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體路專欄】健身室再停14日 業界今年損失至少10億元

(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欄】一如大家所料,第四波疫情在步入寒冬時爆發。

相對前三波疫情,今次政府沒有一刀切要健身中心即時停業。或許是業界齊心,讓政府及大眾知道,九成的健身及運動場地,人流未與想像多有關。(相關報導:【體路專欄】健身業界停停停 倒閉潮迫在眉睫

今次政府收緊人流措施,健身中心不多於兩人一組活動,一度讓業界有點措手不及。皆因新聞稿寫明,根據最新的第599F章《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處所)規例》,健身中心及室內體育處所內的人士必須一直佩戴口罩(淋浴及飲用飲品時除外)。連教練在內,每一訓練小組或課堂不得超過兩人,即課堂上只可進行單對單授課。

但再細心看下去,「然而,每一課室內的小組數目不設上限,如健身中心內有充足空間,授課地點足以容納多於一個兩人小組,則每個小組(即一位教練及最多一名參加者)之間須有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或以某種形式的隔板作出有效分隔」。

不過以筆者了解,不少健身及運動場地為免墮入法網及保護公眾安全,索性暫時取消團體班。

今次限制令有何影響,讓筆者簡單歸納一下:
1.瑜伽教練及跳舞教練的生計大受影響,因他們/她們的生意,八成至九成是Group Class。
2.以團體班為主要收入的大型健身中心及武拳館生意難免大跌。
3.以一對一教練服務為主的中小型健身中心及自由身教練相對影響較少。

疫情距離停止之日遙遙無期,以往每年至少打40-50場地下籃球聯賽的筆者,今年只打了四場波。

現時最尷尬的情況是,即使限制所有娛樂場所,大家只會轉戰其他私人場所。沒有酒吧餐廳,到酒店開大型Party吧?酒店後知後覺加強規管,去玩的人便去私人遊艇或私人住所吧,限聚令監管不了。

有沒有發現一件事?就是當執法加強的時候,愈有錢有資源的人依然能夠舉辦中型聚會,疫情會停才怪。

人流最多的交通工具、商場、超市不會封,封掉的話,會影響經濟民生造成恐慌;不封的話,疫情則繼續和你打遊擊,何時第五波都無人知悉。

回到主題,今次健身業界可以有限度營業,不用被一刀切,至少避過第二波結業潮。

沒想到今天(12月8日)交稿一分鐘,便收到政府納令健身業界停業14日的消息,12月23日後是聖誕長假,此決定等同宣告業界提早迎接2021年,皆因每年冬天是業界傳統淡季。

被幾間媒體問到政府補貼對身業界的成效,筆者無奈回答是「杯水車薪」。假設每間健身及運動場地每天收入是1萬元,停業一天已涉及至少1,000萬元,停14天則是1.4億。今年健身業界先後停108天,即至少損失10.8億,這已經是以最保守的方式去估計。

今年筆者就業界面對疫情的困境或疫境自強的情況,接受媒體訪問超過30次,期望2021年業界可打破困局。

文:愛情運動公關gor邱益忠(AASFP運動公關、NBA專欄作家)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健身室再停14日 業界今年損失至少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