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Red Bull 虛擬跑】領軍惜敗仍享受  楊文蔚:加深對香港認識

【體路專訊】「Red Bull Takeover」隊際虛擬跑步定向比賽上周六(8日)圓滿舉行,歌手兼瑜伽高手林德信的紅隊,以平均每人9,108分贏得賽事錦標,至於香港跳高紀錄保持者楊文蔚率領的藍隊則以平均每人8,786分落敗。個人成績方面,Alan Wan及Caroline Jennings分別以28,490分(25.17公里)及23,610分(20.05公里)榮膺男、女子冠軍。

「Red Bull Takeover」是一項集智慧、體能於一身的城市定向跑賽事。參賽者在登記報名時,須選擇加入由楊文蔚或林德信率領的其中一支隊伍,並於10月8日下午3時至6時的3個小時內,透過手機應用程式「Red Bull Takeover」尋找遍佈東九龍的Checkpoints,進行各項挑戰、任務以贏取分數。

帶領紅隊贏得錦標,隊長林徳信心情興奮之餘,更對比賽有不同的體會。他認為這次賽事十分特別,因為可以透過賽事的手機應用程式,一邊進行比賽,一邊看到即時比賽積分,與同隊隊員互動傳訊、保持聯絡,整個比賽,每個環節都花好多心思,包括路線、任務,計分方法都配合得好好,不像以往般只靠手上一張地圖去完成,希望未來的定向比賽都可以仿效。他說:「最開心的地方是可以跟一班朋友一起看地圖找路線、完成任務,大家互相合作,好像其中一個Checkpoint雖要跑上一個山,但自己一個肯定是不會選這個Checkpoint,但有朋友彼此支持,便會一起去完成。」

林德信與隊友們選取了一條比較多自然風景的路線,他說:「平日因為工作忙,即使約朋友去街都是餐廳,不會去公園這些地方。今次的路線當中有很多公園都很美,而且我從來沒有到過,其中在一位Checkpoint在山上可以望到整個九龍半島,好多綠色、大自然的環境,感覺好舒服,好似去了第二個國家一樣。自己很久沒有試過在同一天遊走這麼多的公園及大自然環境,真的很難得。」

至於楊文蔚雖然未能帶領隊伍贏得比賽,但她說:「今次賽事很好玩,亦是我第一次參加這類定向比賽。第一次由獅子山公園跑到觀塘碼頭,中途有不少地方是自己從未去過,平時亦未有留意到的,加深了對香港的認識。例如由黃大仙行去新蒲崗,途中經過的天橋及隊道,是我從沒有行過的。靠近觀塘有個半圓設計的隧道很美,最適合影相打卡,是平日坐車看不到的地方。」

雖在傷患在身,楊文蔚透露上星期見了醫生,康復情況十分理想,肌肉力量還可以,沒有太大的流失。醫生建議她不用心急,按照康復進度,3個月可以慢跑,6個月左右可以跳,明年1月便可以恢復運動員高強度的訓練。她表示:「我接著的計劃是好好休養,跟復健進程一步步做好,並且利用這段時為自己設計的品牌進行產品發佈會。明年亞運及2024巴黎奧運都是目標之一,但現階階段我還未可以跑跳,暫時都只能做肌力訓練,所以未知目標可以去到多遠,但都會盡力去做。」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Red Bull 虛擬跑】領軍惜敗仍享受  楊文蔚:加深對香港認識

Posted on

大埔區3×3界籃球賽 協恩班底球隊女子 U19封后

【體路專訊】大埔區國慶盃 3×3 學界青少年籃球錦標賽上周日(9 日)在大埔東昌街體育館舉行。設男、女子 U12、U16 及 U19 組別,其中陳振希及Toughness分別在壓軸的男、女子 U19 組別稱王封后。

是次賽事,女子組每個年齡組別均接受 6 支參賽球隊報名,男子組各設 12 隊名 額。各支隊伍合共打了超過 90 場賽事,初賽階段將採用分組單循環制,各組初 賽首名及次名進入複賽;複賽及決賽則是單淘汰制。經過一整日賽事之後,男、 女子組合共 12 個組別的冠、亞、季軍都順利誕生。

男子 U12 組別季軍戰,南華以9:7 擊敗南青;男子 U12 組別決賽,Argyle Street 以 12:5 氣走樂動 A 封王。女子 U12 組別季軍戰,HYPS 以 6:5 贏黃建常,女子 U12 組別決賽,崇真小學以 13:7 破 CMMA 奪冠。

男子 U16 組別季軍戰,Humble 以 10:7 力退 We>Me;男子 U16 組別決賽,No Name 鬥桂華山,前者以 14:11 獲勝。女子 U16 組別季軍戰,Humble 以 12:5 力 挫 SFCC,女子 U16 組別決賽,Togetherness 以 9:7 贏 Gameover 奪標。

男子 U19 組別季軍戰,KWS 以 21:9 打敗 Hustle,男子 U19 組別決賽,陳振希鬥 神召會康樂中學,前者以 14:8 勝出稱王。女子 U19 組別季軍戰,USGB 鬥蘭花姐 妹,前者因事退賽,後者自動成為第三名;女子 U19 組別決賽,Toughness 以 13:8 破 Hustle 奪魁。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大埔區3×3界籃球賽 協恩班底球隊女子 U19封后

Posted on

【劍擊U23亞錦賽】女花團體不敵韓國奪銀

【體路專訊】亞洲U23劍擊錦標賽今日(10日)開始團體賽,率先上演男佩、男重及女花。直入四強的女花港隊以14分大破哈薩克後晉身決賽,惟繼個人賽後再次被韓國擊敗、取得銀牌。男佩及男重就在八強止步。

女花港隊(圖:香港劍擊總會Facebook)

港隊在女花個人賽由關渝澄及梁雅蕾包攬兩面銅牌,休息兩日後轉戰團體賽。由於只得五隊參賽,港隊直入四強穩奪獎牌。港隊四強面對哈薩克,戰畢頭三局僅被對手取得1分遙遙領先。雖然黎熙晴在第七局單局失13分被哈薩克追至落後10分,但關渝澄及昨日20歲生日的符妤名為港隊穩著勝局,以45:31晉級決賽。

港隊在決賽再次面對韓國,對手的Choi Yujin及Mo Byeoli曾在個人賽四強擊敗關渝澄及梁雅蕾。符妤名首局即大勝5:1,不過韓國在第三局就反超前,更在第七局就領先港隊雙位數字,最終港隊27:45不敵韓國收穫銀牌。

男佩港隊(圖:香港劍擊總會Facebook)

男隊方面,佩劍及重劍同樣直入八強。男佩在八強面對伊朗局勢一直僵持,港隊完成六局曾領先4分。不過伊朗隨後兩局在張愷駿及周頌熹身上各取7分反先,最終港隊以4分不敵對手無緣獎牌。

男重就一度領先中華台北,不過被對方的Wu Hsiang Ching第三局淨勝7分反超前。即使吳霆騫一度為港隊追近至落後4分,隨後始終被中華台北拉開,最終以12分之差落敗。

男重港隊(圖:香港劍擊總會Facebook)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U23亞錦賽】女花團體不敵韓國奪銀

Posted on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夏天又濕又熱,想做運動有乜計?

Photo by Alora Griffiths on Unsplash

【體路專欄】香港夏天不單漫長,而且又濕又熱,每年六月至九月的平均最高氣温都高於攝氏三十度,全年的平均相對濕度也在百分之七十以上(下圖),濕度高會影響汗水的蒸發,從而影響人體的散熱能力。即使温度相同,我們的體感温度在較潮濕的情況下亦會較高。因此,香港的戶外運動愛好者都要想盡辦法應對如何在漫長的炎夏進行運動。

1991-2020年天文台錄得之最高、平均及最低氣温(左)、相對濕度、雲量及京士柏錄得之日照百分比(右) (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網頁https://www.hko.gov.hk/tc/cis/climahk.htm

在一般情況下,當我們曝露於炎熱的環境之中,人體會透過不同的自我調節機制來降温,讓我們的身體核心温度維持於大約攝氏37度的平衡點。流汗時,熱力跟隨汗水蒸發;近表皮的微絲血管會擴張,將熱力經表皮帶出體外;人體也會通過呼出帶熱力及水份的氣體來降温。

當外在的熱壓力持續增加,例如温度濕度上升;內在的熱產生增加,例如進行激烈的運動;散熱受到影響,例如穿著厚重衣服令汗水蒸發速度減慢等,都可能使身體的自我高節機制失效,令核心温度顯著上升。人體的核心體温度顯著上升,不但會影響運動表現,若核心體温高於攝氏40.5度更會有熱抽筋、熱衰竭、甚至熱中暑的危險。

因此,在夏天進行戶外運動或訓練時,我們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訓練安排

現時的天氣預報越來越準確,也越來越能預測多天後的天氣,我們在計劃未來一至兩星期的訓練計劃時,可以先參考天氣預報,盡量避免在極端炎熱及潮濕的日子進行高強度、長距離的訓練活動。此外,若一定要在炎夏進行訓練,應避免在正午前後進行訓練,反之可盡量選擇在清晨或晚間訓練。

在選擇訓練地點時,也應該盡量選擇陰涼及通風的地點,例如在有樹蔭的山徑進行跑步訓練。若無可避免要在正午在室外場進行球類比賽,可先在有蓋看台下熱身,以減少身體直接暴露在太陽下的時間。同時,可增加小休時間及次數,讓運動員適時補充水份及進行降温。此外,建議穿著淺色、透氣的衣著,此舉能減少身體所吸取的熱力,也不太影響散熱。

保充足夠水份

研究顯示當身體流失超過2%身體體重的水份時,帶氧能力會受到影響;若流失超過3-4%身體體重,更會影響肌力及爆發力。身體缺乏足夠水份時,血漿容量、表皮微細血管循環和出汗量都會下降,使體温自動調節能力下降。若在此時進行運動,不但會提高熱中暑、熱衰竭及熱抽筋的機會,亦會影響運動表現。

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運動員在訓練前最少4小時前補充每公斤體重5-7毫升水份,以一個60公斤重的運動員為例,應在運動前補充300-420毫升水份。至於運動途中的水份補充,則以避免身體流失超過2%身體體重為目標,建議每15分鐘補充50-250毫升水份。運動員可透過量度每節訓練前後的體重,建立良好的補水習慣。訓練後體重減去訓練前體重可作為運動期間的水份流失的參考,體重每減少1公斤等於流失1公斤水份。完成運動後,可以補充流失水份的1.5倍為目標,分段補充,例如運動員訓練前體重為55公斤,訓練後體重為54公斤,可推斷運動員於該節訓練期間流失約1公升水份,因此要在訓練後的數小時分階段補充1.5公升水份。

透過訓練改善體温調節機能

運動員可透過有系統的熱適應訓練計劃,讓身體產生生理上的熱適應改變,例如血漿體積增加、表皮微細血管循環增加、出汗量增加和汗液的電解質濃度下降等,因此在同環境同一運動強度時,心率、核心體温和表皮温度會下降,身體的感覺也會比較舒適。通過這些生理上的變化,可增加運動員在炎熱天氣時運動的表現,並提高在炎熱天氣下的耐受能力,以保障安全。

多年來,不同學者提出不同的熱應訓練計劃,計劃的日數、每天訓練時間及訓練強度均有所不同。熱適應計劃的例子是在濕熱的環境,如在攝氏32度,相對濕度80%,每天運動45-90分鐘,把心率維持於最高心率之50-70%強度,以此連續進行5-10天訓練。當運動員完成完整的熱適應訓練後,可以每隔5天進行一天的熱適應訓練,以維持效果。

合適的降温策略

我們可在運動前、運動時或運動後實施降温策略。在運動前及運動時降温,主要是避免在運動時身體核心温度太高而產生危險,同時避免影響運動表現;在運動後降温,則主要是加快恢復以準備下一節訓練。

透過不同的降温策略,可幫助身體釋放過多的熱力,例如冷水浸泡、在額頭、頸部或背部放置冰、飲用清涼的飲料、向身體噴灑清水和以風扇降温等。至於選擇那種策略,視乎我們希望達到多大幅度的降温。由於突然大幅度改變身體温度會對心血管造成壓力,因此,建議大眾開始時可選擇較温和的方式,例如飲用清涼飲料時可放慢速,進行冷水浸泡時可在水温15度的水池浸泡15分鐘,並只浸泡盆骨以下等。此外,要考慮是否方便可行,例如在室外為15位運動員準備每人一個冰袋,遠較為他們同時準備全身冷水浸泡為容易。

雖然在夏天運動,身體面對的生理壓力較高,但只要能全面的考慮以上各點,仍可進行戶外運動。不過,最重要是時刻留意自身感覺,同時也要多留意同伴的即時身體情況,有需要時主動更改甚至暫停訓練計劃,千萬不要抱僥倖心態而勉強繼續,安全永遠都是第一。

無論是否在炎夏運動,大家都應留意運動安全。為了提高大眾對運動安全的意識,中大運動醫學團體將於10月22及23日舉辦中大運動醫學日,透過各種活動及運動體驗讓大家了解安全運動的重要性,希望大家都能夠體驗運動的樂趣。

參考資料:

1. Lei, T.H., Wang, F. (2021) Looking ahead of 2021 Tokyo Summer Olympic Games: How Does Humid Heat Affect Endurance Performance? Insight into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and heat-related illness prevention. 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 99, 102975.
2. Moss, J.N., Bayne, F.M., Castelli, F. et al., (2020) Short-term isothermic heat acclimation elicits beneficial adaptations but medium-term elicits a more complete adapt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20(1), 243-254.
3. Garrett, A.T., Rehrer, N.J. & Patterson, M.J. (2011). Introduction and decay of short-term heat acclimation in moderately and highly trained athletes. Sports Medicine, 41(9), 757-771.
4. Armstrong, L.E. (2007). Assessing hydration status: the elusive gold standard.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 26(5 Suppl), 575S-584S.
5. Sawka, M.N., Burk, L.M., Eichner, E.R., Maughan, R.J., Montain, S.J. & Stachenfeld, N.S. (2007).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position stand. Exercise and fluid replacement.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39(2), 377-390.
6. Philip, C.P., Pitchford, N.W., Visentin, D.C., Kitic, C.M., Fell, J. W., Buchheit, M., Minson, C.T., Gregory, J.R., Watson, G. (2022). Can ten days of heat acclimation training improve temperate-condition rowing performance in national-level rowers? PLOS ONE, 17(9):e0273909.
7. French, D. & Ronda, L.T. (2021) NSCA’s Essentials of sports science. Human Kinetics.
8. Wendt, D., van Loon, L.J., Lichtenbelt, W.D. (2007) Thermoregulation during exercise in the heat: strategies for maintaining health and performance. Sports Medicine, 37(8):669-682.
9. Gill, N.D., Beaven, C.M., Cook, C. (2006) Effectiveness of post-match recovery strategies in rugby player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40(3), 260-263.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專欄】

文:陳宇欣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肌力及體適能委員會委員(2020-22年)
美國國家體能協會註冊體能教練(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美國運動醫學會運動生理學家(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夏天又濕又熱,想做運動有乜計?

Posted on

【世界桌球大師賽】讚4日賽事歷來最難忘 傅家俊:一幕一幕畫面好似發緊夢!

【體路專訊】「香港世界桌球大師賽2022」周日晚落幕,香港球手傅家俊最終在8,000球迷見證下4:6不敵奧蘇利雲奪得亞軍,這位「Wonder爸」周一(10日)再於社交媒體分享整項賽事感受,指今次為自己歷來最難忘的比賽,創造歷史、在太太及兩女兒面前比賽等每一幕畫面如「發緊夢一樣」!

傅家俊(Marco)繼2017年後再次在主場球迷面前獻技,8強先以5:2擊敗世界排名第4位的沙比,賽後坦承「冇諗過可以贏波」,自言過去5年間從生涯高峰到後來經歷眼疾及疫情等影響表現及成績,導致信心下滑,甚至有感「不再屬於職業圈子」,故勝仗意義重大。港將隨後4強再有好表現,決勝局打出生涯第5次滿分147度,以局數6:5反勝世界排名第5位的希堅斯晉級決賽,最終周日在8,000主場球迷見證下,以4:6不敵奧蘇利雲奪得亞軍。

賽事落幕翌日,Marco再於個人社交媒體分享今次賽事的感受,直言為歷來最難忘:「呢個比賽實在太好玩啦,亦都應該係我咁年打過最難忘嘅比賽!」提到從賽前一日教導海外球手0+3及安心出行等防疫措施,確保「佢哋呢幾日喺香港唔好犯法之餘,亦都可以玩得開心安心又放心」,到正式比賽擊敗沙比、希堅斯並打出147,再在主場觀眾前與奧蘇合演「夢幻對決」,破紀錄成為最多現場觀眾的桌球比賽,且於太太及兩女兒面前比賽,讓她們留下美好回憶,Marco形容指:「一幕一幕嘅畫面都好似發緊夢一樣!」

Marco續指今次賽事是香港疫情後首項大型國際體壇盛事,「期間香港防疫政策不停改變,我哋面對咗好多大家難以想像嘅困難」,他特此向主辦賽事的香港桌球總會致謝:「衷心感謝香港桌球總會上上下下所有幕後功臣嘅努力,先可以將問題一一解決,最終成功舉辦今次賽事!」

Marco亦冀今次比賽能激勵香港市民:「呢幾年大家嘅生活都過得唔容易, 希望所有香港市民都會喜歡呢一份我哋桌球界送比大家嘅禮物!」同時向一眾球迷致謝:「想多謝尋晚喺紅館咁多位球迷同埋喺電視機旁邊嘅每一位觀眾陪伴我度過一個難忘愉快嘅晚上!能夠喺香港球迷面前比賽係我嘅畢生榮耀,亦希望今次我嘅表現冇令大家失望!希望喺不久嘅將來可以再一次係香港比賽同大家見面!」Marco最後再次恭賀奧蘇利雲奪冠,大讚對方為史上最強,並感謝球迷的支持,「呢幾日收到好多留言,雖然未能一一回覆,但全部睇哂!Love you all ❤

傅家俊一家四口跟奧蘇利雲合照。(圖:傅家俊fb)
傅家俊Facebook專頁截圖

相關報道:
傅家俊讚「火箭」級數如費達拿美斯 奧蘇冀「明年再見」
傅家俊主場4:6惜負奧蘇 逾8000人觀戰創歷史

傅家俊今晚大戰奧蘇爭冠!睇「夢幻對決」前重溫三大經典戰役(有片)
連贏5局反勝羅拔臣 奧蘇明晚決戰傅家俊
主場轟147成難忘經歷 傅家俊:開心能為觀眾做啲嘢!
決勝局轟147! 傅家俊驚天逆轉勝希堅斯闖決賽
5年前後歷盡高山低谷 傅家俊嘆勝利意義重大
揭幕戰勇挫沙比 傅家俊主場晉級四強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世界桌球大師賽】讚4日賽事歷來最難忘 傅家俊:一幕一幕畫面好似發緊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