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輪椅劍擊世界盃】煞科日花劍女團奪季 港隊1金1銀5銅收官

【體路專訊】一連兩天4天的IWAS輪椅劍擊世界盃泰國春武里站周日(22日)落幕,香港隊在煞科日上演的女子花劍團體賽銅牌戰上以45:38擊敗泰國,以一面銅牌為此行畫上句號。

港隊女將在花劍項目實力平均,昨日就有「輪椅劍后」余翠怡刺下女子A級花劍個人賽金牌,以及鍾婉萍、陳蕊莊分奪女子B級花劍個人賽銀牌及銅牌。當中余翠怡聯袂鍾婉萍、范珮珊及林嘉雯今日轉戰女花團體賽,賽事共有7支隊伍參加,港隊首圈面對韓國,派出余翠怡、鍾婉萍及范珮珊上陣,結果輕鬆以45:28過關。

打入4強後與格魯吉亞交鋒,林嘉雯亦以後身份亮相。頭4局落後15:20的港隊,憑余翠怡在第5局打出10:0,一舉反超25:20,可惜林嘉雯及鍾婉萍在隨後3局均吃敗仗,港隊落後31:40進入最後一局,雖然余翠怡拿下9:4,惜仍以40:44告負,無緣決賽。不過港隊隨後於季軍戰以45:38擊敗泰國,奪得銅牌。

重劍混合團體賽,港隊由余翠怡、湯雅婷及陳㬢應戰,首圈8強戰以16:20不敵韓國,無緣4強。總結今站賽事,港隊共獲1金1銀5銅獎牌,當中余翠怡獨取1金2銅成為大贏家。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輪椅劍擊世界盃】煞科日花劍女團奪季 港隊1金1銀5銅收官

Posted on

【F1西班牙站】陸克萊意外退賽 紅牛「包Q」進佔雙料積分榜首

【體路專訊】F1西班牙站正賽昨晚(22日)於巴塞隆拿舉行,頭位起步的法拉利主將陸克萊(Charles Leclerc)因戰車問題退賽,今場只能「捧蛋」。反觀主要對手紅牛的韋斯塔本(Max Verstappen)雖然曾經失誤滑出賽道,減阻尾翼(DRS)亦一度未能打開,不過仍能與隊友佩雷斯(Sergio Perez)包辦首兩名完賽,除了有「韋少」勇奪3連勝,紅牛也登上車手、車隊積分雙料榜首。

韋斯塔本在邁阿密站力壓陸克萊封王後,與後者在車手積分榜縮窄至19分。至於今場除了哈斯之外,其餘9隊皆帶著不少更新重返冬測之地。陸克萊在排位賽Q3前半一度失誤,但後來成功造出全場最快圈速,韋斯塔本則因DRS未能打開而屈居第2。Alpine在正賽前因替阿朗素(Fernando Alonso)更換額外的動力單元組件,故需從尾位起步。

麥奴臣在首圈撞上咸美頓。(Photo Credit: F1 Twitter)
辛斯在第7圈轉彎失控衝出賽道。(Photo Credit: F1 Twitter)
韋斯塔本(Photo Credit: F1 Twitter)
陸克萊在第27圈退賽。(Photo Credit: F1 Twitter)

賽事在首圈即出現意外,哈斯車手麥奴臣(Kevin Magnussen)在外檔入彎時與咸美頓(Lewis Hamilton)輕微碰撞後,衝出賽道以外,兩人雖然仍能作賽,但因需進維修站換胎而跌至最後兩位,第10位起步的米克舒密加(Mick Schumacher)則趁機升上第6。至於第3位起步的辛斯(Carlos Sainz)連跌兩位後,亦在第7圈轉彎失控衝出賽道,由第5跌至第11位,兩圈後韋斯塔本在同一彎道失事而跌落第4,讓陸克萊的頭位優勢增加至8秒以上。其後韋斯塔本戰車的減阻尾翼(DRS)繼排位賽後再現問題,間中未能打開,加上全場超車點不多,因此只能緊隨在羅素後方超過10圈。戰至第27圈,早已揚長而去的陸克萊因戰車失去動力,自行駛回維修站後退賽。

韋斯塔本與羅素展開攻防。(Photo Credit: Oracle Red Bull Racing Twitter)
佩雷斯(Photo Credit: Oracle Red Bull Racing Twitter)
咸美頓(右)未能保持第4名至完場。(Photo Credit: F1 Twitter)

久攻不下的韋斯塔本其後第2次換胎,讓隊友佩雷斯進攻羅素,佩雷斯在第31圈亦成功「爬頭」,並在夾擊羅素之下助韋斯塔本升上第2。雖然佩雷斯應車隊要求讓出位置予「韋少」,但他亦透過無線電表達不滿。前三位置一直保持至最後,反觀在西班牙站5連霸的咸美頓在早段意外後,宣告與分站冠軍無緣,但他一路不放棄下從包尾追至第4,不過為保住以足夠油量完賽,他不敢貿然與辛斯展開攻防,最終以第5名完賽。

(Photo Credit: Oracle Red Bull Racing Twitter)
韋斯塔本(Photo Credit: Oracle Red Bull Racing Twitter)

紅牛靠著西班牙站「包Q」一舉取得44分,並進佔雙料積分榜首,其中「韋少」以6分之差領先陸克萊,車隊則反超法拉利26分,另外平治總積分亦與次席的法拉利收窄至49分。至於F1在今周末將移師至摩納哥舉行。

F1西班牙站成績(前10名)

冠軍:韋斯塔本(紅牛)
亞軍:佩雷斯(紅牛)
季軍:羅素(平治)
第4名:辛斯(法拉利)
第5名:咸美頓(平治)
第6名:保達斯(愛快羅密歐)
第7名:奧干(Alpine)
第8名:羅利斯(麥拿侖)
第9名:阿朗素(Alpine)
第10名:角田裕毅(艾法托利)

F1摩納哥站賽程(香港時間)

5月27日
20:00-21:00 練習賽1
23:00-00:00 練習賽2

5月28日
19:00-20:00 練習賽3
22:00-23:00 排位賽

5月29日
21:00-23:00正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F1西班牙站】陸克萊意外退賽 紅牛「包Q」進佔雙料積分榜首

Posted on

【英超】曼城5分鐘入3球反勝六度封王 利物浦殺狼仍1分飲恨

【體路專訊】英超周日(22日)上演煞科日,冠軍之爭再次出現經典。賽前領先1分的曼城意外落後阿士東維拉兩球,不過於76分鐘起的5分鐘內連入3球反勝封王。利物浦主場就以3:1反勝狼隊,但最終仍再次以1分飲恨失落冠軍。護級形勢方面,兩隊只能活一隊的列斯聯及般尼最終由前者逃出生天。

尼圖僅3分鐘就攻破利物浦大門。(premierleague.com)
文尼為利物浦追和。(premierleague.com)
卡殊為維拉先開紀錄。(premierleague.com)

進入英超煞科日,衛冕的曼城以1分領先利物浦,只要取敗維拉全取3分即可奪冠。同樣在主場出擊的利物浦更於3分鐘就被狼隊的柏度尼圖攻破大門,但僅花21分鐘就由沙迪奧文尼追和。此時曼城仍可續以1分優勢封王,然而由「紅軍」名宿謝拉等帶領的維拉37分鐘由卡殊頂入領先,曼城暫時以得失球優勢續壓利物浦。

古天奴一度為舊會帶來奪冠希望。(premierleague.com)
根度簡頂入追近。(premierleague.com)
(premierleague.com)

曼城半場變陣出擊,但未收到成效就再被另一名利物浦舊將古天奴攻破大門落後至兩球。於維拉入球前1分鐘入替的根度簡及時挺身而出,先於76分鐘頂入追近,加上隊友洛迪兩分鐘後遠射入網,曼城火速追和。根度簡81分鐘更再入1球,曼城5分鐘內連入3球,將利物浦的奪冠希望一手擊破。利物浦即使隨後有沙拿及羅拔臣的入球,3:1反勝狼隊依然徒勞無功。最終曼城38戰得93分,與2018至19球季一樣1分力壓利物浦奪冠,第6度封王。

孫興慜成為首個獲得神射手的亞洲球員。(premierleague.com)
阿仙奴大勝煞科。(premierleague.com)
曼聯不敵水晶宮仍能出戰歐霸盃。(premierleague.com)

歐洲賽席位方面,賽前排第4名的熱刺面對榜尾的諾域治一如所料輕取對手,當中孫興慜獨取兩球助球隊大勝5:0,在射手榜追和沙拿並列榜首。阿仙奴就在主場5:1大勝愛華頓,但仍然以2分落後熱刺,只能在來季出戰歐霸盃。作客水晶宮的曼聯就被倒戈的韋費特沙夏「一箭定江山」,不過乘著韋斯咸反敗予白禮頓仍可與阿仙奴攜手參加歐霸盃,韋斯咸則參加歐協聯。

列斯聯成功護級。(premierleague.com)
般尼降班。(premierleague.com)

同樣鬥到最後一日的護級形勢,般尼與列斯聯賽前同得35分。主場出戰的般尼首1小時已落後紐卡素兩球,雖然69分鐘有哥尼特追近,但另一邊廂的列斯聯亦早早領先。儘管列斯聯一度被賓福特追和,但積夏利遜補時階段的十二碼為列斯鎖定來季英超席位,般尼就與屈福特及諾域治降落英冠。

2021至22球季英超總結:

冠軍: 曼城
歐聯資格: 曼城、利物浦、車路士、熱刺
歐霸盃資格: 阿仙奴、曼聯
歐協聯資格: 韋斯咸
降班: 般尼、屈福特、諾域治
最佳球員: 迪布尼(曼城)
最佳年青球員: 科頓(曼城)
神射手: 沙拿(利物浦)/孫興民(熱刺)(23球)
金手套: 艾利臣(利物浦)/艾達臣(曼聯)(20場不失球)
助攻王: 沙拿(利物浦)(13次)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英超】曼城5分鐘入3球反勝六度封王 利物浦殺狼仍1分飲恨

Posted on

【摔角・專訪】打過WWE的摔角佬 何顥麟恨港不成鋼的慨嘆

【體路專訪】說到搏擊運動,你會數得出空手道、跆拳道、柔道甚或武術,但有多少香港人會即時想起摔角?你又知道香港出產過全職摔角手,更打過廣為人知的WWE嗎?由火炭的工廠大廈堅持到美國WWE、日本Dragon Gate,香港摔角icon何顥麟獻出15年時間推廣心愛的運動,即使遇上世界停頓仍沒有阻止他繼續上擂台。但人在神戶的他眼見香港現況,隔著電腦螢幕仍有感而發、有話要講,就讓我們一起聽聽這摔角佬的慨嘆。

2009 年「港摔」的沙田訓練中心(圖:體路資料庫)

 

也許在讀到這篇專訪以前,大家對何顥麟這名字都不太認識,就讓我在開首花少許篇幅,略略介紹這位香港「摔角佬」的背景。2007年,當時連北京奧運仍未舉行,人稱「Hoholun」的何顥麟已經在火炭成立摔角訓練中心,成為香港當時唯一一個具有完整摔角擂台設施的訓練基地,「當時甚麼都不懂,本身也只是想試試玩玩,到之後租金愈來愈貴就唯有結束了。」但基地的結束只代表他摔角生涯的開始。由2011年開始,何顥麟身兼摔角比賽搞手,年內舉辦過4場摔角大會,之後決定遠赴英國史雲頓見識。「當時是想看看外國的摔角是如何,跟操幾個月後發覺原來我們在香港自己練的東西,撞彩地與他們正常訓練都有8成相似,到那時才有嘗試做全職摔角手的概念。」

在香港,選擇做全職運動員的屬少數,做非主流運動的全職運動員就更艱難。自從這次英國之行,何顥麟的摔角路便愈去愈多不同目的地:日本、台灣、新加坡、東南亞、歐洲,「不斷周圍走,就像流浪一般。」終於到2016年,他獲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WWE)招募出戰輕量級賽事,與李杰森成為首批參賽的華人選手。WWE是甚麼?若將摔角比喻成其他運動,WWE就好比足球界的英超或籃球界的NBA,是世界上此項目的最頂尖比賽組織。

做WWE摔角手的日子並不長,也是過去。何顥麟之後回到香港,遇上日本龍頭摔角公司之一Dragon Gate辦香港賽,「他們辦過幾場,好像是每半年一場,我參與過後就邀請我過日本打3個月,打完又問我可否留多3個月。」那時候是2019年下半年,3個月又3個月後,世界停頓了。「當時真的幾乎沒出過街,因為街上只有便利店和超市開門,我又住在公司宿舍,樓下便是擂台和健身室,所以那陣子是不出街也可。」

Dragon Gate比賽(受訪者提供)

 

疫情之下,日本摔角亦同樣不能倖免。新日本職業摔角2月底率先宣布取消3月的賽事,賽事由幾乎隔日一仗一下子跌到零,情況持續到6月中才稍有改變。「公司在停擺的幾個月期間曾辦過一、兩場無觀眾的比賽,但整個氣氛都好古怪。到可以重開比賽後,觀眾其實也未算很多,因為市民當時仍未太願意出街,所以都只有一百幾十個支持者入場,但總好過無吧。」閉門,或類近閉門的比賽,我們過去兩年多都不斷經歷,感覺的確總是怪怪的。以足球為例,閉門下美其名能聽清楚球員教練的提場聲,但觀眾席太過寧靜卻靜得要大會在場內播放「罐頭」打氣聲。

公司在停擺的幾個月期間曾辦過一、兩場無觀眾的比賽,但整個氣氛都好古怪。

何顥麟(左)(受訪者提供)

「我們在擂台上看下去的確感到冷清,因為初期要隔3個位才坐一個觀眾,加上日本觀眾本身都比較含蓄,最多只會拍拍手,不會像美國那邊會站起來歡呼。」美國觀眾的熱情,何顥麟終能再次感受到。去年底,他獲Major League Wrestling邀請到佛羅里達洲打比賽,「原來只得一場比賽,但我抵埗後就有新聞報道,開始有其他公司找我,最後在美國留了兩個多月、打了8場才回日本。」

雖然那一場3分鐘就被『搞掂』,但都很開心。

最受關注的一場,要數在All Elite Wrestling(AEW)面對前冠軍Sammy Guevara。AEW宣布這場戲碼後,有外國摔角迷在Reddit發帖,底下有留言寫道「WWE Legend Ho Ho Lun」,獲得近300個正評。「之前去了WWE一年,今次這個美國第二大摔角聯盟(AEW)都找個前冠軍來招呼我,都算非常重視我、是一個不錯的對待。雖然那一場3分鐘就被『搞掂』,但都很開心。」

今年1月,何顥麟在美國參加Major League Wrestling。(受訪者提供)

 

由各地不斷封關到重啟旅遊,眼見歐美甚至泰韓等國已取消旅遊限制,以至國內的防疫措施,坐在圍城內的香港人也許心裡不是味兒,只有羨慕,「整個美國旅程不能只用這場比賽去衡量,而是整個行程都令我感覺Covid已不再存在。」何顥麟回想這幾場美國賽事,觀眾就如以往一樣歡呼、握手、攬頭攬頸,在街上亦已無甚多人臉上掛著口罩,「但香港不同吧?好像好恐慌的有一宗個案都要圍封整幢樓?」

即使身處日本,何顥麟談起香港那些極其嚴謹的防疫措施仍不其然苦笑起來,「香港真的好奇怪,我都想回香港跟姨媽姑姐食飯,但真的好麻煩。酒店機票都用了幾萬元,更怕一不小心陽性會被捉去竹篙灣,到時就比被人道毀滅被慘,所以暫時都不會考慮回來。」不過他也明言,即使回港亦不會涉足摔角。但這也不代表他已放棄香港摔角,相反其心中仍有「要香港成為亞洲摔角中心」的抱負,「我想這裡做到亞洲的業界中心,新加坡、泰國、菲律賓等摔角新人都在這裡集結,其實2017至19年都做得不錯的。」

何顥麟去年底在美國出戰Game Changer Wrestling。(受訪者提供)

我想這裡做到亞洲的業界中心。

2019年,何顥麟本已準備好為有份創立的「港摔」舉行十周年比賽。修頓場館、摔角手的機票等全已訂好,即使遇上社會運動,「整個灣仔射滿催淚彈我都不太擔心,只是怕突然封路才押後3個月,不過一個Covid一下子就無了。」如今香港經歷第五波疫情後,場館重新開放但門外仍然「重重限制」,入境旅客亦繼續要接受隔離。本地體育賽事正陸續嘗試重開,但國際比賽仍是遙遙無期,「這個念頭都已經放到一旁了。」

2018年廣州角斗之王(受訪者提供)

 

在何顥麟眼中,防疫措施只是冰山一角,只是證明香港視體育如興趣、不鼓勵新一代做全職運動員的其中一項證據,「我當年話想做摔角佬,身邊的朋友都話我癡線,根本是整個文化不鼓勵。」何顥麟喜歡自稱為「摔角佬」,因為除了落場的摔角手之外,他同時亦是個摔角Producer,就如2019年一樣會舉辦不同的摔角比賽。「只是由2007年做摔角開始,給機會我的無一個是香港人。大陸有好多人會買飛入場支持,甚至出資給我機會,但香港真的沒有。在香港搞摔角,香港人是不會理你的。」

只是由2007年做摔角開始,給機會我的無一個是香港人。

香港體育發展有樣特別趨勢,但凡某一項目的運動員有突出成績,就會有不少人去了解、學習、讚賞這項運動。有人話這是「忽然體育」的佼佼者,亦有人認為始終對運動發展有得益,「當香港運動員去到外地有成就有成績,別人就會覺得你好有香港精神云云,所以我一直都寧願在外國有少少成績,好過在香港花錢花力改變香港人這種思想。」

在這樣的艱難環境中,他卻能為摔角堅持了15年,由當初的火炭工廈撻到WWE的大舞台,笑說「連WWE都去了,還可以有甚麼摔角手目標?」沒有摔角手目標,但摔角佬的目標仍在,仍希望到不同地方辦更多好看的摔角比賽,讓更多人接觸這運動兼表演,「由2013年開始,我都已經經常人在異鄉,所以沒有異鄉感,反而你掉我回香港住3個月可能會更不習慣。」

但其實我主觀覺得,何顥麟心底裡仍是以香港為根,至少Facebook上的自我介紹仍是「Entrepreneur / Producer / Wrestler / TV Talent of Wrestling Live in Hong Kong」,專頁網址一欄仍是導向「港摔」的專頁。「如果要推廣摔角令較多人接受,可能還需要更多努力。不過現在有個好處是在屯門有自己的場地練習,雖然是露天可能會辛苦一點,但如果他們(港摔成員)喜歡,大家就繼續做。」這個屯門的貨倉擂台,正是當初引起我想找摔角手訪問的原因,所以只要留下去繼續做,就會總有出頭天。

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摔角・專訪】打過WWE的摔角佬 何顥麟恨港不成鋼的慨嘆

Posted on

【泰國羽賽】女單演東奧決賽翻版 戴資穎復仇成功封后

【體路專訊】繼東京奧運決賽後,戴資穎與陳雨菲周日(22日)在世界羽聯(BWF)超級500系列泰國公開賽女單決賽再度交手,最終經過62分鐘激戰,「小戴」憑著決勝局全面控制戰局下,以2:1擊敗中國「一姐」陳雨菲,成功報東奧一敗之仇封后。

戴資穎(圖:體路資料庫)

世界排名第2的戴資穎在今站賽事連續擊敗中國球手何冰嬌、泰國「一姐」拉特查諾(Ratchanok Intanon)晉級,決賽面對4強擊敗印度名將仙度(Pusarla Venkata Sindhu)的陳雨菲。雙方過去19次交手,戴資穎錄15勝4負全面佔優,惟雙方上一次對陣為去年的東京奧運女單決賽,其時雙方大戰3局由陳雨菲報捷。

陝西全運
陳雨菲(圖:體路資料庫)

這場東奧決賽「翻版」初段戰況較緊湊,雙方5次打成平手,惟6:6後「小戴」全面控制戰局,一度連得7分,順利以21:15先拔頭籌。次局初段雙方再次5次戰平,這次由陳雨菲佔上風,在7:7後打出一段7:1的攻勢領先至14:8,「小戴」在中段及時回勇連得6分追至16:17,惟陳雨菲及時得分止血,卒以21:17扳回一局。

戴資穎(圖:體路資料庫)

決勝局形勢較為一面倒,戴資穎在4:4後連贏7分,以11:4進入技術暫停,雖然陳雨菲調整後成功得分止血,惟「小戴」未有給予對手機會,分差一直維持在5分以上,最終戴資穎在決勝局未受太大壓力,以21:12再下一城,以局數2:1擊敗陳雨菲封后,成功報東奧決賽一敗之仇。

2020東京奧運,tokyo2020,羽毛球
李梓嘉(圖:體路資料庫)
李詩灃(Photo Credit:BWF)

男單方面則由馬來西亞「一哥」李梓嘉撼世界排名49位的中國球手李詩灃,首局後者在纏鬥至12:12時找到缺口,順利以21:17先贏一局。次局輪到李梓嘉發威,自2:2後全面控制比賽節奏,以21:11輕鬆扳回一局。決勝局李詩灃自1:1後一直維持領先優勢,以11:4進入技術暫停,惟李梓嘉調整後逐步收窄分拉,尾段發力追至19:19平手,雙方激鬥至「刁時」,最終李梓嘉以23:21拿下第3局,以局數2:1反勝李詩灃掄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泰國羽賽】女單演東奧決賽翻版 戴資穎復仇成功封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