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早晚運動各有優劣 運動「黃金時段」應為何時?

【體路專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運動習慣,有人喜歡上學或上班前先做運動,讓自己更精神,有人卻喜歡晚上運動,以消除整天的壓力。其實在兩個時段做運動,各有不同的優點及缺點,到底那個才是運動的黃金時段?

晨練助代謝 但易誘發低血糖

(網上圖片)

研究指出,早上做運動可以激活肌肉細胞中某些基因,促進身體代謝糖及脂肪的能力,此外早上溫度及濕度適宜,運動後都不會出太大汗,體感相對舒適,而且早上運動能夠喚醒身體,令一整天都能夠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不過很多人早上起床後胃口較差,在空腹下進行強度較高的運動,很容易誘發低血糖的現象。在深秋或冬季時,清晨的氣溫偏低,使血管收縮加強,引致血壓出現波動,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晚練有效率 卻有機會致失眠

(網上圖片)

研究亦顯示,晚上做運動消耗較少的氧氣,表示使用的能量相對較少,令運動成效更有效率,運動表現都會有所提升,而且晚上人的體力較充沛,能夠減低受傷的風險。

不過相信大家都有聽過,做運動會使體內分泌安多酚,令人感到興奮。假若在晚上做運動後,安多酚帶來的興奮感覺會令人在晚上難以入睡,導致失眠的情況出現。

最佳運動時間是….

有專家建議,每日的最佳運動時間應為黃昏,即大概下午4時至6時,因為這段時間人的感覺最為靈敏,協調能力都比較強,而且體力的發揮及身體的適應能力都達最佳狀態,因為這段時間最為適宜。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早晚運動各有優劣 運動「黃金時段」應為何時?

Posted on

【家居鍛練】如何設計循環訓練(Circuit Training)?

【家居鍛練】如何設計循環訓練(Circuit Training)?

【體路專欄】近日受肺炎疫情影響,各大健身室和康體設施皆需要關閉。但要保持強壯體格,我們仍可在家以徒手和簡單工具進行一些有效練習!以下分享過往有關「循環訓練」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用。

簡介:循環訓練 (Circuit Training) 是一套非常流行的健身方式,透過一系列動作循環連貫進行,結合肌肉力量和心肺鍛練,從而提升身體綜合運動能力 (General Fitness Conditioning) ,對目標修身減肥的初學者尤其有效。參與者可按個人目標配搭合適動作,變化彈性大之餘,亦具一定省時性。今篇將針對大眾健身層面的循環訓練,介紹文獻提出的七大設計原則:

  1. 動作選擇
  • 隨著身體適應,可定時轉換動作(和工具) 來增加難度和多變性,令參與者更投入練習。
  • 工具方面,一般家居減肥可單純進行徒手自身體重動作 (Bodyweight exercise)、針對增肌力量則可配合負重器械或啞鈴。近年坊間亦流行各種各樣的”功能性”工具,例如敏捷梯、TRX、戰繩和壺鈴等。
  • 進階人士可選較多跳躍動作,來達致較高的心肺強度。初學者則可適量地加入較簡單的單關節動作(e.g. biceps curl)和靜止等長練習(e.g. plank/static squat)。
  • 切忌只偏重某一兩個部位 (e.g.全部都是胸肌練習),應著重全身整體平衡。
  • 建議優先考慮涉及全身主要大肌肉、多關節的動作,務求在短時間刺激最多肌肉,同時保持心肺強度。
  1. 動作次序
  • 建議全身平均輪流交轉。舉例說完成一個上身動作後(如掌上壓),可配腹部或下身動作(如捲腹或深蹲),又或在胸部練習後緊接背部練習。善用次序配搭,讓對端的肌肉在另一肌肉活動期間有足夠休息,藉此保持往後其他動作的強度。切忌連續數個動作都只針對同一部位,這不但會降低動作效率,更有機會造成過勞,增加受傷風險。
  • 另外,動作的難度也應該分散。舉例較劇烈的跳躍動作 (如burpee/jumping lunge) ,跟相對簡單的單關節動作可梅花間竹進行,執行上會更加流暢。
  1. 動作數
  • 沒有明確規限,但建議介乎6-12個。太少的話難以涵蓋全身肌肉,太多則在執行上有困難。
  1. 動作持續時
  • 一般而言,動作時間越長,所能維持的強度就會越低。短時間但太具爆發性的活動又未必是新手所能承擔。故此,20-30秒會是較合理的起步之選,動作建議以中高強度進行(10分最辛苦的話,介乎6-8分為佳)。
  1. 休息時間/
  • 循環訓練的特質在於省時性和心肺代謝功效,因此間歇休息不宜過長。在不影響動作正確姿勢和安全性下,可設定為30秒以下 (甚至緊接進行)。作息比例建議不多於1:1。
  1. 總運動時
  • 視乎動作數量而定。舉例一組八個動作,每個做30秒,休息15秒,完成一組約6分鐘。進行2-3組(連同休息和熱身cool down)需時約15-25分鐘,最長一般也不超過30分鐘。那麼只做一組又有無用? 我的看法是如閣下能力和時間許可,就嘗試做多一點吧。世上並沒有一套Magic Workout,就算30分鐘也不過是一日24小時的2%而已。
  1. 預期效
  • 近年坊間經常流傳”輕鬆運動X分鐘,效果等於幾個鐘”,這些顯然是錯誤把循環訓練與文獻中極高強度的HIIT效果混為一談,誇張失實的說法。
  • 然而,據筆者的學術研究和教學實踐經驗,新手如能持續兩個月以上,每星期抽三天進行20-30分鐘的循環運動,對體型、心肺耐力和肌肉力量上的進步仍是非常可觀,所花費的時間亦會較傳統逐組進行的重訓/連續性帶氧運動少。
  • 但隨著水平提高,單靠循環訓練未必足夠達致最佳的力量或心肺有氧效果 (此涉及同步訓練的問題,可參考早前另一篇文章: gl/kGfN61) 。進階人士可考慮分拆兩者作專門鍛鍊。

總括而言,循環訓練是一套非常實用,又易於融入日常練習的入門技巧來提升身體基本運動能力,對於初學者和體能訓練經驗稍遜的運動員尤其適合。當然,訓練模式千變萬化,效果因人而異,以上分析僅供參考。值得一提,早幾年全球流行的「7分鐘運動」(7-Minute Workout) 正是套用上述的設計概念,有興趣朋友不妨參考原文教學: (goo.gl/kdFboS )。

參考文獻:
Klika, B., & Jordan, C. (2013). HIGH-INTENSITY CIRCUIT TRAINING USING BODY WEIGHT: Maximum Results With Minimal Investment. ACSM’s Health & Fitness Journal, 17(3), 8-13.

撰文:Eric Poon(運動科學博士生,認可體能訓練專家 NSCA-CSCS,運動生理學家 ACSM-EPC)

原文請按此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家居鍛練】如何設計循環訓練(Circuit Training)?

Posted on

【東京奧運】美國現代五項選手藉從軍圓奧運夢

2020東京奧運,現代五項,美國,SamanthaAchterberg

【體路專訊】許多亞洲國家都有強制兵役,然而運動員或因服役而錯過比賽或黃金年齡,因此如南韓球星孫興民或新加坡泳將史高寧等均望能免服或延遲服役。然而在美國卻有運動員為賺取穩定收入、一圓奧運夢而從軍,已獲2020東京奧運現代五項參賽資格的Samantha Achterberg正是其中之一。

美國在近屆奧運會的佳績有目共睹,然而風光背後卻有不少運動員面對財務危機,作為過來人的美國前奧運短跑、冬奧長雪橇獎牌得主Lauryn Williams估計,有80%美國國家隊奧運選手都面對經濟困境,因為美國奧委會倚賴贊助商或捐款而經費有限,故支付給奧運培訓選手的薪金亦有限,加上多數奧運項目都沒有聯業聯盟,難以如NBA或NFL球員一樣賺取生計。

2020東京奧運,現代五項,美國,SamanthaAchterberg
Photo Credit: Samantha Achterberg Facebook

現年28歲的現代五項選手Samantha Achterberg昔日正是其中一位在經濟方面面臨挑戰的選手。Achterberg在2016年里約奧運時僅為後備,她固然盼望能在2020東京奧運上圓夢,然而這項包含馬術、劍擊、射擊、越野及游泳5種項目的運動訓練為她帶來不少開支,欠缺穩定收入亦為她帶來壓力、難以專注訓練。Achterberg預計自己每年需要30,000美元作為運動裝備及比賽開支,但在美國奧委會僅提供少量經濟援助及贊助器材下,她選擇做多份兼職賺取收入,並寄住在朋友家中以節省開支,甚至為自己舉辦籌款宴會,然而收入仍不足。Achterberg指:「我覺得自己不能為去奧運會而過4年這樣的生活,儲蓄一直在減少,我也不想倚靠父母。我喜愛這項運動、也想繼續投入運動,但開支真的很大。」

2020東京奧運,現代五項,美國,SamanthaAchterberg
Achterberg(右)在2017年開始參軍 (Photo Credit: Samantha Achterberg Facebook)

最終Achterberg選擇服役——在2017年加入美國軍隊為軍人運動員而度身訂造的計劃,既能訓練及參與國際水平的比賽,同時亦能為軍隊服務,更重要的是有穩定收入。軍隊的「世界級運動員計劃」支付Achterberg每月3,000美元的薪酬,以及比賽所需的旅費,而計劃相對的要求則是她要帶領部份的軍隊訓練環節,以及要出席部份公眾活動。她坦言在計劃下壓力得以舒緩:「不用在擔心自己的收入和工作,讓我能專注在運動訓練,我在過往兩年的確進步不少。」

Achterberg在2019年7月的泛美運動會上贏得現代五項銀牌,順利鎖定東奧資格。不過東奧因應全球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延期1年,令到本在12月已完成兵役的她或再面臨經濟危機,也許不得不考慮再度回到軍隊。

資料來源:samanthakusa.com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奧運】美國現代五項選手藉從軍圓奧運夢

Posted on

【東奧延期】TOKYO2021相關域名網上拍賣 售價190萬日圓起跳

2020東京奧運,官方紀念品商店,tokyo2020
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訊】2020東京奧運延期1年,部份有心人就藉此開發另類謀利渠道。這項體壇4年一度盛事落實延期後,雖然賽事未更改名稱,但日媒揭發網絡上出現不少人兜售包含TOKYO 2021字詞的網絡域名,其中一個域名更在拍賣網站中標價190萬日圓起跳。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全球肆虐,原定在2020年7月24日展開的東京奧運終在3月底落實延期1年,至2021年7月23日舉行。雖然國際奧委會及日本政府、東京奧運組織委員會一致達成共識,賽事將沿用TOKYO 2020的名字,不過似乎不少網民都誤以為賽事將改名為TOKYO 2021,故在落實延期後,部份網民湧入官方紀念品商店購買「絕版商品」,導致官網一度當機未能進入。

在東奧落實延期1年的消息傳出前,網絡上亦已出現不少包含TOKYO 2021字詞的網站。早稻田大學理工學院基幹理工學部教授森達哉率領的研究小組發現,網絡上共有126個包括TOKYO 2021及其他奧運相關字詞的註冊網域名稱,當中59個與TOKYO 2021直接相關,相信由與東奧不相關的人士或團體擁有,部份用作銷售。

當中抄襲東奧官網tokyo2020.org的域名tokyo2021.org就由一位自稱是英國醫生的人士擁有。據日本媒體報道,該位英國醫生稱自己在數週前購入域名,並收到部份人出價希望他能出售該域名,不過他指自己並不急於轉售,希望等到最好的出價。東奧延期而不改名的決定或許最終讓其如意算盤未能打響,現時登入tokyo2021.org發現網站幾乎零設計,內裡只簡單分享部份與體壇及疫情相關的新聞,不過網站頂端就以英語註明「本網頁與2020東京奧運沒有關連」。

2020東京奧運,域名
tokyo2021.org 網站截圖

另一個域名則是與東奧官方紀念品商店網站tokyo2020shop.jp相似的tokyo2021shop.jp,森教授的研究小組發現該網域曾出現於拍賣網站,最低標價為190萬日圓,不過「拍賣品」現時已下架。亦有部份設計與東奧官網相似的網站疑似出售東奧門票,森教授警告網站持有人或以此獲得買家的信用卡資料並用作不法用途。除了域名外,社交媒體Twitter上亦有不少與TOKYO 2021相關的帳戶,部份更註明「備用」等字眼。

國際奧委會為了保護贊助商,一直以求主辦奧運的城市打擊「插花行銷」(Ambush Marketing)這種偽裝成贊助商而誤導別人並從中獲利的行為,故此如TOKYO 2020、奧運會、五環及聖火等字詞都進行了商標註冊。日本媒體引述商標專利代理人指,如果使用TOKYO 2021或2021東京奧運的名義進行營銷,或會違返《反不正當競爭法》。

資料來源:日本時報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奧延期】TOKYO2021相關域名網上拍賣 售價190萬日圓起跳

Posted on

【武漢肺炎】病毒測試續呈陽性 李振豪:用意志勇敢面對

李振豪,空手道
李振豪(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訊】上月確診患上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的香港空手道運動員李振豪今日(10日)在Facebook專頁發文,透露自己的病毒測試繼續呈陽性,不過心情非常平靜,將靠意志力勇敢面對,等待病癒的一天到來。

李振豪於3月18日確診,成為香港運動員首例,入住大埔那打素醫院的他在31日發文,表示已由負壓房轉到新病房,並感謝照顧自己的醫護人員,大讚對方為「真英雄」。直至今日,李振豪留院治療已達25天,他再次在Facebook專頁撰文,指最近一次接受病毒測試依然呈陽性,但自言「已經感覺好平靜,因為我知道時間終有一天會到來。」

李振豪,空手道
李振豪facebook截圖

自言「而家頭髮太長所以唔想自拍」而上載一張舊相的李振豪寫上:「這幾天已經慢慢開始習慣係(喺)呢一個狹窄嘅空間生活。每天重覆著差不多的生活,雖然有點悶,但係感覺那是唯一自己現在可以控制嘅事情,所以就想過好每一日為自己訂下嘅日程。」他表示會保持平常心:「我們都不是神,不可能明天就從苦難裏重生。但我們唯一可以就係用自己嘅意志勇敢面對。」

 

空手道隊4名運動員上月到歐洲集訓,期間曾到法國及奧地利訓練及比賽,並在月中回港。李振豪、曾綺婷及周家謙先後在18日、20日及22日確診,仍在大埔那打素醫院及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留醫。同行的一名教練及總教練亦分別於3月28日及4月1日確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武漢肺炎】病毒測試續呈陽性 李振豪:用意志勇敢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