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粵港澳全運|足籃僅戰少數級別 康文署:研改善準則平衡水平及機會

【體路專訊】本網早前報道籃球及足球港隊分別只派隊參加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的3個及1個小項,相關總會同稱派隊是根據相關部門準則而定。負責統籌代表團籌備委員會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今日(24日)回覆查詢時表示,需確保參賽運動員在全國最高水平賽事中具備競爭能力,「得悉一些體育總會近日提出的意見,並會與這些體育總會保持聯絡及研究優化準則,務求在考慮競賽水平和參賽機會下,取得適當平衡。」

雖然港隊因香港有份主辦今屆全運會而免戰各項資格賽,但籃球及足球隊接連被發現未有派隊參與全部小項,籃球只出戰男子U22及男女三人籃球,足球更只參加男子U16。籃總及足總分別提及派隊需跟隨相關部門準則,前者在通告中列明是根據「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香港特區代表團籌備委員會」修訂的隊際項目甄選準則。

修訂前準則
修訂後準則

這份甄選準則曾於本月中修訂,修改的正是有關隊際項目的部分。修訂前的參賽準則列明隊際項目需符合比賽規程訂定的上限人數、採用公平、公開、公正的內部遴選機制方式選拔的運動員,及符合程總則和各項目規程的有關規定。修訂後則改為符合下列其中一個條件,則可獲優先考慮甄選參賽

  • 曾參加巴黎奧運,或在杭州亞運取得總排名前8名
  • 香港賽區承辦的十五運會競賽隊際項目
  • 若未能符合以上兩項準則, 相關體育總會可推薦一支在2022年至2025年期間在國際賽事成績最佳的隊伍參加決賽。執委會會根據有關賽事成績及體育發展,考慮批核參賽資格。

按第1個條件,足球、籃球、排球、手球、曲棍球、棒球、壘球、水球及七人欖球9個隊際項目,只有在杭州亞運取得1金1銅的七欖、第4名的男足、第6名的棒球及女子手球、第7名的壘球及男子水球符合資格。然而全運會並無亞運男足的U23賽事,料成績因此不獲承認。符合第2個條件的則除了七欖外,亦有男子U22籃球及男子手球。

男、女子港欖前年一同取得亞運獎牌。(圖:體路資料庫)

制定這份準則的代表團籌委會由特區政府成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執行秘書處職務。籌委會由港協暨奧委會會長霍震霆及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會長馮馬潔嫻共同擔任主席,副主席則是上屆全運會港隊團長鄭景亮及康文署署長陳詠雯,秘書長有港協義務秘書長楊祖賜、中國香港智障人士體育協會主席陸智聰及康文署助理署長李嘉美,其餘成員包括洪祖杭、吳守基、鄧竟成、 容樹恒、蒙德揚、鄭青雲、蔡健斌、徐曉露及聶繼恩。

本網周三向康文署查詢委員會如何𨤳定甄選準則、如何將標準定於「亞運前8名」等問題。康文署今早回覆:「全運會是國家最高水平的綜合性體育賽事,參賽運動員應具備一定的水平,以確保他們在全國最高水平賽事中具備競爭能力。政府一直與各體育總會就我們甄選全運會參賽運動員的準則保持溝通。我們得悉一些體育總會近日提出的意見,並會與這些體育總會保持聯絡及研究優化準則,務求在考慮競賽水平和參賽機會下,取得適當平衡。」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粵港澳全運|足籃僅戰少數級別 康文署:研改善準則平衡水平及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