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路專訊】在上個月,大澳佛教筏可中學10位師生聯同退役英國騎師周駱德(Jo Lodder),展開名為「越限慈善跑」的長跑挑戰,藉著由北京跑回香港,為殘疾人士籌募善款。

今次挑戰全長逾3,000公里,按照計劃,11位參加者由北京出發,周駱德與筏可體育老師范榮臻每日跑60公里,9位學生則會以接力跑形式輪流每日跑15公里,預計耗時60日回到香港。作為活動發起人,參加過毅行者、HK100等本地越野賽事的周駱德表示,除了希望透過今次旅程探索中國文化特色,亦冀能夠喚起外界對殘疾人士的關注,「我曾經因為墮馬而脊椎骨折,明白行動不便的人生活上有很多制肘,也令我感恩現在仍可以跑步。今次,我們想為殘疾人士而跑,讓參加的學生明白到『任何人也可以為有需要的人出一分力』,並靠他們將這個訊息分享開去,影響身邊的人。」


筏可體育老師范榮臻則指出,今次旅程甚具挑戰性,對於身心均是極大考驗,惟他表示仍樂意與學生一同完成挑戰,「常說『年青人是社會未來的棟樑』,作為他們的老師,我希望以身作則與他們同行,不論是跑步還是日常生活,也能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方向。」范榮臻又透露學生在挑戰期間不會暫停學業,仍會以「流動教室」的形式繼續學習,「由於學生會輪流接力,所以部分休息的人就可以在預先安排的學習車裡面上課。除了體能和意志,我們希望他們在成績上也能有進步。」


今次挑戰原有15位學生自願報名,經過訓練和選拔後決出9人名單。中五的蕭逸軒笑言雖然身邊朋友認為這次是瘋狂的挑戰,但仍無阻自己報名參加的決心,「好想挑戰一下自己,也趁今次機會去見識一下中國不同城市的風土人情,拓闊眼界。」至於中六的甘栢喬儘管即將要迎接文憑試,惟深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道理令他義無反顧踏上此行,「人生不應只是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既然無論在香港抑或國內可以上課,何不去見識一下外面?透過親身接觸各種不同的事物,才會能得到更多啟發,知道自己將來想走怎樣的路。」

事實上,筏可師生早於2019年已參加過類似的極限挑戰。當時由8人組成的「筏可騎士團」由大澳出發,踩單車横跨中原前往北京。校長惲福龍直言冀透過這類型的活動,向學生灌輸「堅持到底」的信念,「誠然,人生有許多時候要面對逆境。不過無論是多艱難的事,只要肯走出第一步,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就算今次挑戰未能完成,我也會告訴學生『你們已經贏了』,因為從來沒有學校嘗試去挑戰這樣做。成功從來不是談本事,而是在於肯不肯去堅持。」

圖:受訪者提供
原文刊於《Sportsroad Junior》第93期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跑步|由北京跑回香港 筏可師生鍛體能鍊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