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國歌風波】港欖隊員心情受事件影響 欖總CEO:會全力落實新指引

【體路專訊】香港七人欖球隊捲入國歌風波逾一星期,香港欖球總會行政總裁麥偉彬今日(24日)出席港協暨奧委會的國歌區旗指引簡報會後見記者,是欖總代表首次公開回應事件。麥偉彬指港隊成員心情有受事件影響,但有決心贏出本周末的亞洲七欖系列賽第三站,藉此展示對國歌的尊重,並稱欖總將全力配合政府及警方調查。

麥偉彬

七欖及十五欖港隊先後捲入播錯或標錯國歌名字事件,欖總數次發聲明表示強烈不滿,但未有公開回應事件。欖總行政總裁麥偉彬今日出席港協的簡介會後首度回應,被問到球員有否受事件影響時表示:「球員的煩惱是可以理解,但他們很決心在這個周末的比賽(亞洲七欖系列賽第三站)展示港隊及香港運動員對國歌及區旗的尊重,希望用勝利及金牌向大家示範。」

他指欖總支持港協的新指引,認為內容非常實用直接,會全力落實:「球員都明白尊重國歌區旗的重要性,亦支持新指引的落實,我不認為對運動員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對於指引要求運動員對播錯國歌要做出「T」字手勢的反應,麥偉彬認為運動員有責任指出錯誤:「但不代表他們立刻就要離場,如果大會不更正就要離場……我認為運動員都了解尊重國歌的重要性。」警方早前稱由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負責調查事件,是否涉及違反《國歌條例》或《香港國安法》等,麥偉彬未有正面回應警方是否已接觸欖總,僅指會全力配合政府及警方調查。

香港武術聯會義務秘書何佩犀

過往曾任港隊領隊的武術聯會義務秘書何佩犀在簡介會前表示,類似守則以往一直存在,但今次更清晰及劃一,形容是「時代旳需要」。被問到會否認為一旦退賽會對運動員不公平時,他指:「當事情發生時,作為中國的香港人一定要做,不應該為個人利益犧牲國家大體。」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國歌風波】港欖隊員心情受事件影響 欖總CEO:會全力落實新指引

Posted on

【世界盃】抗議國際足協禁戴彩虹臂章 德國隊掩口影賽前合照

【體路專訊】德國國家隊周三(23日)卡塔爾世界盃小組賽迎戰日本,德國在賽前合照時全體掩口,抗議國際足協禁止球員佩戴彩虹臂章,以示對卡塔爾人權狀況的不滿。

國際足協早前阻止多支歐洲球隊在比賽期間戴上代表多元化及互相尊重的「One Love」彩虹臂章,更稱若然抗令將即時判罰黃牌,最終英格蘭、威爾斯、比利時、丹麥、德國、荷蘭、瑞士足總發聯合聲明,表示其隊長不會戴彩虹臂章上陣。

德國11位球員在賽前合照時以右手掩口,暗示被國際足協禁聲。德國足總隨即發聲明,與球員站在同一方,「這是無關政治的聲明,人權是不可妥協的。這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但事實並非如此,因此這個訊息對我們相當重要。禁止我們佩戴臂章等同剝奪發言權,我們會堅持立場。」今仗戴上白色隊長臂章的門將紐亞,亦一度被球證檢查,確保符合有關規定。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世界盃】抗議國際足協禁戴彩虹臂章 德國隊掩口影賽前合照

Posted on

【世界盃】9分鐘連入兩球反勝德國 日本再創亞洲神話

【體路專訊】2022卡塔爾世界盃周三(23日)繼續上演小組賽,德國中場根度簡在上半場射入12碼領先,但日本在下半場靠後備的堂安律及淺野拓磨先後破門,在E組首戰反勝德國2:1,繼日前沙特阿拉伯力挫阿根廷後,再創亞洲神話。至於上屆亞軍克羅地亞在F組首戰以0:0悶和摩洛哥,各得1分進帳。

曾經四奪世界盃的德國,今屆由菲力克接替路維出任主帥,並與西班牙、日本及哥斯達黎加身陷「死亡之組」,不過射手添姆雲拿及萊斯先後因傷緣盡世界盃,翼鋒辛尼亦因膝部受創,缺席賽前最後一課操練且今場避戰。兩隊一同擺出4-2-3-1陣式,德國由紐亞把關,舒洛達碧克、魯迪加、舒拿及藍姆鎮守後防,甘美治及根度簡任雙防中,3位拜仁慕尼黑攻中則搭配夏維斯攻堅。日本方面,南野拓實、富安健洋及三笘薰均在後備候命,由攻中久保建英、鐮田大地及伊東純也支援箭頭前田大然。後防則為板倉滉、吉田麻也出任中堅,兩閘為長友佑都及酒井宏樹,再由權田修一把守大門。

根度簡(圖:Twitter @DFB_Team)

早段以控球為主的德國,在8分鐘被日本反擊下險些失守,伊東純也從左路傳中予入楔的前田大然,後者在魯迪加身後破門入網,可惜被判越位在先而「食詐糊」。德國其後大舉壓逼下從三路進攻,先有魯迪加在遠柱迎頂角球柱邊出界,以及甘美治來自峨眉月的遠射被撲出。經過多番死守的日本,在29分鐘因門將權田修一侵犯藍姆,被球證判罰12碼,根度簡操刀並冷靜射入,為德國率先打開紀錄。隨後德國未有鬆懈,再策劃各種攻勢埋門,其中補時階段有基拿比趁權田修一解圍後截球,橫傳予門前的夏維斯射入,球證翻看「VAR」後指夏維斯越位在先,推翻入球,德國半場領先1:0。

淺野拓磨(圖:Twitter @FIFAWorldCup)

換邊後日本以富安健洋入替久保建英,填補右路防守漏洞。德國將節奏稍為放慢,但有穆斯亞拿展現個人技術,這位19歲拜仁中場在禁區內避過3人包夾,再在門前推過守將後起腳,惟力量太大而出界,此子其後再橫傳給根度簡,後者推至禁區頂起腳後中柱出界。隨後基拿比頭頂腳踢,三度攻門均被權田修一化解。日本在中段換入三笘薰及南野拓實等4位進攻球員,改打三中堅陣式並嘗試壓逼對手,最終三笘薰分給左路的南野拓實,後者傳中被紐亞擋出不遠,後備入替的堂安律把握機會破網,扳平比數。

(圖:Twitter @FIFAWorldCup)
(圖:Twitter @FIFAWorldCup)
(圖:FIFA World Cup Facebook)

日本追平後並不言滿,眾將隨即繼續進攻並在8分鐘後再取入球,淺野拓磨接應板倉滉來自後場的自由球後,左手抵著舒洛達碧克下推進,再在窄門射破紐亞的十指關,反超前21。最後階段德國以18歲的莫高高入替基拿比,再製造多次角球攻勢,惟未能再取得入球,最終日本維持領先至完場,在E組取得開門紅。


F組克羅地亞悶和摩洛哥

(圖:Twitter @FIFAWorldCup)

至於上屆亞軍克羅地亞在F組頭場出戰摩洛哥,「格仔軍團」4年過去後有多名主力退役,但依然以37歲金球獎得主摩迪為重心,並與高華錫及波索域組成3人中場,前鋒則以卡拉馬歷代替退役功臣文素基治。連續兩屆晉身決賽週的摩洛哥亦有大部分為旅歐球員,包括薛耶治、夏基美及馬沙拿維等人。夏基美在開賽13分鐘從右路傳中,皮球擊中守衛後變為射門,惟被門將接實。4分鐘後克羅地亞在17分鐘迎來攻門機會,佩利錫在中場截去對手橫傳,於離門近30碼遠射僅僅高出。補時階段克羅地亞重奪主導,左閘邦拿蘇沙以地波傳中予入楔的拿錫攻門,門將邦奴及時化解,其後摩迪的遠射亦未能中門,兩軍半場互無進帳。

(圖:Twitter @HNS_CFF)

換邊後兩隊加強進勢,先有馬沙拉維在近門的頭鎚,以及克羅地亞開角球後在門前的混戰。左閘馬沙拉維在60分鐘因傷退陣,但未有減弱摩洛哥的攻力,5分鐘薛耶治利用罰球推橫,夏基美第一時間在離門30碼外勁射但被龍門打出。難以破解對手的密集防守下,逾6成控球率的克羅地亞在下半場未再構成埋門威脅,最終兩隊在法定時間賽和0:0,於F組各得1分。摩洛哥將於香港時間周日(27日)晚上9時出戰上屆季軍比利時,克羅地亞亦在同日深夜12時迎戰自1986年後再進軍決賽週的加拿大。

香港時間今晚(23日)深夜將再有兩場世界盃小組賽上演,另外兩支E組球隊西班牙及哥斯達黎加將在12時對碰,至於3時有F組的加拿大挑戰比利時。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世界盃】9分鐘連入兩球反勝德國 日本再創亞洲神話

Posted on

【THE MOVERS’ JOURNAL系列】與港人同享榮耀 Grégory Koenig與香港劍擊共闖高峰

【體路專訪】當我們提到香港劍擊,直覺聯想到的一定是奧運金牌,以及為港人所帶來的無數鼓舞及榮耀。作為金牌功臣之一,4年前上任的香港花劍隊法籍教練Grégory Koenig依舊掛住自信的笑容受訪,訴説著他的故事及來年目標。

44歲的Grégory Koenig曾於2008年北京奧運作為法國隊的後備劍手,生涯曾奪2008年世界盃意大利站銅牌,以及2009年世界盃德國站金牌,退役後他以教練身份帶領家鄉法國隊勇奪里約奧運團體賽銀牌。為了尋覓執教生涯的新挑戰,中華台北則成為他任教的首支亞洲隊伍,1年後再轉教港隊。那時男花港隊剛在2018年亞運會取得銀牌,讓Grégory Koenig發現到這支亞洲新秀的可能性,決心要與他們向更大舞台進發:「香港具備能夠成功的潛質,所以我希望將自己所學的,分享予運動員。4年前我期望香港能在2024年打入奧運團體賽,但老實説,進展比想像中快,這點亦有賴全隊上下一心,才能達到這些成就。」

Grégory Koenig 親身演繹DESCENTE秋冬DUALIS 城市系列

越洋發展的Grégory Koenig帶著滿腔熱誠,嘗試將法國隊的訓練文化帶入香港,所指的不是傳授必勝的獨門秘笈,而是營造團隊之間的氣氛。即使在團體賽,劍手也是各自輪流上陣對碰,不會有同場合作的畫面出現,但他強調別忽視背後的團體精神:「即使劍擊是個人運動,但劍手也不能獨自訓練,大家都需要互相幫助才能進步。他們不需要全天候都在對方身邊,但一定要知道若想成功,就要全隊人一齊努力,並互相需要彼此。」在訓練以外,Grégory Koenig亦會讓運動員一起打籃球及以不同方式紓壓,間中更會為他們親自下廚,從溝通過程中了解這群大男孩的個性,「這些方式都是我以前在法國隊經歷過的,我知道這對於他們也會有效。」

DESCENTE TRAINING 系列:MOTION KNIT 具極佳伸展及透氣功能,加上Polygiene抑菌技術,隨時保持清爽。

在生活上不能選擇時,自然會想盡辦法去做。

Grégory Koenig擁有值得運動員信任的原因,除了是他成功的執教生涯、一副溢於言表的自信之外,不多不少也關乎他對運動員的同理心。他指香港劍手能透過全職制度,全心發展劍擊,但法國劍手則只能額外找工作,補貼打劍的收入,「記得在25至28歲期間,我曾經做過酒店夜更保安,由晚上8時工作到翌日早上8時,之後直接去練習劍擊。那段時間對我而言有很大意義,當你在生活上不能選擇,就會自然想盡辦法完成,這些經歷都不容易,但會讓我有所成長。」Grégory Koenig笑説從好處想,兼職工作能讓他從劍擊中適當抽離,並感受以往未體驗過的生活。

成功的教練不只是為運動員鍛練出強大的體魄及技術,而是內在的心理建設及成長,就像心理學家一樣。他認為體格訓練就像數學,永遠都有一條方程式,但心理層面訓練卻是獨立的學問,「假若心理層面未能準備,技術如何精湛都沒有用,內在強大的人才是最有成功潛力的劍手。」隊員在Greg的眼中不是敵人,不需每下都做到一針見血,但希望劍手擁有敢於克服逆境的自信,「我很肯定若想運動員明白你的訊息,完全不需要對他大吼,單純的對話就是最好的方法,再根據各自的能力和個性調整訓練,才是最有效果的做法。」

「我不是以朋友或老闆的姿態跟運動員相處,而是想大家相信我能帶領他們成功。他們已經去到應有的位置,接下來就要協助他們衝擊更高成就,只要大家肯做,我就義不容辭。當我每天起床想到這點,就成為了我的工作動力,仍覺得我們可以做得更多。」漫長賽季一個接一個,在永不停步的旅程之中,運動員或會容易感到麻木、迷失,教練能以過來人的身份,不但協助運動員釐清目標,亦逐步將目光投向更遠。能夠讓運動員對成就保持飢渴,就是Grégory Koenig一直最期待所見之事。

DESCENTE SKI系列:HEAT CONTROL控溫背心外套。簡單連接充電器,全天侯恆溫。兼備SpaceWARMER 保暖內膽,加強保溫防濕功能。

「鬍鬚教練」來港4年,除了對香港花劍隊有濃厚的歸屬感,亦對於這個小城市開始有家的感覺。「當我看見全城關注奧運決賽,期待這面相隔25年後的金牌,這就是我當初最想見到的畫面。然而香港近年香港經歷各種困境,而在社會氣氛低迷之下,我仍然遇到了很多好人,令我有種家的感覺。」心繫香港的Grégory Koenig願與港人同呼同吸,並成為運動員幕後的支持者。亞運會、2024年巴黎奧運積分賽等重要賽事,通通包含在接下來的新賽季裡,Grégory Koenig強調目標始終如一,就是盡力做好自己本分,讓香港人再度在國際舞台上揚威,「一直最意想不到的,就是香港人會因為我們而感到自豪,希望能夠再次經歷這些場面。」

DESCENTE THE MOVERS’ JOURNAL
DESCENTE積極拉近與運動員的距離,向大眾分享更多有關運動員生活點滴,希望透過他們的故事令更多大眾得到啟發,追逐自己的目標,一同呈現DESCENTE——DESIGN THAT MOVES 的生活態度。更多有關運動員的相片將會上載至DESCENTE的FacebookInstagram專頁,未來亦會分享更多本地運動員的資訊。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THE MOVERS’ JOURNAL系列】與港人同享榮耀 Grégory Koenig與香港劍擊共闖高峰

Posted on

【CRC全港網球公開賽】譚善恆膺青年組三冠王 楊紫琳成雙料冠軍

【體路專訊】由香港中華游樂會(CRC)主辦的「第74屆全港網球公開賽」過去周末完成青少年組別賽事,最終13歲新星譚善恆分別贏得14歲或以下及18歲或以下男單冠軍,並夥拍檔林俊熙取得男雙冠軍,成為今屆三冠王;楊紫琳就於18歲或以下女單封后及夥拍檔黃樂恩贏得女雙冠軍,14歲或以下女單冠軍由陳巧澄奪得。

譚善恆

這項年度盛事早前先決出青少年組別盟主,其中男子14歲或以下單打賽事由譚善恆在決賽直落兩盤6:3、6:3擊敗張毅愷封王。譚善恆越級挑戰18歲或以下賽事亦有好成績,過去的周六先於男雙決賽夥拍林俊熙直落兩盤6:3、6:3挫李欣隆/李啟源奪冠,繼而再於周日男單決賽與李啟源碰頭,並以6:2、6:1取勝成為賽事的三冠王。

林俊熙及譚善恆
李啟源、李欣隆
李啟源

女子14歲或以下單打決賽由陳巧澄直落兩盤7:5、6:1擊敗梁睿希封后,前者亦殺入女子18歲或以下單打決賽,並於過去周六硬撼楊紫琳爭冠。楊紫琳在先失一盤4:6下,連贏7:6及6:2反勝奪得冠軍後,周日再與黃樂恩出戰女雙決賽,兩人直落6:2、6:2擊敗梁睿希/楊皓晴封后。

陳巧澄奪得女子14歲或以下女單冠軍及女子18歲或以下女單亞軍
楊紫琳
楊紫琳、黃樂恩

梁睿希、楊皓晴

賽事的男、女子公開組單打及雙打決賽將於11月26至27日舉行。

「第74屆全港網球公開賽」青少年組別結果

18歲或以下
女單冠軍:楊紫琳
女雙冠軍:楊紫琳、黃樂恩
男單冠軍:譚善恆
男雙冠軍:譚善恆、林俊熙

14歲或以下
女單冠軍:陳巧澄
男單冠軍:譚善恆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CRC OPEN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CRC全港網球公開賽】譚善恆膺青年組三冠王 楊紫琳成雙料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