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籃球】李祉均續戰WCBA 轉投勁旅山西迎新挑戰

【體路專訊】李祉均落實續戰中國女子籃球聯賽(WCBA)!這位WCBA的香港第一人在11月30日展開的新球季中,將轉投上屆常規賽排第7名的山西女籃,她坦言因新球隊屬傳統勁旅,故挑戰將較往年更大,期望能夠打出好表現,以另一種形式推動香港女籃的未來發展。

李祉均在2021年11月加盟陝西天澤,成為首位登陸WCBA的香港球員,首季賽事交出場均16.4分、3.3籃板、2.2助攻及1.7偷波的數據,雖然球隊全季錄得2勝15負在18隊中列16位,但無阻李祉均入選明星賽。港將在完季後繼續尋找落班機會,最終落實加盟上屆常規賽第7名的山西烈焰竹葉青酒女籃,後者曾於2012至2015年間連續3年奪得WCBA總冠軍。

李祉均首季效力陝西(圖:李祉均IG圖片)

對於今次轉會,李祉均指家人、教練及贊助商NIKE的支持是她選擇續戰WCBA的動力:「雖然可以選擇上季完約後不再打,或不特別要求加入其他球隊,但因為大家的鼓勵,自己最終選擇去一個更高水平的球隊挑戰自己。這支球隊是傳統勁旅,亦是較有系統的隊伍,對只打過一年職業的我而言是有一點大挑戰。」

她指今年賽期一直未落實,令等待時間偏長,但因為自己已於WCBA亮相,故尋找落班球隊未如最初北上時困難,亦一直有與球會接觸,對最後加盟山西感興奮:「加盟的消息來得好突然,基本上過去一年間大部分時間都無想過加入前8名的球隊。因為今年賽會政策改變,讓由第6名起的球隊可以簽約港澳台球員,令原本目標是選擇尾8名隊伍的我最後可以去到山西。」

(圖:李祉均IG圖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litszkwan(@litszkwan)分享的貼文

李祉均形容山西隊為傳統勁旅及較有系統的球會,其中教練團隊成員有份帶領中國國家隊在今年世界盃取得第2名,主教練則來自西班牙,故此訓練模式與以往球會有所不同。打法方面,李祉均指球隊陣容在聯賽中偏矮,故會以速度彌補,而自己在隊中的主要工作仍會是得分,但因水平較過往球隊高、節奏較快,故仍在努力適應中。

談及第二季征戰WCBA的目標,李祉均冀繼續展現強項及改善弱項:「我想自己的優點是急停跳投、返跑及中距離,希望能夠保持到。另外希望三分會更加進步,過往幾年都有進步,但相比下是一個弱點。未來重點除得分進攻外,防守亦有待加強。」她指自己心態較以往進步,相信不會如首季般有怯場時候,並期望今季能夠做到「雙雙」數據及繼續爭取全明星賽席位。

李祉均首季征戰WCBA即入選明星賽(圖:李祉均IG圖片)

在爭取好表現的同時,李祉均亦希望能夠成為香港女籃的激勵:「雖然香港女子籃球的發展前景不太明朗,但路可以自己走出來,不一定是差、不一定要靠大環境去幫助自己。希望通過我的表現、我現在的發展,能夠令香港女籃的未來環境更好,也能鼓勵大家在有想做的事時,能夠努力去堅持想做的事情,即使遇到困難及疑惑都不會輕易放棄。」

2022至2023年WCBA球季將於11月30日展開,首日上演4場賽事,李祉均效力的山西隊將在下午4時30分鬥山東高速女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籃球】李祉均續戰WCBA 轉投勁旅山西迎新挑戰

Posted on

【我們的世界盃・專訪】鍾貝琪、劉蕊澄:是球迷亦是球員 女足也要爭口氣

【體路 X Junior】在足球的世界,男和女仍然是不平等,單從兩者世界盃的受關注程度已可見一斑。但兩位香港女足代表鍾貝琪和劉蕊澄在做男子世界盃的球迷之餘,亦想用成績說話,為女子足球爭一口氣。

鍾貝琪

「作為球員,世界盃是有點遙不可及。但作為觀眾又好像好接近,因為是一項四年一次、大家都會關注的比賽。只是我們香港暫時還要更努力,才可以去到這個殿堂。」劉蕊澄說畢後,身旁已成為隊長的鍾貝琪又補充:「世界盃是難以接觸的舞台,至少香港這個狀況是無可能。不過好希望有朝一日能踏足到,現在就唯有靠睇波去接觸。」她們說的,是女足的事實亦是男足情形。於是,她們就如葉鴻輝一樣,先以球迷身份投入世界盃。

劉蕊澄

自言四大聯賽都有留意的劉蕊澄回憶最深刻的一次,是八年前四強那令人大跌眼鏡一役,「大家都估計是叮噹馬頭的精彩比賽,但最後上半場未完都已經可以關電視了。當年的德國很強,但怎會想到差距之大?」那場「明尼路慘案」,主場的巴西大敗予德國出局。在她這三屆的世盃記憶中,1:7就成為在商場與朋友一起看直播之餘,最特別的時刻。

劉蕊澄過往曾外流澳洲聯賽,上屆世界盃舉行之時就正身處當地。仍在適應生活的她未花太多精力到賽事中,反而朋友們就因為澳洲戰績太差而「棄game」,「外國的球迷較多榮辱與共,不過香港都已經慢慢培養當中,至少我們有比賽都愈來愈多人支持。」

外國的球迷較多榮辱與共,不過香港都已經慢慢培養當中,至少我們有比賽都愈來愈多人支持

冀港隊也能「戰勝歌利亞」

早期「踢波不睇波」的鍾貝琪近年亦開始了解當球迷的樂趣,上屆曾與朋友去酒吧,亦有在家中看直播,但更想有機會到現場親身觀戰,「之前在蘇格蘭落班也試過購票入場,不過因為疫情提早回港,始終未能感受到大賽氣氛。」也因為外流過,她漸漸留意其他國家的女足實力,美國、瑞典等強隊名字均瑯瑯上口,也渴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成為其中一份子,「只要能踏足世界盃,不論是甚麼階段也好都足夠。但始終香港的實力相比其他國家是差,唯有就用這個目標推動自己。」

只要能踏足世界盃,不論是甚麼階段也好都足夠。

每屆世界盃都總有一、兩隊非傳統勁旅突圍而出,像克羅地亞、烏拉圭和土耳其等。這類大衛戰勝歌利亞的故事總是引人入勝,「有時估不到一些弱隊都可以踢得這麼好,然後就會想香港會否都可以像他們般呢?」即使看著世界盃也好,鍾貝琪都總是想著港隊的一點一滴。劉蕊澄就想得現實一點,「晉身決賽週固然開心,但如果外圍賽有好成績,有機會去嘗試觸及都不錯。」男足也好,女足也罷,世界盃始終還是球員最夢寐以求的最高舞台。


賓斯馬有力問鼎金球獎 羨慕孫興慜踏最大舞台

談到最具冠軍相的球隊,劉蕊澄猶疑了一下,最終選擇了衛冕的法國,「雖然不太喜歡他們,但覺得是最有冠軍相,因為個人能力好,板凳亦夠深。」剛奪得金球獎的賓斯馬就成為她神射手之選,「最佳球員就可能是美斯,最後一屆吧!」

至於穿上韓國球衣的鍾貝琪就認為,孫興慜有力在一眾歐美球星中突圍,「一個亞洲球員去到大舞台還要有成績,好羨慕和欣賞,會用他來做推動力。」

圖:李子正
文:麥景智
鳴謝:Ball3shop SportsSuperfans球衣專門店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Issue#63

Sportsroad Junior

Sportsroad Junior》為全港首本月刊學界體育報,創刊號於2016年1月隆重出版,內容涵蓋全港各區學界體育賽事,現時派發據點超過全港200間中、小學。我們正陸續增加免費派發的學校數目,如學校有興趣訂閱本刊,請電郵至 junior@sportsroad.hk,或填寫網上訂閱表格,並留下負責老師、班級數目、所需訂閱數量等資料,我們會盡快回覆及安排,謝謝你對《Sportsroad Junior》的支持。

我們目前亦設有以下公眾派發點: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太子閱讀時代書店尖沙咀YMCA會員服務部修頓室內場館票務處麥花臣室內場館九龍灣Mega Ice元朗區體育會沙田體育會大埔體育會北區體育會荃灣球星羽毛球專門店,數量有限,派完即止。另外,我們亦有個人訂閱服務,詳情可按此瀏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我們的世界盃・專訪】鍾貝琪、劉蕊澄:是球迷亦是球員 女足也要爭口氣

Posted on

【三項鐵人亞少賽】港隊包辦男子精英組三甲  新星陳睿浲封王

16歲明日之星陳睿浲對能首次登上國際賽事頒獎台感到十分高興。

【體路專訊】「2022亞洲三項鐵人少年錦標賽」周日(27日)在大美督舉行。吸引了近150名來自印度、哈薩克、新加坡及本地的亞洲精英競逐殊榮,最終出戰精英少年組的香港代表陳睿浲及Zoe Metais主場揚威,分奪男、女子組冠軍。

今次賽事為時隔4年後首個香港舉辦的國際三項鐵人賽事,更首次以亞洲錦標賽形式進行少年組賽事,分為標準的「繽紛賽程」及距離較短的「迷你賽程」,冀吸引更多青少年運動員參與三項鐵人比賽。港隊囊括男子精英少年組冠、亞、季軍,成績超卓。順利奪冠的16歲明日之星陳睿浲,對於能夠首次登上國際賽事頒獎台感到十分高興,認為奪冠的關鍵是前一晚準備充足,即使天氣不太理想,也沒有影響發揮。朱昕浩、黃嘉豪分奪亞、季軍。

男子精英少年組得獎者,左起:亞軍朱昕浩(香港)、冠軍陳睿浲(香港)、季軍黃嘉豪(香港)。
Zoe Metais(右)以十分之一秒力壓Pauline Courret(左)奪冠。

女子精英少年組方面,兩位港將鬥得難分難解,最後Zoe Metais稍勝一籌,以十分之一秒力壓Pauline Courret奪冠。兩人均表示首次在主場出戰國際賽,感到意義非凡,成績不是最重要,很享受與對方鬥到最後一秒,認為只有高水平的競爭才能令她們有所進步。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三項鐵人亞少賽】港隊包辦男子精英組三甲  新星陳睿浲封王

Posted on

【中游會網球】王康傑男單衛冕  伍曼瑩膺三料冠軍

伍曼瑩

【體路專訊】「第74屆全港網球公開賽」經過六星期激烈爭奪後,周日(27日)圓滿落幕,最受關注的男、女子單打公開錦標賽分別由王康傑和伍曼瑩捧走冠軍奬盃,兩人又合作贏得混雙桂冠,伍曼瑩更夥拍Sviatlana Pirazhenka在女雙稱后,個人獨攬三冠。

王康傑

男單決賽由上屆冠軍王康傑火併戰黃俊鏗,二人打得難分難解。王康傑首盤取勝,黃俊鏗沉着應戰扳回一盤,最終王康傑以6:3、4:6、6:4蟬聯冠軍。第四度封王的王康傑賽後表示:「很開心再次奪冠,今年比賽表現穩定,能在關鍵得分位保持冷靜應對。希望明年出戰杭州亞運能爭取佳績。」

伍曼瑩
黃浩渊、李欣翰男雙奪冠

女子雙打公開錦標賽則由伍曼瑩夥拍Sviatlana Pirazhenka,憑藉出色的團隊默契,配以精湛球技,戰勝佘俊穎和張玲,以6:3、6:2連取兩盤,勇奪女雙冠軍。伍曼瑩上周六(26日)在女單決賽亦以6:2、6:3擊敗Sviatlana Pirazhenka封后,,另與王康傑合作以6:2、6:1輕取余程昊、鄧諾瑤混雙掄元,伍曼瑩成為今屆三料冠軍。

男子雙打方面,黃浩渊、李欣翰對戰上屆男雙冠軍王康傑和黃俊鏗。雙方實力旗鼓相當,首盤打至決勝局,黃浩渊、李欣翰險勝對手,第二盤「黃李配」乘勝追擊,終以7:6 (7:3)、6:3捧盃。

譚善恆

此外,13歲新星譚善恆包攬「18歲或以下青少年男子單打」、「18歲或以下青少年男子雙打」、「14歲或以下青少年男子單打」冠軍,稱霸男子青年組。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中游會網球】王康傑男單衛冕  伍曼瑩膺三料冠軍

Posted on

【羽毛球】韓國青少年賽港將奪2金兩2銅

葉心悠(右)奪得女子單打 13 歲以下金牌。

【體路專訊】 2022韓國青少年國際系列賽周日(29日)於密陽市上演決賽,港隊小將一共收獲2金2銅優異成績,當中在女子13歲以下組別包辦單打及雙打冠軍。

是次韓國青少年賽港隊共有26名17歲以下運動員參加,包括8名13歲以下重點青年軍,這是世界羽壇回復原貌以來,港隊首次派出青年軍出戰國際賽事。

歐陽穎芝(左)、蕭珞蒑(右)奪得女子雙打 13 歲以下金牌。

女子單打13歲以下決賽,葉心悠以兩局21:16及21:12擊敗韓國對手,摘下金牌。歐陽穎芝、蕭珞蒑就於女子雙打13歲以下決賽,亦以兩局21:18及21:16擊敗韓國組合封后。

15歲以下組別,陳樂軒、張世成於男子雙打準決賽以12:21及14:21不敵日本組合,在不設銅牌戰下獲得銅牌。混合雙打17歲以下組別,鍾晴、洪可昕亦在4強以8比:21及12:21惜負韓國組合,袋走銅牌。

張世成(左)、陳樂軒(右)於男子雙打 15 歲以下銅牌。
洪可昕(左)、鍾晴(右)奪混合雙打 17 歲以下銅牌。

港隊17歲以下及15歲以下青年軍將前往泰國暖武里府,參加11月29日至12月4日舉行的2022亞洲青少年錦標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羽毛球】韓國青少年賽港將奪2金兩2銅