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學界|港九田徑26-27學年重返年初檔期 凱旋盃取代紫荊盃 得獎人數大增

【體路專訊】新學年學界比賽展開在即,學體會早前舉行參賽學校代表大會,公布賽事改動及最新資訊。港九地域方面,學體會透露經檢討及收集各方意見後,為配合3月的「學界體育決賽周」而自2024-25學年改於11月舉行的中學校際田徑比賽,將在2026-27學年起改回1至2月的舊檔期舉行,即在2027年初上演。另外,學體會將以「凱旋盃」取代紫荊盃,新獎項分設金盃、銀盃及銅盃予不同組別(Division)學校競逐,傑出運動員獎項亦細分D1、D2、D3三個組別,得獎名額較紫荊盃時大幅增加。

新學年部分運動項目將作改動,如港九學界排球比賽九龍區男子D3組將分拆為D3K1及D3K2、沙排男子組將增設D3組,學界女足全港賽D1組賽事將改於仿真草球場舉行等。另外,港九學界田徑比賽亦將於2026-27年再次迎來賽期改動,回到1至2月舉行;港九學界越野賽則會在2026-27學年改回上學年(11月)上演。去年去採用的改動原為配合「學界體育決賽周」的學界田徑精英賽及4項球類精英賽決賽於3月舉行,而今年手、足、排精英賽賽期續橫跨1至3月,田徑精英賽亦於3月舉行,但籃球精英賽的賽期則為2025年12月至2026年2月。

港九學界田徑賽以往於1至2月舉行,為配合2024-25學年在3月的「學界體育決賽周」一次過舉行田徑精英賽及4項球類決賽,港九田徑自去年開始提早於11月上演,不過2026-27學年起會再次在1至2月舉行(圖:體路資料庫)

紫荊盃亦將從2025-2026學年起成為歷史。紫荊盃是學體會為港九地域學校而設的獎項,用以嘉許該學年表現最全面及最優異的學校。紫荊盃前身為1965-66學年起舉辦的「歐米茄玫瑰杯」,後於2002-03學年獲冠名贊助下易名「中銀香港紫荊盃」,至2025-26學年再由新設獎項「凱旋盃」取代。

以往紫荊盃只分成男校組、女校組及男女校組,位處不同組別(Division)的學校一同競逐。新獎項凱旋盃則在男校組、女校組及男女校組之下再細分為金盃(冠軍至第四名)、銀盃(冠軍至第四名)及銅盃(冠軍至第八名)。金盃予所有學體會港九地域中學會員學校以全年所有比賽所獲的總積分競逐;銀盃則以全年於所有第二組(D2)及公開組比賽所獲之分數排列學校名次,且獲頒金盃的學校不會於同一年度獲頒銀盃。銅盃則以第三組(D3)及公開組比賽所獲積分排名次,且獲金盃或銀盃獎項的學校不會於同一年度獲頒銅盃。凱旋盃另設最佳進步獎,男校組、女校組、男女校組各一校得獎,自2026-27學年開始頒發。

拔萃男書院在2024-2025學年達成紫荊盃14連霸,協恩中學則締37連霸(連歐米茄玫瑰杯)佳績(圖:體路資料庫)

個人獎項方面,凱旋盃續設最佳男運動員(Sportsboy)及最佳女運動員(Sportsgirl),男校組、女校組各一名得獎運動員,男女校組則為一男一女運動員得獎,即與以往紫荊盃同樣共2位Sportsboy及2位Sportsgirl。至於傑出運動員獎,以往紫荊盃在每個運動項目各有一男、一女運動員得獎,凱旋盃則在公開組以外的運動項目分拆組別頒獎,如在田徑、游泳、羽毛球、籃球等項,D1、D2、D3組各有一男、一女得獎者,劍擊、室內賽艇、壁球等公開組項目則維持一男一女運動員得獎。凱旋盃傑出運動員獎得獎運動員總數達73人,是以往紫荊盃的兩倍。

青苗運動員獎亦有改動。以往這個獎項頒發予C Grade(丙組)運動員,並細分為D1、D2、D3及公開組,今學年起則分拆為B、C Grade(乙、丙組)兩個年齡組別,並再細分D1、D2、D3及公開組。在每個年齡組別內,D1、D2組得獎名額為各20個(田徑及游泳10名,其他運動項目10名),D3組得獎名額為40個(田徑及游泳20名,其他運動項目20名),公開組則共10人得獎。新學年的青苗運動員獎將有90名B Grade得獎者及90名C Grade得獎者。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學界|港九田徑26-27學年重返年初檔期 凱旋盃取代紫荊盃 得獎人數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