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體路專欄】細說文憑試體育(三):「人體」的認識

【體路專欄】文憑試體育的理論內容,大約有一半以上涉及科學,全都跟人體有關,因此,以「人體」作為獨立的一個單元,實在有其必要。

在課程安排方面,這一個單元通常會在中四時教授,然而,這卻又造成部份同學,在升上中六時,對有關的內容產生陌生的感覺,如何保持甚或加深同學對「人體」的認識,實在是師生的一個共同挑戰。

人體有多個系統,包括骨骼神經肌肉循環(心血管)呼吸能量、消化、內分泌、免疫、皮膚、泌尿、生殖等,這一個單元只探討與運動比較有直接關係的六個(有底線的六個),再加上成長和發展,便構成了高中的運動生理學課程。

要掌握「人體」這一個單元,需要對知識的分類有一些理解。按布盧姆分類法(Bloom’s Taxonomy)對認知範疇的分類,有以下六種:知識、理解、應用、分析、評鑑及創造,這一個單元對同學的要求,大部份集中在知識及理解兩種,所以,在溫習的時候,可以採取一些針對性的策略,以下是一些與課題相關的例子:

系統 知識

(對事實及概念的記憶)

理解

(提供描述以顯示對有關知識的掌握)

骨骼 主要骨骼的名稱 骨骼的功能、關節的種類。
神經 中樞及周邊神經系統 神經肌肉的控制
肌肉 主要骨骼肌的名稱 肌肉收縮的類型
循環 心臟的結構 運動與休息時血液分配情況
呼吸 呼吸系統的結構 外部呼吸與內部呼吸
能量 人體主要的能量物質及來源 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

 

這一個單元需要牢記的名詞及概念不少,若不能記得牢固,便很難進一步理解不同系統的運作及原理了。筆者並不鼓勵死記硬背,但我會鼓勵同學將需要記下的名詞及概念,視為自己身體的一部份,譬如做掌上壓,你是可以感受到手臂運用的肌肉,是三頭肌而不是二頭肌。

人體在運動時,每一個動作都會涉及不同系統的協作,因此,同學在研讀時,應當學懂以運動作為理解的核心。舉例說,跑步同時涉及人體的多個系統,各自會因應不同的狀況而作出反應,下表列出六個系統對跑步的反應:

系統 與跑步有關的系統
骨骼 下半身的骨骼及關節負重,上半身的骨骼及關節協調。
神經 需要持續的神經肌肉控制。
肌肉 下半身的肌肉用力產生動作,上半身的肌肉協調。
循環 心臟及血管因應運動強度而作出變化。
呼吸 肺部因應運動強度而調節呼吸深度及頻率。
能量 因應運動強度而採用不同的能量系統。

這裏只是一個例子,深入的教導及討論,同學就要求問科任老師了。

要對人體的功能比較透徹的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數據,實在有其必要,以下是筆者選取的一些項目:

系統 一些基本的數據
骨骼 全身骨骼數量合共206塊,同學需要牢記及掌握其功能的,大約是二、三十塊吧!
肌肉 肌肉纖維組成比例:
一些耐力運動員(例如馬拉松),慢肌纖維組成比例,可以達到九成以上,一些爆發力運動員 (例如短跑),快肌纖維組成比例,可以達到九成以上。其他類別的運動員,有不同的特定肌肉纖維組成比例。
循環 最高心率: 220 – 年齡

心輸出量(L/min) = 心率(beats/min)x 每搏輸出量(ml/beat)

運動與休息時血液分配情況,例於人體於高強度運動時,肌肉的血液分配百分比,可以上升至85%。

呼吸 最大攝氧量(VO2max)的基準:

男性 (18-25歲) 女性(18-25歲)
極好 >60 >56
52-60 47-56
平均以上 47-51 42-46
平均 42-46 38-41
平均以下 37-41 33-37
30-36 28-32
很差 <30 <28
採用最大攝氧量相對值(ml/kg/min)
Source: https://www.topendsports.com/testing/norms/vo2max.htm

 

人體」這一個單元,篇幅不少,均屬基本概念,與其他單元有密切關係,同學務必用功學習,牢記掌握。

下一篇,跟同學探討一下「運動創傷」。

相關專欄:
【體路專欄】細說文憑試體育 (一):選科前須知
【體路專欄】細說文憑試體育(二):歷史和發展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細說文憑試體育(三):「人體」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