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會特約】每次舉辦大型綜合運動會,最受注目的除了是運動員,還有在比賽期間與賽前無處不在的賽事吉祥物。吉祥物總會成為公眾對運動賽事的記憶點之一,留下深刻印象。今年由粵港澳三地合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十五運會)亦有以「中華白海豚」為原型設計的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與大家一起投入賽事!
全運會歷屆吉祥物形象百變,既有文化特色,更甚至具有重大歷史意義,不僅代表當屆全運會的特色,也見證著中國體育的發展與變遷,讓我們一同來回顧一下歷屆全運會的可愛吉祥物吧!
1987年(廣東):六運會吉祥物「陽陽」
雖然首屆全運會自1959年起舉辦,在最初並未設立「吉祥物」,來到1987年於廣州舉行的第六屆全運會,吉祥物山羊「陽陽」,中國體育史上第一個吉祥物正式誕生!為甚麼選羊做代表?
廣州因古代五位仙人在當地解決饑荒,留下五位仙羊化為石像的神話傳話而素有「羊城」之稱,因此當屆組委會決定以「山羊」這個城市的標誌作為吉祥物。而這隻天真可愛的卡通小羊「陽陽」天真可愛、憨態可掬,身上印有六運會會徽的紅色背心,右手高擎火炬,象徵著廣州的活力與熱情。
1993年(北京):七運會吉祥物「明明」
1993年七運會的吉祥物是按當年農曆生肖為出發點,最後設計出小公雞「明明」。 「明明」的形象精神抖擻,身穿運動服充滿動感,手執全運會火炬,寓意金雞報曉。
1997年(上海):八運會吉祥物「圓圓」
1997年是香港首次參與全運會的一屆,吉祥物同樣是以農曆生肖為靈感來源,創作出卡通牛「圓圓」,喻意「初生牛犢不怕虎」。小牛臉部造型以笑臉相迎,右手伸出八字形二指,點明「八運會」。
2001年(廣東):九運會吉祥物「威威」
2001年全運會再次於廣東舉辦,當屆吉祥物就是以廣東南獅(也叫醒獅)為原型的「威威」。醒獅文化在廣東根深蒂固,以醒獅作為吉祥物不但凸顯中華文化與精神,同時亦寓意站起來的東方巨人,在跨入新世紀的這一屆全運會展現民族自強的時代特色。
2005年(江蘇):十運會吉祥物「金麟」
2005年全運會踏入第十屆,吉祥物亦別具意義。十運會吉祥物「金麟」取材自中國傳統吉祥物「麒麟」,與江蘇南京別稱「金陵」諧音,其孩童般天真爛漫的笑容形象,亦體現東道主江蘇人民的熱情、開朗和友善。
2009年(山東):十一運會吉祥物「泰山童子」
2009年十一運會於山東舉辦。吉祥物「泰山童子」是以山東最具代表性的名山、中國五嶽之一的泰山為原型,以泰山石為核心,結合泰山「石敢當」傳說形成了一個充滿朝氣、活潑英武的卡通形象:「泰山童子」耳朵形如泰山雲朵,象徵吉祥;豎起大拇指,象徵拼搏精神;「童子」 眉心一點紅,寓意給兒童祈求平安,同時兼展現更豐富的吉祥寓意。
2013年(遼寧):十二運會吉祥物「寧寧」
2013年十二運會吉祥物「寧寧」的靈感來自於具有「渤海明珠」美譽的斑海豹,全因遼寧正是斑海豹於全球8個繁殖區之一。 而「寧寧」的名字則取自「遼寧、安寧」,民間亦流傳著「海狗把門」的傳說,寓意守候一方平安與富庶。
2017年(天津):十三運會吉祥物「津娃」
2017年十三運會吉祥物是擬人化的「津娃」。 「津娃」借鑒了天津楊柳青板年畫的人物形象和藝術表現形式,傳遞全運精神和天津人民期盼「全運」的心願,並身穿象徵富貴、吉祥、幸福的牡丹花圖案服裝,寓意國家繁榮富強;津娃手上火炬的火苗為「13」的形態,除寓意「第十三屆」之意,亦有紅紅火火、團結奮進和歡樂祥和的寄盼。
2021年(陝西):十四運會吉祥物「秦嶺四寶」
2021年十四運會吉祥物首次由單數變成複數,以陝西「秦嶺四寶」的朱鹮「朱朱」、大熊貓「熊熊」、羚牛「羚羚」、金絲猴「金金」為原型,並分別身穿著「富裕黃」、「聖地紅」、「夢想藍」及「生態綠」運動裝,寓意奔向新時代、喜迎八方、同享新生活及共築中國夢。
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十五運會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
2025年十五運會與遼寧十二運會一脈相承,以主辦地最具代表性的動物為吉祥物,今屆吉祥物以「中華白海豚」為原型設計,分別是「喜洋洋」及「樂融融」,寓意喜氣洋洋、其樂融融、團圓和美。其可愛形象有助全運會更加「入屋」,吸引公眾關注及喜愛。


歷屆全運會的吉祥物不僅展現了每屆主辦地的特色,更傳遞了全運會的精神和活力。從早期簡約的設計到如今充滿創意與文化韻味的作品,每一隻吉祥物都承載著一段珍貴的記憶。在歷屆全運會的吉祥物,你會選出哪一代做您心目中最具代表性、最喜愛的全運會吉祥物?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全運時間廊|歷屆吉祥物睇真啲!邊個最得意?全部都係動物?原來好有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