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訪】用「百足咁多爪」正正能夠套用在今屆「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得獎者之一的拔萃女書院中六生張鎧恩,她一直身兼多項,包括主項手球,另外亦參與籃球、拯溺,還有田徑。旁人眼中的辛苦,張鎧恩卻十分享受,即將升讀大學的她坦言相當回味以往的忙碌時光:「青年的比賽也是這幾年才能經歷,所以特別珍惜,我覺得青春應該要盡量創造更多回憶。」

張鎧恩自小二開始接觸籃球,不過到中二由於疫情關係,因場館關閉而轉打沙灘手球。到學界重開時,當時中四的張鎧恩正式加入學校拔萃女書院手球隊,她回憶起初嘗手球的困難之處:「很多校隊隊友都是從小到大打手球,但我不是,所以不懂得走位或者戰術概念,幸好隊友接納和提點,幾個月之內就明白了。」
在學界賽場,大部分手球球員都會兼項籃球,張鎧恩亦不例外,她分享兩者相似的地方:「大家也是全場走動,射門方法不是很大分別,亦注重來回跑和腳步。」同時她在今屆學界兼項田徑及室內賽艇,更要應付DSE,她分享分配時間的方法:「基本上星期一至日也要訓練,可能午餐時間做點功課和溫習,一定是讀書為首要的,到考試前會放多點時間溫習。」

同屬手球和籃球的港青代表的張鎧恩直言辛苦是預料之內,不過卻十分珍惜如此忙碌的生活:「一直兩邊都有比賽,辛苦是一定的,我也預料到是很辛苦。只要我分配好時間,教練們都很包容,最重要是不要令自己受傷,青年的比賽也是這幾年才能經歷,所以特別珍惜,我覺得青春應該是盡量創造更多回憶。」
上學年的學界是即將畢業的張鎧恩最後一次出戰,最終拔萃女書院在手球精英賽決賽以5:13不敵順德聯誼總會梁銶琚中學,她坦言手球生涯未能以冠軍告別屬一大遺憾。雖然在主項手球的學界最終章留下遺憾,但張鎧恩認為在所學時間不長的情況下,自己能夠入選港青,而且進步幅度甚大,故已經非常感恩,又認為打手球令她更明白堅持的重要:「我覺得手球落後4分以上是很多,但是今年的精英賽4強對協恩上半場落後4球,我們也打回上來,更在互射7米擊敗她們,令到我覺得讀書或者處事上,就算與別人差距很大,其實你保持信念,不放棄,可以跟別人打平,或者超越別人。」

張鎧恩即將升上大學,她透露將專注在手球上發展:「手球可以令到我走得更加遠,對籃球還是很喜歡,但是我在手球的進步,令我一直想目標會想放遠一點,也覺得自己可以代表亞運的水平,主要是打手球。籃球也會繼續,打街場或者跟朋友組隊,不過主要是玩樂性質。」

對於能夠在畢業前奪得「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張鎧恩坦言喜出望外:「覺得自己平平無奇,打籃球或者手球也不是最厲害,玩很多運動,可能每樣懂得一點但又不是最出色,在畢業前得到學校的提名是感到驚喜。」張鎧恩亦是今次馬來西亞交流團團員之一,她指透過今次交流,能夠加深對當地羽毛球的認識:「我自己小時候有去過馬來西亞,但是出隊或者去比賽或者訓練比較少機會去,很想認識當地的文化和運動。雖然我自己不是打羽毛球,但是我知道馬來西亞羽毛球是比較厲害的,也很珍惜機會認識一下。」
張鎧恩到訪羽毛球訓練中心時,被邀請與教練打友誼賽,她認為是旅程的難忘時刻:「自己平日較少接觸羽毛球,這是第一次接受正式的訓練,高興與教練們切磋,自己可能還有改善空間吧,但今次是一個新的體驗,所以比較難忘。」
至於馬來西亞交流團第二日行程方面,一團人先進行蠟染藝術工作坊,並在羽毛球訓練中心與當地運動員交流,及後到The Exchange TRX參觀屈臣氏業務。
今日來到交流團第三日,除了到訪Nicol David Organisation和馬來西亞國家體育中心打壁球及踢藤球,晚上更到當地名勝生命之河、中央藝術坊及KLCC 雙峰塔遊覽。
「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馬來西亞交流團」於7月26日至30日期間進行,有關獎項及交流團的更多資訊,可瀏覽「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的網站、Facebook及Instagram專頁。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學生運動員獎交流團|張鎧恩周身刀張張利 無悔多棲學界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