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巴林亞青運|港隊逾百運動員參加14大項 電競小將首度出戰冀踏頒獎台

【體路專訊】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港協暨奧委會)今日(3日)舉行「巴林2025亞洲青年運動會 中國香港代表團授旗典禮」。港隊將派出歷屆最多逾180人的代表團參 加,超過100名運動員出戰14個大項,當中首戰亞青運的電競小將鄧幸展及陳栢賢期望能踏上頒獎台,讓更多人了解這項運動。至於剛在游泳亞錦賽榮膺「雙料冠軍」的「小蛙后」文薈喬就豪言要橫掃金牌。

港協暨奧委會會長霍震霆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

第三屆亞洲青年運動會將於10月22日至31日在巴林舉行,港隊將角逐14個體育項目,包括田徑、羽毛球、公路單車、電子競技、馬術、五人足球、高爾夫球、手球、柔道、游泳、乒乓球、跆拳道、三項鐵人及排球。港協暨奧委會會長霍震霆表示亞青運是培育體育新星的搖籃,期待香港年輕運動員全力以赴,發揮最佳水準,在巴林這東西文化交匯的國度,與亞洲新生代精英交流切磋,累積寶貴經驗,開拓國際視野。主禮授旗儀式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期待一眾體壇新力軍可以發揮堅毅不屈的香港精神,在不同項目中突破自我,為港爭光。

鄧幸展(右)、陳栢賢(左)

亞青運相隔12年復辦,今屆新增不少新興競技項目,包括在2023年杭州亞運起被納入正式比賽項目的電子競技。港隊今次有兩名代表參賽,分別是出戰「eFootball」的鄧幸展(Jimmy)和競逐「Street Fighter 6」(街頭霸王6)的陳栢賢(Micky)。兩位中六生皆是首次代表香港參加大型綜合運動會,Jimmy表示:「心情有些緊張,因為大型比賽中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Micky則指:「電競雖然仍未能與傳統運動項目看齊,但已在近年逐漸得到重視。希望自己能在今次比賽取得佳績,讓政府和社會對電競有更多了解和支持。」他補充道明年2026愛知名古屋亞運的電競項目亦有街霸6,冀爭取明年出賽席位。談及比賽目標,Jimmy直言去比賽一定想拿牌:「前三名的獎牌都可以。」Micky更豪言要贏得金牌或銀牌。

文薈喬
(左起)文薈喬、黃靖楠、吳悅曦、唐曉晴

早前在亞洲游泳錦標賽贏得2金1銀的「小蛙后」文薈喬(Eunice)將出戰多項個人賽及接力賽。Eunice表示會全力以赴,揚言要在亞青運所有參賽項目全數摘金。跆拳道運動員黃靖楠(Clare)則會出戰女子46-49公斤搏擊。她透露暑假期間已提早加操,接下來亦會努力訓練,希望先打入八強再放眼獎牌。

今屆亞青運新增三項鐵人項目,吳悅曦(Heidi)表示會全力以赴,在跑步強項之餘彌補不足,努力為港隊爭牌。帶領排球隊出戰女子組比賽的隊長唐曉晴 (Elizabeth)透露已增加針對性技術訓練及藉友誼賽累積經驗,球隊目標是打入8強,爭取出線機會。

歷屆亞青運港隊共奪7金 13銀 18銅共38面獎牌。

2013年成績: 2金5銅13銅

男子花劍個人賽金牌(張家朗)、男子U18七人欖球金牌(U18七人欖球隊)、壁球女子單打銀牌(陳沛希)、壁球女子團體賽銀牌(陳昊晴、陳沛希、蔡宛珊)、女子重劍個人賽銀牌(何迪琳)、男子50米背泳銀牌(劉紹宇)、羽毛球男子單打銀牌(李卓耀)、壁球女子單打銅牌(蔡宛珊)、乒乓球女子單打銀牌(杜凱琹)、乒乓球男子單打銅牌(林兆恒)、乒乓球女子單打銅牌(林依諾)、女子花劍個人賽銅牌(劉卓瑜)、壁球男子團體賽銅牌(劉子均、羅棹騫、袁浚熙)、女子50米自由泳銅牌(梁雅婷)、女子U18七人欖球銅牌(U18女子欖球隊)、女子200米背泳銅牌(溫婧文)、女子100米蛙泳銅牌(楊珍美)、女子200米蛙泳銅牌(楊珍美)、壁球男子單打銅牌(袁浚熙)、男子3米彈板銅牌(張天乙)

2009年成績:5金8銀5銅

男子4×100米自由式接力金牌(張健達、鍾禮陽、林政達、吳鎮男)、男子50米自由泳金牌(林政達)、男子100米自由泳金牌(林政達)、保齡球男子個人全能金牌(麥卓賢)、保齡球男子四人隊際賽金牌(麥卓賢、曾彥淇、謝仲賢、黃鈞源)、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銀牌(歐鎧淳、江忞懿、劉彥恩、湯嘉珩)、女子跳高銀牌(馮惠儀)、女子100米蛙泳銀牌(江忞懿)、女子200米蛙泳銀牌(江忞懿)、女子50米背泳銀牌(劉彥恩)、女子100米背泳銀牌(劉彥恩)、200米背泳銀牌(劉彥恩)、男子跳遠銀牌(彭英杰)、女子50米自由泳銅牌(歐鎧淳)、女子400米自由泳銅牌(歐鎧淳)、女子50米蝶泳銅牌(陳健樂)、男子50米背泳銅牌(鍾禮陽)、男子50米蝶泳銅牌(吳鎮男)

圖、文:梁丁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林亞青運|港隊逾百運動員參加14大項 電競小將首度出戰冀踏頒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