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港超聯|首周入場數字創9季新高 女球迷為劉智樂獻第一次

【體路專訊】新一季港超聯賽已完成首周賽事,3日5場賽事總共累積了7,585人次入場,平均每場有1,517人入座,兩項數字都為港超近9季的最高紀錄,也是成立12季以來的第2高。《體路》派員到場採訪了首周所有比賽,並訪問了圈中人及球迷,綜合各方意見,認為球迷數字上升有3大原因。

比較過去11季港超首5場聯賽票房數字,最高紀錄是2016至17球季,當年東方在旺角場對大埔的揭幕戰吸引到2,216人入場;南華在將軍澳對標準灝天及元朗主場對港會也分別獲1,125及1,435名球迷支持;傑志主場對南區也有2,186人入座,即使流浪在青衣對飛馬只得684人,5場賽事共錄得7,646人次,平均每場有1,529人入場。

隨著南華脫離職業足球,加上世紀疫症肆虐,之後的入場數字未見突破,2023至24球季首5場聯賽更只錄得3,767人次、平均每場753人,跌破港超年代新低。不過這現象到今季終於扭轉,上周五東方對傑志揭幕戰有2,706人入場,寫下近3季聯賽新高,連同餘下4場賽事,首周共累積得7,585人次入場,平均每場有1,517人入座,是港超成立12季以來的第2高。

揭幕戰東方對傑志有2,706人入場,寫下近3季聯賽新高。
理文上季主場最高紀錄為1,225人,平均只有574人,今季移師旺角場首仗已吸引2,559人入場。

何信賢:地區打吡是其中一個因素

首周5隊主隊的入場人數都比上屆平均數字高,當中以理文、東方及九龍城升幅最大。理文上季主場最高紀錄為1,225人,平均只有574人,今季移師旺角場首仗已吸引2,559人入場。東方上季平均每場獲1,032人支持,對傑志之戰錄得162%增長,並不算太令人意外。九龍城上季升上港超後,主場最高入場數字僅776人,平均每場536人,但上周日對東區已有1,142人入場,創下球會歷史紀錄,而且比去季平均數增加了113%。總監何信賢多謝地區人士鼎力支持:「這個數字對球會有好大鼓舞作用!『地區打吡』是其中一個因素,雙方都號召了很多地區人士入場,這絕對是好事!現場雙方的打氣聲也十分響亮,而且見有很多都是小朋友,能夠吸納到新球迷,對球市發展是很好的趨勢!」當日所見東區球迷甚至佔據了大半個看台,幾乎反客為主。據悉會方號召了接近200人入場,並不時高舉印上球隊隊徽及英文名字簡稱EDFC的紙牌,為愛隊吶喊助威。東區即將於本月14日迎來首場主場戰,對手正是傑志。會方滿肚密圈,計劃比賽當日在小西灣運動場辦一個小型嘉年華會,要為入場球迷帶來全新體驗。

九龍城對東區之戰獲1,142人入場支持,創下球會主場新高。
當日東區號召了近200人入場,當中不乏小朋友。
東區球員賽後特別與球迷合照。

陳志康:社區工作投放更多資源

北區上季主場兩戰港會分別錄得175人及236人,今季獲冠名為高力北區,同一戲碼即吸引到622人觀戰,主教練陳志康相信與會方加強區內宣傳有關:「今季球會在社區工作方面會投放更多資源,始終北區是地區球隊,聯繫社區讓大家更有凝聚力支持球隊是相當重要。第一場比賽的入場數字是個好開始,希望之後吸引更多北區居民願意入場支持我們!」比賽當日主隊更在看台上展示了一件大型球衣Tifo,無論在場內場外都為今季打響頭炮。

北區對港會吸引622人入座,比上季同一戲碼同一場地比賽兩場的總和還要多。
北區會方特製大型球衣Tifo。

女球迷:受港足及外隊熱潮感染

冠忠南區主場香港仔運動場素有「地獄球場」之稱,不只是對客隊,在球迷角度亦然。由於看台上望向球場的視角會被多條直柱所遮檔,觀戰體驗會大打折扣。不過上周六對標準流浪之戰,卻吸引到「新客」連小喬(Gine)入場。集演員/主持/KOL於一身的Gine笑言是為了劉智樂獻出「第一次」:「其實之前已有留意港隊在大球場的比賽,自己再因為工作關係認識了劉智樂,也認識了其他很厲害的球員,所以便第一次入場看港超。」她同時又承認是受到港足及外隊熱潮感染,想支持一下本土賽事,並相信有很多球迷都有相同想法:「港隊對印度的賽事吸引了很多人入場,然後經過暑假,曼聯、阿仙奴、AC米蘭那些球隊來港,吸引了更多人開始留意足球;再過了C朗這一段時期,他們會發現到足球的樂趣,再慢慢轉向支持香港隊,或是香港超級足球聯賽。」

南區主場香港仔運動場首日有556人打氣。
小喬首次入場撐港超。

賽後小喬與樂仔合照。
南區主場放置了菁英盃冠軍獎盃讓球迷打卡。
南區特製的球員卡,連流浪球迷也感興趣。
半場時間南區安排女足成員麥紀嵐及楊菁宜與球迷玩遊戲送出禮物。

圖:文森特、麥景智、伍俊熹
文:文森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首周入場數字創9季新高 女球迷為劉智樂獻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