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體路專欄|由黃澤林熱潮講起:點樣結合運動科學同中醫智慧,打造你嘅「唔傷」網球生涯

【體路專欄】香港網球一哥黃澤林(Coleman)嘅成功,令全城掀起網球熱。想學佢咁揮灑自如,又想打得健康長久?關鍵係要識得點樣避免受傷。呢篇文就教你結合運動科學同中醫智慧,做個醒目嘅運動員。

拆解傷患迷思:唔係淨係「網球肘」

好多人以為打網球最易傷手踭,其實唔係。

  1. 真正重災區:膝頭
    研究顯示,網球嘅下肢受傷比例遠高於上肢。急停、轉身呢啲動作,對膝頭衝擊好大。如果你核心同臀部肌肉唔夠力,所有壓力就會集中喺膝頭,好易引發髕腱炎(跳躍者膝)或半月板勞損。
  2. 手臂痛嘅根源:動力鏈斷纜
    擊球力量由腳傳到手,好似條鏈咁。核心唔穩,呢條「動力鏈」就會斷纜力量傳唔到上去,手臂就要「死頂」代償,結果就係過度拉扯手踭內側嘅韌帶(UCL),引發疼痛甚至撕裂。

防治之道:中西合璧,主動預防

與其整親先嚟醫,不如一開始就做好預防。

  1. 運動科學:打好身體個底
  • 強化核心同臀肌:平板支撐、橋式等動作,可以穩定身體,確保力量傳導順暢,從根源減輕膝頭同手踭嘅壓力。
  • 強化肌腱:做慢速深蹲呢類離心訓練,增強肌腱韌力,好似幫關節加咗個「避震器」。
  • 優化技術:請專業教練執靚你嘅發球同擊球動作,係預防受傷最直接嘅方法。
  • 聰明訓練:跟住「每週增幅唔超過10%」嘅原則,避免突然加操,並確保足夠休息。
  1. 中醫智慧:日常保養,疏通氣血

中醫講「不通則痛」,透過穴位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肌肉,係非常好嘅自我保養方法。

  • 膝頭保養:熱敷完後,可以按壓犢鼻、梁丘、血海、陽陵泉呢幾個穴位,每個撳兩分鐘,直到有「酸、麻、脹」嘅感覺。
  • 手踭保養:深層點揉手踭內側嘅少海、小海、神門穴,再沿住前臂內側肌肉向手腕方向慢慢推按,放鬆繃緊嘅肌群。

實用貼士同健康警號

  • 熱身冷卻要做足:賽前動態伸展,賽後靜態拉筋,缺一不可。
  • 裝備要揀啱:著有良好緩震嘅網球鞋,球拍磅數同手柄大細都要適合自己。
  • 留意危險信號:如果出現劇痛、腫脹、關節卡住、明顯冇力,請即刻停止運動去睇醫生,絕對唔可以食止痛藥死頂!

總結:主動管理,長打長有

頂尖運動員有科學團隊,我哋業餘波友都可以學佢哋嘅理念。用運動科學嚟預防,配合中醫智慧做日常保養。由被動治療轉向主動管理,你就可以遠離傷患,真正享受網球帶嚟嘅樂趣。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由黃澤林熱潮講起:點樣結合運動科學同中醫智慧,打造你嘅「唔傷」網球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