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香港青年獎勵計劃引入平板賽艇 培訓年青教練疫境自強

新型肺炎, 水上運動, 平板賽艇, 何劍暉, 香港青年獎勵計劃
平板賽艇RoB青年教練於海中示範平板賽艇運動

【體路專訊】由香港青年獎勵計劃(下稱AYP)構思及推行的Sports Empower青年「起」動計劃,周日(8日)舉行啟動禮。計劃冀能為年青人提供平台以學習不同運動的項目,讓他們累積教學以至推廣運動的經驗,從而提高他們的競爭力和就業能力。首項獲AYP揀選的運動為新興的水上運動 – 平板賽艇,盼能透過運動,讓年青人好好裝備自己,在「疫」境下重新出發。

新型肺炎, 水上運動, 平板賽艇, 何劍暉, 香港青年獎勵計劃
主禮嘉賓獎勵計劃理事會委員及香港青年獎勵計劃營地管理委員會主席馬清揚博士致辭時感謝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及鼎力支持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肺炎疫情,不少運動項目教練,包括水上活動教練的生計都受到嚴重影響;剛畢業的青年人求職時亦面臨重大挑戰。有見及此,AYP構思了及推行Sports Empower青年「起」動計劃,藉此提供平台讓青年學習及推廣不同運動項目。計劃的目的是透過認識不同運動、累積教學及推廣運動經驗,使青年人能掌握更多能力,於新常態下面對未來的挑戰,及提高他們的競爭力和就業能力。

新型肺炎, 水上運動, 平板賽艇, 何劍暉, 香港青年獎勵計劃
(左起)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副會長、香港特區政府青年發展委員會非官方委員霍啟剛先生,太平紳士、獎勵計劃理事會委員及香港青年獎勵計劃營地管理委員會主席馬清揚博士,及香港前奧運賽艇代表何劍暉女士以注水儀式寓意為為社會注入正能量

AYP在是次計劃率先引入由划艇和立划板結合而成的新興水上運動 — 平板賽艇,讓年青人累積運動教學的技巧和經驗,從而裝備好自己在「疫」境下重新出發。在周日的啟動禮上,香港前奧運賽艇代表、曾經在東亞運動會替香港拿下第1面賽艇金牌的何劍暉亦有出席,她更與中國香港賽艇協會總監張國強義務擔任計劃的教練,讓有志於發展運動事業的青年人有機會一展所長。

新型肺炎, 水上運動, 平板賽艇, 何劍暉, 香港青年獎勵計劃

平板賽艇有別於常見的水上活動如獨木舟、直立板和龍舟等,是一項以全身肌肉進行的運動。平板賽艇並不只著重手部運動及平衡力,亦需使用大腿配合背肌及腹肌的力量。由於這項運動使用了不同部份的肌肉,及特別注重使用人體中一般較強的四頭肌,它不但使參加者的肌肉發展更平均,而且比一般水上活動更能有效地航行及省力。除此之外,平板賽艇的參加者亦可一板多用,也可以參加直立板體驗、直立板瑜珈等,增加水上活動的體驗性。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青年獎勵計劃引入平板賽艇 培訓年青教練疫境自強

Posted on

【專訪】李韋煜見證本地訓練專業化:想證明外國的月亮並非特別圓

【體路專訊】在發堀及培育運動員時,需要將他們的天賦精心琢磨,方可展現他們的鋒芒。李韋煜博士(Justin)是少數取得美國註冊體適能教練(NSCA-RSCC)資格的亞洲人,並訓練過排球、游泳、手球及棒球等專業運動員。他在港超聯球會傑志工作6年間引入科學化訓練,並見證著球隊首度榮膺三冠王。量化出來的運動表現,除了證明運動員的成長,亦呈現本地運動邁向科學化的現象。

於賽馬會體藝中學畢業的Justin,坦言從小與運動結下不解緣,並早已享受當教練的樂趣:「中學時很喜歡游泳,喜歡到考了個教練執照,但感覺自己不適合做運動員,因此一直以成為教練作目標。」Justin其後到澳洲修讀運動科學與訓練學,再在中大取得運動科學碩士及哲學博士學位,並持有美國及澳洲認可體適能專家及教練證書,深入體會到科學與運動的關係,小至個人身體的變化,大至對整個體壇的未來發展。

Justin自2009年起擔任過多支港超聯(前身港甲)球隊的體適能顧問,現時亦在冠忠南區任職。數到最難忘的經歷,便不得不提在傑志工作5年(2011年至2015年)的歲月,由於他是本地首批具專業資格的體適能教練,因此受到較大規模的傑志青睞,「我的職責是監察球員的身體質素,再為他們訂立體能訓練日程,亦會與主教練溝通協調,以調整球員的休息時間。」因資源問題,當時僅有少數球會能夠採納科學化訓練,協助球員提升比賽表現, 後來Justin亦修讀本地足總教練課程,有助協調體適能訓練。

傑志前主帥甘巴爾(中)

在2009年起實行「西班牙化」的傑志,除了聘請甘巴爾為主帥及羅致多位「狂牛兵」,亦將地面傳控風格引入球隊。Justin十分欣賞西班牙籍外援對於訓練的執行力,認為是香港球員學習的榜樣:「單從飲食上看,他們都很嚴格遵從所有細節,不健康的完全不食,香港球員則要花上一段時間適應。而且外國的訓練資源比香港好,更易執行科學化訓練,而在香港就需要時間建立起來。」Justin希望透過自己的專業,提高香港運動員的體適能訓練水平,有一次他與西班牙籍助教持不同意見,最後讓對方認同自己的訓練方法,「當時他覺得要增加對抗性,就一定要舉重、練得很大隻,但會減慢了跑動速度。不過我用其他方法成功平衡速度和對抗性,令他們都信任我的一套,亦覺得自己的學識真正幫到運動員。」

Justin陪伴球隊奪過多項本地錦標,並曾隨隊出戰亞協盃賽事,其中傑志有3年曾晉身亞協盃8強,種種經歷亦他對球隊有份歸屬感:「每次與球員訓練都會加深大家的友情,最開心是有兩季與大家一起奪得三冠王。可是有1年球隊在足總盃決賽落敗,然後教練團隊在賽後一齊坐在球場分析表現,這6年裡有很多經歷讓我對傑志有很大的歸屬感。」

香港足球賽事在近10年變得更體力化,由以往的穩守突擊至近年的全場壓逼,對於球員的體能要求越來越高,亦讓不少球隊認同體適能訓練的重要性,並聘請教練作專門指導。Justin表示香港的體適能訓練尚在發展階段,亦看到有專業化的趨勢,期望更多人會為此共同努力,證明外國的月亮並非特別圓:「專業資格和經驗可以奠定較高的知識基礎,能夠提供更合適的建議予體育界。雖然香港與外國的發展仍有大段距離,但希望建立到自己的模式,不會一聽到外國模式就覺得最好。」

除了在運動員提供訓練,Justin亦曾與本地運動醫學學者合著書籍《我的第一本健身書》與《我的第一本單車書》,並在國際醫學及運動科學大會及期刊上發表超過30多篇文章。現時他主要為私人健身會所擔任運動及科學總監,負責將各種新穎的訓練課程引入香港,亦協助培訓運動教練,讓普羅大眾體會到新式訓練的樂趣及成效,以及透過教育、科研及實踐,鼓勵大眾把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雖然對象並非全職運動員,但他自感意義同樣重要。

圖:李子正、受訪者提供
文:李子正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專訪】李韋煜見證本地訓練專業化:想證明外國的月亮並非特別圓

Posted on

Descente × ZUCCa盡顯女性動感知性美

Descente × ZUCCa

Descente × ZUCCa

【體路資訊】今個秋冬,Descente與日本品牌ZUCCa 推出聯乘系列,以「from motion to (e)motion」為主題,能突顯現代女生動感與知性美。

今次聯乘系列將Descente的極簡機能設計風格,融合ZUCCa所擅長的設計語言Pleats,製作出一系列線條俐落,又能突顯現代女生動感與知性的運動系列,包括外套、衛衣、BraTop及Leggings等,迎合女生們在日常或訓練時穿用的需要。新設計的BraTop及Leggings採用荷葉邊設計,加上Free Cut 無縫處理,能夠增加美感並減少磨擦。

Descente × ZUCCa

Descente × ZUCCa

Descente × ZUCCa

外套及衛衣則採用簡約設計加上兩個品牌的logo為設計元素,展現運動時尚美感。此系列用色方面也別具心思,藉著採用甲蟲墨綠色、桃木紅褐色等自然色彩,帶出女性自然氣質,同時以蘊藏運動基因的深香檳金色作點綴,巧妙地將專業運動與女性特質交織於一身,重新為女生運動時尚作出註釋。

Descente × ZUCCa聯乘系列已於Descente美麗華旗艦店有售。

資料來源:FILA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Descente × ZUCCa盡顯女性動感知性美

Posted on

香港環島大賽維港落幕 「潮物」水翼單體帆船搶盡風頭

香港遊艇會,帆船,帆船香港環島大賽,sailing
2020年帆船「香港環島大賽」錄得232支帆船隊伍報名參賽,約1500名帆船好手參與。

香港遊艇會,帆船,帆船香港環島大賽,sailing

【體路專訊】颱風艾莎尼減弱,周末天氣由原本預測的多雲有雨改為放晴,令香港遊艇會舉辦的2020年帆船「香港環島大賽」周日(8日)得以順利在維多利亞港上演,最終圓滿落幕。

今年賽事共錄得232支帆船隊伍報名參賽,約1,500名帆船好手齊集維港一較高下,讓維港變成一個「海上嘉年華」。賽事設有14個級別,帆船根據不同「速度系數」分批出發,第一組於上午8時30分出發,最後一組則於10時30分才出發;各參賽隊伍離開銅鑼灣起點後向東順時針環繞香港島一周,途經北角、柴灣、石澳、淺水灣、赤柱、經西營盤、灣仔,最後回到銅鑼灣衝線,全長約45公里。

香港遊艇會,帆船,帆船香港環島大賽,sailing
「RHKYC Team Agiplast」 的「Persico69F型水翼單體帆船」最終以4小時49分15秒完成賽事。

香港遊艇會,帆船,帆船香港環島大賽,sailing

賽事焦點落在「RHKYC Team Agiplast」 的「Persico69F型水翼單體帆船」身上。在眾多不同型號的帆船下,水翼單體帆船是帆船界新興「潮物」,以性能高速度快見稱。水翼單體帆船能夠以高速在海面航行,是因為船尾及船身邊的水翼讓帆船在航行時升起,情況尤如在海上飛馳,與一般傳統的龍骨船設計不同。「RHKYC Team Agiplast」最終以4小時49分15秒完成賽事。

香港遊艇會,帆船,帆船香港環島大賽,sailing
2014年仁川亞運代表王傲文(右一)及羅逸峰(右二)於「環島賽」中再度合體,以「XENA號」出征賽事。

香港遊艇會,帆船,帆船香港環島大賽,sailing

龍骨船方面,2014年代表香港出戰仁川亞運的前港隊帆船代表王傲文及羅逸峰於「環島賽」中再度「合體」,以「XENA號」出征賽事,以4小時33分04秒完成。來自馬來西亞的前國家隊女將Tiffany Koo 亦於今屆賽事以舵手身份帶領「Blue Bunny號」出賽,並以4小時54分41秒完成賽事。

至於小帆船組別,多艘29er型帆船亦有參賽。同被喻為帆船界後起之秀的香港遊艇會鯊魚競賽隊隊員林澤琛伙拍梁中二人一同上陣,最終以6小時29分34秒完成。

香港遊艇會,帆船,帆船香港環島大賽,sailing
來自馬來西亞的前國家隊女將Tiffany Koo 亦於今屆賽事以舵手身份帶領「Blue Bunny號」出賽。
香港遊艇會,帆船,帆船香港環島大賽,sailing
同被喻為帆船界後起之秀的香港遊艇會鯊魚競賽隊隊員林澤琛伙拍梁中一同以29er型帆船上陣。

環島賽截航時間為下午5時,是次賽事有共154艘帆船在限時內衝線。作為一場追逐賽,開船次序會根據船隻級別的系數,如船身長度、帆的大小以及其速度,從而劃分開賽時間。慢船會有先開賽的優勢,快船則跟隨其後。一場環島賽競逐時間會因船隻系數有所不同,視乎風勢,快則2小時內完成,慢則6至7小時不等。

香港遊艇會,帆船,帆船香港環島大賽,sailing
「香港環島大賽」是一場追逐賽,開船次序會根據船隻級別的系數,如船身長度、帆的大小以及其速度,從而劃分開賽時間。

香港遊艇會,帆船,帆船香港環島大賽,sailing

香港遊艇會,帆船,帆船香港環島大賽,sailing

圖片及資料來源:香港遊艇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環島大賽維港落幕 「潮物」水翼單體帆船搶盡風頭

Posted on

【菁英盃】問題入球成轉捩點 傑志5:3反勝十人流浪

【體路專訊】重開觀眾席的菁英盃今日(8日)再在元朗大球場及旺角大球場上演兩場分組賽,衛冕的傑志在尾場12分鐘已落後兩球,但成功把握踢多一人的優勢,加上受惠於完半場前出現的問題球,憑安永佳再次「戴帽」及畢頓與加維蘭的入球,以5:3反勝標準流浪。頭場的理文面對首次在主場出戰的天水圍飛馬,有梁嘉恆「梅開二度」下再次大勝對手。

祖連奴先開紀錄。
林嘉緯再次倒戈入球。

首循環淨負傑志3球的流浪今仗早段卻反壓這支衛冕球隊,更只用4分鐘就打開紀錄,祖連奴接應林嘉緯的直線於艾里奧趕到前抽入。倒戈的林嘉緯再次有好表現,加上傑志早段後防明顯不集中,12分鐘再度失球。周家樂於禁區頂頭搥頂前,入楔的林嘉緯無人看管下挑過郭劍橋成2:0。傑志隨即轉回四後防陣式,亦令形勢重返「藍鳥」一方,當中陳晉一22分鐘的罰球被盧兆崎救出。

不過流浪的鍾昇霖其後在分多鐘內兩黃一紅被逐,成為今仗其中一個轉捩點,傑志5分鐘後就憑安永佳接應賓紀文的傳中頂成1:2。傑志隨即加強進攻,陳晉一35分鐘的頭搥被盧兆崎再次救出,但曾受傷的後者亦被李溢晉入替。補時階段,安永佳於禁區頂起腳,皮球中楣底後反彈落地再被李溢晉回身接住,但旁證示意皮球已過白界、入球有效。惟翻看直播片段,皮球落地一刻有白粉彈起,似乎仍未整個越過白界。

畢頓(左)今季「開齋」。
加維蘭射入十二碼。
林嘉緯(左)入球後及被換出時均得到傑志球迷掌聲。

 

有人數優勢的傑志換邊後7分鐘由安永佳近門撞入,大演「帽子戲法」之餘亦為球隊首度領先。這名23歲前鋒3分鐘後交出「no look」助攻,畢頓入楔後腳面射成4:2。不過反落後的流浪未有放棄,先有李溢晉連番救走巴拉克、陳晉一及安永佳的攻門,67分鐘再有林學曦禁區內力壓賓紀文射成3:4。7分鐘後,如上半場般的問題球再次出現在流浪門前,艾里奧的頭搥頂中盧均宜彈向龍門,李溢晉疑在白界後將皮球踢走,但旁證未有表示。大難不死的流浪76分鐘幾乎追和,但林嘉緯的近射被郭劍橋反應快撲出,傑志隨即反擊,最終前者回防撞跌巴拉克被吹罰十二碼。加維蘭在78分鐘為傑志「埋齋」,並在比數鎖定成5:3。

球證羅碧芝今仗共出示6黃一紅,並吹罰一記十二碼。
李溢晉

 

流浪教練賴嘉輝指對球隊表現收貨,當中年青球員及數名具經驗球員開始融合,但對球證的判決頗有微言:「我都不想經常批評球證,但20多分鐘無端趕了一個球員出場,完全抹殺了球員的努力。因為這些原因而輸很難接受,幸好只是菁英盃,如果在聯賽這樣失分將是很大打擊。」但他稱樂見球員完場後對落敗感不值,證明球員亦自覺有力與傑志一戰。

後備入替救出3、4記必入球的李溢晉就認為自己表現仍有改善空間,但在球季首度落場下表現已算可以。他又指早段的紅牌對球隊有影響,但最大打擊是被安永佳追和的一球:「因為被追和後就一定捱打,但如果仍是2:1就可以控制節奏來踢,球隊即使踢少一個也可以『猜住』踢。」談及該球問題球,李溢晉亦甚為氣憤,同樣認為球隊因球證的判決而落敗非常不值:「我回身看到皮球是跌在白界下,即使有一半已入白界,都要整個皮球進入才是入球,甚至在龍門後熱身的傑志球員都覺得未入,那旁證怎會說是入球。」

安永佳入第3球後慶祝。
今仗只有694人入場,比昨晚同時同地一仗少百多人。

 

傑志主教練朱志光就對球隊早段表現不收貨,直指後防犯下兩個低級錯誤:「可能龍門和後衛的溝通不太好,而且菁英盃都想年輕球員多落場。賓紀文以往一直是進攻球員,改造他踢後衛都是一個嘗試,他有犯錯但也正在進步。」落後兩球下隨即將3後衛改踢4後衛,他坦言在比賽中出錯就要更正:「當然要先止血,難道你被斬了一刀還是問是否孖人牌的刀?問甚麼牌子都沒有用,一定要先止血。」

對於安永佳再次大演「帽子戲法」,朱志光笑言在踢多一個下難以作準,但認為球隊的正前鋒沒太多選擇,會繼續訓練他成為箭頭人選:「他小時候的射門慾已經很強,但走位不太好下踢單箭頭只是一般,可能會用陣式去幫助一下他。」安永佳就笑稱流浪是其幸運對手,對自己再入3球感到驚訝。

梁嘉恆「梅開二度」。

飛馬今季首次在主場元朗大球場亮相,但因賽制編排屬「作客」一方。面對首循環以5球擊敗自己的理文,飛馬未見太大優勢,早段更幾乎被梁嘉恆再次攻破大門,但其半單刀射門被梁興傑救出。理文上半場的組織非常有耐性,令比賽節奏略為緩慢,加上飛馬中場完全失勢,整個半場均欠奉較具「睇頭」的攻門。直至34分鐘,理文的張憙廷遠射省中胡晉銘彈高僅越楣而過,隨後的角球攻門又再被梁興傑化解。完半場前,飛馬的陳柏衡左路連過兩關後回傳予叢振洪,但後者稍為猶豫下失機。

今仗是飛馬回歸元朗大球場的首場賽事,有球迷穿上天水圍飛馬舊球衣(左一)打氣。

賽前宣布簽入前西甲中堅荷西安祖的理文換邊後明顯加強壓逼,更乘對手一次犯錯先開紀錄。當時飛馬的基斯在後場快開罰球傳失,鄧匡延接應隊友直線「半窩利」抽入。但交出助攻的亞哥斯達17分鐘勁射中楣,加上理文數次攻門均未能化成入球,終被飛馬追成平手。列斯奧在禁區控失後情急剷跌孫銘謙,入替僅3分鐘的謝朗軒操刀射入十二碼。不過理文僅用3分鐘就再次領先,梁嘉恆單刀射成2:1。基斯尾段兩黃一紅被逐,飛馬1分鐘內再被梁嘉恆及交出第2球助攻的黃皓雋連入兩球,最終理文大勝4:1。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菁英盃】問題入球成轉捩點 傑志5:3反勝十人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