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紐約馬拉松】大迫傑復出全馬第一擊名列第5   紀嘉文完成六大馬之旅

【體路專訊】2022年最後一場馬拉松六大滿貫賽事-紐約馬拉松周日(6日)舉行,今屆賽事約共50000名跑手參加,盛況再現,前日本紀錄保持者大迫傑復出後「全馬第一擊」備受關注,結果他以2小時11分31秒獲得第5名,香港跑手 紀嘉文則以2小時41分42 衝線,完成六大馬拉松旅程最後一關。

今年紐約馬拉松約共50000名跑手參賽。

紐約馬拉松為世界田總精英白金(Elite Platinum)級路賽,途經紐約市五個行政區,同時穿越多座大橋,有一定上落坡幅,可說是六大馬中較高難度的賽事。今屆紐馬是自新冠爆發以來,首次恢復到疫情之前的常態,有大約5萬人參賽,據估計沿途會亦有約30萬名觀眾為跑手加油助威。這項賽事在前兩年受到疫情影響,分別以虛擬及縮減人數的方式進行,去年僅有3萬人參賽。

大迫傑跑出2小時11分31秒名列第5。
Evans Chebet贏得今年第2項馬拉松大滿買錦標。(圖:adidas running)

日本氣袋大迫傑成為今屆紐馬焦點跑手之一,他在去年東京奧運後後不久宣布退役,但在今年 2 月 7 日卻宣告回歸賽場,早前已在芝加哥馬拉松以配速員的身份亮相,昨日正式出戰復出後全馬首戰,最終跑出2小時11分31秒名列第5,肯亞名將Evans Chebet以2小時08分41秒奪冠,繼今年波士頓馬拉松掄元後再添大滿貫冠軍頭銜。38歲香港跑手紀嘉文則以2小時41分42 秒名列第128位,完成生涯六大馬拉松之旅。

紀嘉文以第128名完成。(圖:跑手堂體育會 )

女子組方面,競爭相當激烈,頭三名要鬥至最後一刻才能分出勝負,最終由初次挑戰全馬的肯亞新星Sharon Lokedi 以2小時23分23秒封后。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紐約馬拉松】大迫傑復出全馬第一擊名列第5   紀嘉文完成六大馬之旅

Posted on

【香港七欖】斐濟5連霸斷纜 澳洲睽違34年重奪銀盃冠軍

【體路專訊】「國泰航空/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銀盃決賽今晚(6日)在香港大球場上演,賽前大熱之一的斐濟在上半場一度領先,但最終以17:20反負應屆世界七欖系列賽冠軍澳洲,澳洲則相隔34年後再度稱霸香港站。

今屆斐濟從小組賽3勝晉級後,再先後擊退南非及薩摩亞,距離第20度捧走香港站冠軍及6連霸僅一步之遙。至於澳洲則在淘汰賽分別挫法國及愛爾蘭,並在決賽與斐濟對壘。斐濟憑著較佳身型優勢,於開賽4分鐘由Josua Vakurinabili及Waisea Nacuqu達陣,澳洲球員Henry Hutchison則為完半場前把握機會達陣,半場澳洲落後5:12。不過換邊後氣勢卻完全倒向澳洲一方,經過兩次達陣後反超前斐濟,眾將亦互相協防並抵擋對手攻勢,雖然斐濟亦有Waisea Nacuqu追近,但Nathan Lawson在完場前為澳洲「埋齋」,助球隊以20:17奪得2022/23世界七欖系列賽首站冠軍,亦是自1988年後首度勇奪香港站冠軍。

特首李家超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及港協暨奧委會會長霍震霆

一眾特區政府高官包括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及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等人,下午曾相繼到現場觀賞賽事。晚上的決賽則有特首李家超、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及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等官員為斐濟及澳洲球員頒獎。大會及後宣布煞科日有約21,000人觀賽,3日賽事合共則有65,000人次入場。

圖、文:李子正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七欖】斐濟5連霸斷纜 澳洲睽違34年重奪銀盃冠軍

Posted on

【全英桌球外圍賽】3桿「破百」連追6局 傅家俊反勝過首關

(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訊】全英桌球錦標賽外圍賽周日(6日)進行第二天賽事,世界排名103位的「Wonder爸」傅家俊(Marco)在首圈亮相,迎戰中國「00後」球手白朗寧,這位香港球手在落後0:2的情況下大爆發,轟出兩桿50+及三桿「破百」,連贏6局以6:2反勝開門紅,晉級次圈,明(7日)日將迎擊英格蘭的賴斯(Oliver Lines)。

全英桌球賽外圍賽於11月5至10日假設菲爾德舉行,由於今屆賽事改制,跟世錦賽一樣設4輪外圍賽,排名較低的球員要由第一圈打起,意味3位香港球手須連贏4場才可晉身正賽32強,當中李俊威及吳安儀昨日率先上陣,分別以淘汰英格蘭女將Rebecca Kenna及小將Jenson Kendrick,攜手晉級第二圈,今日輪到「大師兄」傅家俊登場。

(圖:體路資料庫)

上月初在香港大師賽4強轟出147、最終在決賽惜負奧蘇利雲的Marco,自言「有重返職業賽圈子」的感覺,是役他面對排名125位的白朗寧,雖然開局慢熱先輸兩局(6:91、0:70),但調整後重拾手感,連扳兩城(76:20、92:23)追平2:2進入小休。暫停過後Marco狀態進一步提升,火力全開,連續三局「破百」分別轟出108度、124度及108度,以108:21、124:14及108:1獲勝,局數拉開至5:2。

雖然傅家俊第8局「上手」打至60度「斷迫」,但白朗寧亦錯失翻盤機會,最終他以85:28再下一城奠勝,總局數以6:2反勝晉級,明與排名58位的賴斯爭入第3圈。對於自己首場賽事的表現,Marco感到滿意,他在個人社交專頁寫道:「對今日嘅表現係有少少開心嘅!不過開心一陣好啦,轉頭又要練波!」

(圖:World Snooker Tour)

李俊威今晚稍後時間在次圈出戰排名64位的麥克戴維斯(Mark Davis),「四眼Cue后」吳安儀則硬撼排名60位的前世界賽亞軍、「威爾斯龍」史提芬斯(Matthew Stevens)。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全英桌球外圍賽】3桿「破百」連追6局 傅家俊反勝過首關

Posted on

【劍擊挑戰盃】開季前本地賽封王 張家朗以謙虛之心續求進步

【體路專訊】「挑戰盃劍擊錦標賽」今日(6日)在科學園上演花劍項目,亦是最後一日賽事。男花決由奧運金牌得主張家朗面對港隊隊友楊子加,結果這名世界「二哥」以15:4大勝奪冠。展開周末展開的新賽季,張家朗指不會給自己大太壓力保持去季的好成績,會更著重在比賽中學習、振作及進步。女花就由本地第一的鄭曉為封后。

張家朗(左)在決賽大勝楊子加。

今屆挑戰盃花劍項目是港隊出戰新一季國際賽前的最後一個賽事,除蔡俊彥因家事缺席外,其餘男花港隊成員都有參賽。現時世界排名第二的張家朗小組賽全勝晉級,到淘汰賽先後擊敗招文韜、Lam Leong Ting及李逸朗。他在四強終於遇上考驗,與隊友吳諾弘激戰至14平手,最終張家朗以一劍險勝。張家朗與另一名港隊成員楊子加在決賽碰頭,結果僅花不足一局時間就以15:4大勝而回,為即將展開的國際賽季打響頭炮。

張家朗四強一劍險勝吳諾弘,

張家朗在四強驚險反勝吳諾弘,贏得決勝分後亦少有地脫下面罩大叫。他大讚對手表現,自己亦因打得辛苦而激動起來:「我見自己即使分數咬緊都處理得好好,所以就叫了出聲。之前不太舒服休息了一會,感覺都還要些時間調整。」新國際賽季周末即將展開,男花港隊明日會出發到德國備戰,他指慶幸仍有一星期調整,亦不會給壓力自己要以獎牌開季。

家朗上季於一年內贏得奧運會、世界盃巴黎站、亞錦賽金牌及世錦賽銅牌,亦當選世界第一,風頭一時無兩。不過他坦言,即使未來一年成績有所不及,自己亦不會因而失落:「我覺得運動員一定有高低,有時打得不好就代表還有進步空間,令自己知道有甚麼要改善。我不會因為成績不好而太不開心,更重要係如何振作。」對於明年四月開始的奧運積分周期,將以衛冕身份爭取再入奧運的他就稱,自己不會以此心態應戰,仍會一如既往地集訓比賽:「每場都是新開始,每一場比賽都會找到令自己開心或學習的地方。即使困難都是一次經驗,順境就會提醒自己不要看得自己太高,要謙虛一點。」

楊子加(右)

楊子加在淘汰賽亦有激動一幕,八強一劍險勝世青冠軍鄭鐵男後亦「除罩」兼拍牆大叫:「因為我上次對他是領先71輸,今次領先126又被他追回,所以跟自己說一定要贏、不要怕。」結果他如願殺入決賽,雖然大敗而回仍坦言極具意義:「不說決賽,其實四強都有兩年未入過。我感覺就是次次都不懂獲獎一般,今次終於覺得努力有點回報。」然而在決賽面對張家朗,楊子加似是無力還擊,不足一局就失輸掉比賽:「我都想決賽『畀啲掙扎』,不過我確是有點滿足,這樣都要改善。」

展望新季,楊子加希望生涯首次在世界盃打入十六強,更長遠是爭取到奧運資格:「上年我好大機會去,但最後去不了,希望未來甚麼比賽都做得好,令所有人都覺得我是有能力。」

鄭曉為(右)

女花方面,本地「一姐」鄭曉為小組賽取得四勝一負,淘汰賽先後擊敗麥詠姍及李智穎,八強險勝廖文希後四強再輕取隊友關渝澄。鄭曉為在決賽面對亞青賽銅牌得主陳諾思,早早已拉開領先優勢,加上陳諾思尾段抽筋無力反擊,最終大勝15:5再次成為本地賽冠軍。

由於今個月並無世界盃,女花港隊會繼續留港至下月才到塞爾維亞比賽。鄭曉為形容明年踏入亞運年,自己每個比賽都不會鬆懈:「希望至少全部比賽都能入到正賽64強,如果有些能入到32強就當然最好。但亞運還是最大目標,希望可以有獎牌。」女花曾在去年底的世界盃法國站歷史性入八強,但她指往後的賽事表現及成績都未太理想,希望與隊友再作調整重拾水準,又透露未來的港隊組合或會有變:「未來的變化可能會大一點,因為選人機制不同了,加上多了些全職運動員(梁雅蕾、黃諾頤及陳諾思等),可能會有更多不同組合,不一定再是我們四個(鄭曉為、符妤名、關渝澄及張楚瑩)。」

符妤名(右)

本地排名第二的符妤名就在八強不敵第14的黃諾頤,前者坦言成績比預期差,認為自己步法等部分發揮未如理想。她指今次失利或多或少會影響未來參加國際賽機會,尤其現時愈來愈多後起之秀,甚至明年亞運席位亦難言穩妥:「新轉全職的幾位明年將完成DSE歸隊,變相都會一起爭取亞運席位,加上轉了一個暫時到我未必有利的新選人方法,競爭一定會比以往更大。」至於新季目標,符妤名就期望個人賽能穩定打入正賽64強,團體亦可以保持前八名的水平。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挑戰盃】開季前本地賽封王 張家朗以謙虛之心續求進步

Posted on

【香港七欖】姚錦成有意明年再迎最後探戈 拒絕帶遺憾告別沙場

【體路專訊】港隊今午(6日)在「國泰航空/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以17:24不敵日本,在次輪名次賽飲恨出局。曾預告在今屆賽事上演主場告別戰的姚錦成,賽後表明有意再戰下屆香港七欖,並盼望能帶住完美結局步出主場。

港隊在全場球迷高呼「Hong Kong」的打氣聲中贏盡氣勢,但遭對手報卻上月的亞洲七欖系列賽的一戰之仇。賽後一眾港隊成員難掩失望之情,新人麥季聰更是哭成淚人,需由李卡度等隊友輪流安慰,主場觀眾亦為港將送上鼓勵,尤其是來年杭州亞運後退役的姚錦成。

總結今屆賽事,在3場賽事取得達陣的姚錦成坦言,在主場5連敗可謂遺憾結局,「無論哪隊都好,很想在主場贏一場比賽給觀眾看,令我最不開心是對加拿大,因為很有機會贏,反而不是輸給日本。我們那場發揮得很好,只是少許失誤而輸,也是最遺憾。」連計今屆賽事,姚錦成已是征戰11屆香港七欖的老將,並再次提到香港觀眾成為他不斷奮鬥的動力:「真的很感謝觀眾,支持者的打氣聲給予我很大動力,很想、很想做好表現讓大家知道香港欖球隊十分強,也想證明七欖可在香港做到大眾化,以及華人在香港大球場能夠有表現,感染他們接觸欖球。」

姚錦成自17歲首次入場看香港七欖,4年後成為首戰主場的大港腳,直到今年完成生涯第11屆香港七欖,熱衷至今依然不減:「當時我的目標是在2年內入港隊,因此不斷推動自己,令我達到目標所以很開心。由那刻開始就不斷定目標,原來達標的感覺這麼正,從而繼續推動自己直至現在。」

有球迷向姚錦成相贈印上2018年亞運決賽後合照的心意卡。

被問到會否改變決定,再出戰明年4月的香港七欖,姚錦成表示有意再戰多一屆,但需與教練團隊相討後再決定。其中對日本一仗,更成為他仍想征戰本地沙場的關鍵:「我自己很執著不想輸給他們,因為我們是有能力贏,所以當下讓我覺得還是不想退下來,要贏回來才可以退役,也會思考會否再打下屆香港七欖。」除了不想落後於亞洲宿敵,姚錦成仍有另一心願未結,那是奮鬥多年仍未能參戰的奧運:「這是我一直的夢想,每次都因為差少許晉級而十分遺憾,但不肯定身體上能否繼續堅持,可能要取捨一些賽事,因為奧運資格賽預期與亞運的比賽時間相若,而現階段要從比賽間回復狀態已經很困難,但我的終極目標一定是亞運。」

港隊下周將再展開國際賽征程,包括在今月內連續出戰亞洲七欖系列賽韓國站及阿聯酋站。姚錦成表示有機會休戰這兩站,但會在訓練中向隊友分享作戰經驗,協助隊內新人成長。

至於賽後一度落淚的麥季聰,平伏心情後再帶住淚痕接受訪問。這位在今屆上演主場地標戰的大港腳坦言,今仗失利將成為其生涯的震撼教育,並冀在月內的另外兩站亞洲七欖系列賽向日本「復仇」。得悉港隊大師兄姚錦成有意再戰香港七欖,麥季聰亦為他感到高興:「能力上他絕對有得打,狀態就要視乎他能否自己調整。不論是士氣及能力等方面,他對球隊而言都很重要。」

圖、文:李子正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七欖】姚錦成有意明年再迎最後探戈 拒絕帶遺憾告別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