡不論抽中那一個對手均會是硬仗,但重申港隊會以獎牌作目標。提及家朗將在開幕禮擔任持旗手,Greg坦言起初曾有過擔心:「在歐洲,如果你是持旗手,你有許多事情需要面對,有許多媒體會找你訪問。不過現在我們多是練習後短暫訪問,也沒有影響訓練,情況可以接受。」他指自己也將與張小倫及蔡俊彥一同出席開幕禮。

2020東京奧運,tokyo2020,男子花劍,劍擊
劍擊個人賽將於7月23日抽籤,教練Greg指自己在抽籤後將會因看影片助港隊備戰而變得忙碌

男子花劍個人賽將於7月26日舉行,張家朗、張小倫及蔡俊彥將分途出擊,3人之後會於8月1日聯同吳諾弘出戰團體賽。

相關報道:開幕日放假一天 女重調整心情周六登場

圖、文:何子淵

國泰、Germagic及Canon全力支持《體路》東京奧運採訪之旅

《體路》繼上屆里約奧運成為本港首間採訪奧運的的網上媒體後,將再次派出採訪隊出發東京現場直擊東京奧運會,為讀者帶來最新奧運港隊消息,《體路》東京專頁已面世,全方位為讀者報導最新港隊戰報、香港奧運之代表專訪,亦有奧運項目介紹,歷史資料等,今個暑假,與你一齊 #撐起港隊! 專頁:https://tokyo2020.sportsroad.hk/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奧直擊】自律未受飲品放題誘惑 男花大敵竟是床舖?

Posted on

【跟著小編遊東奧】防疫措施……漏洞,全部都係漏洞!

tokyo2020,2020東京奧運,跟著小編遊東奧

【體路東京直擊】一直以來都覺得日本人做事與安排嚴謹又有條理,所以總是幻想著今次採訪東京奧運的過程,應該不會遇上以往其他大型運動會上出現的混亂。抵日當天後還是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條理,然而原來東京奧運遇上疫情一樣會「破功」,一天之內竟見處處都是防疫漏洞!

東京奧運會一直希望採用「泡泡」形式舉行,更曾豪言選手村會是最安全的地方。然而臨近正式開幕,負面消息卻頻頻,媒體報道選手村早前出現確診個案,甚至有烏干達選手抵日後潛逃,昨日才被尋回準備遣返,連串事件讓日本防疫安全一再受質疑。日方似乎本來希望讓海外媒體成為「泡泡」一部分,藉禁止媒體前往場館或媒體中心以外的地方,及禁止在入境後首14天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方法避免記者與當地市民接觸。

tokyo2020,2020東京奧運,跟著小編遊東奧
大會安排巴士接載媒體出入酒店、轉車站、媒體中心及場館

然而到達日本後卻發現,雖然入境程序繁複務求避免輸入個案,但海外記者在境內卻有不少與當地人接觸的機會。例如在機場前往乘坐媒體巴士時行走的就是公用通道,轉乘的士時又會穿過市民行走的通道。而且記者入住酒店後,還可以有15分鐘「放風時間」,到附近的便利店或商鋪購物,只需於門口登記住客房間及離開時間,回來後再填寫返回時間即可,程序簡單得不可置信。

小編到達首晚未吃晚飯,唯有到便利店購物食物解決,期間也至少與10位市民擦身而過。雖然未覺他們有特別留意或避開掛著記者證的我們,但總覺得店內氣氛略為奇怪,也顧不得是否自己多疑,只想盡快買完所需用品離開。不過之後發現原來酒店內有另一部升降機,到達地下可以從後門神不知鬼不覺離開,嚇一跳後立時折返。

tokyo2020,2020東京奧運,跟著小編遊東奧
酒店有無人看守的後門……
tokyo2020,2020東京奧運,跟著小編遊東奧
第二天外出工作不用登記,離開酒店後要自行尋找媒體巴士的上落客位置,途中與無數上班族擦身而過
tokyo2020,2020東京奧運,跟著小編遊東奧
步行約10分鐘找到巴士
tokyo2020,2020東京奧運,跟著小編遊東奧
從酒店走到乘車的位置,經過了5條馬路

從酒店外出工作方面,組委會則安排了媒體專車接送記者,不過原來是附近兩間酒店共用,我們要步行近10分鐘前往上落客點乘坐,途中再次與無數的上班族擦身而過。而且今次離開酒店時更加不用登記,自出自入,沒有人知道記者離開後是否前往媒體中心,大概也不會有人過問。原來漏洞真的到處都是,「泡泡」沒有一舉爆破有賴大家自律。

媒體中心內亦有採取保護措施,不過是否足夠就見仁見智,例如餐廳內有透明膠板隔著對面座位,工作枱的透明膠板則只隔開左右兩邊,而且不時有工作人員清潔消毒無人使用的位置。工作空間內有提供咖啡及熱茶等飲品,眼見大部分記者均自律保持戴上口罩,只在飲用時稍為拉下,不過就算少數記者稍為危險地在工作枱上邊吃飯盒邊工作,大家也不見得避他三分或有怨言。畢竟記者的工作有時候就是趕忙得吃飯的時間也沒有,這點相信大家都諒解。

tokyo2020,2020東京奧運,跟著小編遊東奧
記者進入媒體中心的安檢前一律需要消毒雙手
tokyo2020,2020東京奧運,跟著小編遊東奧
在媒體中心提交唾液樣本予大會檢測
tokyo2020,2020東京奧運,跟著小編遊東奧
媒體工作位置以膠板隔開左右

排隊查詢要與他人保持距離
tokyo2020,2020東京奧運,跟著小編遊東奧
問問題也是隔著一塊膠。
tokyo2020,2020東京奧運,跟著小編遊東奧
用膳位置同樣用膠板隔開對面

只是記者們再自律,也有可能會踩入防疫漏洞。海外記者在抵日14天後才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之前則只可坐媒體專車或指定的士。不過日本傳媒曾報道,原來那些指定的士在沒有記者使用時,是可以如普通的士一樣接載日本市民的。也就是說「泡泡」的外圍與「泡泡」的內圍其實時刻都在直接或間接接觸,就看「泡泡」從裡面還是外面戳破,抑或剛好能維持完整。各國記者與運動隊伍匯聚緊急狀態下的東京,到底誰是安全的呢?

矛盾的是,一方面既為疫下的運動會而憂心,心裡總覺得對不起日本人;一方面又為著賽事準備開幕而興奮,暗暗慶幸比賽沒有取消。出發前不少親戚朋友都表達對奧運繼續舉辦的不解,也有人認為海外運動員應該先隔離再比賽。海外運動員如果先進行21天隔離再比賽,只怕會狀態全失;像現在這樣不隔離又擔心有患者在潛伏期內互相感染。東京奧運繼續舉辦是對是錯,每人角度不同,如何做才是正確,相信各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也許一輩子都不會得出共識。

圖:麥景智、何子淵
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跟著小編遊東奧】防疫措施……漏洞,全部都係漏洞!

Posted on

【跟著小編遊東奧】在這天我們一起在東京採訪

【體路東京直擊】7月21日,晴。來到《體路》編輯部抵達東京的第二天,亦是我們在奧運的第一個全日工作天。終於,我們都感受到在一切防疫措施之下的奧運採訪限制。由交通、到座位,再到入場方法都變成了新常態。

萬里晴空,我卻在等巴士。

一切都要由早上出發到傳媒中心(MPC)說起。小編早知道因應防疫措施,記者來往酒店、場館及MPC均要經大會指定的旅遊巴士或的士,但卻沒發現,原來坐畢由酒店出發的接駁巴士後,等著我們的仍繼續是漫漫長路。酒店的接駁巴士目的地是可稱為交通總匯的大片空地。說它是空,因為的確能望到大片天空,全個巴士廣場完全沒有瓦遮頭,像今日般陽光猛烈其實不算辛苦,一旦下起大雨,各位大包細包、來自世界各地的行家們必定會十分狼狽。

不過,下車不代表抵達,因為巴士廣場雖然MPC所在地東京國際展示場旁邊,卻因為中間相隔一個「國際廣播中心(IBC)」,所有只持記者證或攝記證的行家,要麼選擇步行20多分鐘繞到MPC正門,要麼再等候10分鐘一班的接駁巴士才能到MPC「打大佬」。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工作忘形,但別忘戴上口罩。

MPC,Mass Press Center,顧名思義就在廣大傳媒聚集的地方。廣義來說,整個MPC佔東京國際展示場兩層,包含咖啡店、紀念品店及餐廳等,但其實記者大多只集中在1樓的工作區域工作。這裡與過往大型運動會的工作區一樣,長長的桌子,一排排的拖板Lan線,唯一不同的是每個位置左右均放置膠板,以示防疫措施的決心。不過膠板只放在左右兩側,我們倆坐在對面仍然可以輕鬆交談,或許是大會知道我們會戴口罩吧?除此之外,所有詢問處都封上一層膠,以免談話時有飛沫彈到雙方。但小編時就因為那塊膠封得太矮,要幾乎「男人心一字馬」才能夠填妥所需的表格。

現在已是日本時間晚上11時,我們一日兜轉又回到了這個MPC。附近幾近無人,只有30多名外國記者噠噠打字,同事正在我對面苦惱著明日行程。一切都因防疫安排變得麻煩,巴士要等、做訪問要遠(甚至要book位),有時你以為能入場採訪操練,卻又遇上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場館只在眼前但不能大叫「我要進來了」。還有兩天才正式開幕,但願明天會更好。

排隊要分開,填表時雙腿也要分開(因為詢問處的桌比較矮)。
問問題也是隔著一塊膠。
傳媒包內有4件物品,傳媒手冊、手巾、鹽糖,還有一樣你估到是甚麼嗎?

圖、文:麥景智

國泰、Germagic及Canon全力支持《體路》東京奧運採訪之旅

《體路》繼上屆里約奧運成為本港首間採訪奧運的的網上媒體後,將再次派出採訪隊出發東京現場直擊東京奧運會,為讀者帶來最新奧運港隊消息,《體路》東京專頁已面世,全方位為讀者報導最新港隊戰報、香港奧運之代表專訪,亦有奧運項目介紹,歷史資料等,今個暑假,與你一齊 #撐起港隊! 專頁:https://tokyo2020.sportsroad.hk/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跟著小編遊東奧】在這天我們一起在東京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