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訊】距離粵港澳全運開幕約1個月,各個項目港隊陸續公布運動員名單。帆船港隊今日(8日)在香港體育學院會見傳媒,宣布兩名奧運代表貝俊龍及洛雅怡,將聯同杰朗風及高文思出戰男子的ILCA7級及女子的ILCA6級單人帆船,祥傑/阿輝及麥曉彤/Emily Polson就會參加49人級。剛轉戰成人組賽事的17歲小將杰朗風透露自己視隊友貝俊龍為偶像,形容與對方並肩出戰為夢想成真。曾與家人乘帆船環遊世界5年的高文思就坐擁「後天」優勢,冀突破資格賽後以前5名完賽。

帆船港隊於今屆全運共派出8位運動員參加3個項目,其中在杭州亞運奪銅的巴黎奧運代表祥傑/阿輝將與女子組的麥曉彤/Emily Polson參加49人級(49er FX)賽事。另一巴黎奧運代表貝俊龍就會與小將杰朗風出戰ILCA7級單人帆船,女子ILCA6級則有東京奧運代表洛雅怡加上高文思參與。
4名單人帆船港將今午均有出席全運名單記者會,總教練Harris Tsolis提到港隊近期曾參加中國的國內賽事,大概了解其他省市的選手水平。他指賽前未有定下明確目標,希望運動員能盡力發揮,以開心的心情完成賽事,「不過如果能為港隊爭取到歷史性的獎牌當然也是好事。」

今次男子ILCA7級港隊陣中有「老少配搭」,除了有6月奪得亞洲冠軍的貝俊龍外,亦有比他年輕9年的17歲小將杰朗風(Peter Jessop)。這位6歲來港定居的英國及印尼混血兒首度代表香港參賽大型運動會,亦是繼5月世錦賽後第2個成人組大賽。他坦言由青年組轉戰成人組,加上級別亦由ILCA6提升至ILCA7級,一切都變得更大挑戰:「因為ILCA6級的帆較小,我之前就要特意由72公斤增重至84公斤,還是踩單車增強耐力。成人組的競爭亦大得多,不過我也很享受世錦賽的經歷。」
帆船賽事將在汕尾的廣東海上項目訓練中心舉行,Peter透露從相識的中國帆手打聽過,中心的風浪較大並與香港相近,認為對港隊有一定優勢:「有些中國運動員在湖上訓練,所以未必熟悉大浪的環境,我們算是有些主場優勢。」他目標先在資格賽取得前4名殺入正賽,「我相信自己有能力的」,再在正賽與兒時偶像兼隊友貝俊龍力爭好成績:「他是我的靈感來源,教懂我很多帆船比賽的知識。由小時候的偶像到現在坐在他旁就像夢想成真,希望可以追上他的成就。」

女子組的ILCA6級方面,兩位港將洛雅怡及高文思同樣是首次出戰全運。高文思(Nancy Highfield)在台上分享時被主持人提到平日經常關注海洋生態,亦笑言自己比賽時會被海洋生物分心。原來這名25歲英港混血兒早於4歲就已經在海上生活,隨雙親及姐姐乘爸爸的帆船環遊世界5年,途中經過中美洲島國、南太平洋的斐濟、新西蘭、亞洲的日本及台灣等地:「這幾年的經歷多到數不出來,曾見到海獅跳上船但不怕人,又見過船周圍有很多BB鯊魚,或者海水清澈得像站在玻璃上。這些都很深刻,也因為家人與帆船有關就自然更多機會接觸這運動。」
Nancy與姐姐高文莉(Molly)在父親提議下開始運動員生涯,更與兩位隊友貝俊龍及洛雅怡相識十多年:「我和他們一起訓練了很長時間,能一起參加大賽是很開心,因為亞運及奧運只得一個名額,可以一齊去的話就算誰做得好也可以一起慶祝。」與Peter一樣,Nancy要先參加3日的資格賽以取得正賽名額,她笑言到真正取得正賽資格才再定目標,惟亦希望以前5名完成。
粵港澳全運帆船項目將於10月20日至30日在廣東海上項目訓練中心舉行。更多全運港隊資訊,可參考《體路》全運懶人包。
為支持粵港澳全運會及殘特奧會,香港賽馬會及其慈善信託基金合共審批撥款4.5億港元,其中透過贊助香港體育學院推出的「賽馬會優秀運動員獎勵計劃」,更會設現金獎獎勵勇奪獎牌的香港運動員。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粵港澳全運|帆船港隊8人出戰 杰朗風偕偶像貝俊龍上陣 高文思掌一「後天」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