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路專訊】由粵、港、澳共同舉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11月9日正式揭幕,劍擊項目11月15至20日於啟德體藝館舉行。主場出擊的港隊今日(31日)會見傳媒,總教練鄭兆康透露心願為奪得金牌,但就明言不會給予運動員壓力,冀港將能享受主場作賽。男花港隊則有現任「世一」蔡俊彥及兩屆奧運冠軍張家朗領軍出戰,前者指會調節至平常心應對,張家朗則期待能在主場觀眾前獻技,冀再創佳績。

過往於全運會累計獲得1銀5銅的劍擊港隊,今屆每個劍種各派4男、4女運動員主場出戰。總教練鄭兆康指港隊過往在各項賽事中曾獲好成績,惟尚欠一面全運會金牌,故今屆全運個人心願亦是有劍手站上頒獎台中央,不過明言不會給予運動員壓力:「我都沒有特別與運動員談論過成績目標,難道他們會不想要獎牌嗎?我自己對成績的期望心中有數,但不會跟教練講,有時要求、欲望太多反而變成壓力,只要做好訓練及過程,自然水到渠成。」康教練認為主場作賽如「雙刃劍」,能同時帶來壓力與動力,冀運動員調整好心態,享受比賽。




花劍隊為歷屆全運獎牌大戶,共贏過1銀3銅,其中崔浩然在2013及2017年個人賽分奪銅牌與銀牌,2017年亦與張家朗、張小倫及陳建雄奪團體銅牌。至於上屆2021年陝西全運,剛於東京奧運封王的張家朗因傷退賽,蔡俊彥就聯同張小倫、楊子加奪團體銅牌。今次蔡俊彥、張家朗夥拍梁千雨及吳諾弘出擊,4人笑言康教練的期望合理,「這個組合已配合多次,我們都知道有能力衝擊獎牌,但在比賽場上時盡量順其自然。」
港隊在11月6至9日將先赴西班牙出戰2025/26賽季首項世界盃分站,7月奪得世界冠軍、將以世界排名第一迎接新季的蔡俊彥指希望實戰測試自己狀態,但同樣會以平常心迎接每項賽事:「比賽太著緊勝負會影響表現,日常可能有12、13分想贏的感覺,但其實只需7、8分想贏感覺才能打到好表現,要幫助自己調節,平常心才是最好的心態。」

張家朗則透露自己早前受傷患影響,故決定不參加西班牙世界盃分站,冀有充足休息迎戰全運。他表示期待主場出戰,望與隊友繼2024年5月男花世界盃香港站歷史性封王後,再次於主場創下佳績:「可能大家會把焦點放在全運會上,我自己相對把焦點放在難得有比賽在香港舉辦,大家可以不再只是在電視上看我們比賽,而是現場打氣,好期待這個氣氛。我們隊伍創造過好多第一次,在主場更加有型,上年試過一次,希望今年可以再試一次。」

上屆為港隊奪得1面女重個人賽銅牌的江旻憓已退役,女重由現時世界排名第4位的佘繕妡夥拍陳渭泠、朱嘉望及以16歲之齡成今屆港隊陣中最年輕成員的吳海諦出戰。羅馬尼亞籍教練Octavian Zidaru(Tavi)在今年離任,港隊教練團即補強,4人透露與新教練磨合不俗,為整個新賽季作好準備,並以衝擊心態迎戰各省列強:「我們4個人都有能力上場打,可以運用到大家的優勢,而且即使有一局打得不好,我們都相信大家、隊伍的能力,可以接力打回來。」仍為中學生的吳海諦就笑指要向學校請假出戰全運,但認為值得,期待與師姐作賽並從中汲取經驗。





今屆全運會獲馬會全力支持,後者撥款逾五億港元支持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於香港及廣東賽區的賽事,是香港賽區的唯一「合作伙伴」機構,支持義工服務計劃、全港社區及學校推廣活動,以及為弱勢社群和青少年安排觀賽體驗等。此外,馬會將透過贊助體院推出的「賽馬會優秀運動員獎勵計劃」,向在十五運會及殘運會個人及團體項目勇奪獎牌的香港特區代表,頒發現金獎作鼓勵。
廣東賽區方面,馬會憑著舉辦馬匹運動賽事的豐富經驗,為於深圳舉行的馬術賽事提供技術支援,並派出馬術專家團隊,以確保賽事達到專業及高水準。馬會同時支持在廣東賽區舉辦的十五運會官方活動、義工服務、賽事宣傳推廣等工作。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劍擊賽程
地點:啟德體藝館
2025年11月15日(六)
男子佩劍、女子重劍個人賽
2025年11月16日(日)
男子花劍、女子佩劍個人賽
2025年11月17日(一)
男子重劍、女子花劍個人賽
2025年11月18日(二)
男子佩劍、女子重劍團體賽
2025年11月19日(三)
男子花劍、女子佩劍團體賽
2025年11月20日(四)
男子重劍、女子花劍團體賽
劍擊港隊代表名單
| 男花個人及團體 | 蔡俊彥、張家朗、梁千雨 |
| 男花團體 | 吳諾弘 |
| 女花個人及團體 | 符妤名、鄭曉為、關渝澄 |
| 女花團體 | 吳佳蔚 |
| 男重個人及團體 | 何瑋桁、方凱申、吳浩天 |
| 男重團體 | 劉昊峯 |
| 女重個人及團體 | 佘繕妡、陳渭泠、朱嘉望 |
| 女重團體 | 吳海諦 |
| 男佩個人及團體 | 陳樂熹、何柏霖、何思朗 |
| 男佩團體 | 羅浩天 |
| 女佩個人及團體 | 薛雅齊、朱詠翹、梁洛文 |
| 女佩團體 | 劉綺程 |
圖、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粵港澳全運|劍擊港隊主場精銳盡出 男花兩任「世一」冀平常心創佳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