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足球|前英軍領隊艾歷臣病逝 享年76歲

【體路專訊】曾在2001年至2006年間執教英格蘭國家隊瑞典籍的艾歷臣(Sven-Goran Eriksson)今年1月證實患上末期胰臟癌,經過8個月與死神搏鬥,終在周一(26日)不敵病魔在家中離世,終年76歲。

艾歷臣1977年起轉任為教練(圖:Getty Images)

瑞典籍的艾歷臣1966年以球員身份出道,球員時期全數效力瑞典國內聯賽球隊,1977年起正式轉任為教練。教練生涯曾執教多支歐洲勁旅,包括賓菲加、羅馬、拉素等,更領軍贏得意甲、意大利盃、葡超等不同錦標。

艾歷臣在2001至2006年執掌英格蘭國家隊,成為「三獅軍團」歷來首位外籍領隊。任期內,艾歷臣率領碧咸、謝拉特、林柏特等被譽為英軍「黃金一代」的球員先後征戰各項大賽,但都與獎杯無緣,5年任期最佳成績僅先後在2002年日韓世界盃、2004年歐洲國家盃,以及2006年德國世界盃打入8強,他最後一份教練工作是2018至2019年成為菲律賓國家隊主帥。

艾歷臣(右)在2001至2006年執掌英格蘭國家隊(圖:Getty Images)
艾歷臣為利物浦忠實球迷(圖:Getty Images)

艾歷臣今年1月證實患上末期胰臟癌,坦言或在未來1年內離世。作為利物浦忠實球迷的他,在3月利物浦和阿積士的名宿表演賽上,擔任紅軍「一場限定」領隊,一圓夢想。

(圖:威廉王子社交平台X截圖)

這位名帥最終在周一不敵病魔在家中離世,子女與家人亦陪伴在側,身兼英格蘭足總會長的威廉王子亦於社交平台發文,向艾歷臣致敬,形容他是一名「球賽中的真正紳士」。

文:實習記者伍俊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足球|前英軍領隊艾歷臣病逝 享年76歲

Posted on

羽毛球|何一鳴最後一次海外領軍 「鄧謝配」坦言不捨

【體路專訊】戰畢「世界羽聯巡迴賽超級750日本公開賽」的羽毛球港隊混雙代表鄧俊文/謝影雪今日(26日)回港,二人均對今次能夠站上頒獎台感到滿意。是次為港羽總教練何一鳴最後一次海外領軍,他直言「鄧謝配」克服重重難關奪得亞軍,令這次經歷顯得更加特別,甚至指會是自己教練生涯「永不磨滅的記憶」。

今次日本公開賽是「鄧謝配」結束奧運後首次重踏國際賽場,兩人先後勇挫中華台北、馬來西亞等強敵,殺入決賽。雖然港隊代表最後未能登頂成功,但鄧俊文坦言已經十分滿意成績:「因為在沒有足夠訓練嘅情況之下能夠打入決賽,由初賽開始每一場都打足三局,身體能夠支持到最後都已經好滿意,加上能夠做到我們奧運後想『享受每一場比賽,打好每一分』的態度。」

謝影雪則透露,奧運後曾經猶豫應否赴日作賽,下定決心出戰時也沒有對成績有過高期望,但自己與俊文一樣,對今次的發揮感到驚喜:「因為始終奧運之後放了假,之後又要打香港的本地賽,所以都沒有真係認真地練過波,上到頒獎台都很驚喜。」

港羽總教練何一鳴早前宣布,會在下月香港公開賽結束後引退,故今次是這位執掌港隊帥印逾30年的教頭最後一次海外領軍。他指今次見證到兩位愛徒勇奪佳績,感觸甚深:「這次好特別,一來是剛剛(完成)奧運之後,二來是最後一次帶隊出外,他們(鄧俊文、謝影雪)在這樣的情況下都能夠打到很好的成績。而且後面的場次我想觀眾都看到,其實是很激烈才能贏的。在生涯裡面都是見到很多次這樣的場面,但是這次是特別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都拿到這麼好的成績,這個真是永不磨滅的記憶。」

何一鳴指「鄧謝配」今次歷盡艱辛站上頒獎台,對他們能夠貫徹自己那句「只要站在場上,有最後一口氣都要去堅持」感到欣慰:「既然我們上到場,我們都要爭取去搏,雖然我們訓練(狀況)最近不太正常,但既然上到場,我們都要全力以赴。無論他們也好,我在下面(觀戰)也好,我都會大叫和鼓勵他們一直向前衝。」榮休在即,何一鳴坦言對告別球隊感到不捨,但明白自己終有一日需要放手。他指縱使未來自己不會再在場邊督師,仍盼一眾港將能夠延續永不言棄的精神,並在新教頭帶領下衝擊更高目標。

「鄧謝配」接受訪問時,亦不忘感謝這位「伯樂」。鄧俊文指何一鳴陪伴自己多年,征戰雅加達亞運、世錦賽、奧運等多個大賽,對何sir即將榮休感到十分不捨得。前者同時笑指多年來每逢何sir領軍,港隊必會取得佳績:「基本!我們(今次)攞第二算差了。」何一鳴聞言後大笑,更不貪功指要運動員願意拼搏,自己才能夠如此投入,未來再回味這些時刻時,定會是一個非常難忘的經歷。

圖、採訪:徐飛
文:李科毅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羽毛球|何一鳴最後一次海外領軍 「鄧謝配」坦言不捨

Posted on

美網|祖高域力爭衛冕 盼獨攬最多大滿貫得主紀錄

【體路專訊】美國網球公開賽香港時間周一(11日)晚上揭幕,力爭衛冕男單的祖高域(Novak Djokovic)將於第一圈遇上34歲摩爾多瓦球手艾爾波特(Radu Albot)。祖高域現時坐擁24個大滿貫,他在美網開打前不諱言希望衛冕成功,並創造歷史,成為獨攬「最多大滿貫錦標得主」紀錄的球手。

祖高域向鏡頭展示奧運金牌(圖:Getty Images)

塞爾維亞球手祖高域早前首奪奧運男單金牌,成為第五位不論男女達成「金滿貫」壯舉的球手。雖然祖高域已年屆37歲,但他對於爭勝的慾望未有減退,在巴黎奧運後休息約三周後轉戰美網,祖高域於首圈遇上34歲摩爾多瓦球手艾爾波特。

祖高域出席賽前記者會(圖:Getty Images)

祖高域現時與網壇傳奇、六十年代名將Margaret Court同樣贏得24個大滿貫,二人並列擁有最多大滿貫的紀錄,一旦祖高域順利在美網封王,就能以25個大滿貫冠軍獨攬紀錄。祖高域在美網開打前信心滿滿,期望能成為歷史第一人:「我仍然有動力,我仍然具競爭力,希望想創造更多歷史,贏得第25個大滿貫是今次的目標。」另外,假如這位塞爾維亞名將衛冕成功,就能獲得生涯第100座冠軍,再度寫下新的里程碑。

(圖:Getty Images)

於賽前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及祖高域對世界排名第一的冼拿(Jannik Sinner)即使兩次藥檢不合格而未有被罰停賽一事的看法,祖高域指:「我理解有球手因為對於罰則缺乏穩定性而感到沮喪,我們看到這次事件的確缺乏明確的條文,我可以理解很多球手的情緒,他們質疑待遇不一的問題。」

文:實習記者伍俊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美網|祖高域力爭衛冕 盼獨攬最多大滿貫得主紀錄

Posted on

短道速滑亞洲賽|港隊代表團成績驕人 囊括17面獎牌

【體路專訊】「2024亞洲公開短道速滑錦標賽」上周於印尼雅加達舉行,港隊派出27名運動員出戰,合共取得8金4銀3銅,創下參賽以來最佳成績。當中呂修誠、婁展碩及林靜欣的成績尤為突出,各自將3面個人項目獎牌收入囊中。

亞洲公開短道速滑錦標賽(Asian Open 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 Trophy)為亞洲滑冰聯盟及國際滑冰聯盟認可的一年一度的最高級別的亞洲短道速滑國際賽事,所有亞洲滑冰聯盟及國際滑聯成員皆能派員參加成年組(Senior)、青年組 A 至 D 組(Junior A -D)賽事。今次比賽合共超過160名亞洲各地運動員同場競技,於過去的周四、五於印尼雅加達舉行。

成年及青年A/B組混合 2000 米接力冠軍(左起) 呂修誠、林靜欣、羅靖淳、婁展碩(圖:中國香港滑冰聯盟)

一共派出27名運動員參加男女子成年、青年及接力賽事。超過160名運動員經過兩日激烈的賽事後,港隊取得至參賽以來最佳成績,合共取得17面獎牌,當中包括15面個人項目獎牌(8面金牌、4面銀牌及3面銅牌)及2塊接力金牌。婁展碩在個人項目的表現最為突出,横掃3面金牌;呂修誠及林靜欣則分別取得2金1銀。

成年及青年A/B組男子 5000 米接力冠軍(上排灰衫左起)婁展碩、楊承睿、郭子峰、(下排灰衫左起)隋鑫、呂修誠(圖:中國香港滑冰聯盟)
林靜欣(右二)勇奪青年女子A組500米、1500米冠軍,以及1000米亞軍(圖:中國香港滑冰聯盟)
婁展碩包攬青年男子A組500米、1000米及1500米冠軍(圖:中國香港滑冰聯盟)
港隊包辦成年男子組1000m三甲:冠軍呂修誠(中)、亞軍隋鑫(右)及季軍楊承睿(左)(圖:中國香港滑冰聯盟)

中國香港滑冰聯盟主席葉丹丹祝賀港隊在刻苦的訓練條件下,能夠獲得如此好的成績。她同時感謝所有教練及運動員過去一年的付出,希望港隊運動員繼續在亞洲及國際賽場上發光發亮。中國香港滑冰聯盟與體院保持良好的合作,為港隊培養更多短道速滑運動員,幫助他們追尋及實現夢想。

「2024亞洲公開短道速滑錦標賽」港隊得獎名單:

成年男子組:
呂修誠(1000米、1500米金牌;500米銀牌)
隋鑫(1000米銀牌)
楊承睿(1000米銅牌)
郭子峰(1500米銅牌)

青年男子A組:
婁展碩(500米、1000米、1500米金牌)

青年女子A組:
林靜欣(500米、1500米金牌;1000米銀牌)

青年女子C組:
梁心榆(1000米銅牌)

青年男子D組:
薛筳達(777米金牌)

青年男子D組:
萬天宇(333米銀牌)

成年及青年A/B組男子接力:
呂修誠、隋鑫、楊承睿、郭子峰、婁展碩

成年及青年A/B組混合接力:
呂修誠、隋鑫、婁展碩、林靜欣、羅靖淳

資料來源:中國香港滑冰聯盟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短道速滑亞洲賽|港隊代表團成績驕人 囊括17面獎牌

Posted on

拳擊|換教練轉打法擊潰菲拳手 潘啟情奪職業第十勝:挑戰世界冠軍前不停步

【體路專訊】香港拳手潘啟情(Raymond)上周六(24日)在菲律賓出賽,於輕蠅量級(Light Fly)與東道主的羅沙斯(Wanly Rosales)合演6回合賽事,最終以分歧判決(split decision)獲勝。潘啟情表示在教練Bobby的指導下調整打法並取得成效,接下來將繼續挑戰高手:「儘管香港拳擊資源有限,這條路多難我都會繼續行,未挑戰到世界冠軍之前我都不會停。」

潘啟情(右)(圖:Sven Schmid)

28歲的潘啟情2019年因創傷性腦部病變退役,靜心調養後於去年重返職業拳擊。今年4月,他在菲律賓防衛失敗,失去WBC亞洲洲際輕蠅量級金腰帶,如今獲勝重返正軌,潘啟情表示滿意表現:「在菲律賓輸,就要在菲律賓贏回來。」今次賽事潘啟情本有更容易的配對選擇,但他毅然拒絕,談及原因他表示越有挑戰越能進步:「好開心打了一場好有挑戰性的Come Back Fight(反擊戰),如果次次都打容易應付的對手就不會追到世界的水平。」他並補充指,菲律賓是拳擊強國,即使是戰績算不上彪炳的選手實力也非同小可。

(圖:Sven Schmid)
(圖:Sven Schmid)
(圖:Sven Schmid)

潘啟情表示已從上次敗仗中吸收經驗,而換成新教練Bobby後,他的打法有所調整,今次亦是更換教練後的首次勝利:「今次調整了我的打法,希望每一回合都贏,控制住比賽節奏,嘗試做新教練Bobby教的內容,用多些刺拳set up(設置)打組合,被擊中也要還擊。遊走之餘出拳率也要高於對手,主動壓制對手。」潘啟情的職業生涯戰績,也因此改寫至10勝3負。

潘啟情與新教練Bobby(右)。(圖:Sven Schmid)
(圖:Sven Schmid)
(圖:Sven Schmid)

展望未來,潘啟情坦承自己不會退卻,接下來的目標是四大職業拳擊組織的亞洲腰帶,或挑戰前世界冠軍:「儘管香港拳擊資源有限,這條路多難我都會繼續行,未挑戰到世界冠軍之前我都不會停。」

(圖:Sven Schmid)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拳擊|換教練轉打法擊潰菲拳手 潘啟情奪職業第十勝:挑戰世界冠軍前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