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巴黎殘奧|從泳手到車手狂掃17金 英國傳奇女將九度征奧再衝冠

【體路專訊】曾於游泳和單車項目共獲17面殘奧金牌,並列為現役最多的英國女運動員史杜莉(Sarah Storey)將在巴黎第9度踏上殘奧舞台。現年46歲的她日前受訪承認傷患和疫情令自己近年遇極大阻滯,惟因不希望最後一舞在東京閉門進行而堅持下去。史杜莉稱自己現專注在殘奧衝金,賽前不會思考退役事宜,但會在完賽後作仔細考慮。

(圖:Getty Images)

史杜莉出生時因左手被臍帶纏上以致發育不健全。她年少時習泳,1992年14歲時在巴塞隆拿以泳手身份首征殘奧,她當時一鳴驚人奪2金、3銀、1銅。其後三屆殘奧史杜莉共在游泳項目奪3金、5銀、2銅,但在2005年因慢性疲倦綜合症放下泳手身份。

史杜莉早年以泳手身份征戰殘奧。(圖:Getty Images)

放下泳鏡後,史杜莉拾起了單車,於2008年在北京再戰殘奧賽場。首次以單車手身份參與殘奧的史杜莉表現優秀,分別於場地個人追逐賽及個人公路賽奪金。接下來3屆,她再以單車手身份共增添10面金牌。當中上屆東京殘奧,史杜莉於場地個人追逐賽、公路個人賽和公路計時賽掄元。

史杜莉上屆於場地賽和公路賽皆有金牌進帳。(圖:Getty Images)

屢獲殊榮的史杜莉在東京殘奧後遇上小低谷,先因疫情遇上經費問題,後更在2022年車禍受重傷。史杜莉因事件肋骨斷裂、部分肺部被刺穿並得腦震盪,無緣出席該屆世錦賽。史杜莉使用了約一年半時間才重拾狀態:「康復所需時間比預期長,本年初我才在力量上看到情況有所改善。」

(圖:Getty Images)

面對重重困難,史杜莉表示因不想自己最後一舞閉門上演而堅持下去:「東京殘奧後決定繼續征戰賽場時,我們並不肯定巴黎殘奧會否繼續有隔離措施。但是能再次參與正常殘奧的機會太難能可貴,我不能拒絕。我的幼子未曾觀戰殘奧,希望他和大女能在今次盛事留下深刻印象。」

受體能所限,史杜莉將棄戰場地賽,專注出戰公路賽和計時賽。她分別會在4日和6日挑戰衛冕女子個人C5級別計時賽和C4-5級別公路賽。

史杜莉和其歷年獲得的殘奧獎牌。(圖:Getty Images)

下屆將50歲的史杜莉說自己現階段專注衝金:「我從不在參戰前思考這會否是自己最後一次踏上殘奧舞台,我只會專注在必要的事上並在稍後時間再作決定。因此,現在重點是不被影響地出戰此4場賽事(殘奧和9月尾的世錦賽),然後再思考是否退役。」

文:實習記者吳敬彥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殘奧|從泳手到車手狂掃17金 英國傳奇女將九度征奧再衝冠

Posted on

跟著小編遊巴黎|簡約奧運+殘奧 主媒體中心剩下甚麼給你?

【體路巴黎直擊】2024巴黎奧運追求環保,小編一個月前採訪時寫下一篇關於傳媒環保安排的文章,一個月後回到巴黎準備採訪殘奧會,到訪過搬到另一大樓、外觀截然不同的媒體中心,發現一切安排沒有最簡約,只有更簡約。

巴黎奧運時,國際奧委會提前把記者證分發給各個國家或地區的奧委會,在香港即是港協暨奧委會,再由後者分發給傳媒,待傳媒抵達巴黎機場時就能第一時間在櫃台過膠及啟用,同時領取一張無限次免費乘搭巴黎市內鐵路及巴士等公共交通工具的交通卡。不過來到殘奧會,國際殘奧會就沒有把記者證提前分發,所以在機場入境、到酒店放下行李後,就要前往位於巴黎市中心南部的凡爾賽門展覽中心,大會以該處作為註冊中心及義工制服派發中心。然而中心內並沒有分流,即所有義工及傳媒一同排隊登記領證,結果大排長龍之下,等了30分鐘才領到記者證及交通卡。

註冊中心大排長龍
註冊中心另一邊的格局,令人聯想起早年疫情期間的香港社區檢測中心
成功領取記者證

巴黎奧運時的主媒體中心位於巴黎大會堂,旁邊就是媒體接駁巴士總站。然而到巴黎殘奧時,媒體接駁巴士總站仍位於大會堂外,媒體中心卻搬離了大會堂,改設於位處市中心北部、需從接駁巴士總站花35分鐘才能到達的2024巴黎奧運及殘奧組織委員會總部。所以在凡爾賽門展覽中心完成記者證的啟用程序後,就要接近坐足整條12號線地鐵,從南部前往北部的媒體中心領取攝影記者背心。

巴黎地鐵12號線共31個站,從註冊中心坐到主媒體中心共27個站,車程約40分鐘

2024巴黎奧運及殘奧組委會總部像香港普遍商業大廈,在樓下需要拍卡入閘。然而雖是作為主媒體中心,記者證卻不是有效證件,只有組委會職員獨有的工作證才是,所以經過安檢之後、來到閘前時,需要待一位專責的職員拍卡開門讓傳媒內進,離開時同樣需要請他拍卡開門。

主媒體中心
主媒體中心需拍卡入閘,但記者證不能作開門證件之用,故有職員專責拍卡開閘予記者
主媒體中心所在的巴黎奧運及殘奧組委會總部內部設計漂亮
離開時同樣需要職員拍卡開門

總部安排地下及一樓作為主媒體中心(有冷氣),地下大堂空曠,設有一個兩個位的查詢櫃台、一間小型咖啡廳、一間可以容納50人的媒體工作室、一張供「打卡」的賽事海報。至於一樓則為會議室及攝影記者工作間,從地下看上去可見一樓的工作間主要擺放多張4人枱,幾乎已被坐滿。上次巴黎奧運有一系列協助傳媒的櫃台、紀念品商店及郵局,這些在巴黎殘奧的媒體中心都沒有,當然也沒有Canon、Nikon及Sony的支援中心,三個相機品牌的服務中心設在距主媒體中心約15分鐘車程的田徑賽場法西蘭體育場內。

大會海報供打卡
地下的工作間最多只能提供50個座位,是奧運時的十分之一
櫃台排滿查詢不同問題的記者或各國/地區奧委會職員

工作間內的資訊白板上沒有刊登媒體接駁巴士的時間表,小編查問資訊期間,晚機出發早機抵埗、已在市內奔波大半天的同事疲倦感來襲,在空曠的媒體中心找不到座位下,乾脆就席地而坐。而小編向櫃台職員再三細問,獲回覆他們有接駁巴士時間表,將透過電郵提供。雖然不明白為甚麼這麼重要的資訊,不能像奧運會時一樣刊登在工作間的資訊板上,但也感激一眾職員的幫忙。友善與熱心——可能就是為數不多主媒體中心剩下來,而又十分重要的東西吧。

地下空曠,供人休息的座位有限
同事在回覆香港工作訊息期間,累得乾脆席地而坐
與巴黎奧運時一樣,巴黎殘奧並沒有媒體包,傳媒能夠領取一個鐵水樽紀念品。右邊的是巴黎殘奧期間供傳媒使用的交通卡

圖、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跟著小編遊巴黎|簡約奧運+殘奧 主媒體中心剩下甚麼給你?

Posted on

巴黎殘奧|國際殘奧委會放寬紋身規定 容許運動員展露奧運五環

【體路專訊】巴黎殘奧揭幕在即,早前國際殘奧委會(IPC)不允許殘奧運動員展示奧運五環紋身,更指如有運動員違規,將面臨被禁賽及取消資格的風險。不過IPC突然放寬規定,周二(27日)宣佈容許殘奧運動員奧運五環展露紋身,各國健兒無需再為遮蓋紋身而煩惱。

奧運標誌(左)和殘奧標誌(右)(圖:巴黎奧運官網)

殘奧自1988年起獲安排緊隨每屆奧運舉行,而主辦單位方面事實上有所不同,奧運的國際奧委會(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及國際殘奧委會(International Paralympic Committee)屬於兩個完全獨立的機構。另外,兩者的標誌有別之外,比賽規則、政策等也截然不同。

奧運五環紋身(圖:Getty Images )

2012年倫敦殘奧開始,在殘奧比賽中展示奧運五環紋身的運動員會面臨被禁賽及取消資格的風險,連守則亦清楚列明不能以身體作為宣傳工具,身上不容許有任何涉及其他品牌標誌的紋身,包括奧運五環。

IPC首席品牌及傳訊總監Craig Spence(圖:Getty Images)

不過,IPC首席品牌及傳訊總監Craig Spence突然宣布有奧運五環紋身的運動員無需再遮蓋,意味本屆殘奧運動員可展示身上的奧運五環紋身,Craig Spence未有解釋原因。巴黎奧組委早前亦邀請當地著名紋身師進駐選手村,於奧運及殘奧期間為運動員提供紋身服務,可供選擇的圖案包括「奧運五環」。

文:實習記者伍俊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殘奧|國際殘奧委會放寬紋身規定 容許運動員展露奧運五環

Posted on

網球|黃澤林排名升至149位創新高 張家港挑戰賽響勝鼓

【體路專訊】上周戰畢美國網球公開賽外圍賽的20歲香港「一哥」黃澤林(Coleman),在ATP最新公布的排名中再跳4級,升上第149位,首次闖入Top 150,續創職業生涯新高。Coleman周一(27日)轉戰張家港挑戰賽,首圈激戰3盤後以2:1擊退俄羅斯球手Egor Agafonov,晉級16強。

(圖:黃澤林fb)

黃澤林一星期前在美網首場外圍賽以2:1反勝智利球手加連(Cristian Garin),贏得生涯成年組大滿貫首勝,雖然次圈戰至決勝盤「搶十」飲恨,不敵中華台北名將許育修,未能再闖一關,不過Coleman仍賺取不少積分,在昨日(26日)公布的ATP最新世界排名榜升上第149位,再度刷個人及香港男子網球手的世界排名最高紀錄。值得一提,黃澤林今年初排名還是在253位,在短短8個月內就躍升104位,估計未來可上一層樓。

(圖:黃澤林fb)

黃澤林結束美網之旅後,本周轉戰中國江蘇省舉行的張家港挑戰賽,首圈迎擊排名逾500的外圍賽球手Egor Agafonov,首盤輕鬆以6:3先下一城,雖然第2盤以5;7失利,被對手扳平,不過Coleman在決勝盤回復水準贏6:4鎖定2:1的勝局,打入16強將與淘汰中國球手吳易昺的斯洛斯伐克代表Norbert Gombos爭奪8強席位。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網球|黃澤林排名升至149位創新高 張家港挑戰賽響勝鼓

Posted on

足毽|港隊亞錦賽奪2金2銀10銅 老將寄望追上中國、越南

【體路專訊】香港隊於第二屆亞洲足毽錦標賽暨亞洲青少年足毽錦標賽表現出色,以2金2銀10銅成績奪全場總季軍。當中在女子團體賽奪銅的「長青樹」麥幗馨認為是次賽事證明了港隊實力,並相信隊伍有機會在未來追上中國及越南兩支傳統勁旅。亞洲毽球聯合會亦在賽事間公布下年賽事將由香港主辦。

亞錦賽上年首次舉行,由香港主辦,港隊當時共獲3銀6銅。賽事本屆8月22日至26日移師越南順化舉行,吸引9個國家及地區參與。

經過5日激戰,香港隊得到2金2銀10銅,並獲頒全場總季軍。傳統勁旅越南和中國則分別獲總冠軍和總亞軍。

成人組女雙的盧慧鳴/林婉萍於決賽力壓越南組合奪金,後者道:「越南隊因4強對陣中國隊時消耗較大,所以決賽時體力下降引致失誤較多。幸好我們能把握機會成功奪冠,希望在10月份舉行的世錦賽保持表現。」

港隊另一面金牌來自青年組男雙項目,朱肇唯/李朗熙於決賽同樣打敗越南代表掄元。青年隊教練鄧卓堯賽後謙稱奪冠原因為對方傷患:「對手4強受傷,傷患影響決賽的進攻表現,所以我們才能奪冠。運動員不要自滿,香港和越南水平仍有一段距離,但能在小組賽擊敗中國和於四強擊敗中華台北,表現已是令人滿意。」

香港獲頒全場總季軍,越南和中國則分別獲總冠軍和總亞軍。

本屆協助女子隊於團體賽奪銅的「長青樹」麥幗馨亦就港隊成績感鼓舞:「女子隊實力無容置疑,甚至能跟中國及越南匹敵,相信衝擊更佳的成績並不是遙不可及的事。青年隊的成績亦肯定了總會在梯隊培訓的努力,這次賽事我有兩位學生並肩成為代表隊出戰,實在難能可貴,別具意義 。很高興在小學階段教授他們足毽,讓這個具中國文化傳統特色的運動得以承傳下去。」

賽事期間,亞洲毽球聯合會宣布香港獲一致同意成下屆主辦方,市民下年將有機會近距離支持港隊運動員。

代表團大合照。

資料來源:中國香港足毽總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足毽|港隊亞錦賽奪2金2銀10銅 老將寄望追上中國、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