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冷知識】凱林賽源自賭博?

運動冷知識,體路冷知識,場地單車,凱林賽

【體路專欄】「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在2012年倫敦奧運上勇奪場地單車女子凱林賽銅牌後,持續的好成績令港人一直關注這個短距離項目。相信不少人都認識凱林賽的賽制,但凱林賽的由來就未必太多人清楚,原來這個奧運項目源自二戰後的日本,是一個極受歡迎的賭博運動。

如未能觀看凱林賽介紹影片,請按此

不論在奧運會還是場地單車世界錦標賽,凱林賽都是短距離焦點項目,車手瞬間爆發加速爭奪首名的畫面尤其精彩。現時國際賽事的凱林賽都會遵照國際單車聯會(UCI)的賽例,每場比賽由5至7名車手競逐。車手出發後按抽籤次序排一直線跟隨領騎的電單車,電單車時速會從30公里增至50公里,並在3圈後駛離賽道,車手隨後可以自由加速衝刺,爭奪首名衝線。賽事一般分為初賽、遺材賽、準決賽及決賽進行。

運動冷知識,場地單車,單車
凱林賽的領騎電單車會在3圈後駛離賽場(圖:體路資料庫)

場地單車比賽源自英國,已有逾150年歷史,不過凱林賽卻是由日本發明的「競輪」演變而成。1948年11月20日在小倉單車館舉辦了史上首場競輪比賽,不過該場比賽並非單純的運動賽事,而是單車賭博。發明競輪的目的是透過二次世界大戰前已廣受歡迎的單車賭博帶來收入,發展單車業同時協助戰後重建及復興。「競輪」一詞即指賽單車,與競馬及競艇等同為日本的合法賭博活動,現時全日本共有43個競輪場。根據日本競輪官方網頁,賽事英文名稱為Keirin,中文譯名則為凱林賽。

競輪車手組隊爭勝

然而UCI比賽在賽制及戰術上都與原始的日本競輪稍有不同。競輪比賽最多可以有9位車手參加,比賽開始時領騎的亦非電單車,而是一位單車手。另外,UCI賽事的「鑊場」一般每圈長度250米,日本的競輪單車場地則以400米居多,另外亦有333米或500米。一般UCI凱林賽開始前,車手會由教練扶著等待領騎電單車到來後出發,日本的競輪則以起跑器固定各車手。

如未能觀看影片,請按此

運動冷知識,體路冷知識,場地單車,凱林賽
日本競輪賽最多可以有9位車手同場比賽,影片中賽事為競輪大獎賽(影片截圖)
運動冷知識,體路冷知識,場地單車,凱林賽
日本的競輪賽初段由一位單車手領騎,而非如國際賽的凱林賽般由電單車領騎(影片截圖)

由於比賽人數增加,競輪選手亦會組成稱為小分隊的團隊來執行戰術,亦令比賽有更多變化。選手特性一般可分為作先鋒的領隊型、緊隨領先車手並在最後直道衝刺的後援型,以及競賽尾聲一口氣逆轉的強攻型。車手可以自行選擇組成小分隊的隊友,從而在比賽中執行包圍、拉開車距、追趕、切換及爭位等不同戰術,不過賠率還是按車手個人而定。

車手的成績除了能讓投注人士贏錢外,也關係到自己的將來。競輪選手按成績分為S級S班、S級1-2班和A級1-3班,每個級別能參加的比賽不同。比賽分為GP、GI-GIII、FI-FII共六個等級,比如每年12月30日舉行的競輪大獎賽就是只有該年最活躍的9名選手能參加,冠軍獎金達1億日圓的GP級比賽。其餘GI級賽事由排名較高的S級選手參加,GII級則供所有S級選手參賽。選手透過在不同比賽競技爭取「升班」,成績持續不濟的選手則會遭取消登陸,被迫退出競輪界。

如未能觀看港隊車手李慧詩2016年出戰日本競輪賽的影片,請按此

運動冷知識,體路冷知識,場地單車,凱林賽
李慧詩(紅衫)2016年戰畢里約奧運後,曾與英國馬真特一同前赴日本出戰競輪賽事,賠率當然被視為熱門(影片截圖)
運動冷知識,體路冷知識,場地單車,凱林賽
影片截圖

除了爭取登上競輪界頂點,車手亦會以世界舞台作為目標。從競輪而來的凱林賽在1980年成為場地單車世界錦標賽上其中一個男子項目,並在2000年成為奧運項目;女子凱林賽則到2002年才進入世錦賽,並於2012年入奧。話說回來,雖然凱林賽起源於日本,但日本短途車手在國際賽事的凱林賽成績並非特別出眾,只曾於2008年贏得一面男子奧運銅牌,以及在1987年出產一位男子世界冠軍。但2018年起連續三屆世錦賽上,日本3位男子車手分別取得凱林賽銀牌,成績相當不俗,且看他們能否在今年7月主場的東京奧運為日本競輪界爭一口氣。

一對一爭先賽歷史悠久

日本車手在國際賽的凱林賽成績未算亮眼,反而有位傳奇車手中野浩一就在1977至1986年間連續10年在世錦賽爭先賽稱霸。與凱林賽一樣同為短距離項目的爭先賽是歷史悠久的傳統項目,早於1895年已經是世界錦標賽男子項目,亦是1896年首屆奧運會的男子競賽項目;女子爭先賽則在1958及1988年才分別成為世錦賽與奧運項目。現代爭先賽是車手先按200米計時賽成績排名次,然後按排名進行一對一的競賽,車手間鬥智鬥力,一般初段會先互相觀察慢速前進,在最後一圈發動進攻,先衝線者勝。

2020場地單車世界錦標賽,場地單車,李慧詩,爭先賽
車手在爭先賽一對一比賽初段,多數會慢行觀察對手,有時甚至會靜止,靜待發力時機(圖:體路資料庫)

雖然鬥智鬥力的概念大致相同,但昔日的爭先賽賽制就花了一點時間才演變至今日的賽制。1896首屆奧運會男子爭先賽僅4人競逐,比賽4人同時出發共鬥2公里。1900年奧運,男子爭先賽參賽人數激增至69人,初賽每組8位車手一同出發;半準決賽至決賽就每組3位車手一同起步。隨後幾屆奧運的男子爭先賽大致繼續採用每場3至4位車手同時起步的規則,決賽由3名車手同時出發競逐三色獎牌。直至1928年奧運會,男子爭先賽首次在半準決賽至決賽採用一對一淘汰賽賽制,以及於1932年奧運會決賽試行三場兩勝,此後的比賽亦於淘汰賽中後段大致使用這個比賽模式。1988年漢城奧運是奧運史上首次以200米計時賽作為男、女子爭先賽的資格賽,從而決出進入淘汰賽的車手。

2020場地單車世界錦標賽,場地單車,李慧詩,爭先賽
一對一爭先賽去到末段就會成為車手間爆發力的對決(圖:體路資料庫)

時至今日,UCI賽事的爭先賽主要可分為200米計時資格賽及一對一的淘汰賽兩部分。資格賽實際取多少車手晉級需視比賽而定,一般如世界盃等UCI賽事的爭先賽資格賽前4名車手直接晉級1/8決賽,5至28名車手則要鬥1/16決賽,且賽事自八強起採三場兩勝制。不過奧運的賽制裡亦會加插遺材賽或5至8名名次賽等,該比賽有別於一對一淘汰賽,多數會由3至4名車手同時競逐。港將李慧詩在2016年里約奧運上,就於爭先賽八強不敵德國名將禾歌跌入5至8名名次賽,最終在4位車手中次名衝線,總成績得第6名。順帶一提,李慧詩現時亦為200米計時資格賽的亞洲紀錄保持者,時間為2019年12月澳洲世界盃上造出的10秒387。

李慧詩,場地單車,單車
李慧詩(中)於2019年12月世界盃澳洲站上,踩出爭先賽200米計時資格賽亞洲紀錄(圖:中國香港單車總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冷知識】凱林賽源自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