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場地單車世錦賽.德國直擊】獲UCI頒勳章表揚 禾歌落淚:生命會譜寫不同故事

2020場地單車世界錦標賽,場地單車,禾歌
禾歌從UCI主席拿柏特(左)手上接過勳章

【體路柏林直擊】於德國柏林單車館舉行的「2020場地單車世界錦標賽」周日(3月1日)圓滿結束前上演感人一幕,國際單車聯會(UCI)於兩節比賽中間向德國名將禾歌(Kristina Vogel)頒發榮譽勳章,以表揚她在單車的貢獻與成就。禾歌在接過勳章前兩度感動落淚,並指自己已走過低谷、生命變得美好。

2020場地單車世界錦標賽,場地單車,禾歌

現年29歲的「德國女警」禾歌昔日為單車隊短途猛將,生涯擁有11件代表世界冠軍的「彩虹戰衣」,2016年里約奧運亦摘下爭先賽金牌。不過禾歌在2018年6月一次練習時「炒車」致下半身癱瘓,往後需以輪椅代步。從賽道上退下來後,禾歌回到長大的城市艾爾福特(Erfurt)從政,亦擔任警隊的教官及場地單車比賽電視旁述,且不時與德國單車隊成員分享心得。今次作為世錦賽大使,她每天前來觀看比賽,亦連番到場內鼓勵及恭賀橫掃短途項目3金的「師妹」艾瑪軒絲。

2020場地單車世界錦標賽,場地單車,禾歌
禾歌在觀看自己的比賽影片時兩度拭淚

在世錦賽煞科日最後一節比賽開始前,UCI主席拿柏特(David Lappartient)親自頒發榮譽勳章及獎狀予禾歌,以表揚她在單車界的貢獻與成就。在頒發勳章前,現場播放講述禾歌單車生涯的短片,這位前世界冠軍得主觀看途中兩度感動落淚,她隨後指:「我的生命在2018年完全改變,我本以為自己可以多贏3、4面金牌,但生命有時會譜寫不同的故事。」禾歌意外後多次在公開場合露面,展現頑強與樂觀一面,她分享自己走出低谷的心路歷程:「經歷艱難的日子後,我覺得我必需要繼續向前走,越快接受這件事情,就能夠走得越快。走到現在,生命變得很美好。」

2020場地單車世界錦標賽,場地單車,禾歌

禾歌在煞科日擔任電視直播旁述,見證師妹艾瑪軒絲在凱林賽上封后,她在接受BBC英國名宿賀爾(Chris Hoy)訪問時就表示自己內心仍然有火:「看著她們踩得這麼快,我問自己:『我以前能夠做到嗎?』那是一種渴望贏得獎牌的感受,從來沒有離開過。」她指自己仍然喜歡在不同角度看單車比賽,但同時亦享受現在的生活:「今年對我而言十分精彩,也作了許多新嘗試,現在的生活讓我很快樂。」

2020場地單車世界錦標賽,場地單車,禾歌

早前港隊首席車手李慧詩(Sarah)於爭先賽4強不敵艾瑪軒絲,最終摘下銅牌後,禾歌曾在訪問中力撐這位好友兼昔日的勁敵,讚揚她是最出色的車手,強調不要輕視,覺得Sarah「只是」取得銅牌,並指「當她之後成為奧運冠軍,無人會再談及這面銅牌!」兩人惺惺相惜,Sarah就指禾歌對自己是重要的人,曾為她在受傷被迫退役後的心境感擔心。不過相信現已在譜寫生命新故事的禾歌能讓人放心之餘,在賽道內外都依然是其他車手學習的對象。

2020場地單車世界錦標賽,場地單車,禾歌

相關報道:禾歌談李慧詩爭先賽表現:不要覺得她「只是」得到銅牌!

圖、文:何子淵

器材由Canon提供 | 資料傳輸由Club SIM提供


國泰航空全力支持體路Road To Tokyo之旅
由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期間,國泰航空將全力支持體路到訪世界各地,直擊香港運動員「Road To Tokyo」之旅,體路「Road To Tokyo」專頁現已面世,立即Click入呢度,一齊 #撐起港隊。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場地單車世錦賽.德國直擊】獲UCI頒勳章表揚 禾歌落淚:生命會譜寫不同故事

Posted on

【東奧拳擊資格賽.約旦直擊】曹星如周六撼塔吉克小將 過兩關即取奧運資格

【體路安曼直擊】「東京奧運拳擊亞洲及大洋洲區資格賽」抽籤結果揭盅!「神奇小子」曹星如(Rex)周六晚(7日)將在男子羽量級16強迎戰塔吉克的薩基索夫,若他晉身8強戰,將硬撼烏兹别克的2019世界業餘拳擊錦標賽冠軍得主米薩夏利諾夫(Mirazizbek Mirzakhalilov)。不過只要Rex在亞大區資格賽取得兩場勝仗,便能以最後6強身份奪得東奧資格。

比賽場館哈姆扎王子體育館
曹星如(圖:體路資料庫)

亞大區資格賽將於3311日展開,來自40個國家及地區共251位拳手,將在男、女子組的13個量級中爭奪共63個東奧席位,各量級於亞大區資格賽亦分別決出46個席位,當中Rex將在羽量級力爭成為最後6強。賽事採用淘汰晉級制,只要有拳手一落敗便即出局,繼而落入5月在巴黎舉行的世界區資格賽。至於日本在13個量級中共獲6個東道主名額,席位分配亦會影響各量級在世界區資格賽的奧運名額。

東奧拳擊晉級名額分布

量級

亞大區

世界區

東道主

外卡

東京奧運總名額

男子蠅量級(4852公斤)

6

45

01

1

28

男子羽量級(5257公斤)

6

45

01

1

28

男子輕量級(5763公斤)

6

45

01

1

28

男子次中量級(6369公斤)

5

45

01

1

24

男子中量級(6975公斤)

5

45

01

1

24

男子輕重量級(7581公斤)

5

34

01

22

男子重量級(8191公斤)

4

3

16

男子超重量級(91公斤或以上)

4

3

16

 

量級

亞大區

世界區

東道主 外卡

東京奧運名額

女子蠅量級(4851公斤)

6

56

01

1

26

女子羽量級(5457公斤)

4

34

01

1

20

女子輕量級(5760公斤)

4

34

01

1

20

女子次中量級(6469公斤)

4

34

01

18

女子中量級(6975公斤)

4

3

16

首圈輪空的曹星如在16強迎戰塔吉克的薩基索夫

大會在香港時間昨晚(2日)在媒體中心進行抽籤儀式,男子羽量級共有20位拳手參賽,首圈輪空的Rex16強迎戰22歲的塔吉克拳手薩基索夫(Bakhtovar Sagizov),後者曾取得2016亞洲大學生錦標賽季軍。不過若Rex晉級8強即硬撼烏兹别克米薩夏利諾夫,他曾奪得2018年亞運會金牌,以及2019世界業餘拳擊錦標賽冠軍,是今屆的賽事的大熱門。若Rex不幸在8強戰落敗,但他只要在名次賽取勝,即以最後6強身份奪得東奧入場劵。

其他港將方面,女將歐盈盈周六(7日)在蠅量級16強迎戰菲律賓的米諾(Irish Magno),譚駿軒周日(8日)凌晨在男子蠅量級對澳洲的雲活(Alex Winwood),陳嘉華明晚(4日)於男子次中量級對紐西蘭的禾爾(Dominic Roe),至於簡亮泰今晚(3日)將在男子中量級將對澳洲的韋士頓(Kirra Ruston)。

香港拳擊隊教練鄧子威(Mike)

香港拳擊隊教練鄧子威(Mike)稱,所有港將首戰皆避過種子選手,因此尚算抽得好籤。他指Rex比首戰對手經驗更豐富,但絕對不能掉以輕心,至於Rex若晉級8強後將對撼世錦賽冠軍,但Mike表示:「每場都會當對手是世界冠軍般應付,唯有做好自己。萬一Rex8強戰落敗,他仍能靠在名次賽爭勝取得奧運資格,但大家還需要回去開會相討對策。」Mike亦視歐盈盈與菲律賓女將一役為硬仗,至於澳洲及紐西蘭實力在亞大區不屬頂級,但亦不能有任何鬆懈。

香港拳擊代表隊名單
女子蠅量級(51公斤):歐盈盈
男子蠅量級(52公斤):譚駿軒
男子羽量級(57公斤):曹星如
男子次中量級(69公斤):陳嘉華
男子中量級(75公斤):簡亮泰

圖、文:李子正

資料傳輸由Club SIM提供|器材由Canon提供


國泰航空全力支持體路Road To Tokyo之旅
由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期間,國泰航空將全力支持體路到訪世界各地,直擊香港運動員「Road To Tokyo」之旅,體路「Road To Tokyo」專頁現已面世,立即Click入呢度,一齊 #撐起港隊。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奧拳擊資格賽.約旦直擊】曹星如周六撼塔吉克小將 過兩關即取奧運資格

Posted on

【追風逐浪●水上運動巾幗與英雄】不一樣的角度看維港

懸浮獨木舟, 帆妹, 追風逐浪
尖子兼香港懸浮獨木舟運動員關玉琦指運動是減壓的最佳療法,亦有助身心發展。

【體路專欄】摩天大樓圍繞整個城市,香港人帶著急速的步伐在街上奔馳,帆妹偶爾乘搭天星小輪瞭見數隻人形在維港划艇,心中不禁忖度在海浪中看的城市是怎樣的呢?尖子兼香港懸浮獨木舟運動員關玉琦指教曉帆妹,即使生活緊張,我們都需要為自己尋找喘息的空間才能夠平衡心理。

懸浮獨木舟, 帆妹, 追風逐浪
在牛津大學參與過賽艇隊的關玉琦稱懸浮獨木舟更有挑戰性,須要借風浪助力加速,又要小心不被大浪吹到翻艇。

相比起古時的狀元會鑿壁偷光、廢寢忘餐地埋頭苦讀,作為一個尖子,關是動靜佳宜的女強人。關考獲佳績,進入以賽艇聞名的牛津大學,繼而接觸這項講求團隊合作的水上運動。關說:「在靜水上只要輕輕一划便把整個人飄至遠方,沒有什麼運動比賽艇更能體會這個速度感了。」

回港後,關沒有因為工作而停止賽艇運動,更因為一次在香港遊艇會中途島帆船及賽艇訓練中心遇見有人划著懸浮獨木舟,環繞熨波洲一周而決心一試這項鮮為人知的水上活動。帆妹對懸浮獨木舟略知一二,知道船身左側附的浮木的作用是平衡船身,船上各人以單漿在指定航道划行,而可載人數會由1至12人不等。

懸浮獨木舟, 帆妹, 追風逐浪
香港遊艇會是少數有賽艇及懸浮獨木舟體育會,方便關玉琦(左)練習。

賽艇和新興的懸浮獨木舟雖然都在水上進行,加上性質相似,令人容易混淆兩者的區別。「我比較偏好在靜水練習賽艇,一來可以省掉部分體力,二來速度感亦較佳。相比下,懸浮獨木舟於海岸進行會更有挑戰性,想加快速度既要借風浪助力,又要小心不被大浪吹到翻艇。」關指出體驗過以上兩項水上運動後,感覺截然不同。

懸浮獨木舟, 帆妹, 追風逐浪
香港遊艇會每年均會舉辦懸浮獨木舟的賽事,如「懸浮獨木舟香港環島大賽」。

關有正職,與其他香港人一樣,每天過著營營役役的生活;儘管她工作繁重,卻從未放棄這兩項水上運動。「整天埋頭苦幹會很辛苦,所以我寧願犧牲一點睡眠時間,早上練習後再上班,感覺比較精神,工作時會更專注。而且香港遊艇會是少數有賽艇及懸浮獨木舟體育會,因此更方便練習。」

香港遊艇會多年來致力推動水上運動,當中包括帆船、賽艇、懸浮獨木舟及龍舟。香港有七個私人體育會,擁有浮獨木舟項目,香港遊艇會便是其中一個。帆妹更知道,會方一向為大眾提供多項訓練活動,亦會舉行恆常賽事予大眾參與,體驗水上運動的樂趣。


作者:帆妹
作者簡介:一位希望生活不太平凡的帆妹,熱愛水上運動,近期戀上帆船,全身投入學習。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追風逐浪●水上運動巾幗與英雄】不一樣的角度看維港

Posted on

【體路專欄】上山不離父子兵

體路專欄, 攀山, 張樹槐, 曾朗傑, 曾志成
16歲的曾朗傑(左)與父親曾志成一起攀上亞洲以外最高峰(阿空加瓜山,Aconcagua,6,961米)。

【體路專欄】說到阿空加瓜山這個拗口難念的譯音名字, 除非你是攀山專家或登山活動的愛好者,否則你未必立刻可以想起山的原名、位置、高度等有關的資料。阿空加瓜山,Aconcagua,位於阿根廷,和珠穆朗瑪(Chumolungma)相同之處大概是這兩大山峰都有一個源自原住民土語,含意敬畏山神的名字。地理上它們分別是所在大陸的「高山大哥大」。珠穆朗瑪是世界及亞洲的第一高峰,阿空加瓜則雄視南、北美洲,山峰高6,961米,是地球上在亞洲喜馬拉雅山脈諸峰以外的最高山。

體路專欄, 攀山, 張樹槐, 曾朗傑, 曾志成
Bob(左)13歲時登上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扎羅山,Kilimanjaro,5,895米)。

和所有著名高峰一樣,無數的攀山者都會以登上阿空加瓜為目標,在剛過去的2019年末,阿空加瓜山上就有一項創舉,和香港息息相關。

年僅16歲的香港青年曾朗傑(Bob)於2019年12月27日成功攻頂,登上了阿空加瓜山峰,是最年青的香港人創此紀錄。挑戰極限攀山運動和一般行山大不同,甚至比跑馬拉松講求更嚴格的訓練和準備,要處理的裝備亦很多。Bob的訓練可說是從幼兒開始,原來他首次登上香港大帽山時只有大概5、6歲。沒多久後在2010年登上了富士山山頂(3,776米),其後8歲攀上台灣玉山(3,998米)、13歲登上非洲最高峰、位於坦桑尼亞的吉力馬扎羅山(Kilimanjaro,5,895米,另一個拗口中文名字)、15歲再登上俄羅斯高加索山脈的厄爾布魯士山(Elbrus,5,642米)。

如此輝煌紀錄,定要問問英雄出處。Bob的父親正是香港的世界級攀山專家曾志成(John Tsang)。

John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曾成功攀上40個高山山峰,當中包括三度登上珠穆朗瑪峰,亦是第二位港人成功完成攀登7大洲最高峰。

體路專欄, 攀山, 張樹槐, 曾朗傑, 曾志成
Bob(左)7歲時登上富士山山頂(3,776米)。

Bob毫不諱言,6歲時登上富土山的興奮感覺歷歷在目,但記憶中最後的100米是由父親懷抱完成的。這次在阿空加瓜山登頂仍是父子兵上陣,但他的成功完全是自己的苦幹而不是靠父幹。目標完成,技術更成熟,父子亦成為對方最好的登山拍檔。

曾氏一家熱愛運動,爸爸是著名攀山專家,Bob的訓練可算是「幼承庭訓」。但阿空加瓜山峰雖比珠穆朗瑪峰低近2千米,但登山也要面對不少挑戰。為了準備這次攻頂,Bob每週在學校課堂和活動之間需要調配時間訓練兩至三次、包括跑步、騎單車及長途越野步行等。 例行的計劃就是每週跑兩次十公里,行一次20公里的山, 加上大概30至40公里的單車騎行。Bob現時是李寶樁世界聯合書院的學生,他希望入大學前能加插一個休學年(Gap Year),用一年時間專注他的攀山大計,更希望有一天和父親一樣成功登上七大洲最高峰。至於下一個目標,Bob希望今年暑假能登上北美洲最高峰,位於阿拉斯加,6,194米的德納利山(Denali)。

挑戰自已,愛上登山,Bob認為父親對他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樣重要的是他跟隨父親學會了欣賞令人心曠神怡的大自然景色,學懂了遇到困難的時候面對自己的弱點,以正面的態度處理。

至於John認為兒子能在攀山領域上有如此成績其實只是一個額外花紅,最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建立自己的目標及如何朝著目標進發。雖然對兒子的攀山成績頗感自豪,但John認為他最看重的是讓Bob明白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是在找尋並追隨自己的夢想,而箇中必須付出艱辛的努力。

文:張樹槐  恒生銀行行政總裁高級顧問
(本文曾於信報刊登 )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上山不離父子兵

Posted on

【武漢肺炎】本地波撤離FTC 足總盃周末將軍澳運動場閉門復賽

武漢肺炎,港超聯,閉門,足總盃

【體路專訊】香港足總董事會今日(2日)與10支港超聯球會開會,再次商討在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及康文署繼續封場下的賽事安排。足總行政總裁溫達倫會後宣布,成功爭取康文署開放將軍澳運動場予足總舉行賽事,預計星期六會先閉門上演足總盃首圈。不過因應衞生署的建議,球員賽後不能在更衣室內洗澡,東方龍獅總監兼主教練李志堅坦言,安排已屬沒辦法之中的辦法,「所有事現在都是奢侈品。」

武漢肺炎,港超聯,閉門,足總盃

武漢肺炎,港超聯,閉門,足總盃

康文署封場至今兩個月,本地足球除在將軍澳足球訓練中心(FTC)舉行的菁英盃外一直停擺,10支港超聯球會上月中決定,如果聯賽繼續於FTC上演的話將會罷踢。足總其後曾與球會開會商討但未有成果,直至康文署上星期宣布重開部分體育設施,令本地波重開重燃希望。

足總與球會今日再次開會商討最新安排,會後行政總裁溫達倫宣布,已經向康文署確認將軍澳運動場將會開放予足總舉行賽事:「我們會盡量在3月的國際賽期前完成足總盃至決賽前的賽事,如果有時間的話,也有可能踢部分聯賽,始終4月開始的賽程都非常緊密。」他透露足總上星期向政府發信,要求重開部分球場閉門作賽,並希望政府向球會發資助補貼門票收入,以及確認月底港足對伊拉克的世界盃外圍賽安排。足總上周五與相關部門開會,對方初步提供將軍澳、旺角場及小西灣運動作選擇,惟另外兩個要求則未有回覆。

武漢肺炎,港超聯,閉門,足總盃,溫達倫
溫達倫

 

溫達倫指足總選擇以將軍澳運動場作閉門賽場,是要滿足衞生署的防疫指引:「因為將軍澳運動場有4個更衣室,可以盡量將球員分散,而且連同所有職員、傳媒及少數嘉賓等,最多只有120人在場。」雖然更衣室會重開,但球員在比賽前後均不能使用淋浴設施,每次也只能有最多6名球員同時間在更衣室內。足總指會為每支球隊開放2個更衣室,亦會安排會議室讓球隊商討戰術,溫達指表示:「現在是香港足球的一個特別時期,我們已盡力滿足球會要求。」足總預計足總盃首圈會在今個周末展開,最快明天公布賽程,不過每日只會安排一場賽事。

武漢肺炎,港超聯,閉門,足總盃,李志堅
李志堅

 

對於球員屆時不能使用更衣室沖涼,東方主帥李志堅坦言希望足總再爭取「解禁」:「指引是由衞生署發出的,球會角度當然希望足總再爭取,但也明白並非足總能決定的事。」他又透露足總或會安排旅遊巴送球員到FTC沖涼。被問到會否擔心只有一個場地作賽,草地未能應付賽程,李志堅直言亦要接受:「現在所有事都是奢侈品,有場地先踢比賽也是沒辦法之中的辦法,在這個時勢都不是考慮之列。」

另外,港足本月26及31日會出戰世界盃外圍賽,分別作客伊朗及主場迎戰伊拉克。溫達倫透露,國際足協星期五仍對足總表示伊朗一仗會如期在德黑蘭上演:「不過政府早前也宣布由伊朗返港的人要隔離14日,我們沒可能繼續到伊朗比賽,所以今早已經再向FIFA發信要求更改安排。」至於伊拉克一仗,溫達倫指如期舉行的話預計仍會閉門,但由於香港七欖已經改期,賽事有機會由旺角場改到大球場上演。亞洲足協今日在吉隆坡開會商討國際賽及球會賽事的最新安排。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武漢肺炎】本地波撤離FTC 足總盃周末將軍澳運動場閉門復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