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丹麥羽賽】安賽龍40連勝終止 駱建佑再「屠龍」闖四強

【體路專訊】超級750丹麥羽毛球公開賽八強吹起多場冷風,「世一」安賽龍於其出生地兼主場-丹麥歐登賽(Odense)再次遭其「陪練球手」、賽事7號種子、新加坡的駱建佑擊敗。駱建佑繼去年世錦賽擊敗「一哥」首成世界冠軍後,今次於準決賽僅花30分鐘再次「屠龍」,阻止安賽龍於主場衛冕兼終止其今年的跨季40連勝驚人紀錄。

駱建佑與安賽龍自去年世錦賽後,再未有於公開賽上碰頭,但二人繼續於安賽龍在杜拜的訓練營一起集訓。今仗為雙方事隔10個月後再次交手,駱建佑明顯有備而來,首局初段雙方雖然均因失誤比分咬著,但駱建佑其後以其速度制勝,多次網前主攻制衡對手奏效,以11:8領先。休息後駱建佑再以多球「埋身球」穩定領先優勢,以21:17先取一局。

換邊後,安賽龍受制對手打法下繼續罕見地連番失誤,駱建佑把握機會轉換攻擊左右直線扣殺頻頻得分,以8:3極速拉開比數;「一哥」雖獲主場球迷打氣支持,但亦難改寫被動劣勢,以10:21再失一局,其40連勝紀錄於主場終止。駱建佑此仗獲勝後,將其二人交手紀錄改寫成2勝4負。

賽後安賽龍接受訪問時難掩失望之情,並直言自己表現令人尷尬:「駱建佑今場打得比我好得多,這對我來說是令人尷尬的表現,我根本無法控制賽事,賽事節奏太快了,我自己在心態上做得不好,多次放棄了簡單的進攻,但我中段嘗試調整自己但並不成功。」他直言首局對手多球掛網球令他倍感壓力:「如果我贏了第一局、運氣好一點的話,之後我可能會打得放鬆一點。」面對主場失利,他失望對觀眾說:「我很抱歉。」

安賽龍接受訪問時難掩失望。

至於駱建佑終止安賽龍40連勝後表示:「今場我只是打出自己的節奏兼努力爭勝,但這勝仗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安賽龍本身就是一位瘋狂的球員,但今天他在自己主場球迷面前打球有太大壓力,令他無法表現應有的水準。」駱建佑四強將與馬來西亞、3號種子的李梓嘉爭取決賽席位,後者與印尼名將基士堤激戰3局後,以2:1獲勝。另一邊的男單四強,則由中國的石宇奇及日本的奈良岡功大對決。

李梓嘉
石宇奇

女單方面,衛冕的日本「一姐」山口茜亦遇滑鐵盧,繼日前連救多個賽點、激戰1小時16分鐘擊退中國的王祉怡後,八強遇上另一中國球手何冰嬌則未能重溫美夢,同樣鬥足3局後,以21:14、19:21及11:21落敗。至於2號種子、中華台北的戴資穎亦止步八強,以21:10、20:22及16:21反負泰國的拉差諾。女單四強席位由中國球手佔3席,何冰嬌將與韓悅內訌,拉差諾則鬥3號種子陳雨菲。

山口茜衛冕失敗
拉差諾成女單四強唯一非中國球手。

至於混雙方面,繼日前頭號種子的泰國組合Dechapol Puavaranukroh/Sapsiree Taerattanchai次圈止步後,2號種子、日本的「東渡組合」渡邊勇大/東野有紗八強遇馬來西亞的「情侶組合」吳順發/賴潔敏亦表現失準,全場失誤連連下,以18:21及14:21無緣準決賽。賽事今日繼續於歐塞登上演四強戰,香港時間下午4時開賽。

「東渡組合」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丹麥羽賽】安賽龍40連勝終止 駱建佑再「屠龍」闖四強

Posted on

【短池世界盃】10個月後首戰國際賽 何詩蓓400自封后兼破港績

【體路專訊】港隊女飛魚何詩蓓(Siobhan)周五(21日)在德國柏林出戰短池世界盃首日決賽,在女子400米自由泳游出35652刷新香港紀錄,並在這場相隔10個月的首場國際賽奪金而回。她未來兩日將續戰200自及100自。

今次是Siobhan自2014年後首次參加短池世界盃,亦是自去年底的世錦賽後再次亮相國際賽,三日賽事將出戰50米、100米、200米及400米自由泳。她首日先在400自亮相,初賽游出4分05秒9、總成績位列第3晉身決賽。Siobhan在決賽的第三線亮相,完成首100米後僅落後捷克的Barbora Seemanova 0.01秒,隨後25米更已經超前對手。這名奧運兩銀得主完成半程後已建立逾1秒優勢,並隨著剩餘的距離逾少而拉得逾開。

最終Siobhan35652奪金,並以0.54秒之差打破自己保持的香港紀錄。Barbora Seemanova就以0.04秒之微力壓德國的Isabel Gose及奪銀。港將賽後接受現場直播訪問時提到,自己近10個月未出戰過國際賽,「所以都不知自己的狀態如何,但游完今場決賽後感覺得好,希望在未來的世界盃每場比賽均有進步,為年底的世錦賽做準備。」

Siobhan將在周六再戰擁有世界紀錄的200自,翌日則再在100自亮相。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短池世界盃】10個月後首戰國際賽 何詩蓓400自封后兼破港績

Posted on

【香港七欖】政府批准觀眾席範圍內進食

【體路專訊】香港欖球總會今日(21日)宣布獲政府批准,下月4日至6日舉行的「國泰航空/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觀眾可在觀眾席範圍內進食。

欖總稱獲政府批准,參與 2022 年「國泰航空/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的入場人士現可在看台座位上進食,以及飲用包括酒精在內的飲料。行政總裁麥偉彬表示:「我們很高興成功爭取在『七 欖』舉行期間提供食品供應服務。為期三日,集現場飲食、音樂和精彩競技的七人欖球賽定必能夠炒熱氣氛。」

同時,所有入場人士均須在進入大球場前出示同日完成的陰性快速抗原測試結果,否則將被拒絕進入大球場。測試棒上需紀錄其姓名和測試日期及時間,再拍攝照片並儲存在其手機,以便進入大球場前供場內工作人員查看。除此之外,入場人士亦須遵守基本的防疫措施,包括在入場前使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掃描場所二維碼、符合「疫苗通行證」規定的適用疫苗接種要求,以及在飲食以外的任何時間佩戴口罩。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七欖】政府批准觀眾席範圍內進食

Posted on

香港單車節12.18復辦  經三隧三橋覆蓋六區地標

(圖:香港單車節fb)

【體路專訊】香港旅遊發展局今(21日)宣布,香港單車節闊別4年回歸 ,定於12月18日舉行,再次以「三隧三橋」為活動路線。覆蓋六區多個地標,包括青馬大橋、汀九橋及昂船洲大橋,以及 ICC 環球貿易廣場等多個標誌建築及主要幹道,讓大眾重新體驗香港大型單車活動樂趣。

活動將設有供公眾報名的「50 公里組」及「30 公里組」,旅發局稍後將公布詳情。香港單車節原定今年的1月復辦,並以港珠澳大橋香港段作為活動路線,但受疫情影響一直延期。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單車節12.18復辦  經三隧三橋覆蓋六區地標

Posted on

【施政報告】料難大增M品牌賽事數目 楊潤雄信大賽將回歸「適合盛事之地」

【體路專訊】行政長官李家超星期三(19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體育政策。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今日(21日)出席記者會時解釋,檢討「M」品牌計劃是希望研究如何更有效吸引更多盛事來港,但礙於場地及其他限制,相信每年大賽數目將不會有大變動,「不過我們希望可以有更多不同種類及更大型,在可行範圍內會不斷增加數目。」他亦未有正面回應興建白石體育園的時間表,僅稱有決心在未來十年內推展。

楊潤雄(右)及黃智祖

今份《施政報告》中有數段提到體育發展,當中提到政府會與體育界、學校及商界合作推廣三人籃球、運動攀登及滑板等城市運動項目,並制訂「體育及康樂設施十年發展藍圖」分階段提供約30項多元化康體設施。另外,當局亦會改善「M」品牌計劃,每年支持至少十項大國際體育賽事在港舉行。

文體旅局局長楊潤雄及常務秘書長黃智祖今午出席政策記者會,先後兩次被問到檢討「M」品牌的建議。根據《施政報告》的KPI(關鍵績效指標),當局冀透過「M」品牌每年支持最少十項大型國際體育賽事,供不少於350,000人次參與。楊潤雄指會詳細檢視「M」品牌項目的資助銀碼、同一機構每年申請數目及申請人資格等,希望藉此加大香港辦賽的吸引力。

月初的桌球大師賽屬香港疫情以來罕有舉辦的國際體育賽事。(圖:體路資料庫)

 

不過以疫情前的2019年為例,當年有11項「M」品牌賽事成功舉辦,相比當局今次提出的至少十項為多。被問到是檢討是否舊瓶新酒時,楊潤雄稱計劃已推出多年,希望研究如何更有效吸引更多盛事來港:「試想香港的場地問題,又有不同盛事的問題,數目可能只會差不多。不過我們希望可以有更多不同種類,每個項目亦可更大型,吸引更多海外運動員,在可行範圍內會不斷增加數目。」

世界龍舟錦標賽及香港公開羽毛球錦標賽等多個賽事,早前都因防疫政策取消及更改地點。楊潤雄指政府一直因應疫情調整政策,近期更逐步放寬措施,國際七人欖球賽、壁球公開賽,以及網球及高爾夫球等賽事亦正陸續展開:「個別項目有其他考慮去其他地方嘗試,當然我們都會接受,不過相信大家慢慢會看到香港一直是適合辦國際盛事的地方。」

白石單車場(圖:體路資料庫)

另外,《施政報告》提出的「體育及康樂設施十年發展藍圖」將分兩階段落實,首階段將在未來五年開展16個工程項目及15個工程項目的技術可行性研究,隨後五年則開展技術可行的工程項目,當局更特意在報告中點名提到興建白石體育園。

早在上屆政府上任初,當局已宣佈計劃興建白石體育園。五年後再在《施政報告》重提計劃,楊潤雄被問到是否已經有興建的確實時間表時僅指,白石體育園屬未來十年的康體設施計劃之中:「我們是為未來十年不同康體設施做長遠計劃,因為白石體育園是在計劃中所以重提,亦更反映我們有決心在這十年間推展。」他又指當局正全力推動啟德體育園及其餘已計劃的康體設施盡早落實,讓市民能盡快享用。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施政報告】料難大增M品牌賽事數目 楊潤雄信大賽將回歸「適合盛事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